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河南省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412141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河南省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河南省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河南省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河南省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河南省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河南省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河南省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南阳一中南阳一中 20122012 级高三春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级高三春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语文试题第第卷卷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9 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 l3 3 题。题。 艺术内容向艺术形式的推移艺术内容向艺术形式的推移 杜书瀛 艺术内容只有通过它的具体可感的外在表现它的形式,才能发挥其感染作用。从 艺术创造的角度来看,一个艺术品从受孕到发育、成长,一直到诞生,始终处于不断的、 不停顿不间歇的运动过程之中。因此,几乎是在艺术对象转化为艺术内容的同时,也就发 生了从艺术内容向艺术形式的推移。一个艺术品,只有当它

2、走完了从艺术对象到艺术内容、 从艺术内容到艺术形式的全过程之后,它的运动才算告一段落。 任何一件艺术品,都应该是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统一体。纯粹的以艺术内容而存在 的艺术品,或者纯粹的以艺术形式而存在的艺术品,严格地讲是不可能有的。一定的艺术 内容必定要求用它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二者相依为命。 艺术内容向艺术形式推移的具体情形表现为前后承续、紧密相连的两个步骤。第一, 是艺术内容自身固有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的被发现。在艺术创造过程中,艺术家以自己 特殊的方式认识、掌握现实生活,将艺术对象转化为艺术内容;然而,艺术家对艺术对象 (现实生活)的这种认识和掌握,绝不是仅仅认识和掌握该对象的内在意蕴,而

3、不涉及它的 组织结构、存在方式,艺术家几乎是同时也就认识和掌握了该对象的固有的组织结构、存 在方式。艺术对象转化为艺术内容,绝不是对艺术对象的原样照搬,而是经过了艺术家的 想象、虚构、加工、改造,不同程度地改变了艺术对象原来的状态。经过艺术家重新改造 之后的艺术对象,即艺术内容,其组织结构、存在方式也就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有时甚 至大大改变了原来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 第二,它必然要求通过一定的媒介、给以一定的物质材料的表现,使之得到固定化和 外在化。也就是说,艺术家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和工具,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使一定的艺 术内容连同它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获得一定的物质外壳具体可感的相对固定的

4、物 质外貌。一件艺术品的创作,在它尚未获得一定的物质表现以前,其艺术认识始终不能得 到最后的完成,艺术内容始终不能得到最后的确定,而这艺术内容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 也始终不能得到确切的把握。只有在它获得了一定的物质表现之后,相对地说,其艺术认 识才算完成,其艺术内容和它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才能被最终把握并被确定和固定下来。艺术形式虽然并非艺术家的主观臆造,而是艺术内容自己的形式,但是,艺术形式的 创造却的确与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他的世界观、他的个性特点,特别是他的才能和技 巧,有极密切的关系。对于同一个艺术对象和同一个艺术内容,普通人与艺术家,平庸的 艺术家与天才的艺术家,所做的艺术表现是不相同

5、的,而且可能相差很大。这里有高低之 分、文野之分。这是因为艺术家的主观特别是他的才能和技巧在起作用。 (选自艺术哲学读本 ,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推移关系的一项是 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绘制蒙娜丽莎 ,在由观察到体会的过程中艺术内容 诞生,从开始绘画到画作完成是艺术形式的呈现。 B在演艺圈打拼多年,筷子兄弟体会到了真情的存在,然后创作并演绎了被称为“神2曲”的小苹果 ,歌曲旋律优美、情深意切。 C柳永、李清照、苏轼等人的词作有多首被后人谱成歌曲传唱,他们的词作被后人谱 成曲子传唱的过程体现了艺术内容到艺术形式的转化。 D萧红是民国时期著名女作家,其传奇一生备受人

6、们关注,今年由李樯编剧、许鞍华 执导的反映萧红一生的电影黄金时代公映。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艺术的创作要经过两个推移过程,即艺术对象到艺术内容以及艺术内容到艺术形式。B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有独特方式,会通过其组织结构、存在方式等把握其内在 意蕴。 C艺术内容和其存在的方式最终能够被确定和固定下来,是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和工具的。 D艺术形式的创造体现了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等,但艺术形式并非艺术家的主观臆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一件艺术作品来说,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是缺一不可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并 相互决定对方。 B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对艺术对象(

7、现实生活)意蕴的把握与对艺术形式的理 解几乎是同步进行的。 C现实生活本身有其组织结构和存在方式,而经过艺术家改造的艺术对象的结构、存 在方式会有变化。 D不同的人对同一个艺术对象所做的艺术表现应该是不相同的,这与艺术家的水平等 有密切的联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636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崔沔字善冲,京兆长安人,自博陵徙焉。纯谨无二言,事亲笃孝,有才章。擢进士。 举贤良方正高第,不中者诵訾之,武后敕有司覆试,对益工,遂为第一。再补陆浑主簿, 入调吏部,侍郎岑义叹曰:“君今郤诜也!”荐为左补阙。

8、性舒迟,进止雍如也,当官则正 言,不可得而诎。 睿宗召授中书舍人,以母病东都不忍去,固辞求侍,更表陆浑尉郭邻、太乐丞封希颜、 处士李喜以代己处。诏改虞部郎中,俄检校御史中丞。请发太仓粟及减苑囿鸟兽所给以赈 贫乏,人赖其利。监察御史宋宣远与卢怀慎姻家,恃以弄法;姚崇子彝留司东部,通宾客, 招贿赂。沔将按劾,崇、怀慎方执政,共荐沔有史才,转著作郎,去其权,盖惮之也。久 之,为太子左庶子。母亡,受吊庐前,宾客未尝至柩室。语人曰:“平生非至亲不升堂入 谒,岂以存亡变礼邪?”中书令张说数称之。服除,迁中书侍郎。 玄宗以仙州数丧刺史,欲废之,沔请治舞阳,舞阳,故樊哙国也,更为樊州,帝不纳, 州卒废。沔既喜

9、论得失,或曰:“今中书宰相承制,虽侍郎贰之,取充位而已。 ”沔曰: “百官分职,上下相维,以成至治,岂可俯首怀禄邪?”凡诏敕曹事,多所异同,说不悦, 出为魏州刺史。雨潦败稼,沔弛禁便人。召还,分掌吏部十铨,以左散骑常侍为集贤修撰, 历秘书监、太子宾客。 太常议加宗庙笾豆,又欲增丧服。沔曰:“加笾豆未足尽天下美物,而措诸朝,徒近 侈耳。 ”韦述等议与沔合,又诏中书门下参裁,于是宗庙笾豆坐各六,余仍旧制。 每朝廷有疑议,皆咨逮取衷。卒年六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孝沔俭约自持禄禀随散宗族 不治居宅尝作陋室铭以见志。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五十四 ,有删改)3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10、 分) A纯谨无二言,事亲笃孝 笃孝:非常孝顺 B当官则正言 正言:说正确的话 C监察御史宋宣远与卢怀慎姻家 姻家:结为亲家 D以成至治 至治:大好局面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卒年六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孝沔俭约自持禄禀随散宗族不治居宅/尝 作陋室铭以见志 B卒年六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孝沔俭约自持禄禀随散宗族不治居宅/尝 作陋室铭以见志 C卒年六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孝沔俭约自持禄禀随散宗族不治居宅/尝 作陋室铭以见志 D卒年六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孝沔俭约自持禄禀随散宗族不治居宅尝 作陋室铭以见志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崔沔有才学,能

11、经得住检验。他考中进士,在贤良方正科考试中成绩优等,后遭人 公开诋毁,经主管部门的审察复试后,他最终名列第一。 B崔沔为人纯正,孝顺父母。睿宗征召他担任中书舍人,而他在东都的母亲生病,他 不忍心离开母亲去任职,于是坚决请辞,请求能亲自侍奉母亲。 C崔沔为官正直,敢于同权奸斗争。宋宣远依仗卢怀慎的权势玩弄法律,姚崇的儿子 姚彝收受贿赂,事情被崔沔知道后,崔沔不畏权势,坚决弹劾了二人。 D崔沔爱护百姓,设法救济穷人。他曾请求散发太仓的粮食,削减苑囿中的鸟兽的饲 料,来赈济贫穷的百姓;在魏州刺史任上,他放宽禁令,来给百姓提供方便。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语人曰:“平

12、生非至亲不升堂入谒,岂以存亡变礼邪?”中书令张说数称之。(2)凡诏敕曹事,多所异同,说不悦,出为魏州刺史。(二)古代诗歌阅读(二)古代诗歌阅读(1111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 89 题。 【正宫】鹦鹉曲农夫渴雨 冯子振 年年牛背扶犁住,近日最懊恼杀农夫。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 【幺】恨残霞不近人情,截断玉虹南去。望人间三尺甘霖,看一片闲云起处。 8这首曲子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6 分)9请简要分析“看一片闲云起处”中“闲”字的妙处。 (5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三)名篇名句默写(6 6 分)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4(1) “ ,

13、” (李白行路难 )表现出诗人李白貌似有 目标实则没有路径可达目标的茫然。 (2)苏轼赤壁赋中用比喻写出生命短暂、渺小的两句是“ , 。 ”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 ”两句写出了春夏两季鲜 花芳香、树木繁茂的美丽景致。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1. 略略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25 分)分) 12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1)(4 4)题。)题。 (2525 分)分) 王运熙:平淡中自有丘壑 2 月 8 日凌晨,著名文史专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运熙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离开了他所挚爱的研究,离开了他所牵挂的学生。

14、王运熙 1926 年出生在江苏省金山县,从小就爱好古典文学。后来,王运熙进入复旦大 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成为陈子展的助手。陈子展治学兼通新旧文学,目光宽广,思路开 阔。他在和王运熙谈话时,滔滔不绝,上起先秦汉魏,下逮现代的一些学者和作家。正是 在这样一种名师云集、学术氛围浓厚的情形下,王运熙走上了他的治学之路。 从 1978 年到 1996 年退休,王运熙主持的语言文学所集中了多位学科带头人,下设 6 个研究室,取得了很多学术成果,成为学术研究的重镇。语文所成立以后,一个重要的成 就就是完成了三卷本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编写。 1983 年到 1996 年,王运熙又在原有基础上与顾易生共同主编国家

15、重点科研项目中 国文学批评通史 (七卷本) ,历时十余年,对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的研究更具系统性和完 整性,把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王运熙一生专注于学问,甘于淡泊,白首未改此心。他曾经说:“上海的大闸蟹很好 吃,但不吃也无所谓;但不让我看书写书,那就一天也受不了。 ”虽是玩笑,却道出了他虽 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心境。 王运熙赠给学生吴承学一本文心雕龙探索 ,他在书的扉页题写“治学自警语”: “全面观照,准确把握。正本清源,探明原貌。 ”他的治学亦如此,不求新、不求奇、不媚 俗、不趋时,从文献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最平实的学问。在研究文心雕龙时, 王运熙的结论与北方一些学者,如,中华书局的周振甫,山东大学的陆侃如、牟世金,西 北师范大学的郭晋稀等几位先生的观点并不相同,在当时引起了争论。王运熙认为文心 雕龙是一部指导写作的书,并不是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和关学著作。他以原著文本 为研究的出发点,努力把握刘勰整个文学思想体系,避免先入为主,用现代文学理论去套。 因此得出的结论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认同,逐渐被大家接受并信服。 “王运熙先生做学问有独到的见解却不故作高深,从不说过头话,都是结合实际来讲, 这种做法让人十分敬佩。 “国家图书馆原馆长、文心雕龙学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