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膈疝及其护理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2204905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6.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天性膈疝及其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先天性膈疝及其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先天性膈疝及其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先天性膈疝及其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先天性膈疝及其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天性膈疝及其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天性膈疝及其护理(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心脏病理检查课件腰大池穿刺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申报刘丙花 2015.10.23先天性膈疝 的护理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心脏病理检查课件腰大池穿刺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申报概述 小儿先天性膈疝(CDH)是由于胚胎时期膈肌闭 合不全,导致单侧或双侧膈肌缺陷,部分腹腔脏 器经缺损处疝入胸腔及肺发育不良。膈疝可对心 肺功能、全身情况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是新 生儿急危重症之一。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心脏病理检查课

2、件腰大池穿刺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申报概述 据报道,先天性膈疝的发生率为1:50001: 2000。其病死率可达40%60%,主要死亡原因是 CDH合并的肺发育不良。 根据其发生部位,先天性膈疝分为:胸腹裂孔疝,又称Bochdalek孔疝,占85% 90%;胸骨后疝,占2%6%;食管裂孔疝,仅占少数。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心脏病理检查课件腰大池穿刺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申报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心脏病理检查课件腰大池穿刺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

3、用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申报病因 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该病 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有害因素共同作用有关 。环境有害因素:目前仅有报道指出一些农药( 如:除草醚)及药物(如:维洛沙秦、沙利度胺 、奎宁)与CDH有关。遗传因素:最常见的为第13、18、21号染色 体三体异常和Turner综合征(45,X)。染色体 结构的异常包括有重复、缺失、转位/倒置等。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心脏病理检查课件腰大池穿刺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申报病理生理特点 CDH主要的病理生理特点是:膈肌缺损、腹腔脏 器疝入胸腔压迫肺脏、肺发育不良

4、及合并有其他 畸形。在伴发畸形中最常见的是心血管系统畸形 (约占63%),包括有心肌发育不良、房间隔及 室间隔缺损等,这些畸形更是加重了患儿的肺动 脉高压及右向左的分流。其他畸形还包括有泌尿 生殖系统畸形、神经管发育缺陷、肺隔离症等。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心脏病理检查课件腰大池穿刺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申报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心脏病理检查课件腰大池穿刺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申报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心脏病理检查课件腰大池穿刺

5、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申报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心脏病理检查课件腰大池穿刺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申报临床表现 小儿先天性膈疝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呼吸道症状为 主,新生儿、婴幼儿和儿童的临床表现各异。1.胸腹裂孔疝新生儿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循环和消化三个系统 同时存在的急性症状,但以呼吸道症状为突出表现。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心脏病理检查课件腰大池穿刺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申报 临床表现2.食管裂孔疝小儿食管裂孔疝婴幼儿多见,

6、临床表现多样化又不能叙 述病史,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若家长观察不细致,往 往延误诊断与治疗。 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 (1)呕吐 (2)呕血、便血。 (3)咳嗽气喘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 (4)吞咽困难 (5)食管旁疝 (6)体检: 病儿有巨大食管裂孔疝发生嵌闭或胃扭转时, 上腹部可出现腹膜炎症状肺呼吸音减弱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心脏病理检查课件腰大池穿刺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申报 临床表现3.先天性胸骨后疝胸骨旁疝无特异性临床症状,通常是随着患儿哭闹、仰卧 位、腹压增加时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发绀 等现象。当立位、

7、安静腹腔压力减小时,上述症状消失 或减轻。若疝入胸腔内的消化道出现嵌闭时,出现呕吐 、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征象。有时出现消化道 出血,造成贫血征象结肠疝入胸腔经常有上腹不适等。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心脏病理检查课件腰大池穿刺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申报 诊断1.产前诊断胎儿期产妇羊水过多,羊水检测可发现 卵磷脂和神经鞘磷脂低于正常,做超声显像可见 胎儿胸腔内有腹腔脏器,羊膜腔穿刺造影见造影 剂于胎儿胸腔内,即可作出胎内诊断。 2.先天性膈疝诊断新生儿出生后有明显缺氧呼吸困 难、患侧胸部闻及肠鸣音,心界向健侧移位,应 首先考

8、虑有先天性膈疝可能。 3.辅助检查X线摄片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心脏病理检查课件腰大池穿刺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申报 治疗1.内科治疗 (1)胎儿期诊断膈疝者 应由产科超声专家及胎儿超声心动 图专家检查有无其他畸形和心脏异常是否合并染色体异 常,特别是18-三体综合征。须经围产医学专家讨论,决 定是否中止妊娠胎儿手术或待出生后再手术。 (2)采用保守治疗者 饮食调节,适当用黏稠饮食,生活指 导病儿多采用半坐位,进食后适当拍打背部。给予胃动 力药物和制酸药物加强胃排空,防止食管炎的发生。 (3)术前准备 应及时胃肠减压、吸氧,纠

9、正酸中毒,维持 热量及体液平衡。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心脏病理检查课件腰大池穿刺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申报 治疗手术治疗 确定诊断后应尽早择期手术,若有嵌闭急诊手术。但一 般需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进行评估和术前准备。 食管裂孔疝的治疗是根据食管裂孔大小腹腔食管及贲门 胃底疝入胸腔的多少,是否合并胃食管反流及胃扭转, 临床症状轻重等具体情况而确定治疗原则,手术和保守 治疗没有明确的界线。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心脏病理检查课件腰大池穿刺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申

10、报 治疗(1)滑动性小型食管裂孔疝:临床症状轻微,在发育过程 中可以自行消失或好转,因此多采用保守治疗。 (2)巨大型或伴有胃扭转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3)中型疝根据病情发展趋势及患儿的实际情况,可择期 手术治疗。 (4)小型疝是与滑动性柱状疝一样,采用保守治疗,并定 期行钡餐透视,观察疝形状变化,若24小时小时pH监测 4食管镜检查炎症较重,食管下端高压带压力明显低于 胃压,临床上呕吐明显者,再考虑手术。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心脏病理检查课件腰大池穿刺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申报 术前护理1、执行小儿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2、

11、病情观察及护理:观察患儿精神哭声以及腹部情况、密切观察患儿 消化道症状、如呕吐、排便等情况、判断患儿有无肠梗阻。注意观察呕 吐明显者有无脱水及水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并且记录24h液体出入量 。观察患儿有无循环系统症状,如心衰。 3、呼吸道管理: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床旁应备负压吸引,及时清理 患儿呼吸道分泌物。观察患儿有无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等,给予氧气吸 入,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4、饮食与营养:病情严重,反复呕吐者应禁食、保留胃管,持续胃肠 减压。呕吐不明显,全身情况好者可进食,应注意少量多餐,饮食宜清淡 易消化。营养不良的患儿,必要时给与静脉高营养治疗。 5、体位与活动:患侧半卧位休息,以改善

12、呼吸状况。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心脏病理检查课件腰大池穿刺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申报 术后护理1、执行小儿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2、病情观察及护理:持续心电监护积血氧饱和度监测,密 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儿呼吸面色等情况,有无 发绀呼吸急促等缺氧症状。观察腹部体征,观察患儿有 无腹胀积腹痛等。 3、呼吸道的管理: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床旁应备负压吸 引,及时清理患儿呼吸道分泌物。观察患儿有无呼吸困 难,面色青紫等,给予氧气吸入。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心脏病理检查课件腰大池穿刺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申报 术后护理4、饮食与营养:患儿术后禁食给予静脉营养,贫血和营养不良的患儿 ,可输注全血或血浆。患儿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后可进食,宜采 取逐渐增加的原则,先予温水少许,若患儿无呕吐,腹胀,予流质 饮食逐渐过度到普食。 5、体位与活动:患儿麻醉清醒前去枕平卧,麻醉清醒6h后,可协助患 儿取半卧位,卧床休息期间定时协助患儿翻身。生命体征稳定后视 患儿情况早期下床活动,活动时注意防止引流管滑脱。 6、胃管与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执行胃管与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常规。 7、切口的护理: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经胸手术 注意观察伤口周围有无皮下积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