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法律(思品)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2218571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近法律(思品)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走近法律(思品)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走近法律(思品)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走近法律(思品)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走近法律(思品)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近法律(思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近法律(思品)(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823年,在英格兰一所大学的一场足球比赛中, 一位队员,突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跳起来用 手接住队友的传球,直奔对方球门,把球扔了进去。 双方对这个进球是否有效争执不下,因为当时没有规 则可依。后来,为了防止出现类似的问题,英国足协 制定了“不许用手触球和持球跑动”的足球比赛规则 ,并成为全世界通用的规则,一直延续至今。撑杆跳比赛刚刚设立时,有一 次国际比赛,一位日本运动员拿着 长杆,跑到横杆前,突然将长杆插 在地上,并两手抓住杆子爬了上去 ,到了横杆高度时跳了过去,全场 都一下子目瞪口呆,因为在当时的 撑杆跳比赛规则中,没有规定是否 允许爬杆,只是说用杆。这样的比赛成绩算还是不算 ?

2、假如体育比赛当中都是 这种场景,那会是一种什么样 子。 对比课文86页的两幅图“交通井 然有序”和“交通混乱不堪”,并讨 论问题:1、同样是十字路口为什么出现不一样 的现象? 2、交通规则起了什么作用? 3、这个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提示:(1)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懂规矩(2)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准则“无规矩不成方圆”2004年全国共发生道 路交通事故567753起 ,造成99217人死亡, 451810人受伤,造成 直接财产损失高达27.7 亿元。 2004年全国因交通事故造成中学 生死亡1767人,受伤10098人;造 成小学生死亡2656人,受伤10819 人。交通事故已成为造成中小学生

3、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什么会出现种种令人不满意的结果甚至是 悲剧性的结果 ?(因为他们都没遵守社会规则。)思 考:什么是社会生活中的规矩? 社会生活为什么必须要有规矩 ?社会生活有很多规则社会生活有很多规则学校学校比赛场上比赛场上公共场所公共场所生意场上生意场上纪 律有秩序有规则要遵守交易规则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依靠舆论、习惯和人 们的信念来维持和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 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它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 是社会的各种组织和团体,根据本单位本团体本组 织的利益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要求本单位本团体 本组织的成员或者进入一定场合的人们必须遵守的 ,在局部范围内适用的准则 是

4、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的,对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社会生活有很多规则社会生活有很多规则规 则它们的共同点:就是为我们提供行为准则或者行为模式,对我们的行为都具有规范作用。规则大比拼规则大比拼产产产产 生 生适用范适用范围围围围实现实现实现实现 手段手段社会道社会道 德德中学生守中学生守 则则则则法律法律自然形成自然形成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国家制定或国家制定或 认可认可普遍适用普遍适用全国适用全国适用在校学生在校学生国家强制力国家强制力教育行政力教育行政力 量量舆论、习惯、舆论、习惯、 信念信念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的显著特

5、征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力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 力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1 1)反国家分裂法反国家分裂法是怎样诞生的?是怎样诞生的? 2 2) 由此你能推断我国法律是怎样产生的吗?由此你能推断我国法律是怎样产生的吗?道德规则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中。法律则不同,它是按照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即统治阶级意志的要求,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道德行为规则主要是靠社会舆论、习俗和人们信念的力量予以维护的。法律行为规则则不同,它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所谓国家强制

6、力主要是指的是暴力,即 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1、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 功劳大小,都要平行地遵守法 律;2、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 功劳大小,违反法律都要平等 地受到制裁。这是“法律 对全体社会 成员具有普 遍约束力的 表现”1998年3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 察长在向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做最高人民检察院 工作报告时说,检察机关依法对原北京市委书记陈 希同涉嫌贪污罪案侦查终结,即将以涉嫌依法渎职 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现代社会生活中能 不能没有法律?为什么 ?阅读教材88页小郑的案例,并思考问题: (1)舞迷夫妇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2)最后执法部门依照什么规则阻止了舞迷夫妇的

7、行为 ? (3)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4)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什么作用?1、法律对人们言行规范作用(表现)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 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 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既为人们的提供了一个模式 ,一个标准或方向,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 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 ,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 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 法权益。我们享受权益,需要法律的保 护。阅读教材89页的图画

8、,思考、讨论并回答:(1)小叶、小静为什么能如愿以偿?(2)如果没有法律的相关规定,情况将会怎样?(3)这主要体现了法律的一种什么作用?活 动说说你一天中感受的规则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去认识一个朋友,她叫马丽,现 在正读初一,她最近一段时间碰到了一些事情,有些她 知道,有些却不清楚,我们去看看大家能否帮帮她,并 看看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遭遇: 1、一天,班级里同学小何带来了一个漂亮的手机,并在 同学们面前炫耀,让大家非常羡慕。上体育课了,大家 都去操场上锻炼,等到回到教室后,突然,小何大叫起 来“我的手机不见了,谁拿了我的手机”,大伙儿连忙去 报告班主任李老师。李老师通过判断,认为手机可能是 同班

9、同学拿的,这时有同学在下面说,“李老师,你来检 查一下我们大家的书包吧,看看有没有”,马丽却觉得这 样做不是很妥当,你认为呢?为什么?2、教室里,马丽听到坐在自己前面的男同学刘浩,正 在悄悄地对同桌说,近段时间在每天傍晚放学后,总有几 个高年级的学生拦住他,向他索要钱物,并且威胁说,不 准把这件事告诉老师,否则就不客气了。刘浩既害怕又感 到烦恼,所以准备告诉自己中学刚毕业的堂哥,让他带几 个朋友来帮帮他,把那几个人狠狠地打一顿,让他们以后 不敢再来找他。请你评价一下刘浩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 ,你会有何选择? 3、马丽和妈妈去参观一次展销会,并且还帮助妈 妈挑选了一双鞋子,没想到穿了三天后,鞋跟

10、就掉了, 妈妈想去换,但展销会这时已经结束了,妈妈说:算了 ,算了,就当花钱买了个教训。如果你是马丽,你给妈 妈一个什么样的建议? 4、12月1日是马丽的生日,她非常高兴,为了庆祝, 她特意去照相馆拍了张艺术照,但这家照相馆却未经她许 可,就将照片摆放在门口做广告宣传,同学看到后告诉了 她,她非常生气,与照相馆负责人进行交涉,要求收回照 片并要求赔偿、道歉,但这位负责人却毫不理会。马丽应 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5、今天早上的晨会上,马丽就读的学校宣读了一份 处分决定:有三个初三同学,放学路经一施工路段时,为 打赌把放在施工路段前挂有红灯的危险标志牌搬开,致使 当晚一骑车人跌进坑内,身受重伤。后经

11、公安机关核查, 依法给予三人罚款并责令赔偿相关医药费和其他损失等处 罚。听了这则处分,同学们开始热烈讨论起来,大多数同 学认为确实要对他们进行处罚,但也有少数同学认为他们 只是打了一个赌,又不是他们把骑车人推进沟里,不需要 处罚。你认为这种行为该不该处罚,为什么? 6、马丽的日记本每天都锁在抽屉里,一天早 上,由于匆忙上学忘了锁上,等到晚上回来的时候,发 现日记已经被父母亲看过了,面对马丽的责问,他们却 认为做父母的本来就有监护权,有权教育孩子,马丽很 委屈,也很生气,她该如何与父母交流呢? 以上情景共同告诉我们:我们的 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 “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 律

12、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允许做的才能去做,法 律不允许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要 求做的必须去做。友情提示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一、走进法律 (一)我们身边的规则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2、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有很多道德、纪律、规章、法律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 会成员普遍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3、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力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的显著特征(二)生活离不开法律1、法律的规范人的行为第一,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 员的行为。第二,法律规范作用的表现: 一方面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制裁, 另一方面法律为人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或方向。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一方面,是国家生活的保障另一方面,法律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