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药质量标准中总灰分的商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229662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山药质量标准中总灰分的商榷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对山药质量标准中总灰分的商榷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对山药质量标准中总灰分的商榷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对山药质量标准中总灰分的商榷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对山药质量标准中总灰分的商榷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山药质量标准中总灰分的商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山药质量标准中总灰分的商榷(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山药质量标准中 总灰分的商榷济南市药品检验所宋希贵 齐红 王云 罗岱宁 山药又称薯蓣,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 品。来源于薯蓣科植物薯蓣 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的干燥根茎。其主要 成分为蛋白质、游离氨基酸、淀粉、粘液质、多 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为临床上一常用中药。 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山药的质量标准进行了 修订、充实,产地加工项下增加了“趁鲜切厚片 ,干燥”,检查项下增加了总灰分限量测定。虽 然本版标准体现了技术上的进步,然而在检验实 践过程中,发现质量很好的正品山药饮片总灰分 大多数不合格。为了解山药总灰分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各地生产种植的山药按标准规定

2、的方法 和传统加工方法分别进行加工、炮制,对总灰分 进行测定。 测定数据显示:趁鲜切制的饮片、未用硫磺熏制 的饮片及少泡多润的饮片总灰分含量均高于标准 规定,总灰分在36%之间;用硫磺熏制且过度浸 泡后切制的饮片总灰分含量均低于标准规定。同 时测定了市场上直接购买的不同炮制方法制成的 山药饮片的总灰分,结果与上述基本一致。 我们认为,山药无论用何种方法炮制,均经过水 洗和去皮,外来的杂质几乎不存在,总灰分的组 成是生理灰分和微量元素,如果为了达到质量标 准要求而过度浸泡使总灰分降低,实际上损失的 是水溶性成分和微量元素,影响了山药的质量。 所以,为保证山药的质量和功效,质量标准中饮 片的总灰分

3、应与药材一致。本文总结了测定结果 并提出建议,以便能引起生产企业和药品监督管 理部门重视,为山药标准的修订提供有益的参考 。 1仪器与试药 AE-100 电子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 海)有限公司 GZX-9076MBE数显鼓风干燥箱 上海博迅 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 SX 2-5-12 箱式电阻炉 龙口市电炉制造厂 SX 2.5-10M 箱式电阻炉 上海试验电路厂 鲜山药样品来源见表1品名 产产地铁棍山药1 河南省温县,垆土地生长。 铁棍山药2 河南武陟县大丰乡,沙土地生长。 铁棍山药3 山东菏泽市定淘县。 太谷山药 河南武陟县大南张村产。 鸡皮糙山药 菏泽定淘县陈集镇。 表1 鲜山药样

4、品来源小白嘴山药 河北省安平县。 细毛山药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 日本白山药 山东菏泽曹县。 九斤黄山药 山东菏泽牡丹区。 麻山药 河北省安平县。 花籽山药 江苏省苏北产。 日本牛腿山药 山东省青州市产。 2 方法 2.1 炮制方法 取上述12种山药,分别用下列四种方 法炮制。 鲜山药直接切片干燥:将鲜山药水洗刮去外皮,趁 鲜切厚片低温(55)烘干。 鲜山药硫磺熏半干切片干燥:将鲜山药水洗刮去外 皮,用硫磺熏蒸晾至半干,搓条,切片,干燥。 鲜山药硫磺熏干燥后水润切片干燥:将鲜山药水洗 刮去外皮,用硫磺熏,干燥后用少量水泡润至无干心 ,搓条,晾至适当干度切片,干燥。 鲜山药硫磺熏干燥后水泡切片干燥

5、:将鲜山药水洗 刮去外皮,硫磺熏后干燥,放入水中泡至无干心,取 出,晾至表面稍干,搓条,晾至适当干度,切片干燥 。2.2总灰分测定 2.2.1 不同加工炮制方法山药饮片总灰分测 定 取不同品种、产地和不同炮制方法的山 药饮片,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附录K)总灰分测定法项下测定。结果见 表2。品种总灰分(%)炮制方法炮制方法炮制方法炮制方法铁棍山药13.23.41.31.2铁棍山药23.33.81.71.2铁棍山药33.23.21.61.1太谷山药5.25.22.01.4鸡皮糙山药3.03.21.41.0小白嘴山药5.65.61.91.5表2 不同加工炮制方法山药饮片总灰分测定结果(n=

6、3)细毛山药5.25.72.61.9日本白山药4.15.51.71.7九斤黄山药5.54.52.42.2麻山药4.84.43.81.7花籽山药4.13.83.81.7日本牛腿山药5.45.43.82.4平均4.44.52.31.6 从表中可以看出,用鲜山药直接切片干燥和用硫 磺熏后直接切片的饮片总灰分在3.0%5.7%之间 ,均高于质量标准规定的不得过2.0%。用硫磺熏 制水润切制的饮片总灰分在1.3%3.8%之间,平 均2.3%;用硫磺熏制干燥再用水浸泡后切制的饮 片总灰分在1.1%2.4%之间,平均1.6%。进一步 证明了山药加工炮制方法对其总灰分的影响较大 ,过度用水浸泡可以达到不超过2

7、.0%,但严重影 响了其内在质量。 2.2.2购自市场山药饮片总灰分测定 取购自市场 的山药饮片,方法同2.2.1,结果见表3。表3 购自市场山药饮片总灰分测定结果 样样品样样品来源品种、产产地、样样品加工方 法总总灰分 (%)备备注山药饮 片河南武陟县大丰乡山 药加工户 太谷山药;河南产;无硫 水煮烘干山药片3.62山药饮 片河南武陟县永盛中药 材加工厂太谷山药;河南产;无硫 烘干山药片3.44山药饮 片河南武盛怀药 加工厂麻山药;河北安平县产 ; 无硫烘干山药片4.24山药饮 片河南武盛怀药 加工厂花籽山药江苏省苏北产, 无硫烘干片2.55山药饮 片河南温县山药加工户标示河南产;经23次硫

8、 磺熏,精品斜切干片1.70经鉴 定非河 南产 山药饮 片河南武盛怀药 加工厂广西产;无硫烘干片2.82经鉴 定为参 薯 山药饮 片济南漱玉平民大药房 有限公司铁棍山药;河南产,无硫 烘干片4.10山药饮 片济南漱玉平民大药房 有限公司麻山药;河北安国产;无 硫烘干片3.45山药饮 片广东康美药业标示为原产河南;广东康 美药业 生产无硫烘干精品 山药片2.98经鉴 定非河南 产山药饮 片亳州中药市场购买标示为河南产;经硫磺熏 蒸的光条切片,酸味明显。1.50山药饮 片山东百味堂中药饮 片 有限公司标示为河南产;经硫磺熏 蒸毛条切片,微酸。3.10山药饮 片河南省温县怀 山药 专 卖店购买标示为

9、广山药片;经硫磺 熏蒸的干片2.55经鉴 定为木薯山药饮 片亳州中药市场购买标示为广西产;经硫磺熏 蒸的干燥片,为光条切片。1.40经鉴 定为参薯山药饮 片亳州中药市场购买标示为广西产;经硫磺熏 蒸的干燥片,为光条切片。1.40经鉴 定为参薯山药饮 片亳州中药市场购买标示为山西产;经硫磺熏 蒸的干燥片,为光条切片。1.30经鉴 定为参薯山药饮 片济南禾宝中药材有 限 公司标示为河南产;经硫磺熏 蒸的干燥片,为毛条切片。1.50经鉴 定为参薯山药饮 片济南乡镇卫 生院抽 查 山药饮 片标示为河南产;经硫磺熏蒸 的干燥片,为毛条切片。1.00经鉴 定为参薯山药饮 片安徽本草国药饮 片 厂标示为河南

10、产;经硫磺熏蒸 的干燥片,为光条切片。1.40经鉴 定为参薯山药饮 片广西桂林食品药品 检 验所提供标示为广西产;经硫磺熏蒸 的干燥片,为毛条切片。2.00经鉴 定为参薯从表中可以看出,市场上销售的山 药饮片总灰分含量与炮制方法有直 接关系,与我们用原药材采取不同 的炮制方法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 3 讨论 3.1 山药总灰分的组成及微量元素的作用 山药含 有蛋白质、游离氨基酸、淀粉、粘液质、多种维 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山药的总灰分,主要是生理 灰分,是山药不同品种在不同生长环境条件下自 然生长所形成,是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不同产地 的总灰分略有差异,但并非总灰分越低质量越好 。作为总灰分的限量测定

11、,主要是防止有害物质 超标,更主要的是防止人为掺入加重物质,避免 影响药用的安全和有效;目前,尚未见山药有人 为掺入或者浸入加重物质的情况。 3.2山药加工炮制方法对总灰分的影响 通过对山 药总灰分的考察,山药的不同产地和不同的加工 方法,对总灰分的含量影响很大,鲜山药去皮后 干燥或者干燥至半干直接搓条,其总灰分基本保 持不变;而干燥后再经过泡润搓条,灰分明显降 低;尤其是经过硫磺过度熏蒸后的山药,性状呈 明显的酸味,为了降低硫磺气味,加工户多采用 过度浸泡的方法以达到降低二氧化硫的含量,但 同时也降低了山药中的微量元素和水溶性成分的 含量;因此,越是过多用水泡润的山药,其药用 价值越低;反映

12、到饮片性状的特点是粉性强,粘 性降低。山药总灰分越低证明加工过程中用水浸 泡的越重,其药用价值越低。 3.3 山药质量标准中总灰分限量合理规定 根据对各地所产山药的总灰分考察证明, 山药的生理灰分在36%之间,山药饮片总 灰分不得过2.0%明显过低。当前的现状是 为了能符合药典规定,市场销售的山药饮 片基本为硫磺熏蒸后再用水过度浸泡。我 们认为,为提高山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应减少和限制硫磺熏蒸。质量标准规定山 药总灰分的限量,不应低于山药的生理灰 分或取消总灰分的限定。 3.4 提倡无硫加工山药饮片 为了保留山 药的有效成分,应提倡鲜山药直接加工饮 片和加工时少泡多润的原则;山药总灰分 的含量与浸出物应成正比关系,有待于进 一步研究。参考文献 【1】山药营养成分的研究,张兵等, 湖北农业科学,1996,6:57 【2】山药的营养成分分析,倪少云等,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2 ,10(2):26 【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山药中多种微量元素, 张薇等, 光 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26(5):963谢谢201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