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课件第一章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2315611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3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应链管理课件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供应链管理课件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供应链管理课件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供应链管理课件第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供应链管理课件第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应链管理课件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链管理课件第一章(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供应链概述1 供应链概述 1.1供应链管理的产生背景 1.2供应链的概念 1.3供应链的结构 1.4供应链的特征 1.5供应链的类型 1.6供应链流程分析1.1供应链管理的产生背景 1.1.1 全球竞争环境的变化 1.1.2 经济全球化下企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1.1.3 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 1.1.4 管理模式的转变 1.1.5 供应链管理的产生 1.1.6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1.1.1 全球竞争环境的变化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信息资源利用要求提高信息时代 产品研发提升到企业竞争的重要地位技术进步 全球化市场的建立和无国界竞争的加剧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 用户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出现消费观念变革

2、大力提倡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可持续发展1.1.2 经济全球化下企业面临的 压力和挑战 一、压力 进一步满足顾客需求的压力 平衡售前、售后服务和运作成本的压力 企业内部变革面临更多压力 二、挑战 缩短产品研发周期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 降低库存水平产品品种数飞速膨胀 缩短交货期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 提供定制化服务产品和服务对产品和服务 的期望越来越高 1.1.3 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 传统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市场环境特征:以规模化需求和区域性的卖方市场为主 生产方式特征:少品种、大批量生产,刚性、专用流水线 管理组织特征:多级递阶控制的组织结构,管理跨度小、层 次多 管理思想和管理制度特征:集权式,

3、以追求稳定和控制为主 竞争模式:以规模求效益 资本的高投入和教育、科技的低投入:大规模生产需要大量 土地和设备。劳动的特点是简单重复劳动。 信息特征和系统特征:静态、开环、相对封闭的刚性系统 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与企业的关系:以企业为中心,企 业间是纯粹的竞争关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掌握市场份 额,必然要牢牢控制用于生产和经营的各种资源。在企 业的运作模式上,采用了“高度自制”的策略,一个企业囊 括了几乎所有零部件的加工、装配活动。不仅如此,还 把分销、甚至零售环节的业务也纳入自己的业务范围之 内,最后形成了无所不包的超级组织。 这就是人们说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纵向

4、一体化”管理模式(Vertical Integration) 传统“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主要弊端 增加企业投资负担 承担丧失市场时机的风险 迫使企业从事不擅长的业务活动 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竞争对手 增大企业的行业风险 管理思想与组织模式的转变1.1.4管理模式的转变 基于单个企业的管理模式 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GT) 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FMC ) 减少零件变化(Variety Reduction Program,VRP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

5、g System,CIMS) 基于扩展企业的管理模式 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AM) 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VE) 管理模式的转变 从“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转化 从“大而全、小而全”向“分散网络化制造”转化 从“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设计、开发与生产转化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在企业管理中形 成了一种“横向一体化”的管理热潮。许多企业将原 有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自己集中资源发展核心 能力,通过和相关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占据竞争中的 主动地位。1.1.5供应链管理的产生 一、波特“价值链”理论的启示 1、波特价值链理论的基本内容 每

6、一个企业的价值链都是由以独特方式联结在一 起的九种基本的活动类别构成。(见下图) 价值活动可分为两大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 基本活动是涉及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转移 给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 辅助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并通过提供外购投入、 技术、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各种公司范围的职能以 相互支持。企业的基础设施虽并不与每种基本活 动直接相关但也支持整个价值链。 企业的基本价值链 2、“价值链”理论的启示 (1)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很难认清其竞争优 势。 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渠道等过 程及辅助过程中所进行的许多相互分离的活动。 在分析企业的集中优势,即找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时

7、,必须通过对企业的价值链的每一环进行分析,以了 解企业在大环境和产业中的地位及优势何在。只有这 样,才能有明确的方向和重点制定企业的战略决策。 (2)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的集成程度对企业的竞争 优势起着关键的作用。 协调一致的价值链,将支持企业在相关行业的竞争中 获取竞争优势。 企业可以利用内部扩展的方式来加强价值链的每一个 环节,也可通过与其他企业形成联盟来进行。 联盟包括与结盟伙伴相互协调或共同分享价值链。 企业在选择其结盟伙伴时应从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予以 分析,以找出最有利于自身的联盟。 价值链的这种特点启发企业的管理者们形成了供应链 管理这一企业管理新模式。 (3)价值链的一个特点是企业的价

8、值链是 体现在一个更广泛的价值系统中。 构建供应链以及实施供应链管理其实正是对企 业与其供应商、用户的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重新 定位、相互融合的过程。 只有通过对企业价值链的分析,才能准确地把 握客户的需求和自身的位置,才能合理的构建 供应链,实施高效的供应链管理。 二、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 有鉴于“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横向一体 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思想兴起 。 “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 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供应链( Supply Chain) 。 链上的节点企业必须达到同步、协调运行,才有可能 使链上的所有企业都能受益产生

9、了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1.1.6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1、供应链管理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 力,因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 。 有关数据显示,使企业总成本下降10%;供 应链上的节点企业按时交货率提高15%以上 ;订货生产的周期时间缩短25%35%; 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生产率提高10%以上。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 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2、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模式 (1)工业采购者的采购与供应观主要集中在生产制造业,这种观点的短期目标主要集 中在增加生产率、降低库存量和降低周转时间上,长 期战略目标是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加

10、市场份额、提高 虚拟组织成员的利润。 基于这些目标,所有的战略伙伴必须认识到采购功能 是供应商与企业之间至关重要的连接,必须加强客户 与供应商在生产制造能力上的支持。 (2)商业采购者的运输与物流观 Lamming首次提出供应链管理的运输与物流观时,就 认为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的理论基础。 根据供应链管理的广义定义,物流一体化系统包括流 程、功能和组织的集成,它控制着物流从供应商到客 户的流动过程。通过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重组技术, 物流的各项功能之间能够建立有效的协作关系,这对 于提高组织绩效是非常必要的。 应用供应链管理能够改善日益增长的不确定性、市场 的复杂性和激烈的竞争形式,从而有效地降低整

11、个价 值链的库存量。 (3)供应链管理的集成观 供应链管理的集成观点,即包含所有价值增值活动的 知识实体集成。在集成过程中,整个业务计划的协作 非常重要,提倡生产制造商、供应商和客户之间跨功 能领域的一体化集成。 集成供应链策略的目标,是在整个供应链中创建生产 制造与物流功能的无缝连接,使其成为一个有效的竞 争武器,并且不会轻易地被竞争对手模仿。 一个完善的供应链,涉及生产制造商、供应商和客户 之间的物流与信息流之间的协作、契约机制的建立、 供应链延迟策略与大规模定制。 3、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方向 (1)供应链建模技术研究如何通过模型来描述供应链系统的运营机 制以支持对供应链管理的各种分析和决策

12、活动 ,如Petri网供应链建模技术。 (2)供应链管理技术依据供应链的生命周期,研究供应链的构建方 法和运营管理方法。 其中包括供应链管理的各种决策,如供应链的 关系决策、库存决策和运输决策;供应链信息 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合理分布和流动方式,以 及应付不确定因素对供应链的影响等诸多问题 。 (3)供应链管理的支持技术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这方面的研究可分为两方面:一是研究企业内 部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多种信息系统的集成,从 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和可伸缩的集成框架;再就 是研究企业间或多个企业组成的虚拟企业内部 的信息共享和相互协作。 1.2供应链的概念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

13、中的一 个内部过程。 有些学者把供应链的概念与采购、供应管 理相关联,用来表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后来供应链的概念注意了与其他企业的联 系,注意了供应链的外部环境。更大范 围、更为系统的概念 到了最近,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 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核心企业与供应 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与一切前向的关 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 系。对供应链的认识形成了一个网链 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对供应链的定义:“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 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 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马士华的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 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

14、制,从采购原材料开 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 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 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 链结构模式。” *注:国内有人将Supply Chain翻译为“供需链” ,国外也有人使用Supply/Demand Chain 1.3供应链的结构核心企业源汇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用户用户的用户零件供应商制造商分销零售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核心企业:制造商、零售商,等等供应链的网链结构模型1.4供应链的特征 复杂性:供应链结构模式比一般单个企业的结 构模式更为复杂。 动态性:因企业战略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 要,其中的节点企业需要动态地更新。

15、面向用户需求:供应链的形成、存在、重构, 都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发生。 交叉性:节点企业可以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 同时又是另一个供应链的成员,众多的供应链形 成交叉结构 。1.5供应链的基本类型 1.5.1供应链的类型 1.5.2不同主体的供应链形态结构 1.5.1供应链的类型 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链 基于相对稳定、单一的市场需求而组成的供应链稳 定性较强。 基于相对频繁变化、复杂的需求而组成的供应链动 态性较高。 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 当供应链的容量能满足用户需求时,供应链处于平 衡状态。 当市场变化加剧,造成供应链成本增加、库存增加 、浪费增加等现象时,企业不是在最优状态下运作 ,供应链则处于倾斜状态。 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 有效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物理功能,即 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部件、半成品 、产品,以及在供应链中的运输等。 反应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市场中介的功 能,即把产品分配到满足用户需求的市场,对 未预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等。 九种供应链的基本类型(见下图) 1.5.2不同主体的供应链形态结构 一、以生产商为主体的供应链 二、以批发商为主体的供应链 三、以零售商为主体的供应链工厂或公司的仓库连锁的配送中心工厂或公司的仓库工厂或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