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制作与影像判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229390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4.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制作与影像判读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制作与影像判读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制作与影像判读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制作与影像判读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制作与影像判读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制作与影像判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制作与影像判读(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制作与影像判读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制作与影像判读主讲人:周勇周勇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总纲调查底图制作航天DOM制作调查底图生产调查底图检查影像判读影像几何校正影像增强处理影像信息分类总纲 调查底图制作调查底图制作航天DOM制作调查底图生产调查底图检查影像判读影像几何校正影像增强处理影像信息分类航天DOM制作技术要求数据源DEMDOM采样间隔DOM采样方法航天DOM制作技术要求数据源DEMDOM采样间隔DOM采样方法数据源影像分辨率影像组合影像质量航天DOM制作技术要求数据源DEMDOM采样间隔DOM采样方法数据源影像分辨率 DOM比例尺 GSD 1: 5 000= 1.0

2、m 1:10 000= 2.5m 1:50 000=10.0m影像组合影像质量航天DOM制作技术要求数据源DEMDOM采样间隔DOM采样方法数据源影像分辨率影像组合可使用不同卫星、不同时 相影像的组合,多光谱影 像分辨率一般不超过全色 彩分辨率的4倍。影像质量航天DOM制作技术要求数据源DEMDOM采样间隔DOM采样方法数据源影像分辨率影像组合影像质量相邻景影像之间应有4%以上的 重置,特殊情况下不少于2%。信息丰富,无明显噪声、斑点和 坏线。云、雪覆盖量应小于10%,且不 能覆盖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侧视角一般应小于15o,平原地 区不超过25o,山区不超过20o。航天DOM制作技术要求数据

3、源DEMDOM采样间隔DOM采样方法DEM影像正射纠正应采用最新 的DEM。DEM精度应满足 GH/T1015.2-2007的有关规 定。航天DOM制作技术要求数据源DEMDOM采样间隔DOM采样方法DOM采样间隔除QuickBird、IRS-P6采 样间隔分别为0.5m和5m 以外,其余保持影像原始 分辨率。航天DOM制作技术要求数据源DEMDOM采样间隔DOM采样方法DOM采样方法采用双线性或三次卷积内 插法。航天DOM制作生产流程采用控制点和DEM分别对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进行正射 纠正(多光谱影像也可从正射纠正后的全色影像上选取同 名点),经融合、镶嵌生成DOM。同步获取的全色和多光谱

4、影像可先配准、融合,再正射纠 正。多光谱影像分辨率满足DOM生产相关规定要求时,可不与 全色影像融合,直接进行正射纠正。航天DOM制作DOM生产正射校正配准融合航天DOM制作DOM生产正射校正纠正模型采用物理模型或有理函数模型。工作区涉及连片多景同源影像时应进行整体纠正。每景影像控制点应均匀分布,不少于9个。纠正控制点残差中误差应不大于规定(见下表),取中误 差的两倍为其最大误差。配准融合地形类别平地、丘陵地(像素 )山地、高山地(像素 ) 残差中误差1.02.0航天DOM制作DOM生产正射校正配准配准模型应采用物理模型或有理函数模型。同步获取的全 色与多光谱影像,可选择几何多项式模型,阶数不

5、大于2阶 。影像配准以景为基本处理单元,配准控制点应均匀分布、 控制全景影像。配准后的影像应保留原始影像波段数目、顺序和采样间隔 。配准控制点残差限差不大于规定(见下表)。融合地形类别平地、丘陵地(像素 )山地、高山地(像素 ) 残差限差1.02.0航天DOM制作DOM生产正射校正配准融合影像融合一般以景为单元,也可分块融合。根据影像波段的光谱范围、地物和地形特征等因素,选择 能清晰表现土地利用类型特征和边界、色彩接近自然真彩 色的融合算法。融合影像应无重影、模糊等现象。融合前影像处理。调整全色影像地物反差,突出纹理细节 。增强多光谱影像色彩,突出不同地类之间的光谱差异。融合后影像处理。处理后

6、的影像应纹理清晰、色调均匀、 反差适中,色彩接近自然真彩色,能清晰判别耕地等重要 地类类型。航天DOM制作成果控制点文件纠正控制点残差文件。配准控制点残差文件。影像纠正影像。配准影像。融合影像。其他DEM文件。其它文件。调查底图生产DOM镶嵌镶嵌前应进行接边检查。接边误差不超过卫星影像接边限差规定 (见下表)时,应视情况进行接边纠正。接边超限时应查明原因 ,并进行必要的返工。选取镶嵌线对DOM进行镶嵌,镶嵌处应无裂缝、模糊和重影现 象。时相相同或相近的镶嵌影像纹理、色彩应自然过渡;时相差距较 大、地物特征差异明显的镶嵌影像,允许存在光谱差异,但同一 地块内光谱特征应尽量一致。工作区之间进行接边

7、检查,要求接边误差不超过卫星影像接边限 差规定。DOM比例尺平地、丘陵地(m)山地、高山地(m) 1:5 0002.54.0 1:10 0005.08.0 1:50 00025.040.0调查底图生产标准分幅调查底图DOM分幅裁切DOM分幅整饰图面要素制作标准分幅元文件建立管理文件夹调查底图生产标准分幅调查底图DOM分幅裁切DOM分幅整饰图面要素制作标准分幅元文件建立管理文件夹DOM分幅裁切按标准图幅内图廓外接 矩形外扩1cm范围裁切 标准分幅影像,图幅内 缺少影像数据区域以内 白色填充。同一图幅包含不同分辨 率影像时,采用最高分 辨率进行镶嵌。调查底图生产标准分幅调查底图DOM分幅裁切DOM

8、分幅整饰图面要素制作标准分幅元文件建立管理文件夹DOM分幅整饰公里格网间隔:图上 10cm。整饰样式。调查底图生产标准分幅调查底图DOM分幅裁切DOM分幅整饰图面要素制作标准分幅元文件建立管理文件夹图面要素县级以上行政境界。调查底图生产标准分幅调查底图DOM分幅裁切DOM分幅整饰图面要素制作标准分幅元文件建立管理文件夹制作标准分幅元文件调查底图生产标准分幅调查底图DOM分幅裁切DOM分幅整饰图面要素制作标准分幅元文件建立管理文件夹 建立管理文件夹内容命名格式 标准分幅DOM图幅号(新)+DOMGEOTIFF(非压缩 ) 图廓整饰图幅号(新)+TSDXF 元文件图幅号(新)+DOMXLS调查底图

9、生产县级辖区调查底图工程管理文件以完整县级行政辖区为单位建立工程管理文件,管理辖区 所涉及的全部标准分幅DOM、标准分幅图接合表(矢量文 件,标注新、旧两种图幅编号)和县级行政界线。其命名 沿用辖区全称。调查底图检查检查内容标准分幅调查范围县级辖区工程管理文件检查内容包括成果完整性、工程文件命名、图幅接合图。一级检查 内容二级检查 内容 基本要求文件名称、数据格式、数据组织 、 数学基础、成果完整性 精度平面精度 接边精度 影像纹理 色彩 清晰度 亮度、对比度 采样间 隔 整饰图廓整饰 其他文档资料 元数据调查底图检查错误分类基本要求精 度影 像整 饰其 他I 级错误成果不全 数据记录 格式不

10、 符合规定 数学基础错误 标准分幅影像小 于规定范围 图廓标准不正确 ,数字正射影像 与内图廓线、公 里网不匹配检查 点平面位置 中误差限差影像采样间 隔不 符合规定 无法准确判读耕 地等主要地类图号错 公里格网坐标或 图廓点经纬 度错资料不全II 级错误文件名称有误 数据组织 不符合 规定检查 点平面位置 误差超限,每3 处记为 1个 接边明显不合理 处色调不均匀,色 彩严重失真 影像局部扭曲、 变形县级 以上行政境 界和县名标注错 、漏 图号漏 公里格网坐标或 图廓点经纬 度漏III级错误标准分幅影像大 于规定范围不属于前两类错 误的问题不属于前两类错 误的问题 影像过亮或过暗 对比度不适

11、中图廓外其它整饰 内容有错、漏 不属于前两类错 误的问题文档资料错、漏 元文件有错误 不属于前两类错 误的问题总纲调查底图制作航天DOM制作调查底图生产调查底图检查 影像判读影像判读影像几何校正影像增强处理影像信息分类影像几何校正辐射量校正大气校正图像的几何畸变几何校正的方法几何校正的重采样、内插方法影像几何校正图像校正是指从具有畸变的图像中消除畸变的处理过 程。消除辐射量失真的叫辐射量校正(radiometric correction) 。消除几何畸变的叫几何校正。影像几何校正辐射量校正由遥感器的灵敏度特性引起的畸变校正由光学系统的特性引起的畸变校正。由光电变换系统的特性引起的畸变校正。太阳

12、高度及地形等引起的畸变校正视场角和太阳角的关系引起的亮度变化的校正。地形倾斜的影响校正。影像几何校正大气校正太阳光在到达地表的目标物之前会由于大气中物质的吸收 、散射而衰减。同样,来自目标物的反射、辐射光在到达 遥感器前也会被吸收、散射。地表除受到直接来自太阳光 线(直达光)照射外,也受到大气引起的散射光(天空光 :sky light)的照射。同样,入射到遥感器上的除来自目标 物的反射,散射光以外,还有大气引起的散射光(光路辐 射:path radiance)。消除这些由大气引起的影响的处理 过程叫大气校正(atmospheric correction)。影像几何校正大气校正影像几何校正大气校

13、正方法利用辐射传递方程式的方法利用地面实况数据的方法其它方法影像几何校正图像的几何畸变遥感器的内部畸变遥感器的外部畸变图像投华面的选取法引起的畸变由地图投影法的几何学引起的畸变影像几何校正中心投影方式的遥感器内部畸变影像几何校正中心投影方式的遥感器外部畸变影像几何校正图像的几何校正(geometric corretiong)是指从具有 几何畸变的图像中消除畸变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定量 地确定图像上的像元坐标(图像坐标)与目标物的地 理坐标(地图坐标等)的对应关系(坐标变换式)。影像几何校正几何校正的方法影像几何校正几何校正的重采样方法对输入图像的各个像元在 变换后的输出图像坐标系 上的相应位置进

14、行计算, 把各个像元的数据投影到 该位置上。对输出图像的各个像元在 输入图像坐标系的相应位 置进行逆运算, 求出该位 置上的像元数据。该方法 是通常采用的方法。影像几何校正几何校正的内插方法最邻近内插法双线性内插法3次卷积内插法影像几何校正第一步:显示图像文件(Display Image Files )首先,在ERDAS图标面板中点击Viewer图标两次,打开两 个视窗(Viewer # 1/ viewer #2 ),并将两个视窗平铺放置, 操作过程如下:ERDAS图标面板菜单条:SessionTile Viewers然后,在Viewer #1中打开需要校正的Landsat TM图像 在Vie

15、wer #2中打开作为地理参考的校正过的SPOT图 像影像几何校正第二步:启动几何校正模块(Geometric Correction Tool)Viewer #1菜单条:RasterGeometric Correction打开Set Geometric Model对话框选择多项式几何校正计算模型:Polynomial OK同时打开Geo Correction Toots对话框和Polynomial Model Properties对话 框在Polynomial Model Properties对话框中,定义多项式模型参数及 投影参数:定义多项式次方(Polynomial Order):2定义投影参数(Projection)ApplyClose打开GCP Tool Reference Setup对话框说明:该实例是采用视窗采点模式,作为地理参考的SPOT图像已 经含有投影信息,所以,这里不需要定义投影参数。如果不是采用 视窗采点模式,或者参考图像没有包含投影信息,则必须在这里定 义投影信息,包括投影类型及其对应的投影参数。影像几何校正第三步:启动控制点工具(Start 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