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针灸推拿学习课件:经络总论,腧穴总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323034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PPTX 页数:252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针灸推拿学习课件:经络总论,腧穴总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52页
南宁针灸推拿学习课件:经络总论,腧穴总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52页
南宁针灸推拿学习课件:经络总论,腧穴总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52页
南宁针灸推拿学习课件:经络总论,腧穴总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52页
南宁针灸推拿学习课件:经络总论,腧穴总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宁针灸推拿学习课件:经络总论,腧穴总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针灸推拿学习课件:经络总论,腧穴总论(2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针灸理论第一章 经络总论谭老师:17776224371QQ微信:434405310南宁针灸推拿学习课件,针灸学,经络总论经络的定义经络的定义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路径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主干,深,里(经络的主体部分)络:网络络脉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分支,浅,表。 经络是人体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调节人体各部的通路。结构功能经脉与络脉的比较 经 脉络 脉 含义 经:路径络:网络 地位 粗大,主干 细小,分支走行方向 纵行(个别特殊) 横、斜,纵横交错 分布形式 线状 网状布散,遍布全身 深浅分布 多行于深部 多行于浅部经

2、络学说经络学说 定义定义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 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系统的理论。 地位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 和治疗等各个方面,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其与针灸学 科的关系最为密切。 经络学说的形成 针刺等感传的观察 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腧穴功效的总结 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经络系统的基本组成经络系统的基本组成经络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孙络、浮络经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附属结构脏腑肢节(五官九窍)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 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

3、和足三阴经(脾、肝、 肾)的总称。 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 十二正经 十二经脉的命名十二经脉的命名 十二经脉的名称是结合手足、阴阳、脏腑三方面而确定的。 经脉循行分布于四肢的内、外和所属脏腑的阴阳属性不同,有阴 经、阳经之分。 太阴阳明 盛 手足 少阴太阳 一阴一阳 三阴三阳 三阴 厥阴少阳 衰 三阳十二经脉的名称1. 阴阳属性 盛衰 阴脏、内侧 三阴 太阴 前 阳明 三阳 阳腑、外侧 (内侧) 厥阴中(侧)少阳 (外侧)里 少阴 后 太阳 表2. 脏腑隶属 脏阴经 举例:腑阳经 手循行至手 起止部位太 前 循行路线 3. 手足循行 阴属脏,内侧 缘 手上肢 肺属肺脏 所属脏腑足

4、下肢 经经脉手六经彩绘图足六经彩绘图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n内属于府藏 (内行部分)n外络于支节(外行部分)十二经脉外行部分 外络于支节 四肢分经,头、躯干部分部 四肢分经四肢的内侧面为阴,外侧面为阳各分三阴三阳太阴、阳明前 厥阴、少阳中(侧) 少阴、太阳后 特殊足厥阴内踝8寸交出足太阴之前 头、躯干部分部 手三阴胸 手、足三阳头( “头为诸阳之会”) 足三阴腹及胸。阳明体前前头少阳体侧侧头太阳体后后头躯干部的经脉分布部位第一侧线第二侧线第三侧线头部1.5寸(膀胱经)背腰部1.5寸(膀胱经)3寸(膀胱经)腹部0.5寸(肾经)2寸(胃经)4寸(脾

5、经)胸部2寸(肾经)4寸(胃经)6寸(脾经)十二经脉内行部分手太阴肺经属于肺络于大肠手少阴心经属于心络于小肠 阴经属于脏 手厥阴心包经属于心包络于三焦络于表里腑 足太阴脾经属于脾络于胃足少阴肾经属于肾络于膀胱足厥阴肝经属于肝络于胆 手阳明大肠经属于大肠络于肺手太阳小肠经属于小肠络于心 阳经属于腑 手少阳三焦经属于三焦络于心包络于表里脏 足阳明胃经属于胃络于脾足太阳膀胱经属于膀胱络于肾足少阳胆经属于胆络于肝十二经脉循行规律 阴经循行重体内善治脏腑病 阳经循行重体表善治外经病十二经脉的属络表里关系阴、脏、里 阳、腑、表阴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阳 经 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 经 属 手少阴心经

6、 手太阳小肠经 属 脏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 腑 络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络 腑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 脏十二经脉的属络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阴经属本脏而络表里腑,阳经属本腑 而络表里脏 脏与腑有表里相合的关系 阴经与阳经有表里属络关系 十二经脉就形成了六组表里属络关系 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相互影响,治疗时相 互为用 表里属络关系为十二经脉所特有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与十二脏腑有特定的属络关系 与其他脏腑也有联系,尤其阴经与脏腑联系较广 除手厥阴心包经外,各经脉与五官九窍、咽、喉等器官均有联 系。阴经 图表十二经脉循行走向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

7、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 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灵枢逆顺肥瘦所载:“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 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十二经脉的衔接 表里阴阳经在四肢末端 衔接 同名阳经在头面部衔 接 异名阴经在胸部衔接 阴阳相贯,如环无端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 图标奇经八脉 定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 的总称。 命名 “奇”有异的含义,与十二正经不同,无表里属络,“别道奇行 ”,故称“奇经”。 名称多反映其循行分布和各自的功能特点。 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不象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除任督脉,其余六脉借道纵横交错于十二经 脉基本概况

8、 任、督、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然 后别道而行。 一源三岐 督脉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任脉 督脉带脉冲脉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奇经八脉的作用 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 阴阳的作用 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 ,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 奇经八脉的腧穴 任督二脉各有所属腧穴 其它六脉的腧穴都寄附于十二经脉与任督脉之中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均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 病候及专属腧穴与主治,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部 分,故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十五络脉 定

9、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 称为“十五络脉”。 命名:以所别出的经脉、腧穴名称而定名之别 络脉 循行分布: 十二经脉的别络从本经络穴别出四肢肘膝关节以下(11)均走向其表里的经脉 躯干部的三络,分布身体的前、后、侧面。十五络脉分布及作用分 布 作 用四肢:十二经之络 络穴(肘膝以下) 相表里经 沟通表里两经 加 渗补充经脉循行之不足 强 灌前:任脉别络 鸠尾 散布于腹 沟通腹部经气 表 气躯干 后:督脉别络 长强 散布于头,别走足太阳 沟通背部经气 里 血侧:脾之大络 大包 胸胁 沟通侧胸部经气 经 孙络、浮络 难以计数,遍布全身 输布气血络脉 孙络从络脉中分出的细小

10、分支 浮络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 血络出现郁瘀血现象的络脉十五络脉是全身络脉中的主要络脉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起主导作用十五络脉 作用: 加强了阴阳表里经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十二经脉在体表之间(四 肢肘膝以下)的联系。 躯干部的三络,主要是加强身体前、后、侧的沟通联系。 遍布全身的络脉,其作用主要是促进气血渗灌输布,以濡养全身 组织。十二经别“别行之正经” 定义:是十二经脉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深入体腔 (联络脏腑器官)的支脉。 命名:其名称以所别出的经脉名称而命名。 之正 经别 循行分布:具有离、入、出、合的特点 离 从十二经脉分出称“离”(别)四肢肘膝上下 入 进入胸腹腔称“入” 合

11、与表里经别同行称“合” 各会合于相表里的阳经 出 于头颈部出来称“出” 十二经别循行示意图阴阳经的经别于均腘中阳经经脉阴经经别阳经经别阴、阳经别 出于项部阳经经别入于本经, 阴经经别合于阳经离入出合经别联系简图阳经阴经十二经别“六合” 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阳经经别合于本经阳经经脉。这样 ,十二经别以表里两两相合为六对,称之为“六合”。 作用: 加强了表里两经和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 补充了经脉在循行分布上的不足,使十二经脉对人体各部的联系 更趋周密 扩大了腧穴的主治范围十二经筋主运动 定义:是指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筋肉部分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命名:随

12、所辖经脉而命名。 经筋 循行分布:与经脉体表循行通路基本一致 走向:均从四肢末端走向头面、胸腹。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手足三阳之筋都到头目 手三阴之筋到胸膈 足三阴之筋到阴部 作用:联结筋肉,约束骨骼,利于关节的屈伸,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六阴结于胸腹手三阴经筋聚于贲(膈肌)足三阴经筋聚于阴器六阳结于头面手三阳经筋聚于角(额角)足三阳经筋聚于九页(目下)结聚多在关节、骨节突出及肌肉丰厚处 散 络 十二经筋分布图示十二经筋分布图示十二皮部 定义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应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在皮肤所散布的部 位 分布区域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 作用保卫机体,抗御外邪传注病邪:皮络经腑脏反应

13、病候临床上,从外部的诊察和施治,可推断和治疗内部的疾病经络的根结、标本气街、四海标本 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 标上,本下 四肢为本,头面躯干为标 根结 根,根本,开始;结,结聚,归结。 根结所表述的是一种向心性的经气循行输注,即从四肢末端流向 头、胸、腹。 十二经脉以四肢为根,头、胸、腹 三部为结“四根三结” 根结的理论,说明经气循行两极相连的关系,阐述了人体四肢与 头面躯干的有机联系和腧穴之间的配合作用。根结与标本 十二经脉的“根”与“本”、“结”与“标” 位置相近或相同 ,意义也相似。 根者,本者,部位在下,皆经气始生始发之地,为经气之所出; 结者,标者,部位在上,皆为经气归结之所。 它们反映的是十二经脉的向心性的经气输注,强调了肘膝以下诸 穴的重要作用,为五输穴等特定穴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气街 气街是经气汇聚通行的共同道路。 人体从上至下横分为头、胸、腹、胫四气街 特点:横向为主、上下分部、近邻脏腑、前后相连 核心内容:横贯脏腑经络,纵分头、胸、腹、胫 作用:从另一角度阐述了经气运行的规律,为临床配穴提供了理论依据。四海 海,是水流归聚之所,十二经气血象百川归海一样汇集到一定部位, 由此形成了“海”的概念。 定义:水谷、气、血、髓四者的汇集所在,称为四海。 胃为水谷之海;冲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