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_福柯的后现代主义理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153229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5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讲_福柯的后现代主义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第六讲_福柯的后现代主义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六讲_福柯的后现代主义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六讲_福柯的后现代主义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六讲_福柯的后现代主义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讲_福柯的后现代主义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讲_福柯的后现代主义理论(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讲 福柯的后 现代主义理论*1后现代主义思潮概况v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60年 代主要是80年代以来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 泛文化思潮,也是对现代文化哲学和精神价 值取向进行批判和解构(deconstruct)的一种 哲学思维方式和态度。这一反现代性思潮虽 然孕育于30年代现代主义的母胎,但主要是 后现代社会(又称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晚期资本主义)适应科学技术革命发展需要 的产物。 Date2后现代主义思潮概况v后现代主义这个话语最初产生于四五十年代 的建筑学、诗歌等领域,表示有不同于传统 的风络,个性化的风络,到了60年代,表现 为一种文学文化现象。60年代

2、之后,便被赋 予了一种哲学的概念。 Date3格雷夫斯的作品Date4马来西亚后现代建筑群 Date5后现代主义思潮概况v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 (1)反主体性(counter subjectivity) 后现代主义 哲学继尼采的“上帝死亡”的口号之后,提出“ 主体死亡”、“人已死亡”的口号,他们的意思 是说主客二分式的主体和人的概念不现实, 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人类中心论” 已破灭。 Date6后现代主义思潮概况v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v(2)反普遍性及反同一性 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 差异无所不在,即使在重复中也有差异出现 ,无差异的世界是苍白枯燥的世界,传统哲 学以普遍性(un

3、iversality)、同一性(identity)为 人的最高本质,只能使人成为丧失个性、无 血无肉无情感的抽象的人。 Date7后现代主义思潮概况v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v(3)不确定性(uncertainty) 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没有独立自 在的世界,世界是由语言构成的。这就是说,世界本身有语 言的结构,语言不是人表达意义的工具,它有其自身的体系 。每一件已知的事物都是由语言来中介着的,所谓事实、真 理只是语言上的。在他们看来,“不是我说语言,而是语言 说我”。这样,人就从西方传统哲学所讲的以人为中心的地 位而退居到为语言所掌握的地位。但语言又总是不确定的, 并且随言说者的不稳定的情绪

4、而动摇不定。因此,一切都是 不确定的、模糊的、多元的和解构的4。 Date8后现代主义思潮概况v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v(4)内在性(internality)如果说不确定性主要代表中心 消失和本体论消失的结果,那么内在性则代表使人 类心灵适应所有现实本身的倾向。这表明后现代主 义哲学不再具有超越性(transcendence),它不再对 精神、价值或终极关怀、真理、美善之类超越价值 感兴趣,相反,它是对主体的内缩,是对环境、现 实、创造的内在适应。 Date9后现代主义思潮概况v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v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对现代主义质疑、反思和批判的 一种新的认知范式。它的矛头指向传统哲学中的

5、教 条主义、形式主义、经验主义,是彻底反传统、反 权威的。它由逻各斯中心主义转向非中心的多元主 义,由深度模式转向平面模式,由以人为中心转向 反传统人本主义。它可以促进我们拓展视野、观念 更新,转变以往僵化、封闭的思维方式,实现学科 交融,不断向大众化和现实生活贴近。 Date10后现代主义思潮概况v从形式上讲,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 主义的思潮,它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 ;v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 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 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 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

6、,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 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在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 批判与解构;v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 的纠正与反叛,是一种在批判与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极 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过正”的“矫枉 Date11后现代主义思潮概况v后工业化社会是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宽大温床。伴随着历 史剧变,人们难免对旧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产生厌倦、怀 疑、甚至嘲笑,他们不再认为对社会的发展负有责任,宁愿 将个人生活置于随心所欲、纷乱无序的状态中。中心变成多 元,永恒成为变迁,绝对变成相对,整体成了碎片 v后工业社会是美国社会学家D贝尔创造的名词,他在后 工业

7、化社会的来临中用以描述20世纪后半期工业化社会中 所产生的新社会结构贝尔所谓后工业社会的“轴原理”是说 “理论知识的中心地位是社会革新和政策形成的根源”。从 经济方面来说其标志是由商品生产经济变为服务经济;从职 业方面来说,专业和技术阶级处于优先地位;在决策方面, 是创造新的“知识技术”。 Date12后现代主义思潮概况v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渊源v1、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反形而上学倾向 现代西方哲学要么认为形而上学命题是假命题或没有意义得 到命题,要么绕开形而上学问题大谈其他问题,要么认为形 而上学问题是无法解开得到问题。v2、维特根斯坦的后期语言哲学 哲学的混乱和争论皆源自对语言的误解,源自哲学家说

8、了不 可说的东西。因此,哲学就是澄清问题的活动,它的根本任 务就是把能用命题和语言说明的与不可说的东西划分开来。 这就是西方哲学史上著名的“语言转向”。Date13后现代主义思潮概况v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渊源v3、尼采的非理性主义和非道德主义观点 尼采要打倒一切偶像,摧毁西方几千年的哲学传统即在 二元对立中思维的传统,进行价值重估。尼采抬高意志,贬 低理性,宣扬非理性主义。尼采把是否有利于“提高权力感 ”作为衡量真理和区分善恶的惟一标准。v4、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的激烈批判及其关于“存在”、“ 语言”的学说 海德格尔要否定包括尼采和马克思在内的一切持有二元对立 的形而上学思维的哲学。他认为对“存在”

9、应该“理解”, 理解的实质是人的自我理解;“语言是存在的家”。这样, 海德格尔就瓦解了传统哲学的观念与实在、主体与客体对立 的二元论,大大启发了后现代主义者的理论建构。 Date14后现代主义思潮概况v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渊源v5、解释学的发展对传统哲学的冲击 解释学反对传统哲学对本体、本质的追问,否认中心、整体 性、认识性、客观性,强调主体对事务、对象的解释、理解 ,注重从主体出发而发生的主体与对象的意义关系。否认传 统哲学对一元论、事物的客观性和意义的确定性的强调。主 张多元、主观和不确定。v6、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以及文本主义的影响 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科学、启蒙遗产及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的 批

10、判,存在主义对人的生存的孤独性、虚无性及不确定性的 强调,以及文本主义关于“一切事物都是文本”的观点等, 也都从不同的方面,如批判现代性、解构主体性、颠覆客观 性等,为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理论来源。Date15后现代主义思潮概况v后现代主义名家:利奥塔 v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后现代思潮理论家让弗郎索瓦利 奥塔(19241998)。少年时代经历过二战和德国纳粹对法国 的占领。纳粹的暴行,尤其是“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大屠杀, 成了利奥塔不断反思的对象,也令他对黑格尔思辩叙事的前 提“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产生怀疑,这成为后现代主义的 来源。利奥塔的主要理论著作有利比多经济学(1974) ,后现代状

11、况:关于知识的报告(1979),公正( 1984)和多元共生的词语(1986) 等,后现代状况 一书,曾经在80年代初引起西方哲学界有关后现代主义问 题的深入论争,至今仍被认为是研究这一课题的经典著作之 一。 Date16后现代主义思潮概况v后现代主义名家:利奥塔 v何谓后现代主义?利奥塔称:“我将后现代一词定义为对元 叙事的怀疑。”那么,何谓元叙事?利奥塔说:“元叙事或 大叙事,确切地是指具有合法化功能的叙事。”v后现代乃“现代的一部分”,后现代只是对“现代”的预先 规定及假设提出疑问,“后现代总是隐含在现代里,因为现 代性,现代的暂时性,自身包含着一种超越自身,进入一种 不同于自身的状态的

12、冲动”。在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大家的 思想家中,只有利奥塔坦承自己是“后现代主义者”。Date17后现代主义思潮概况v后现代主义名家:利奥塔 v利奥塔说:“如果哲学家们帮助了这样一种观点:在不存在 权威的地方存在权威,并予这种权威以合法性,那么他们就 不再是在真正的思考。”利奥塔还认为,在普遍适用的宏大 叙事失去效用后,具有有限性的“小叙事”将会繁荣,赋予人 类新的意义价值。v他宣告:元话语已经过时,元叙述的社会语境如英雄圣贤、 拯救解放、伟大胜利等已散入了后现代知识的杂乱的星空中 ,人们不再相信伟大“推动者”、伟大“主题”,人们只运用“小 型叙事”,只相信后现代世界是一个“凡人”的世界。Dat

13、e18后现代主义名家:德里达v雅克德里达 (Derrida,1930 2004)当代法国哲学家、符号学 家、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解构 主义思潮创始人。德里达的理论 动摇了整个传统人文科学的基础 ,也是整个后现代思潮最重要的 理论源泉之一。主要代表作有 文字语言学(1967)、声音与 现象(1967)写作与差异 (1967)、散(sn)播(b) (1972)、哲学的边缘、立 场(1972)、人的目的 (1980)、马克思的幽灵等。Date19后现代主义名家:德里达v德里达解构的对象主要是传统哲学。认为一 切都是不确定的,他从语言入手,拆解“逻各 斯中心主义”与“在场”,否认本体、本质的存 在。事

14、物不存在一个固定的、先在的根本性 特征或本质,一切都是变动的、不确定的, 意义只存在于解释者的解释行为中,“阅读就 是一种误读”。因此本体、在场是不存在的,“ 逻各斯中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在场”也是必 须解构的。Date20后现代主义名家:德里达v反对二元论,主张自由嬉戏。从反“逻各斯中心主义 ”出发,消解中心与本原,颠覆二元结构和等级结构 ,使事物之间、等级结构的两极之间变得“自由嬉戏 ”。如果坚持以“逻各斯中心主义”或“在场的形而上学 ”的观点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则必然会导致形而上 学的“二元论”。即认为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中心与 非中心等的二元结构。认为要把一切都放在同一平 面上,让各要

15、素之间、等级结构的两极之间进入一 个自由嬉戏的范围。 Date21后现代主义名家:德里达v反对言语中心主义,并由此更进一步地解构形而上 学大厦本身。言语中心主义就是认为言语和写作是 对立的,“言语的本质是说话而不是写作,写作不过 是说话的派生物(记录)” 言语更能直接地表达说 话人的意思,写作则使说话人的意义不能完全自我 呈现。言说优于写作。他认为言说和文字是一种平 等和互补的关系:文字、书写记录言说,是说话的 记录形式,说话是文字、书写的补充形式,二者不 可偏废。Date22后现代主义名家:德里达v逻各斯中心主义:在我们的思维和语言之外,存在 着一种独立的本源性实在,这种实在的存在和变化 是

16、由一些确定无疑的本质或原则所支配,这些本质 或规则,就叫逻各斯。一切经验、言语、文字都是 用来表达、再现客观逻各斯的工具或手段。v经验是对逻各斯最直接的把握,言语是对经验的直 接表达,文字则只不过是言语的一种再现。言语是 心境的符号,文字是言语的符号。 逻各斯主义同时 不过是一种言语中心主义。Date23后现代主义名家:罗蒂v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19312007) 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 哲学家、思想家,也是 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的 主要代表之一。Date24后现代主义名家:罗蒂v罗蒂的著作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被陆续介绍进中 国,中译本包括哲学和自然之镜(1986)、后哲 学文化(1992)、偶然、反讽与团结(12003)、 真理与进步(2003)和筑就我们的国家 (2006)等。v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教授罗素伯曼曾经与罗蒂共事 多年,在他看来“他(罗蒂)把哲学从分析的桎梏中拯 救出来”,让哲学回归到“哲学的核心人之为 人,政治社群中人与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