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城记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2185837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日谈:城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十日谈:城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十日谈:城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十日谈:城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十日谈:城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日谈:城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日谈:城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日谈:城记十日谈:城记广州当列车缓缓驶出广州东站,在城市边缘穿行而过,我透过车窗,注视着这个依然觉得陌生的城市。三年的时光,在这里度过,没有波折,只有默默地成长。去往的地方,是繁华的上海,是安谧的丽江,似乎就要这样离开,轻轻而来,轻轻而去,或许不再回来。 坐在车上,就是这么想的。规划里,大概认为自己可以找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一份陌生的工作,在尝试中熟悉新的生活。我喜欢每一个我呆过的地方,因为那一瞥中的美丽,也为那相知相识的朋友。但不知怎的,我就想在不同的地方停留,却不愿常驻,像一粒尘埃,随风而行,向着未知地方的未知生活。 上海抵达的时分,申城微雨。印象里,十里洋场的莺歌燕舞在历史的风尘里散

2、尽,国际大都市的面貌呈现改革三十年的风雨兼程。脚下的这片土地,积攒着百年的点滴,让人怀念。淞沪会战、左翼文学、商务印书馆在车来人往中,历史的残痕不在,只有宽宽的街,高高的楼。 坐在公车上,寻找着东方明珠塔,不见踪影。我就像初次进城的人儿,留心每一次报站,恐怕坐过了地方,迷失在这个城市。我努力在这个现代的城市里寻找着老上海的踪影,偶尔的一个弄堂,老旧的建筑,在匆匆里让我兴奋不已。在世博会的感召下,这个城市努力在装扮,实现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畅想。现代的意味,总是和高大、效率相连,这里也不例外。低矮的民居在高楼中间,那么的落寂和孤单,大概不久就会被吞没,连同时间的痕迹都被深埋在钢筋混凝土之下

3、。我很矛盾,在便利的生活与城市的记忆中间难以取舍。突然想到一个词:“复制” 。麦当劳、味千拉面、王老吉,还有仰望里的高楼大厦,走在哪里都很熟悉。没有了特色,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城市,有外形,而无内在的精神。唯一值得留恋的,倒是外滩那欧式风格的建筑。旁观里,是心酸,还是庆幸? 昆明暮春时节至春城,天青云逸,水碧山丹。清晨的阳光洒下,让我觉得温暖。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幸而有故知相伴,所以短暂的停留里,倒充实而有趣。 月月是我的向导,从北京路穿过城市,行至翠湖。那是一个安静祥和的地方。翠绿的湖光柳影,来往的老人,无处不透露着闲逸和无忧,给我这样匆匆而过的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细碎的阳光洒下来,在湖

4、边远望,可以看见云南省图书馆的大楼,在云天水色间异常雄伟。月月带着我,穿街走巷。两个人的同行里,熟悉指引陌生,识见这个城市的一角。我们在闻一多先生殉难处徘徊,追忆里感怀人们的淡忘;讲武堂的牌楼与天空蓝黄相印,呈现出历史的亮色。行走的中间,总想长久的停留,为这座城市的曾经。无数次,当我阅读关于抗战时期的故事,总是为西南联大的光芒所感召,这里有过学贯中西的学者,有过风华正茂的青年,在乱世里传承学术的精神和民族的血脉。宗璞先生写了野葫芦引 ,即是关于那个时代的那群人在这个我匆匆而过的城市经历的生活。理解一座城市,需要从那历史的风尘里发掘埋没的掌故,在幽巷老屋里接续时间的断裂。我喜欢这样,但匆匆里总是

5、遗憾多过快意。 昆明两天,一日同游,一日独行,有着不一样的感触。以后,我会说我去过那个城市,熟悉什么,陌生什么,都无关紧要,只要我曾经在那里走过,用我的视角观察过,用心包容遗憾和收获。 丽江我说,我要去丽江,把工作找到那里,然后上班,在古镇闲逛,遥望玉龙雪山,听纳西族老先生讲东巴文的掌故和意蕴。如此的设想,终归像美丽的泡泡,飞升,破碎,然后让我又缓缓回到原来的地方,不再想望。但是,走过那座城市的记忆,却是久久不忘的。 那个晚上,车行山中,我从迷糊中醒来,除了汽车马达和周围乘客的鼾声,再没有其他的声响。我透过车窗,望见暗夜里的云破之处,银星点点,在西南的天空下那么的纯澈灿烂,如同镜湖上的舟船。一

6、抹天空,从层云的缝隙间透出可人的深蓝,在暗涌的云间,弥足可贵,将我深深吸引。 清晨抵达,我一个人走在街道上,没有发现特别的地方,反而觉得城市有些局促,像极了我的家乡,街道两旁一样的店面,一条柏油路贯穿主城,天空阴暗。坐在公车上,隐隐天空透亮,在暗色里透出一道深蓝,远远的就是雪山,大团云雾遮蔽了主峰,像一面白色的旗帜飘扬。那一刻,我读出了这座城市之外自然的壮美。报到尚早,庆幸在校园遇到一个壮族学生,带我在学校旁边的黑龙潭公园和丽江古城游走。远离喧嚣的湖光山色宁静安详,而清晨里的古镇大概经过了一夜的欢歌,还在沉睡之中。于是觉得自己到了一个绝然不同的地方,很自然,很特别,所有的东西都让人觉得新奇。那

7、一刻真想留在那里了。风景,一一收在镜头里,希望存留一份久远的回忆。 忽然,当我在晚间乘车,坐反了方向,从古镇的繁华喧嚣里陷入昏暗的街巷而无所适从时,发现自己受惑于文字和想象而不能自拔。湖光山色里,酒吧的歌舞和咖啡的馨香在古镇弥散着小资的趣味和情调,往复回环,离我却那么遥远。我爱那渺杳的雪峰,喜欢静静坐着看云聚云散,却发现这只是古镇的一半。每个人,都为一种纯粹的理想所感召,却不断在现实面前失去凭依。我给月月讲了我的设想,她说这样的想法真是神奇,或许神奇里也蕴含了不切实际的幻境。 我不远千里,追寻着“消失的地平线” ,希望将自己置于未知的别处。当我去到,却发现那种无根的漂泊和流浪隐含的不安和代价。一个凡人,注定无法割舍生活的琐碎而达于臻境。在此处晦暗的生活里,人总会将理想的生活寄望于他处。雪山脚下,在古镇的小桥流水酒吧之间,我随着溪流,陷在长久的困惑。 一路上,走过了很多城,匆匆的一瞥里依然陌生。但是,行走的脚步总归在那片土地上留下了清浅的印痕。我已归来,走马观花中遗漏了无数的风景,甚至此行的主要目的也是无果而终,回头想想,生活就是这样偶然,让你不经意去过如许的城市,然后默默归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生活的价值就在行走之中,用全部的心力去拥抱未知与陌生,然后在无数的可能中做出自己的选择。一座城,就是一个故事,就是一路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