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16《诫子书》课上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2439567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16《诫子书》课上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16《诫子书》课上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16《诫子书》课上导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16《诫子书》课上导学案 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01616诫子书诫子书【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有关文学常识,识记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2. 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感情,积累名言警句。3. 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一、导入二、预习检查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2. 检查字词掌握情况和课文诵读情况。3. 检查学生收集的有关作者、作品的情况。三、诵读课文,理解内容1. 试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2、,将复何及!2.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互相质疑解难,尝试翻译课文。3. 想一想,读懂了什么,哪些词语、句子不理解的?4. 对照注释,翻译课文。5. 理解重点句子:说说对以下两句话的理解。(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四、问题探究1. 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什么?2. 文中表达中心意思的关键句是哪一句?413. 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你能再补充一个论据吗(道理或事实均可)?4. 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5. 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五、文章结构本文如何提出论点,进行论证的? 六、名句赏析(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二)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七、背诵八、拓展延伸1. 又诫子书又诫子书又诫子书夫酒之设,合理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殚,宾有余倦,可以至醉,无致迷乱。 2.诫外甥书诫外甥书诫外甥书3. 诸葛亮几千年前对儿子说的话,今天还有意义吗?你如何理解?九、达标检测十、作业背诵默写这篇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