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2单元第6课《杜甫诗三首》课件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2222455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2单元第6课《杜甫诗三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语文 第2单元第6课《杜甫诗三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语文 第2单元第6课《杜甫诗三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中语文 第2单元第6课《杜甫诗三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中语文 第2单元第6课《杜甫诗三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2单元第6课《杜甫诗三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2单元第6课《杜甫诗三首》课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杜甫诗三首登登 高高秋兴八首秋兴八首 (其一)(其一)咏怀古迹咏怀古迹 (其三)(其三)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曾任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曾任 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 圣;其诗直接反映了唐朝圣;其诗直接反映了唐朝“ “安史之安史之 乱乱” ”时期的社会现实,显示了唐代时期的社会现实,显示了唐代 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人称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人称“ “诗史诗史” ” 。以古诗、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古诗、律诗见长,风格多样, 而以沉郁为主。而以沉郁为主。有有杜工部集杜工部集。字子美,自号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少陵野老

2、 ,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 世称世称杜工部杜工部。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人称人称“ “诗圣诗圣” ”;其诗直接反;其诗直接反 映了唐朝映了唐朝“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 ”时期时期 的社会现实,显示了唐代的社会现实,显示了唐代 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人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人 称称“ “诗史诗史” ”。以古诗、律诗见长,风以古诗、律诗见长,风 格多样,而以格多样,而以沉郁沉郁为主。为主。有有杜工部集杜工部集。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明代书法家 陈淳听朗读,悟诗歌写作背景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日杜甫在夔州时 所作。唐宝应元年(762),成都少尹徐知道叛乱

3、,杜甫 流亡于梓州、阆州一带。正欲乘舟东下,因好友严武重来 镇守四川,杜甫不仅打消了出蜀的念头,而且被严武荐为 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不久,严武病逝,杜甫便携家 小乘舟东下,滞留夔州,一住近两年。秋兴八首就是 大历元年(766)秋日,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 触景伤情景:玉露 枫林 波浪 风云 丛菊 孤舟 暮砧萧瑟 凄凉 雄浑 壮丽 承接自如,纵情开合情 :离乱之苦,漂零之悲,故园之愁清无名氏:以其生平之所郁结,与其 遭际,暨其伤感,一时荟萃,形为慷 慨悲歌,遂为千古之绝调 清贺裳:以秋兴命篇,乃因秋起兴, 非咏秋也。其言忽而壮丽,忽而荒凉 正所谓哀伤之至语言失论杜甫诗三首登 高写作背景 杜甫身

4、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 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 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 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 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 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 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 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旷 世之作。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哪六 个

5、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 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 低飞盘旋的水鸟。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 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 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 浑高远,又肃杀凄凉。诗句赏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 奔流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此为千古名句,一仰一俯,写秋天肃穆萧杀、 空旷辽阔的景色。“无边”放大阵势,“萧 萧下”加快速度。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 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 感怆。对句精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小 结这是一

6、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 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 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 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 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 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 今独步。共同点: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 。世事艰辛,家愁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 ,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 悲,千古一愁。 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 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 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 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 遣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 整又极具情势。在两

7、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 显。 不同点 : 感情基调上:秋兴诗感伤 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 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 “气萧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 明“风急”、“天高”、“鸟飞回”。 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波 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但与 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 江滚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 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七言律诗 ,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 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 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在杜臆 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

8、 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 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给我 们塑造了哪一 个人物形象?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昭君怨恨什么?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 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 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 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 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 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

9、罗那么多良 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 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咏怀古迹 (其三)题为 咏怀,可里面只 写了昭君的怨恨 ,并无作者个人 的情怀,这是不 是与标题“咏怀” 二字不符?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 ,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 ,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 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肃宗而受排挤,被

10、贬为华州司功。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总结:怀古(含咏史)诗词是诗人在阅读 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 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 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 或借古以讽今之作。在鉴赏怀古诗词时要抓 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 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 接点。 鉴赏咏史诗三步骤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 的(弄清史实) 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 事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 态度(体悟感情) 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