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篇 专题聚焦 专题四 溶解度试题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2438165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篇 专题聚焦 专题四 溶解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篇 专题聚焦 专题四 溶解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篇 专题聚焦 专题四 溶解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篇 专题聚焦 专题四 溶解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篇 专题聚焦 专题四 溶解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篇 专题聚焦 专题四 溶解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篇 专题聚焦 专题四 溶解度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专题四专题四 溶解度溶解度1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 一定温度、100g 溶剂、达到饱和、单位是 g。 2溶解性的四种描述及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常用“难溶” 、 “微溶” 、 “可溶” 、 “易溶”来描述物质的溶解性。 溶解性和溶解度(指物质在 20时的溶解度)的关系: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溶解度10 g110 g0.011 g0.01 g3.溶解度的四个影响因素: 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温度、压强(主要影响气体的溶解度,对固体的溶解度影响 不明显)。在溶质和溶剂一定的情况下,温度是影响溶解度的重要因素。 4温度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四个规律: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氯化钠的

2、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5溶解度曲线上四“点”的意义 (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溶液所处的状态是饱 和状态。 (2)溶解度曲线下面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状态,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 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 (3)溶解度曲线上面的点,依其数据所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该溶液 中溶质有剩余。 (4)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6溶解度曲线的四个用途 (1)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某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2)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

3、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 (3)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4)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选择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及使该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或不饱和的 方法。1 1(20162016茂名)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减小_。 (2)在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_25_g。2(3)在t2 时,M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若要将它变为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 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采用的方法是_降低温度_。 (4)将含有甲、乙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由t1 升温到t2 时,在容器底部析出的固 体物质是_乙_

4、。 (导学号 97332444) 2 2(20162016龙东)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t1 时,甲、乙溶解度大小关系为_相等_。 (2)若甲物质中含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_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_的方法提纯 甲。 (3)在t2 时,将 20 g 甲物质加入 50 g 水中,所得溶液是_饱和_(填“饱和”或 “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_65_g。 (导学号 97332445)3.3.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氯化钠_。 (2)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降低

5、 温度)_。 (3)60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是_1110_。 (4)6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应采用的方法是_ 降低温度_。 (导学号 97332446) 4 4(20162016通辽节选)2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 100 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 1,加热到 50 时现象如图 2,甲、乙两种物质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图 1 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甲_。 图 2 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甲_等于_乙(填“大于” “等于” “小于”)。3图 3 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6、_N_;P点表示的含义是_在 30时,M、N 两 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_。 (导学号 97332447) 5 5(20162016天津节选)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t1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_相等_(填“相等”或“不相等”)。 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 100 g,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 _乙(填“” 、 “”或“” 、 “” “”或“”)。 (2)t2时,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为 _bac_。 (3)t2时,将 40 g b 物质加入到 5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_75g_。 (4)当 b 中含有少量的 a,

7、若要提纯 b,可采用_降温_结晶的方法。5(导学号 97332452) 1010(20162016武汉)t1 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 100 g 水的 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 1 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2 所示。(1)烧杯中的上层清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是(填“是” “否”或“无法判断”)。 (2)烧杯中溶解的溶质是_氯化钾(或 KCl)_(写名称或化学式)。 (3)将t1时 50 g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 10%的溶液,需加水_50_g。 (4)关于图 1 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D_。 A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内上层清液中溶

8、质的质量分数 B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解析】(3)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25 g,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所以将t1时 50 g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 10%的溶液,需加水25 g 125 g50 g50 g。(4)等质量的固体溶解在 100 g 水中,烧杯中没有固体剩余,20% 50 g 10%烧杯中有固体剩余,所以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故 A 正确;烧杯中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

9、,所以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不 一定有固体析出,故 B 错误;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不一定还有 剩余固体,故 C 错误;t2 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升温到t2 时,两种物质都完全 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溶质和溶液质量都相等,质量分数相等,故 D 正确。 (导学号 97332453) 1111(20162016贵阳)溶液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为了加快冰糖在水中的溶解,你的方法是搅拌。 (2)物质的溶解性受多种因素影响,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在下表的、实验中任选 一个完成表中内容。(可选用的物质有:碘、氯化钾、水、酒精、硝酸钾和汽油。)序号实验操作实验

10、现象实验结论将等质量碘分别加入等 体积水和酒精中水中的碘不溶解,酒精 中的碘溶解,且溶液呈 棕黄色同种溶质在不同种溶剂 中的溶解性不同将等质量硝酸钾(或氯化 钾)分别加入等体积的冷 水和热水中,边加边搅 拌,比较溶解的物质的 量热水中能溶解更多的硝 酸钾温度不同,物质的溶解 性不同(3)甲、乙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 所示。在两支分别盛有等质量甲、乙物质的 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水,振荡,然后一起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剩余。6如图 2 所示,此时水温为 20 。若向烧杯中的水里加入硝酸铵固体,A 中固体增加,则 A 中的溶质是_甲_(填“甲” 或“乙”)。 若 A、B 中的溶

11、质分别是甲、乙,向烧杯中的水里加入一定量 NaOH 固体后,比较甲、 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对大小_当tt1时,甲乙;当tt1时,甲乙;当 tt1时,甲乙_。 (导学号 97332454) 1212图 1 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 1、图 2 回答问题。(1)_40_时,甲物质与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使甲物质从 60 的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最好方法是_降温_。 (3)8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盛有 100 g 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 观察到的现象如图 2 所示。_A_(填 A 或 B)烧杯中的溶液一定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 分数为_23.1%_。要使

12、 A 烧杯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增加溶剂(或 降温)_。 (导学号 97332455) 1313(20162016山西适应性训练)有“中国死海”之称的山西运城盐湖中主要含有两种盐 Na2SO4和 NaCl,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温度/) 溶解度/g) 010203040506070Na2SO44.99.119.540.848.846.245.344.3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37.8(1)冬天,运城盐湖会有如右图的景致出现,非常壮观。这些固体的主要成分是 _Na2SO4_晶体,该物质能大量析出的原因是_因为该物质在较低温度下溶解

13、度变小,容7易成为饱和溶液,继续降温,便会大量析出_。 (2)在 30时,将 40 g Na2SO4和 40 g NaCl 分别加入到 10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得 到 NaCl 溶液_136.3_g,形成 Na2SO4的_不饱和_(填“饱和” 、 “不饱和”)溶液,其中 Na2SO4的质量分数为_28.6_%(精确到 0.1%)。 (3)分析溶解度表格的数据,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_b_(填序号)。 a温度越高,硫酸钠的溶解度越大 b夏季最容易从盐湖中获得 NaCl 晶体 c将一杯 60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 50,会有少量晶体析出 (导学号 97332456) 1414(20162016上

14、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温度()2040506080 溶解度 (g/100 g 水)NaCl36.036.637.037.338.4NH4Cl37.245.850.455.265.6KNO331.663.985.5110169 20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氯化铵(或 NH4Cl)_。 50时,100 g 水中最多溶解 NaCl_37.0_ g。量筒的局部示意见右图,量取水时应沿_a_视线(选填“a”或“b”)进行读数; b 视线(选填“a”或“b”)对应的读数较大。 A 是 80含有 120 g 水的 KNO3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 102 g KNO3固体。.A 溶液为_不饱和_(选填“饱和

15、”或“不饱和”)溶液。 .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_ac_(选填编号)。 aA 到 B 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B 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169100 c开始析出 KNO3固体的温度在 60至 80之间 dA 溶液的质量等于 222 g (导学号 97332457) 1515(20162016安顺)(1)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830 时,丙的溶解度是_10_g_。 50 时,在 100 g 水中放入 50 g 乙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_28.6%_。(计算结果保留至 0.1%) 若将 2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40 (不考虑水的蒸发),可析 出晶体的是_丙_。 将 5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 10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乙、甲、丙_。 (2)常温下欲配制 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乙溶液,操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操作有错误的是_B_(填对应字母)。 量取水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偏小_(填 “偏大” 、 “偏小”或“无影响”)。 【解析】(1)若将 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40(不考虑水的蒸 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