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10) 语文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2439118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10)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10)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10)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10)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10)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10)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10) 语文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法库县东湖第二初级中学法库县东湖第二初级中学 2015201520162016 学年度学年度寒假作业七年语文试卷(十)寒假作业七年语文试卷(十)考试时间考试时间 100100 分钟分钟 试卷满分试卷满分 120120 分分温馨寄语:一、书写(一、书写(1 1 小题小题 2 2 分,其它卷面分分,其它卷面分 3 3 分,共分,共 5 5 分)分)1 抄写(2 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二、语言积二、语言积累与运用(累与运用(1515 分)分)2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戏谑( ) 苦心孤诣( ) qio cu ( ) 步履 pn shn( )3 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

2、是( )(2 分)A滑稽 俗不可奈 B嫌恶 恍然大悟C元勋 销声匿迹 D嘟嚷 人情世故4 仿写句子(3 分)例句: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泥泞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仿句:我坐在教室突然想起, 。5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同学们课外“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请你将本学期课外读过的一部(或一篇)文学作品的梗概(或大体意思)写出来。(50 字左右)(3 分)作品名称: 内容: 6根据课文默写(5 分,每空 1 分)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 ,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3、)有朋自远方来, 。(论语)三、阅读(40 分)(一)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我自 1986 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惟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

4、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7作者说“读书好”,从上文找出能表明“读书好”的句子。(2 分)8作者要求大家“读好书”,从上文看,作者的好书标准是什么?(2 分)9作者还教给大家选择好书的方法,那就是 (2 分)10“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九个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 分)(二)开

5、始的时候,我很满足于自己那由骯脏的板壁、熏黑的炭炉、简单的饭菜构成的生活,我总是自豪地倚在极为疼爱我的母亲身边,总是极自由地吃那令小朋友眼馋的永远吃不完的冰棍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感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同学异样的目光,老师分外的关切,时刻提醒着我:我,是一个瞎子捡来的女儿;我,拥有的是一个特别贫穷的家。3我开始沉默,开始回避所有的同学,甚至开始厌恶我的家。我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也不再从母亲卖冰棍的那条路经过。那段时间,除了几顿饭之外,我几乎整天泡在教室里,只是为了在那个卑微的家里少呆几分钟。有人向她问起我,她依旧满面春风:“莉学习忙呢!老师赞她有出息呢!哪会在家耗时间!”除了我,谁也不可能看出

6、她眼中深深的落寞。时间飞逝,终于在中考过后的一个月,我接到了县城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摆脱自己家庭的阴影,住进那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县城一中了。临行前,我穿上了母亲用从微薄的生活费中硬扣下的钱购置的连衣裙。当我看见穿衣镜中颇具城市少女风采的“我”时,我终于下了决心,转向母亲,吞吞吐吐却又异常清晰地说:“妈您以后别如果没急事的话不用去找我”“为什么?”母亲眼光黯淡了。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终于,她点了点头,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时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您”我上前扶住她,可她轻轻推开我:“我去帮你弄点好吃的,食堂少油。”我有些哽咽,但我什么

7、也没有说。11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这个家,对母亲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请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表明变化过程: 。(3 分)12在下面写出 3 句表现“我”虚荣、无知的语句。(3 分)答: 13“我穿上了母亲用从微薄的生活费中硬扣下的钱购置的连衣裙。”其中画线部分能不能删去,为什么?(2 分)答: 14根据选文内容概括母亲的品质。(2 分)答: (三)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8、趣味。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5课文选自 ,作者 ,是 时期地理学家。(3 分)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句子中的意思(3 分)略无阙处( ) 虽乘奔御风( ) 飞漱其间( )17填写描写三峡形势的语句。(3 分)体现三峡长的句子是: 体现三峡险的句子是: 体现三峡窄的句子是: 18课文写到三峡三个季节的特点,请用自己的话分别加以概括。(3 分)1 夏 春 秋 (四)父亲的爱 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次

9、我偷了块糖果,他要我把它他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爹把汽车停在急症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置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在我的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点不太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 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妈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

10、手的时候了。我摔到这后,妈跑过来扶我,爸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再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5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予支票以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听。”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了?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爹不知道怎样表达我。除非 11 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19用自己的话概括上文的中心。(2

11、 分)20文章开头一句“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 分)21文章最后一段在表达内容上有什么作用(即要告诉读者什么?)(2 分)22分析下列描写的作用。(4 分)第段中的语言描写。表达了爹当时 的心情,反映了他对“我”的关心与疼爱。第段中“他只是微笑”这一表情描写反映了爹对“我”自己能骑车的 。四、作文(40 分)题目:我迷上了 要求:1、补全题目,如“看书”、“踢足球”、“电脑”等;2、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记叙文。题目: 6500字78语文寒假作业十答案语文寒假作业十答案一1、(略)二、2、xi y 憔悴 蹒跚3、A 4、(略)5、(略)

12、6、(见课文)三、7、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8、情节精彩,人物如生,有真情实感,质朴浅显。9、比较 10、总结全文,鼓励大家。11、满足(自豪)厌恶摆脱。12、我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也不再从母亲卖冰棍的那条路经过。我几乎整天泡在教室里,只是为了在那个卑微的家里少呆几分钟。“妈您以后别如果没急事的话不用去找我”13、不能。这一修饰语形象地说明了母爱无私。(意思对即可)14、母亲慈爱、善良、坚韧、无私。(大意符合即可)。15、水经注 郦道元 北魏 16、缺 即使 冲荡、冲洗。17、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18、山高水急 秀丽奇绝 萧瑟凄凉 (意思对即可)19、通过种种事实,表现父亲对“我”的爱。20、起总领全文的作用。21、用疑问的方式总结全文,概括中心,意在告诉读者,父亲用种种不同的方式表达着父爱。22、急切不满 鼓励与赞赏。 四、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