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52165780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n 经济增长是任何社会都面临着的一个 最重要的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学习本章,应当了解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制约条件,经济增 长方式及其转变,经济增长、经济波动与 通货膨胀等的关系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经济发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n 学习本章,应重点掌握经济增长 的决定因素和制约条件、我国经济增 长方式的现状及其转变、经济发展与 经济增长的关系、我国的二元经济结 构及其转换、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与 实质及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难 点是理解经济增长、经济波动与通货 膨胀等的关系。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决

2、定因素和制约条件 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增长即社会扩大再生产所引起的社 会总产出的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社 会总产出即物质产品和服务生产总量与前期 相比所实现的增长。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众多的。然而,直接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在生产过程中耗费的 劳动以及使用劳动的成效即劳动生产力。 (二)经济增长的一般模式 n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力=国内生产总值/劳动就业 总量n经济增长率=劳动就业量增长率+社会劳动生产 力增长率n 在增加投资的条件下,劳动就业量的增加 就取决于这一时期的投资总额和当时的技术条 件所决定的资本劳动比率。n劳动就业增

3、长量=投资额/资本劳动比率劳动就业量增长率=劳动就业增长量/劳动就业总 量 =投资额/资本劳动比率/劳 动就业总量n 投资额=投资率 国内生产总值n 劳动就业量增长率=投资率 国内生 产总值/资本劳动比率/劳动就业总量n而: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力=国内生产总值/ 劳动就业总量n劳动就业量增长率=投资率社会平均 劳动生产力/资本劳动比率经济增长的一般模式 (三)持续、协调的经济增长率应当 满足的要求 n1.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满足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在 总量上的基本平衡;n2.保持社会总产出的构成与社会总需求的构成基本适 应;n3.保证劳动力逐步实现充分就业、人均收入和人均消 费水平逐步有所提高,使职

4、工的积极性得以持久发挥 ;n4.能为生产建设积蓄力量,保持后劲,保证经济、社 会的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n5.保持对外贸易收支的基本平衡;n6.实现技术的不断提高。 (四)适度的经济经济 增长长的实实 现现条件 n1.必须确定合理的积累率,并使投资 率从而是投资规模不超过合理积累率 所确定的限度。n2.要选择适当的资本劳动比率。n3.要注重社会劳动生产力的不断增长 。n4.要保持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的基 本平衡。 二、经济增长的制约条件 n经济增长的制度条件主要有:n劳动力供给状况n技术进步程度n必要的消费增长n产业结构的适应性n企业素质n自然资源的数量及开放利用程度n对外贸易状况 第二节 经济

5、增长方式及其转变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n 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就是经济增 长方式,它可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 形式。n 我们可以从经济增长源泉的角度 来理解和区分两种形式,二者的区分 是相对的,有时相互交叉和同时并存。 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及 其转变 n (一)我国过去采取粗放型外延式为主的经 济增长方式,是由当时历史条件决定的。n (二)我国在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上应坚持 的原则n有利于持续、协调的经济增长n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n满足社会需要,即有利于经济结经济结 构优优化、社会 福利改善和使环环境得到保护护等(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注 意的问题 n1.努力提高“要素生产率”,这是实现经

6、济增 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n2.在推进经济进经济 增长长方式转转型的同时时开辟劳动劳动 密 集型产业产业 。n3.注意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n4.协调要素在部门、地区间的配置。n5.防止经济经济 大起大落式的增长长。n6.以体制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和途径 n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经济建设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 性。n 第一,它是缓解我国人口众多而资源短缺 矛盾的需要。n 第二,它是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变化和实现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n 第三,它是搞活国有企业的需要。n 第四,它是避免经济大幅度波动和实现可 持续增长的需要。n

7、 第五,它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缩小与发 达国家差距的需要。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效 益,关键在于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形成 有利于实现集约型增长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经 济运行机制。第一,形成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 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第二,形成有利于公平竞争和优化资源 配置的市场运行机制。第三,形成有利于实现集约型增长和提 高经济效益的宏观调控机制。第四,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 机制。 第三节 经济增长、经济波动与通货膨胀 n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是相联系的,不同 时期的经济增长率是不相等的,总会有高低差异 。n 经济增长率大起大落的经济波动可称为失衡 性波动。n (二)失

8、衡性经济波动表现形式n 先是需求过旺,经济过速增长,物资短缺, 物价猛涨;继而增长率大幅下降,失业增加,市 场疲软。n 失衡性经济波动必然造成资源严重损失,破 坏经济运行,阻碍经济发展。 (三)影响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 n1.与积累率相联系的投资率的变动。n2.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换。n3.经济体制本身的因素。n4.技术进步、人口增长的变动和重要资源 的发现,大范围气候条件的变化,也是影 响经济波动的外生力量。 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及其治理 n (一)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n 1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类型n 经济过速增长与通货膨胀存在密切联系。通货膨 胀虽然是一种货币现象,但它的成因却与经济过速增 长

9、所造成的社会总供求的矛盾密切相关。n 具体分为三种类型:n 需求拉上型n 成本推动型n 价格结构调整引起的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产生的严 重后果 n (1)通货膨胀破坏了资源有效配置的环境 ,大大降低了社会经济效益。n (2)通货膨胀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 n (3)通货膨胀扰乱了收入分配秩序,从而 引发经济、社会的不稳定。n (4)通货膨胀还会造成贸易收支恶化,影 响出口产品竞争能力。 (二)通货紧缩及其治理 n1我国近年来通货紧缩的原因 n第一,宏观紧缩政策所带来的滞后效应;n第二,改革措施集中出台导致有效需求减少;n第三,从供求状况看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原因 。n2通货紧缩

10、对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n第一,抑制经济经济 增长长,甚至会导导致经济经济 衰退。 n第二,增加企业债务负业债务负 担,降低企业偿债业偿债 能力 。 第三,持续的通货紧缩易形成需求不 足通货紧缩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 n 第四,对进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的影响。n第四节节 社会主义义初级阶级阶 段的经济发经济发 展n 一、经济发经济发 展与经济经济 增长长 n (一)经济发经济发 展的涵义义n 经济发经济发 展是指一个社会或地区经济经济 的整 体演进进和改善。具体地说说,经济发经济发 展包括以 下三层层涵义义: 一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即一个国 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 n 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n 三是经济

11、质量的提高。n (二)经济发经济发 展和经济经济 增长长的关系n 二者的联联系主要表现现在:经济经济 增长长是经济发经济发 展 的物质质前提,是实现经济发实现经济发 展的手段和基础础,而经经 济发济发 展是经济经济 增长长的目的和结结果。n 二者之间间的区别别:n 经济经济 增长长偏重于数量方面;n 经济发经济发 展既注重数量更注重质质量,不仅仅包括增 长长的内容还还包括社会甚至政治方面的某些进进展。 二、二元经济结构及其转换 n (一)二元经济结构的涵义n 是指发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城市现现代部门门 与农农村传统传统 部门门并存的经济结经济结 构。n (二)二元经济结经济结 构是我国国民经济

12、结经济结 构的一个基本特征 n (三)通过过工业业化、农业现农业现 代化与人口 城市化的良性循环环,促进农业进农业 剩余劳动劳动 力的 转转移是实现实现 二元经济结经济结 构转换转换 的基本途径 当前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n 第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速工业化进 程。n 第二,改造传统农业,加速农业现代化进 程。n 第三,走多元协调发展、梯次递进的城市 化道路,加速城市化进程。n 三、经济经济 与社会可持续发续发 展n (一)可持续发续发 展的实质实质 及其主要内容n 实质是将当前的经济发展与长远的经济发展结合 起来,既要满足人们当前的需要和物质利益,又要重 视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正确处理经济

13、增长与人口、 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 社会全面进步。 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经济的可持续性(2)生态的可持续性(3)社会的可持续性(二)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着重做好 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n 第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n 第二,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建立资 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n 第三,加强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 ,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n 四、经济经济 社会发发展战战略n (一)经济经济 社会发发展战战略的涵义义 (二)发展战略目标 n (三)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要遵循的原则n 第一,适合本国国情

14、。n 第二,考虑所处的国际环境。n 第三,尊重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 。 n 第四,注意反对两种倾向。n (四)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经济发经济发 展战战略 部署及全面建设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n 努力实现八个方面关系全局的主要任务:n (1)走新型工业业化道路,大力实实施科教兴兴国战战略和可持续续 发发展战战略;n (2)全面繁荣农农村经济经济 ,加快城镇镇化进进程;n (3)积积极推进进西部大开发发,促进进区域经济协调发经济协调发 展;n (4)坚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经济 制度,深化国有资产资产 管理体制改 革;n (5)健全现现代市场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观调 控;(6)深 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n (7)坚坚持“引进进来”和“走出去”相结结合,全面提高对对 外开放水平;n (8)千方百计扩计扩 大就业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