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专题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学案1 新人教版选修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2323030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专题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学案1 新人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生物 专题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学案1 新人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生物 专题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学案1 新人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专题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学案1 新人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专题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学案1 新人教版选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 1 -选修本第第 2727 课时课时 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一)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一)知识精要知识精要 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评定。生物学中与获奖成果有关有内容:青 霉素的发现、DNA 的结构与功能、胚胎发育、蛋白质在细胞定位控制中的内部信号、调控细 胞周期的分子机制、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及其作用、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新型生物的发现、 程序性细胞死亡等。题例领悟题例领悟: 1 瑞典生物化学家泰奥雷尔(H.Theorell)通过对酶的研究,发现有机体在有氧条件下 利用营养素以产生有机体可利用能量的方式,并因此而获 195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下列有

2、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中能供给能量的营养素主要包括糖类,脂肪和蛋白质B.直接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是 ATPC.很多生物在无氧条件下也可在酶的作用下产生能量 D.所有生物都能在有氧条件下独立的通过酶的作用分解营养物质,释放能量 【分析】由生物体新陈代谢可知,组成生物体的主要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都可以 氧化分解产生能量供生命活动所用,生物台体的直接能源物质为 ATP,生物体新陈代谢类 型也有差别,严格厌氧型生物在有氧条件下代谢会停止或受抑制,则选 D 2 2001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于三位科学家。这三位科学家发现了调控细胞周围 的一系列基因,已经相关的酶和蛋白质。这

3、项工作对肿瘤研究等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请回答下列各题。 (1)同种生物不同类型细胞之间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有异。蛙胚卵裂期动物半球 细胞的细胞持续时间比植物半球细胞的-。 (2)测定某种细胞的细胞持续时间长短时,通常要考虑温度因素。这是因为- -。 (3)有人称恶性肿瘤为细胞周期病,并根据是调控细胞周期的基因发生- -导致细胞周期失控,癌细胞无限增殖。 (4)治疗恶性肿瘤的途径之一,是用药物抑制-的合 成,从而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如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则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将阻断在-期。 【分析】 本题以 2001 年诺贝尔获奖项目为题材,考查细胞周期的基本知识,意在引 起对当代

4、科学进展的关注,增强对生物教学内容的兴趣。 (1)的正确答案为动物半球细胞的 细胞周期比植物半球细胞的短,即前者的分裂较后者的快。这在旧教材必修本讲述动物个体 发育时曾经提到。 (2)的正确答案是: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考生在仔细阅读题干是能够 知道细胞周期受到酶的调控;而酶在适宜温度下才能使相关的化学反应迅速进行,这在旧教 材必修本讲述“新陈代谢与酶”时曾经提到。以上两问题要求考生对所学的知识前后联系, 融会贯通。 (3)的正确答案是控细胞周期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细胞周期失控,癌细胞无限 增殖。考生既已从题干知道细胞周期受到一些列基因的调控,就不难推理细胞周期失控是由 于哪些基因发生了什么变

5、化。 (4)的正确答案分别是“DNA 和蛋白质”和“分裂期” 。前者说 明分裂间期细胞核的主要变化是这两种物质的合成;后者则说明发生染色体分配的时期。以 上两个知识点见于旧教材必修本“细胞的分裂”一节。用心 爱心 专心- 2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 1.80 年代,美国生物学家奥特曼和切赫研究和发现了 RNA 的催化功能,并由此获得 1989 年 的诺贝尔奖。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酶的化学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B.RNA 虽具有催化功能但不能叫做酶C.RNA 催化功能的发现说明酶不一定具有专一性D.酶都是在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2.1995 年的诺贝尔医学奖由三位发育遗传学家共同获得。他

6、们的研究揭开了胚胎如何由一个 细胞发育成完美的特化器官,如脑和腿的遗传秘密,也建立了科学界对动物基因控制早期胚 胎发育的模式。这项突破性的成就,将有助于解释人类先天性畸形,这些重要基因的突变很 可能是造成人类自然流产以及约 40%不明原因畸形的主因。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生物体的发育过程必有细胞分化的过程B. 多细胞生物体有细胞分化,单细胞生物体没有细胞分化 C. 生物体的发育过程受基因的控制,遗传物质变化可能导致畸形D. 细胞分化产生的细胞间稳定性的变异是不可逆转的 3.1962 年,Rachel Carson 里程碑式的著作寂静的春天向全世界通报了 DDT 的危害。自 20

7、 世纪 30 年代起它们便大范围应用于工业和家庭用品的生产。人们发现 DDT 不与其他的化 学物质发生反应,被认为是特别安全的,因其在化学反应上的惰性被称为“神奇的物质” 。 因为施用 DDT 杀灭蚊、蝇以及多种农作物的效果十分显著,DDT 的发明者因此而获得了诺贝 尔奖金。当用大型喷雾器喷洒 DDT 时,大约只有 5%的 DDT 洒落到植物的枝叶上,其余的部分 则散布到大气中和地表上;DDT 没有对人预见到的特性之一,是对生物机体脂肪的亲和力, 它们很容易在脂肪中溶解。人们后来发现,在北极的某些鱼体内,DDT 的浓度比它所生活的 水域高 15.9 万倍;北极熊体内积聚的含量是它周围环境的 3

8、0 亿倍;远离工业以传统方式生 活的因纽特印地安人,会在身体组织中积聚极为可观的这类物质,而且还可以直接传给他们 的后代。请问: (1)DDT 是一类_杀虫剂。由上文提供的信息,DDT 是通过_,最终汇入到海洋里的。 (2)DDT 被称为“神奇的物质” ,是因为它的化学性质_,这意味着它们在任何环境很长 时期都不会发生变化。在远离工业化城市的南极,人们在终生未离开过南极的企鹅体内也发 现了 DDT 的踪迹,这是因为_。 (3)在由北极熊、鱼、虾、海豹、浮游生物、海鸟组成的生态系统中写出一条简单的食物链, 并简析北极熊体内积聚高浓度 DDT 的原因。 (4)DDT 容易积累在生物体的_组织中,很

9、难被分解和排出体外,DDT 往往贮存于 _等器官中,对人体危害极大。 (5)人们发现,DDT 能是雌鸟血液中的_离子的含量下降,从而使卵壳变软,软壳的 (6)简析因纽特印地安人的婴儿遭受 DDT 危害的原因及过程。自我评价答案自我评价答案 1A 2. B 3 (1)有机氯( 氯化物) 降雨或地下水流动(2)非常稳定 DDT 已进入地球物质循环,通过食物链进入企鹅体内用心 爱心 专心- 3 -(3)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虾 鱼 海豹北极熊 因 DDT 是脂溶性物质难 以 分解,随食物链的传递而得到富集,到北极熊最高营养级时,积聚的浓度以达最高(4) 脂肪 肾上腺 睾丸 肝脏等 (5) 钙 (6)通过食物链 DDT 在因纽特印弟安人体内富集,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就受到污染,出生后通 过 乳汁受到 DDT 的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