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白鹅教案2 语文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2450364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白鹅教案2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白鹅教案2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白鹅教案2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白鹅教案2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白鹅教案2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白鹅教案2 语文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3 白鹅教案白鹅教案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北碚(bi) 麒麟(ln) 猥鄙(wi) 窥伺(ku) 分娩(min) 岑寂(cn) 盛馔(zhun) 侍候(sh) 奢侈(ch) 狂吠(fi) 乞怜(lin) 蹑手蹑脚(ni) 叫 xio(嚣) 引 hn(吭) su(琐)碎 局 c(促) 简 lu(陋) 左 (顾)右盼 2读准多音字 (1)看守:kn 其他读音:kn 组词:看望 (2)大模大样:m 其他读音:m 组词:模型 (3)供养:n 其他读音:n 组词:供奉 (4)饮水:yn 其他读音:yn 组词:饮马 (5)兴奋:xn 其他读音:xn 组词:兴趣 二、重要词语 1猥鄙:卑鄙低劣。

2、2冥顽:愚昧无知。 3叫嚣:大声叫喊。 4引吭:放开喉咙。吭,喉咙。 5三眼一板:比喻有条理,合规矩。 6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蹑,放轻(脚步) 。 7不胜其烦:受不了其中的烦杂琐碎。胜,能够承受。 8窥伺:暗中观察,等待机会。 9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三、作家作品 本文作者是丰子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翻译家。 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的散文代表作有缘缘堂随笔 等。 四、写作技法 为了突出主要叙述对象的某一特征,而特意用其他事物与之进行比较,从而突出主要 对象的某一特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种写法叫对比。本文就巧妙运

3、用了这种写作手法。1 “傲慢”常被用来形容人看不起人,对人没礼貌,作者为什么用来形容白鹅? 点拨:点拨:用形容人的词语来描绘鹅,把鹅写得富有灵性。长长的脖子、 “轧轧”的叫声是 鹅的生理特点,而从容不迫的步态和三眼一板的吃相反映了鹅的生活习性,这些都与性格 无关。但作者却将其说成是“傲慢”性格的表现,显然是把它当成了生活中的一个朋友, 读来富有亲切感。另外, “傲慢”本是贬义词,但作者在表现鹅各种姿态习性时,字里行间 流露出的是一种欣赏的态度,反映出作者内心对它的喜爱之情。 2作者为什么能如此鲜明地刻画出白鹅的特点?去掉文中写鸭、狗的内容好不好?为 什么? 点拨:点拨:(1)作者从鹅的头部、叫

4、声、步态、吃相等方面抓住鹅的特征对白鹅进行细致 观察,并且采用了对比手法,鲜明地刻画出白鹅的特点。 (2)不能去掉。去掉后不能鲜明 地突出白鹅高傲的特征。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 3核心图解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1)狼、狐、狗等,头都是尖的,表示其刁奸(wi)_鄙。 (2)邻近的鸡也很多,也常蹑( )手蹑脚地来偷鹅的饭吃。 (3)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ku)_伺。 (4)环境实在太荒凉,生活实在太岑( )寂了。 2体会下列句子所表达的情趣。 (1)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2)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3)这食料并不奢

5、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 3文章从开篇依次从鹅的外形、叫声、_、_四个方面具体展现了鹅的 “_”特点。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46 题。 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 轧” ,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 ,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 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 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 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 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

6、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我 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 不容易。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 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我们一伸手,就可一 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家禽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 过于鹅。 4相比之下,鹅、鸭、狗的叫声各有什么特点? 5鹅的步态的傲慢,体现在

7、哪些方面? 6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一句中, “更”字有什么作用?【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710 题。 最初的鹰 至今仍很难忘却平生第一次见到鹰时,那种令人回肠荡气的感觉。在南方,天空基本 上是被燕子、麻雀等温柔的鸟类所占据。偶尔于季节更替之际,能遇上迁徙的雁阵,多多 少少流露几分阳刚之气。而鹰是稀客。 事情发生在上学路上。我抬头看见一只鸟,漫不经心地滑翔。可能吸引我的是其神态 而不是相貌虽然它的相貌与别的鸟也有所区别,譬如周身的羽毛显得粗糙,硬朗,仿 佛每一根都被气流鼓满,带有金属光泽的质感,使我触目惊心的是它的翅膀,一动不动, 似乎属于多余的装饰,这不妨碍它比任何鸟飞得更高

8、、更轻松。我简直以为眼前是一只黑 颜色的风筝,没有生命,平贴在天空的表面。它是借助什么飞翔起来的?难道仅仅是那股 ( )吗?我怀疑着。旁边不断有行人抬起头来。谁还轻轻咂了一下嘴, “那是鹰。 ”这一个字眼儿,此刻比 什么都能打动我。我如痴如醉地仰望着它,头脑中一片空白,几乎以为在其周游的范围之 外,不再有天空。是的,不再有天空,除了那对翅膀,除了那对翅膀所划出的看不见、却 扣人心弦的弧线。鹰漫不经心, ( )一切的神态太让我折服了,如果这些出现在一个 人身上,那个人那是最有魅力和威信的人,哪怕他一声不响,垂着眼睛走自己的路我 望着鹰,血一点点热起来。 附近郊区小学的上课铃响了,我连忙收回视线跑

9、过去。第一节课是在空白中度过的, 心仿佛依旧提在半空中。我下意识地在笔记本上画了一只鸟,虽然画变了形,但我知道它 是谁。一下课我就跑到操场上,看见的只是天空,那些云,显得多么的虚弱。 至今很难解释那只鹰是如何闯进我童年生活的,像一只青筋毕露的手,代表一种精神 的力量, ( )地把门推开,我觉得一股野性的风扑面而来,每当想起鹰这个字眼儿的时 候。多年之后又在动物园里见过类似鹰的东西,我几乎认不出它来了。 那就是鹰吗?作为 鹰,必须以天空作为陪衬,而不是牢笼。我固执地保留着对它的第一印象。我一生中见过 的鹰将只有那一只。 7若将“傲视” “傲慢” “傲气”三词归位于文中括号内,依次填_。 8摘录文

10、中的一处点题句。 9 “我简直以为眼前是一只黑颜色的风筝,没有生命,平贴在天空的表面”一句中 “贴”字为什么用得好? 10 “我一生中见过的鹰将只有那一只”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妙笔生花】 11 白鹅一文最大的特色是用动作、神态等描写,将白鹅写得富有个性,请你也运 用多种描写方法来描写一种动物。 【体验中考】 12 (2011沈阳中考)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_的经 典名作,_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 _。我们从中不仅能_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A不言

11、而喻 滋润 苦痛 获取 B脍炙人口 滋养 沧桑 汲取 C不可名状 养育 磨难 吸取 D家喻户晓 培养 苦难 吸收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1. 答案:答案:(1)猥 (2)ni (3)窥 (4)cn 2.2.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的赏析能力。可从修辞入手,体会该句写出了事物怎样的 特点。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用比喻的手法写出白鹅步态的从容不迫。 (2)用比喻的手法写白鹅 叫声的傲慢。 (3)用拟人手法写白鹅吃相一丝不苟的特点。 3.3.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步态 吃相 傲慢 4.4.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内容的提炼能力。三者的特点在文中均有明显提示。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鹅严肃郑

12、重;鸭琐碎而愉快,小心翼翼;狗因人而异。 5.5.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从容、大模大样、傲然地站着、不怕人。 6.6.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作用的分析能力。结合上下文内容来理解:“更”字承接上 文对鹅的叫声的介绍,引出下文对“步态”的描写,另外,要从“更”字的强调作用方面 思考。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承上启下,且突出强调鹅步态的傲慢。 7.7.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傲气、傲视、傲慢 8.8.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至今仍很难忘却平生第一次见到鹰时,那种令人回肠荡气的感觉。 (或: “我”一生中见过的鹰将只有那一只。 ) 9.9.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写出了鹰飞翔的高、轻松的特点。 10.1

13、0.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思想感情。句子中的“只有一只”强调了这一只的不同,这一只 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性。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写出了“我”对最初见到的鹰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与自由的礼赞。 11.11. 答案示例:兔子的耳朵又大又长,只要听见一点轻微的声音,就会“唰”地一下 竖起来,灵活地四面转动,寻找声音的“发源地” ,直到声音没有了,才恢复常态。小白兔 吃饱了的时候,就仨一群俩一伙地在沙地上跑来跑去,像一个个小雪球在滚动。 12.12.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考生词语的运用能力,要结合词义、语言习惯和语境综合分析。该 题只要能确定一处横线所填词语即可作出正确选择。第一处横线的备选词语中只有“脍炙 人口”常与“经典名作”搭配,比喻好的诗文人们都称赞;其他三项据词义分析均不恰当。 第三处横线的备选词语中, “沧桑”的意思是“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 ,既包含苦痛,也包 含欢欣,与“历史”搭配最恰当。第二、四横线处要根据搭配习惯及自身语感判断。 答案: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