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28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2321887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28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28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28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28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28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28 新人教版必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1第一章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 第三节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速度 教材依据教材依据(举例:)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物理必修第一章第三节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教学简案教学简案( (以下栏目根据作者设计的具体情况可以变更,增删以下栏目根据作者设计的具体情况可以变更,增删)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 和单位,知道它是矢量。2、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二、能力目标二、能力目标1、比值定义法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学生在学生过

2、程中掌握用数学工具描述物 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三、德育目标三、德育目标 1、由简单的问题逐步把思维迁移到复杂方向,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由简单到复 杂; 2、通过刘翔在奥运会上夺取金牌的事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其区别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怎样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类比推理法教学器材:教学器材:多媒体动画教学环境:教学环境:电脑、投影仪、屏幕、视频展示台。教学实录:教学实录:( (可以包括:引入新课、新授、探究巩固学习、学生课后小制作等等,根据作可以包括:引入新课、新授、探究巩固

3、学习、学生课后小制作等等,根据作 者设计的情况灵活处理者设计的情况灵活处理) ) 1、 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提问:汽车沿平直公路运动,怎样描述汽车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学生:用坐标来描述。老师:那又怎样来描述汽车位置的变化位移呢? 学生:用坐标的变化来描述汽车位置的变化。 老师:对,我们就借助数学上的坐标和坐标的变化来描述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物体的 位移。请同学们看动画,看完后说出汽车在计时开始和结束时汽车的位置和这个过程位置 的变化。 老师用多媒体、投影仪演示汽车运动的动画 学生:汽车在计时开始的位置是 x 轴上坐标为 10 米处,结束时汽车的位置是 x 轴上坐标 为 30 米处,位移是 2

4、0 米。 老师: 如果汽车沿 x 轴反向运动,位移是正值还是负值?正负表示什么? 学生:位移是20 米,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 老师:很好!同样,我们可以用坐标和坐标的变化量来表示时间和时间的变化量,请同学 们讨论如何表示? 学生讨论用坐标和坐标的变化量来表示时间和时间的变化量。 2、 速度: 教师用大屏幕投影机播放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取金牌的录相。用心 爱心 专心2提问: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刘翔获得了 100 米栏的金牌,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那么裁 判是如何判断出刘翔跑的最快的? 学生:同样长短的位移,看谁用的时间少。 提问:如果运动的时间相等,又如何比较快慢呢? 学生:那比较谁通过的位移大。

5、 老师:那运动物体所走的位移,所用的时间都不一样,又如何比较其快慢呢? 学生: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来比较,就找到了比较的统一标准。 老师:对,这就是用来表示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在初中时同学们就接触过这个概念, 请同学回忆,比较一下有哪些地方不同,有所加深。板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 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 t 的 比值。用 vs/t 表示。由速度的定义式中可看出,v 的单位由位移和时间共同决定,国际单位制中是米每秒,符 号为 m/s 或 ms1,常用单位还有 km/h、cm/s 等,而且速度是既具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 理量,是矢量。板书: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3、

6、平均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位移都是相等的,那 vs/t 是恒定的。那么如 果是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等,那又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就用在 某段位移的平均快慢即平均速度来表示。 例:百米运动员,10s 时间里跑完 100m,那么他 1s 平均跑多少呢? 学生:每秒平均跑 10m。 老师:对,这就是运动员完成这 100m 的平均快慢速度,实际上运动员跑的整个过程并不一 直以这个速度进行,开始是加速中间是(基本上)匀速后来有点减速。对于百米运动员,谁 也说不定他在哪 1 秒破了 10 米,有的 1 秒钟跑 10 米多,有的 1 秒钟跑不到 10 米,但它等 效于

7、运动员自始至终用 10m/s 的速度匀速跑完全程。所以就用这平均速度来粗略表示其快慢 程度。但这个 V =10m/s 只代表这 100 米内(或 10 秒内)的平均速度,而不代表他前 50 米 的平均速度,也不表示后 50 米或其他某段的平均速度。 板书:由公式 vs/t 可求出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 t(或是位移 S)内的平均速度例:一辆自行车在第一个 5 秒内的位移为 10 米,第二个 5 秒内的位移为 15 米,第三个 5 秒内的位移为 12 米,请分别求出它在每个 5 秒内的平均速度以及这 15 秒内的平均速度。 计算得出:smvsmvsmvsmv/5 . 2,/4 . 2,/3,/

8、24321由此可以看出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应指明是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这好比期中考试后比 较班级的成绩相类似。 4、瞬时速度:如果要精确地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应怎样描述呢?那就必须知道某一时刻(或经 过某一位置)时运动的快慢程度,这就是瞬时速度。 板书:瞬时速度:运动的物体在(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视频录相:机动车实际行驶时速度计的变化情况 老师:速度计的指针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左右不停地摆动老师:对,机动车的速度计指示的就是瞬时速度。 在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即物 体在这一位置的运动方向,所以瞬时速度是矢量。通常我们只强调其大小,把瞬时速度的大 小叫瞬时速率,简称为速

9、率,是标量。5、巩固训练: 一物体从甲地到乙地,总位移为 2s,前一 s 内平均速度为 v1,第二 s 内平均开速度为V1 + V2用心 爱心 专心3v2,求这个物体在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V。师生共评:有的同学答案为 V ,这是错误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要严格按照平均速度的定义来求,用这段总位移与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也就只表示这 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三、小结:1、坐标和坐标的变化量2、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3、平均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4、瞬时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5、速度的大小称为速率。 本节课后有说一说,做一做,同学们有兴趣的话,请看一下,有助于你对速度概念的理 解。

10、四、作业: P. 20 练习三 2 五、课后记: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教学设计说明 点评点评 课堂设计科学、流畅、艺术享受美;1、 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和学生熟知的赛跑运动有机结合,拉近了生活与物理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物理的生动有趣;2、 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思维能力、研究问题等能力,独巨匠心;3、 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合理、高效利用;4、 充分发挥物理学与生活联系密切的特点,注重物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5、 通过我国运动员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冠的事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口头语言、形体语言、综合素质美。1、这节课教师没有刻意打乱教材结构,按照教材顺序常规

11、从汽车运动的位置变化引入新课。在与学生对话中分析生活现象的基础上,导入新课,明确课堂任务。2、赛跑的生活常识和多媒体动画的有机结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自然过渡,从而揭示现象的本质,完成具体到抽象的高度和谐统一。学生在研究状态下学习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体现。3、这节课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贯穿教学的每个环节,而且环环紧扣,步步深入,承上启下,自然流畅,发人深思。课开始通过学生对汽车运动位置变化的分析,继而又通过动画演示汽车实际运动的情况,发掘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得出用坐标与坐标量变化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移。接着学生通过对赛跑运动分析总结出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教师使学生对速度的概念理解深刻,学

12、生记忆牢固。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本节教学目的,连续设问,层层深入,不断给学生指出思考的方向和线索,并且抓住生活现象和物理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2用心 爱心 专心4联想和推理,从而得出新结论。总之,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了积极有效的作用。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学生使祖国的未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师的责任,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服务于人才素质的培养,应追求教学的最佳效果。这节课,彻底改变了“教师教,学生学”的注入式和“物理课堂数学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探究状态下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不同的知识,不同的能力要求,采取不同的活动,不同的教法。整节课教法灵活,构思新颖别致,学生感官得以充分刺激,引人入胜,效果好。教师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入新课教学,使学生置身在兴趣浓、求知旺的的情景中。将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培养推向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