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养生-2011.11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2309053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5.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因人养生-2011.11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因人养生-2011.11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因人养生-2011.11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因人养生-2011.11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因人养生-2011.11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因人养生-2011.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因人养生-2011.11(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 因人制宜因人制宜中篇中篇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体质的概念和分类,掌握不同体质的特征与养 生方法熟悉青春期、中老年期的体质特点和养生方法了解妇女、儿童、体力、脑力劳动者的保健常识体质养生体质养生胎教与儿童养生胎教与儿童养生青春期养生青春期养生中老年养生中老年养生妇女养生妇女养生脑力劳动者的保健脑力劳动者的保健体力劳动者的保健体力劳动者的保健残疾人群的养生残疾人群的养生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体质的概念体质的概念体质差异的形成原因体质差异的形成原因体质的分类体质的分类不同体质的养生方法不同体质的养生方法体质的概念体质的概念体,指身体、形体、个体;质,指素质、质量、性质。体质,有身体素质、形

2、体质量、个体特质多种含义。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由于先天禀赋、后天生活方式、生存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在机体形态结构、功能活动、物质代谢、生理活动等方面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个体在生理上的身心特性称为体质体质的概念体质的概念体质的构成体质的构成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外部外部形态结构体表形态、体格、体形等 内部内部形态结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脏腑功能防病能力新陈代谢情况自我调节能力人格气质性格体质的概念体质的概念中医体质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的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的预防、治疗及

3、养生康复的一门学科。研究的范畴体质特征 体质类型 体质与发病 体质与诊断 体质与预防 体质的概念体质的概念研究体质学说的意义把握个体生命特征分析疾病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指导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养生、康复哲学基础:阴阳五行学说生理学基础:脏腑经络学说、精气血津液理论体质差异的形成原因体质差异的形成原因种族、家族遗传种族、家族遗传 妊娠母体状况妊娠母体状况 性别年龄性别年龄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 生活环境生活环境 社会心理社会心理特殊环境特殊环境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 饮食失调饮食失调 生活起居生活起居 精神情志精神情志 生存环境生存环境气象气象 地理地理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 先天禀赋先天禀赋后天因素后天

4、因素 体质差异的形成原因体质差异的形成原因种族种族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发色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发色、发形、眼色、血型等)的人群、发形、眼色、血型等)的人群 家族 家族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结成的社会单位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结成的社会单位父母生殖之精和体质特征决定着子代体质禀赋特征 父母生殖之精和体质特征决定着子代体质禀赋特征种族、家族因素决定了种族及个体来自遗传的体质差异 种族、家族因素决定了种族及个体来自遗传的体质差异 体质差异的形成原因体质差异的形成原因胎儿在母体内禀受的一切是体质形成的基础,是体质强弱的前提条件母体的营养状况、饮食的偏嗜、情志过激

5、对子代体质有重要影响 胎儿的发育营养状况对体质特点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质差异的形成原因体质差异的形成原因男女性别具有不同的解剖结构和体质类型,在生理方面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男子性多刚悍,女子性多柔弱男子以精气为重,女子以血为先灵枢五音五味:“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体质差异的形成原因体质差异的形成原因人体结构、功能与代谢的变化和年龄有关体质的差异灵枢营卫生会篇:“老壮不同气” 小儿:纯阳之体,稚阴稚阳老年人:精气渐衰,脏腑功能减退,气血淤滞灵枢营卫生会篇:“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灵枢营卫生会篇:“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 体质差异的形成原因体质差

6、异的形成原因人类的形态结构,气化功能在适应客观环境的过程中会逐渐发生变异。恶劣气候培养人健壮的体质和强悍的气质舒适气候造就人娇弱的体质和温顺的性格 地理水土、气候、饮食、居住生活习惯影响体质环境污染致敏、致变、致病改变体质气象体质差异的形成原因体质差异的形成原因生活环境饮食条件、起居环境等影响体质形成与改变社会心理心理感知、精神刺激,造成机体阴阳气血失调,改变体质特殊环境 社会动荡、战争因素饮食失常、劳役过度、情志失调 体质差异的形成原因体质差异的形成原因膳食营养是体质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以水谷为本” 膳食有寒热温凉之性和酸苦甘辛咸之味 膳食的偏嗜造成阴阳气血失调导致体质

7、偏颇体质差异的形成原因体质差异的形成原因过度劳动和安逸是影响体质的重要因素过度劳动:损伤筋骨,耗伤气血过度安逸:肌肉松弛,气血不畅体质差异的形成原因体质差异的形成原因情志: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心理活动人的情志能影响脏腑气血的功能活动,而改变体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即指情志异常变化伤及内在脏腑。情志抑郁气机不畅气郁质气滞血瘀瘀血质 气火伤阴阴虚质气郁化火阳热质 气火上逆中风体质的分类体质的分类体质的生理学基础体质的生理学基础脏腑的形态和功能脏腑的形态和功能是影响体质的根本因素是影响体质的根本因素经络气血经络气血决定体质外部形态特征决定体质外

8、部形态特征精气血津液精气血津液决定体质特征的重要物质基础决定体质特征的重要物质基础体质的分类体质的分类理想健康体质的标志: 理想健康体质的标志:1.1.身体发育良好,体格健壮,体型匀称,体重适当;身体发育良好,体格健壮,体型匀称,体重适当;2.2.面色红润,双目有神,须发润泽,肌肉皮肤富有弹性;面色红润,双目有神,须发润泽,肌肉皮肤富有弹性;3.3.声音洪亮,牙齿坚固,双耳聪敏,脉象和缓均匀,睡眠良声音洪亮,牙齿坚固,双耳聪敏,脉象和缓均匀,睡眠良好,二便正常;好,二便正常;4.4.动作灵活,运动动作灵活,运动, ,劳动能力较强;劳动能力较强;5.5.精力充沛,情绪乐观,感觉灵敏,意志坚强;精

9、力充沛,情绪乐观,感觉灵敏,意志坚强;6.6.处事态度积极、镇定、有主见,有理性和创造性;处事态度积极、镇定、有主见,有理性和创造性;7.7.应变适应能力强,抗干扰、抗刺激和抗病能力强。应变适应能力强,抗干扰、抗刺激和抗病能力强。 体质的分类体质的分类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瘀血质湿热质阳热质 根据人体脏腑阴阳、气血、津液根据人体脏腑阴阳、气血、津液、气机的盛衰偏颇和代谢强弱,所划、气机的盛衰偏颇和代谢强弱,所划分的八种基本类型分的八种基本类型体质的分类体质的分类平和质平和质阴虚质阴虚质阳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气虚质痰湿质痰湿质瘀血质瘀血质湿热质湿热质阳热质阳热质 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

10、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脏腑功能强健壮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脏腑功能强健壮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体质状态 体质的分类体质的分类平和质平和质阴虚质阴虚质阳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气虚质痰湿质痰湿质瘀血质瘀血质湿热质湿热质阳热质阳热质 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以阴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以阴虚内热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虚内热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体质的分类体质的分类平和质平和质阴虚质阴虚质阳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气虚质痰湿质痰湿质瘀血质瘀血质湿热质湿热质阳热质阳热质 由于阳气不足,失于温煦,以形由于阳气不足,失于温煦,以形寒肢冷等虚寒现象为主要特

11、征的体质寒肢冷等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状态 体质的分类体质的分类平和质平和质阴虚质阴虚质阳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气虚质痰湿质痰湿质瘀血质瘀血质湿热质湿热质阳热质阳热质 由于一身之气不足,以气息低弱由于一身之气不足,以气息低弱、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质状态 体质的分类体质的分类平和质平和质阴虚质阴虚质阳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气虚质痰湿质痰湿质瘀血质瘀血质湿热质湿热质阳热质阳热质 由于水湿内停而痰湿凝聚,以粘由于水湿内停而痰湿凝聚,以粘滞重着为主要状态的体质状态滞重着为主要状态的体质状态 体质的分类体质的分类平和质平和质阴虚质阴虚质阳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气虚质痰

12、湿质痰湿质湿热质湿热质瘀血质瘀血质阳热质阳热质 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体质的分类体质的分类平和质平和质阴虚质阴虚质阳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气虚质痰湿质痰湿质湿热质湿热质瘀血质瘀血质阳热质阳热质 体内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体内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或瘀血内阻的病理基础,以血瘀表现或瘀血内阻的病理基础,以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体质的分类体质的分类平和质平和质阴虚质阴虚质阳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气虚质痰湿质痰湿质瘀血质瘀血质湿热质湿热质阳热质阳热质 由于体内阳热偏盛所表现的体质状态不同体质的特征与表现不同体质的特征与表现脉象脉象平 和 质面

13、色、肤色润泽,目光有神,精力充沛面色、肤色润泽,目光有神,精力充沛食欲良好,口和食欲良好,口和正常正常温温正常正常舌质红苔薄白舌质红苔薄白平脉平脉神色神色饮食饮食二便二便四肢四肢睡眠睡眠舌象舌象不同体质的特征与表现不同体质的特征与表现形体特征平 和 质体形匀称健壮性格随和开朗发病倾向适应外界能力平素较少患病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心理特征不同体质的养生方法不同体质的养生方法养生原则养生原则饮食宜忌饮食宜忌生活起居生活起居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常用中药常用中药常用方剂常用方剂精神调养精神调养平 和 质平 和 质协调阴阳,畅通气机,促进代谢协调阴阳,畅通气机,促进代谢 膳食平衡,食物多样化膳食平

14、衡,食物多样化 ;寒温适中,五味调和;寒温适中,五味调和 起居有常,不妄劳作起居有常,不妄劳作 ;顺应四时,调摄起居;顺应四时,调摄起居 经常全面,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适可而止经常全面,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适可而止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乐观豁达,知足常乐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乐观豁达,知足常乐不同体质的特征与表现不同体质的特征与表现脉象脉象神色神色饮食饮食二便二便四肢四肢睡眠睡眠舌象舌象阴 虚 质面色潮红或颧红,心烦不安口渴喜冷饮 ,或饥不欲食小便黄赤短少,大便干燥手足心热 失眠多梦舌红少苔,或舌有裂纹脉细数阴虚舌绛红舌绛红舌舌绛干枯而萎剥苔(镜面舌 )不同体质的特征与表现不同体质的特征与表现形

15、体瘦长 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阴 虚 质易患阴虚燥热症状,患病后易表现为阴虚证易患阴虚燥热症状,患病后易表现为阴虚证 不耐热邪,耐冬不耐夏,不耐受燥邪不耐热邪,耐冬不耐夏,不耐受燥邪 形体特征发病倾向适应外界能力心理特征不同体质的养生方法不同体质的养生方法养生原则养生原则饮食宜忌饮食宜忌生活起居生活起居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常用中药常用中药常用方剂常用方剂精神调养精神调养养阴清热,滋养肝肾养阴清热,滋养肝肾 保阴潜阳,宜清淡,远肥腻厚味、燥烈之品保阴潜阳,宜清淡,远肥腻厚味、燥烈之品睡眠充足,藏养阴气;避免熬夜、高温睡眠充足,藏养阴气;避免熬夜、高温宜中小强度、间断性身体

16、锻炼,避免剧烈运动宜中小强度、间断性身体锻炼,避免剧烈运动西洋参、西洋参、生地生地、沙参、沙参、麦冬、百合麦冬、百合、白芍等、白芍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安神定志,舒缓情绪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安神定志,舒缓情绪阴 虚 质不同体质的养生方法不同体质的养生方法西 洋 参生 地不同体质的养生方法不同体质的养生方法百 合麦 冬不同体质的特征与表现不同体质的特征与表现脉象脉象神色神色饮食饮食二便二便四肢四肢睡眠睡眠舌象舌象阳 虚 质面色淡白无华,精神不振,或畏寒蜷卧喜食热饮 小便清长,大便溏薄四肢倦怠,手足不温 ,或四肢厥冷神疲欲寐 舌淡胖边有齿痕,苔润 脉沉迟 阳虚舌舌体淡红胖大有 齿痕,薄白苔-阳 虚水湿不化舌胖嫩淡紫带青苔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