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的历史和现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248857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14.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组化的历史和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免疫组化的历史和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免疫组化的历史和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免疫组化的历史和现状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免疫组化的历史和现状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组化的历史和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组化的历史和现状(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免疫组化的基本应用山里人应用免疫学及组织化学原理, 对组织切片中的某些化学成分进行 原位的显示,这种技术称为免疫组 织化学(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的发展l1941年建立免疫荧光技术l1970年建立免疫酶标技术l1975年建立单克隆抗体技术l80年代以来,免疫组化技术 不断革新、持续发展基本原理 抗原抗体标记物优 点l特异性强 抗原与抗体是“一对一”的特 异结合l敏感性高 抗体稀释上千倍、上万倍仍 可在组织细胞中与抗原结合。l定位准确、形态与功能相结合 可在组 织和细胞中进行抗原的准确定位,可以 同时对不同抗原在同一组织或细胞中进 行定位观察。抗原:凡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或致 敏淋巴细胞,并能

2、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 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抗原。(1)全抗原 它兼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 性。全抗原具有较大的分子量,并具有较 复杂的化学组成。(2)半抗原 只具有反应原性而没有免 疫原性。它是一种低分子量的决定基团。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在体液中 出现的一种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 合的球蛋白。*多克隆抗体 多克隆抗体是将纯化后的抗原直 接免疫动物(大多数为兔),并从该动物血中 所获得的免疫血清。它是多个B淋巴细胞克隆 所产生的抗体混合物。 *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是针对一种抗原决定 簇的一个B淋巴细胞克隆分泌的抗体。它是应 用细胞融合杂交瘤技术通过免疫动物(大多数 为小鼠)而制备的。I

3、gG免疫组化应用 l提高病理诊断准确性 l激素受体及生长因子检测对预后及治疗的意义 l肿瘤相关基因蛋白的临床应用 l对肿瘤细胞增生程度的评价 l发现微小转移灶 l在肿瘤分期上的意义 l指导肿瘤的治疗 l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 l病原微生物的检查 原始神经外胚瘤 (小圆型细胞肿瘤、 Ewing瘤)CD99肠癌及癌旁组织骨髓微小癌转移灶CK胃粘膜肠化生套染两种不正确的倾向l免疫组化可以代替一切,一有百有,一 通百通,遇有任何困难都求助于免疫组 化,甚至当HE诊断与免疫组化诊断有 矛盾时,首先以免疫组化诊断为准。l免疫组化不可信,一无是处,什么结果 也不相信,任何情况都不应用。免疫组化在肿瘤鉴别诊断中

4、的价值 l上皮源性肿瘤标志 l间叶源性肿瘤标志 l神经源性肿瘤标志 l淋巴造血细胞肿瘤标志 上皮源性肿瘤标志l广谱上皮细胞标志 l选择性上皮肿瘤标志 广谱上皮细胞标志l细胞角蛋白(CK) l上皮膜抗原(EMA)l上皮特异抗原(ESA) l癌胚抗原(CEA)l上皮肿瘤相关抗原(CA199 、CA242 、 CA153)l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 细胞角蛋白(CK)广谱CK可标记几乎所有类型的上皮 细胞及其肿瘤。理论上HCK多在鳞状细胞癌中表达 ,LCK主要分布于腺癌。但不同分子量 CK在肿瘤中存在交叉现象,采用单一分 子量CK免疫表型来确定某种特定的上皮 性肿瘤是十分困难的。上皮膜抗原(EM

5、A)l作为上皮性肿瘤及上皮分化肿瘤的重要 标志l标记谱系与CK大致相似,但角化上皮表 达不如 CK强,而内脏腺上皮则优于CK 。上皮特异抗原(ESA)lESA标记鳞状细胞癌不如 CK,而对腺 上皮肿瘤非常理想。l某些低分化上皮性肿瘤中则表达较弱。癌胚抗原(CEA)l广泛存在于各种腺上皮性肿瘤细胞中 ,为腺上皮性肿瘤标志。l绝大部分间叶源性肿瘤,包括间皮肿 瘤中不含CEA或低度表达。上皮肿瘤相关抗原l在息肉或腺瘤的恶性变和判断交界性上皮肿瘤中 恶性成分时,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lCA199在腺癌中,尤其是胃肠腺癌、肺腺癌、 胰腺癌、乳腺癌、胆管腺癌和汗腺癌等可高度表 达,而正常腺上皮含量较低。

6、lCA242标记各种分泌粘液的腺癌,多数腺癌呈阳 性,正常结肠、胰腺、胆囊上皮也有少量表达。lCA153乳腺癌几乎为强阳性,但在其它部位腺 癌也可阳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l较广谱的上皮细胞及其肿瘤标记:正常 甲状腺、泌尿道、呼吸道、胃肠道、子 宫、肝和胆管上皮阳性表达;胃癌、肠 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肺 癌,部分鳞状细胞癌,肺类癌等上皮源 性肿瘤l与肿瘤细胞耐药性有一定关系选择性上皮肿瘤标志l甲胎蛋白(AFP) l结肠腺瘤相关抗原 l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l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SAP) l卵巢浆液腺肿瘤相关抗原(CA125) l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l妊娠特异性-l糖

7、蛋白(SP1) l甲状腺球蛋白(TG) 间叶源性肿瘤标志l广谱间叶肿瘤标志 l肌源性肿瘤标志 l纤维组织细胞肿瘤标志 l血管源性肿瘤标志 l间皮细胞肿瘤标志 l基底膜标志 广谱间叶肿瘤标志l波形蛋白(Vimentin)存在于全身所有间叶 细胞及其肿瘤细胞。常用于癌与肉瘤鉴别诊 断,因为绝大部分上皮来源的肿瘤阴性或弱 阳性,而软组织肿瘤则为阳性。l 纤维连接蛋白(FN) 存在于间叶细胞浆或 细胞表面,结缔组织及大部分基底膜。绝大 部分间叶源性肿瘤细胞为阳性,上皮性肿瘤 细胞多为阴性。肌源性肿瘤标志l广谱肌源性肿瘤标志 l横纹肌肿瘤标志 l平滑肌肿瘤标志 广谱肌源性肿瘤标志l结蛋白(desmin)

8、常见于多数平滑肌肿瘤 、横纹肌肿瘤和部分肌上皮肿瘤。高分化 平滑肌肉瘤其阳性率和标记强度显著高于 低分化肿瘤,某些低分化肌源性肿瘤可呈 阴性。l肌特异性肌动蛋白(MSA)一种广谱肌 动蛋白,广泛存在于心肌、平滑肌和横纹 肌细胞及其肿瘤中。敏感性高于desmin, 特异性不如 desmin。横纹肌肿瘤标志l肌红蛋白(Myoglobin)敏感性较差l肌球蛋白(Myosin)特异性较差l横纹肌actin l肌调节蛋白(MyoD1)l肌浆蛋白( Myogenin) 平滑肌肿瘤标志l平滑肌肌动蛋白(SMA)l钙结合蛋白(Caldesmon)l肌结合蛋白(Calponin)纤维组织细胞肿瘤标志lCD68l

9、组织细胞抗原(MAC387)ll一抗胰蛋白酶(AAT)l1一抗胰糜蛋白酶(AACT)l溶菌酶(Lysozyme) 血管源性肿瘤标志lCD34lCD31 l第八因子相关抗原(F ) l荆豆凝集素(UEA) lVimentinlActin CD34HE卡波西肉瘤间皮细胞肿瘤标志 lCKlVimentin l钙结合蛋白(Calretinin)l间皮细胞(MC)基底膜标志 l层粘蛋白(Laminin)l胶原 胃癌细胞突破基底膜胃癌细胞突破基底膜 神经源性肿瘤标志l胶质细胞肿瘤标志l神经元肿瘤标志 l神经内分泌肿瘤标志 胶质细胞肿瘤标志l胶质纤维酸性蛋自(GFAP)星形胶质细 胞特异性蛋白,其表达与肿瘤

10、细胞分化密 切相关,某些肌上皮阳性表达。lS-100蛋白 特异性不强,必须与其它相 应的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l髓鞘碱性蛋白(MBP)是中枢和周围神 经鞘结构、少突胶质细胞和雪旺细胞及其 肿瘤的特异性标志物。敏感性不高。神经元肿瘤标志 l神经细丝蛋白(NF)l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l嗜铬素(CgA)l突触蛋白(Syn) 神经内分泌肿瘤标志 l催乳素(PRL)l生长激素(GH)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l促甲状腺素(TSH)l生长抑素(Somatostatin)l胰多肽(PP)l血管活性肠肽(VIP) 淋巴造血细胞肿瘤标志lB淋巴细胞标志 lT淋巴细胞标志 l霍奇金淋巴瘤标志 l组织细

11、胞及网状细胞肿瘤标志 B淋巴细胞标志lCD20(L26) lCD21 lCD45RA lCD74和CD75 lCD79 lBLA l轻链Kappa和Lambda T淋巴细胞标志lCD3 lCD8 lCD45RO lCD43 lALK lCD56 滤泡性淋巴瘤Bcl-2增生性滤泡大细胞间变型淋巴瘤lCD30 lEMA lCD20/CD3lALK霍奇金淋巴瘤标志lCD30(Ki-1)lCD15(GAA) 组织细胞及网状细胞肿瘤标志lCD68l组织细胞抗原(MAC387)ll一抗胰蛋白酶(AAT)l1一抗胰糜蛋白酶(AACT)l溶菌酶(Lysozyme)肿瘤免疫组化鉴别诊断 l小圆细胞肿瘤 l梭形细胞肿瘤 l上皮样肿瘤 l多形性肿瘤 l腺泡状肿瘤 l转移性肿瘤 免疫组化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l正确设计对照方法 l染色失败的几种原因 l抗原的“例外”表达 l抗原的联合表达 l应用“反证法”确保免疫组化检查在 病理诊断中的准确性 l标本的固定问题l不同实验室之间的 误差l肿瘤细胞群本身可 能存在的异质性l抗体的特异性问题免疫组化判断中应注意的问题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