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双向密肋楼盖玻璃钢模壳支模质量QC成果汇报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2331322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双向密肋楼盖玻璃钢模壳支模质量QC成果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提高双向密肋楼盖玻璃钢模壳支模质量QC成果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提高双向密肋楼盖玻璃钢模壳支模质量QC成果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提高双向密肋楼盖玻璃钢模壳支模质量QC成果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提高双向密肋楼盖玻璃钢模壳支模质量QC成果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双向密肋楼盖玻璃钢模壳支模质量QC成果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双向密肋楼盖玻璃钢模壳支模质量QC成果汇报(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运用运用QCQC活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中建七局二公司湾里庙贸易中心QC小组2002年12月25日 提高双向密肋楼盖玻璃钢模壳支模质量提高双向密肋楼盖玻璃钢模壳支模质量目 录一、前言 二、小组概况 三、课题选择、现状调查、活动目标四、活动过程、 第一次PDCA循环、 第二次PDCA循环、 总结五、实施效果 六、巩固措施 七、纳入标准 八、遗留问题及下步打算 提高双向密肋楼盖玻璃钢模壳支模质量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湾里庙贸易中心工程,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新华集贸商业区中心位置,民族路以北,西临福兴阁,南邻康泰广场,是一个集服装、鞋、帽批发零售、办公为一体的综合型建筑,框架剪力

2、墙结构,建筑面积20845m2,丙类建筑。本工程主楼地下两层,地上六层,裙楼地下一层,地上四层,高度为23.9m,其中主楼、裙楼一至四层顶梁板为密肋模壳梁结构。本工程是公司的重点工程,目前主体已经封顶,主体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现在进入精装修阶段,室内正进行吊顶和地板砖铺设,室外正进行玻璃幕安装。二、小组概况简介:1、QC小组概况表:小组名称:湾里庙贸 易中心密肋模壳工程QC小组建组时间2002.7.10小组登记号小组类 型攻关型小组人员8活动频 次3次1月活动出勤率100%活动目标:通过QC小组活动全面提高模壳结构工程质量争创主体工程优良小组活动时间 :2002.7.102002.10.152、

3、小组成员及分工情况表序号姓 名学 历职 务任 务 分 工1赵贵 明大 专项目经理组长 :技术指导、活动协调2何立万大 专项目副经 理副组长 :技术指导、对策实施3王定高中 专技术负责 人副组长 :技术负责 、活动组织 、成果整 理 4练雨高中综合工长组员 :对策实施、信息反馈5何开元中 专质检员组员 :质量检查 、信息反馈、数据收集6刘平模高中安全员组员 :安全检查 、信息反馈、数据收集7邹晓 理本科施工员组员 :施工技术、信息反馈、数据收集8朱春海大 专资料员组员 :信息反馈、数据收集3、统计技术应用简介:首先测试收集数据按不合格的大小次序排列计算出各自的频数以及累计 频率据此绘出排列图图中

4、左纵坐标表示产品频数,右纵坐标表示频率, 横坐标表示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不良因素,按影响程度大小自左向右排 列。影响产品质量和主要因素对应频率0-80%;次要因素对应频率80- 90%,一般影响因素对应于90%-100%运用排列图便于我们找出主次矛盾,有利于采取对策,加以改善,进而提高工程质量。 三、课题选择:1、现状调查:(1)目前建筑中框架结构模壳工艺施工越来越多,因此模壳施工的质量也越显得重要,越需要研究,模壳的施工质量好坏直接是影响顶梁 板混凝土质量的 一个重要因素。(2)塑料模壳是一种新颖的工具式模板,其优点是质量轻,支设方便,可缩短工期,拆模后,垌面光洁美观,双向密肋楼盖与普通梁板结

5、 构相比,可节约钢材和砼30%左右,降低造价30%,减小梁高20%25% ,适用于跨度较大的房间,本工程模壳用量为15000m2。为加快施工进度和模壳周转,取得综合效益,所以施工方案考虑快拆各小流水作业,为 此改进施工工艺把保证模壳支设质量作为主要目标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2、活动目标:因为我公司目前还没有关于模壳工艺施工的经验,所以本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公司的声誉和在该地区的发展前景。通过我们对 模壳支设的施工工艺不断熟悉和改进为下次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和积累 经验。通过此次 QC活动,达到密肋楼盖砼质量优良,无安全事故。模壳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满堂架搭设铺设梁底加宽模板 支设模壳支

6、撑模壳早拆钢管立杆检查验收本工程的模壳为12001200400,900900400,另外有少数异型的 模壳,立杆钢管采用483.5,梁底短向采用通长6050的木方,长方向 采用11406070的木方,具体搭设见附图:四、活动过程:(一)第一次PDCA循环第一次工程质量调查后,做出的频数表见表1。根据频数表做 排列图,如附图1所示。 频数表 表 1 序号 项目 检查点项 不合格点、项 不良率(%) 累计百分率(%) 1 密肋梁梁底标高 230 60 32 32 2 密肋梁中线位移 230 53 29 61 3 玻璃钢模壳拼缝 230 36 19 80 4 模壳支设四边平正 230 27 15 9

7、5 5 其他 230 10 5 100 合计 1150 186 100 由附图1可以看出:密肋梁梁底标高、密肋梁中线位移是影响支模质 量主要因素,是本次循环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果分析如附图2所示。 对策见表2。 频数186累计频率(% )附图 排列图32%61%80%95%100%806040200 密肋梁 梁底标 高密肋梁 中线标 高塑料模 壳标高模壳四 周支设 端正其它186160120804010032%附图2 因果分析图对策表 表2 改进项目名称:密肋梁梁底标高不准及梁中线位移序号存在问题对策责任人实施地点实施效果1职工技术水平不均 ,新工人多施工技术人员继续 熟悉该项 新 工艺,并组织

8、 工人学习。操作 时新老工人搭配进行示范指导王定高施工现场职工技术水平获得提 高2交底检查 工作不 够实行技术交底交接签字手续,明 确责任,实行自检互检专检 制, 经济责 任兑现王定高施工现场达到现场动态 管理,出 现问题 及时得到解决3个别工人从两边向 中间支模壳加强交底检查 ,一律要求从中间 向两边支模何开元施工现场消除了因支设顺 序不当 产生的梁中线位移4顶柱间拉结不够离楼地面以上0.2m处,间距1.5m 将顶柱间用钢管双向拉结.楼层 过高时设 斜撑剪刀撑何开元 练雨施工现场砼浇注时支撑体系稳 定,增加了顶柱的 整体 性,解决了粱中线位移 问题 5顶柱不理想,工具 式钢管顶柱无高度 微调

9、在顶柱下加螺栓调节 器,支撑时 应加固到位,并与满堂架适当连 接在一起邹晓 理 练雨施工现场有效的控制了标高,梁 标高不准问题 得到了 解决6个别木梁规格不准控制材种含水率和制作质量,加 强刨光顺直何开元 练雨施工现场避免不合格木材使用而 引发的质量问题7风度大,拉线定位 不准改用细钢丝 拉紧定位,若遇大风, 暂停定位练雨施工现场定位尺寸正确(二)第二次PDCA循环 根据第一次循环,找出原因,制定对策,付诸实际,支模质量有一定 的提高(见表3、附图3)。由于在第一次循环中对顶柱微调、柱间拉 结、支模顺序等工作改进,职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也有了提高,模壳支 拆周期由原6d缩短到第二次循环的4d。改进

10、后工艺有利质量控制、拆 模方便,且机械投入及损耗小、综合效益显著。频数表 表3序号 项目 检查点项 不合格点、项 不良率(%) 累计百分率(%) 1 玻璃钢模壳拼缝 230 28 40 40 2 模壳支设四边平正 230 22 31 71 3 密肋梁梁底标高 230 10 15 86 4 密肋梁中线位移 230 5 7 93 5 其他 230 5 7 100 合计 1150 70 100 由附图3可以看出:第一循环已较好控制了梁底标高、中线位移,现 在模壳拼缝、四边平正是影响支模质量的主要问题。因果分析如附图4所示。 对策见表4。附图3 排列图32%塑料模 壳拼缝模壳支 设平正密肋梁 梁底标

11、高密肋梁 中线位 移其它40%86%93%100%71%频数70累计频率(% )80604020070604530151000附图 因果分析图序 号 存在问题 对策 责任人 实施地点 实施效果 1 对模壳管理 不严 加强教育,明确责任, 实行奖、罚制度、具体到 班组 何立万 施工现场 模壳管理好转,保 证了质量 2 职工处理质 量缺陷能力差, 质量意识不强 组织工人学习,提高技 术,进行质量意识教育 何开元 邹晓理 施工全程 职工技术水平和 质量意识有提高 3 模壳与木梁 间缝大 缝隙用胶带纸粘贴, 如缝隙过多可加铺油毡条 何开元 施工现场 避免了漏浆,拼缝 严密 4 混凝土泵管 在模板上震动

12、 泵管下铺垫板,每2m 一 道 练雨 施工现场 避免了泵管震动 引起壳体移动 5 模壳边肋不 顺直 对模壳进行修整,必要 时加支撑,支顶顺直,不 合格者不用 练雨 施工现场 解决了模壳的拼 缝大,不平整 6 模壳堆放不 平稳 模壳一律按厂方说明堆 放于室内楼板上,拆模后 及时清理,并要进行校正, 合格才能使用 何开元 施工现场 模壳四边肋平正, 尺寸正确,模壳表面 干净,支模后拼缝严 密,四边肋支设平整 7 施工中碰撞 模壳 铺设脚手板通道,减少 人员器材对模壳的碰撞 练雨 施工现场 支好的模壳未发 生位移,避免了拼缝 不严 8 支模后超 载 变形 控制模壳上超载,并苛 均匀堆载 何开元 施工

13、现场 避免了模壳超载 变形 对策表 表4 改进项目名称:模壳拼缝不严及模壳四边肋支设不平(三)总结通过第二次循环可以看出,对模壳的管理也是保证工程质量、加快 施工进度、提高模壳周转、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因素,表5是第三次工程质量调查表。 工程质量调查表 表5 分项工程:双向密肋楼盖支撑 操作小组:木工班子项名 称 玻璃钢模壳 拼缝 模壳支设四 边平整 密肋梁梁底 标高 密肋梁中线 位移 其他 合计 检查点 项 次 数 检 查 点 合 格 点 不 合 格 点 检 查 点 合 格 点 不 合 格 点 检 查 点 合 格 点 不 合 格 点 检 查 点 合 格 点 不 合 格 点 检 查 点 合 格

14、点 不 合 格 点 检 查 点 合 格 点 合 格 率 (%) 3 230 220 10 230 225 5 230 225 5 230 227 3 230 225 5 115 0 112 2 28 以上二次PDCA循环如附图5所示。五、实施效果通过本次QC活动取得较好成绩,双向密肋楼盖支模质量合格率由第一次调查的83.8%提高到第三次的97.5%,模壳支拆周期由5d缩短为3d,达到预期的缩短工期3d,节约施工费用25万元,主体封顶后工程质量评定为优良。无安全事故的目标。在活动中我们总结改进了施工工艺,对今后的类似工程施工,有借鉴作用,同时它还给我公司带来社会效益。塑料模壳周转次数能满足施工,

15、利用模壳自身的强度刚度,节约支撑用材、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光滑,可不用吊顶,可形成较理想的清水混凝土外观表面,如果粉刷也不须抹灰,只须刮腻子粉刷即可,为此可节约大量工料,经实践脱模容易,因此,我们今后将继续推广应用该项技术。六、巩固措施1、不断提高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推广、利用好本次QC成果,增加技术储备。2、总结和完善该项支模技术,纳入标准,编制成企业工法,纳入标准化管理。3、坚持QC活动,严把质量关,完善小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解决好遗留问题,使工程质量再上新台阶。 七、纳入标准1、支模前要先抄平控制标高,梁中位置根据测量平面引出拉细钢丝通线定位。支木梁前应先钉好木条和安好角钢再定木梁位置,模壳 的支设顺序应从中间向两边进行。离楼地面0.2m处间隔1.5m用扣件将钢管拉杆联成柱网,供支、拆模操作及临时堆放使用,楼层较高时柱 间要加斜撑或剪刀撑保证构件稳定。2、模壳应在室内规则堆放,不致变形翘曲,拆模后要清理修整,模壳安装后再刷水溶性脱模剂,不准在已支模壳上堆放重物、直接放 置泵管,不合格模壳不准使用。3、支模后,模壳边肋与木梁间拼缝可用包装胶带封严。缝隙大时 铺垫宽100mm油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