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186486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与自然和谐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人与自然和谐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人与自然和谐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人与自然和谐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人与自然和谐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与自然和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与自然和谐(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与自然和谐Hz101主题班会按环境生态规律办事 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2011.3.27 第三组3 3班会就此开始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保护身边的动物做起失而复得:麋鹿 “四不象”为麋鹿的俗名,它是做为中国特有的湿 地鹿类,曾于1900年在中国本土灭绝的,幸有少 量存于欧洲,最后仅剩18头,被养在英国乌邦寺 ,经过一个世纪的养护,种群才得以恢复。 麋鹿既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活的教材,也是向公众 表达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之可能性与必要性的重要 范例。为一级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皮书“极危级”。从非典到洪灾,从罕见雪灾到超强台风,众 志成城的力量一次次让人如此感动。愿生命 的逝去能唤醒全

2、体国民对生命的尊重,善待 生命就是善待一切,因为所有的一切在生命 面前原本一文不值。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加 油,愿所有的生命无论何时都能得到一样的 尊重。愿所有的自然环境也都能得到一样的 尊重。按 认认 识识 水 平 划 分自在 自然人类尚未认识到、 没有和人类构成 对象性关系的自然无限是不依赖于 人的意识的 客观实在人化 自然人类观察所及 并感知其信息的那自然有限 无法超越人 的认识水 平是人的意识 对自在自然 的反映其拓展过程 由自然科学 史表征按 实实 践 水 平 划 分天然 自然人类尚未改造过以及人 类仅观 察到而尚未打上 人类实践铬印的自然无限是不依赖于 人存在的客 观实在人工 自然人

3、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 变革了的那部分自然, 包括:a、受人类实践活 动直接影响和控制的自 然,但没有彻底改变自 然的本来面貌; b、人类利用自然界的材 料所创造出的自然界没 有原型的人工自然物有限无法超越 人对自然的 认识水平 和实践水平是人在实践 活动中改造 、创建的属 人的自然其拓展过程 由自然技术 史表征第14页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区别: 天然自然作为自在之物,自然规律自发的起作用,它 的演化是缓慢的、不显著的; 人工自然作为人的智慧的物化,是人能动地运用自然 规律的结果,它的变化是十分迅速的。 联系: 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都是客观存在物 ,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4、物质基础; 都服从同样的自然规律; 天然自然是人工自然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工自 然从天然自然转化而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人类真的会从地球消失吗?发人深醒的 威斯曼思想实验 一、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 二、如何看待当前的环境安全问题 三、怎样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八大公害事件第20页第21页引子:如果这个 幻想成为现实,甚 至包括你在内,所 有人都从这个星球 上突然消失,情况 会怎样呢?这个幻想现在成了科学作家艾伦威斯曼新书 无人世界立足点。在这个架空的思维实验中,威斯 曼假定了人类突然消失这个前提,而后描绘了随着时 间的演进,在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内,地球 上最有可能发生的

5、事情。如果人类从地球上消失了,曼 哈顿壮观的街景也不会存在太 久。新书里就描绘了这样的情 景:人类消失之后,高楼林立 的纽约将逐渐变成枝繁叶茂的 森林人类消失后 第二天,没有了持 续工作的抽水系统 ,纽约市的地铁已 完全浸没在水中七天后,由于水冷系统失效,核反应堆 已毁于大火和高温 一年后,水的冻融效应使得街道上布满 了斑斑裂痕二到四年后,在纽约和其他城市,斑驳 的街道已为杂草所占据,而后行道树的根 部向上生长隆出地表,向下生长则再一次 蹂躏着已毁损殆尽的下水系统。四年后,没有了供 暖系统,楼房成了 冻融循环的牺牲品 ,开始了走向崩塌 的第一步。五年后,纽约的大部分地区都已被焚毁。中 央公园那

6、些无人收捡的枯枝败叶一旦被闪电 击中,很容易引发一场灾难性的大火。二十年后 曼哈顿水流纵横,泥 淖遍地。毁损的街道 已然浸没于水中。一百年后 大多数房屋的屋顶都 已塌落,这加速了这 些建筑的结构性损坏 。 三百年后,纽约 市的吊桥已经倒塌 ,那些铁路拱桥或 可维持数百年之久 。五百年后,纽约市的核心区已为森林 所覆盖。 5,000年后,核弹头的外壳被腐蚀,导 致放射性钚239泄露至环境中。 1.5万余年后, 随着新的冰河时 代到来,曼哈顿 石质建筑最后的 遗迹被冰川覆盖 。3.5万年后,20世纪的汽车释放至土壤中的金属 铅直到这时才完全消散。 10万年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降至工业化之 前的

7、水平 。反思:人类真的会从地球消失吗?威斯曼设想只是一种“思想实验”,但很 有价值,可以让我们反思人类的活动 给地球、生物圈、生态带来了多么巨 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有好的一面, 也有坏的一面 。 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遵循环境生态的 客观规律,才能保证人类不至于从地 球消失。一、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一)全球气候变暖; (二)水污染; (三)大气污染:主要因子为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 、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铅等。大气污染导致每年有30- 70万人因烟尘污染提前死亡,2500万的儿童患慢性喉炎 ,400-700万的农村妇女儿童受害。 (四)酸雨蔓延: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我国华南酸雨区是

8、唯一尚未治理的; (五)森林锐减: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 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 了温室效应。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的1/4。 (六)土地荒漠化; (七)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八)生物多样性减少; (九)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破坏了红树 林、珊瑚礁、海草,使近海鱼虾锐减,渔业损失 惨重。 (十)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可能造成或导致人类 死亡率上升,或引起严重的难以治愈疾病或致残 的废物。二、如何看待当前的环境安全问题1、在当代社会,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相当复杂 的,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和经 济问题,它还是一个思想观念问题、制度 机制问题。归

9、根结底是文明问题, 它深刻 揭示了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宣告了传统 工业文明必将走向终结的命运,也预示着 一个新文明生态文明的诞生。2、我国作为发展中后起工业化国家,长期奉 行“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 济发展模式,大量消耗资源、污染和破坏 环境在所避免。 3、随着对外贸易和吸收外资的不断扩大,未 能避免污染转嫁入侵、国内资源过度消耗 、生态破坏加剧的现象。广东成为水污染 、大气污染和酸雨重灾区,与外商投资的 皮革、化工、印染、陶瓷等重污染业过于 集中有关。4、国家决策失误,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如大跃进、围海造田、过度放牧。 5、环境问题是人的需求取向使然。马斯洛把 需求分成生理

10、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 、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依 次由低到高。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对其它 任何事物感兴趣,只对食物感兴趣。当生 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其他需求 才会突出。同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温 饱问题还未解决,人们无暇顾及环境安全 问题;现在温饱问题解决,环保问题就突 显了。三、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能够合 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 核心内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人 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坚持按照环 境生态的客观规律办事,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目标路径:通过转变思想观

11、念、转变发展方式、 循环利用资源,保持人口适度,以最少的资源消 耗和环境损害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 可持续发展。红水污染黄河第26页第40页2007年3月25日,湖北宜昌市宜昌开发区万年村的三岔河下游污染令人触目惊 心,各种污水和生活垃圾在此汇合,通过东山运河后进入长江。据中国水利部披 露,2005年全国污废水排放总量达717亿吨,其中2/3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造成90%的城市地表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第27页黄河的一些支流污染也是触 目惊心,2005年黄河干支流中, 劣五类水质河长占31.2%;有的 黄河支流,实际上已经成为一条 排污沟,全程都是劣五类水。 而所有这一切中,地处

12、河南 的黄河支流天然文岩渠前孙东村 是一个极端的典型,严重的水体 污染使得5年内数十人死于癌症 ,河中鱼虾绝迹,村民们守着水 却无法灌溉农田。水污染成为黄 河水源匮乏的主因。 第28页总之,水污染已成为人类自己的大敌, 如果我们不从现在开始防治,那将来终 有一日会失去水,失去生命! 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 第29页皮蛋和蔬菜正成为重金属污染的主 要食品,皮蛋中铅的平均含量最高 超过国家标准限量值的8倍! 受到重金属污染伤害的儿童 目前中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 ,据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 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 过200亿元。第31页富营养污染富营养污染

13、含植物营养物质的废水进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大量繁殖,含植物营养物质的废水进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大量繁殖, 并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从而导致鱼类等窒息和死亡。并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从而导致鱼类等窒息和死亡。 我国的滇池、巢湖、太湖等地都受到很严重的植物性营养物的富营养污染我国的滇池、巢湖、太湖等地都受到很严重的植物性营养物的富营养污染 每年夏天气温上升,加之富营养化严重,均要引起蓝藻爆发,造成 严重污染。滇池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污染最严重的一个。 第32页巢湖蓝藻爆发其实蓝藻并非一无事处,也可变废为宝。它在生长过程中、能大量 吸收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净化水体。只是蓝藻死亡

14、后、会腐烂分解,加 重水体污染。如果适时打捞,加以开发利用,不但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还能变废为宝。第34页“蓝藻”事件告诉我们什么改善环境每个人都有责任 在滇池、太湖、巢湖不断富营养化过程中,来自市民的生活污染 占据着很大比例,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想到过要从改变生活方式 做起吗 ?必须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 企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超量地消耗着水资源,蓝藻事件告诉我 们,对资源取之有度,才能使财富实现正效应,否则,富裕只能 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糟。第35页太湖、滇池、巢湖等地的蓝藻接 连暴发,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富营养污 染密集暴发阶段。原因是我们向大自 然排放了太多的污染物,水体消纳不了,水污染由是而生

15、。 森林锐减过度砍伐和开垦使全世界森林面积减少了30%。 森林减少会导致水土流失、洪灾频繁、生物物种减少、气候变 化等。 1998年,我国发生了一场特大洪灾,很大原因是长江上游的 森林砍伐太多,没有了调节雨量的自然森林区。上游的森林就 像天然的蓄水池,如果上游有充足的森林,下游的水量就可以 得到很好的调节。 森林的锐减与土地荒漠化也有直接联系,在我国西北地区和非 洲等地,由于过度放牧和重用轻养,使越来越多的土地退化为 荒漠。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减少 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正以正常水平1000倍的速度减少,每1小时 就消失1个物种。在世界上640种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占1/4 。

16、生态环境破坏、资源过度开发、环境质量恶化、特种入侵,是造成 物种灭绝的“灾害四重奏”。 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 地面温度增加听起来可能有很多优点,如冬季会暖和些、植物产量会 高些、庄稼可多收成一季。 负面影响非常严重。温度增加会使南北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不断 上升,对沿海城市构成威胁。 有一个太平洋岛国只有海拔4.5米,人口不多,海平面上升使得整个国家 受到威胁,需举国搬迁。他们向澳大利亚求救遭到拒绝,后来新西兰接受 了他们。这又成了政治问题。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位于地球上空10到15公里处,由于工业中生产和使用的化学物 质与臭氧发生化学反应,将臭氧分解成O2和O而导致。 它会导致人得许多病,动植物系统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关于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现在世界上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是美国,其次是中国。美国认为,虽然他们的排放量很高,但总量却是一直在下降的,能源 利用效率高,已达到80%。而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