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学技术概论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2147585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科学技术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当代科学技术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当代科学技术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当代科学技术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当代科学技术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科学技术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科学技术概论(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科学技术概论教师:张合斌 班级:广电0401,0402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roduction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roductionn为什么从事广播电视新闻的人员需要学习 科学技术常识?案例思考n人民网-传媒-新闻记者:2004年十大假 新闻盘点- 9.大批“毒面粉”流入黄石 n重翻40年前的人民日报荒唐年代的经典宣传 报道nn人民网-传媒-新闻记者:2004年十大假新闻盘点- 9.大批“毒面粉”流入黄石 n 【刊播媒体】楚天都市报等 n 【发表时间】2004年10月10日 n 【作者】张斌、石勇(记

2、者) 【“新闻”】一种增白剂严重超标的“毒面粉”流 入黄石部分学校和企业食堂,一些面粉店也公开销 售。昨日,黄石市工商部门首次清查就查获3.5吨 。工商部门查获的“毒面粉”包装袋上有“豫花牌 ”字样,厂址注明为“河南省大程面粉实业有限公 司”黄石市疾控中心抽检化验,昨日作出检测 报告表明,这种面粉过氧化本甲酰(俗称增白剂) 每公斤含0.089克,而国家标准含量每公斤不能超 过0.006克,超标14倍黄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 宋焰超介绍,过氧化本甲酰是一种增白剂,过量食 用对人体肝、肾等有损害,长期食用此种面粉,易 患肝病。因此,“豫花”面粉成了“过街老鼠”, 人人喊打。n【真相】10月31日,国家

3、粮油质量监督检验 中心判定“豫花”牌面粉“过氧化苯甲酰的含 量完全符合国家标准”,为“豫花”面粉彻底 洗清不白之冤。11月4日,河南大程面粉 (集 团 )实业有限公司所有的三条生产线已全面 恢复运转,“豫花”风波终于告一段落。【点评】中华工商时报10月20日刊文指出:“此次 发生在湖北的豫花面粉有毒事件至少有以下的问题: 一是送检产品是个人购买的,这个人是谁?有什么样 的目的?他买了以后有没有调包?有没有掺假?二是 检测机构,有没有此项职能、职权?即一个区里面的 卫生系统的检测中心有没有检测粮油的资格?三是就 算这个检测中心有这种资格,它也无权擅自公布检测 结果。按程序他们应当向主管部门或政府

4、的执法部门 报告,要求执法部门按照执法程序处理问题;四是执 法部门为什么不和被抽查单位核对检测结果?以致出 现发布单位将检测标准搞错的错误,本来是0.06,他 搞成了0.006,一下子把标准缩小了10倍;五是有关方 面为什么没有和工厂核对就直接发布这一结果,给企 业造成了被动。”如果所有的记者都能这样多问几个为 什么,恐怕假新闻就会少很多。当然,故意造假者不 在此列。重翻40年前的人民日报荒唐年代的经典宣传 报道n“无煤也炼焦,无焦也炼铁”“开展小麦双千斤县、三千斤社、五千斤大面 积丰产田、万斤高额丰产田运动”“掀起一二五十(即日产一万吨铁、二万吨焦 、五万吨矿石、十万吨煤)运动”“全省七天实

5、现煤气化,三天实现超声波化”n数不清的“新民歌”,像“大跃进”一样,一跃就没 劲了。流传至今的名作不多,就有这首: 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 撕片白云揩揩汗,凑上太阳吸袋烟。 思考科学常科学常 识识主观意识主观意识政治需要政治需要 您的思考 科学常 识课程说明n授课对象:广电0401班、 0401班n计划学时:36n学分:2n考核形式:笔试80%,平时作业、考勤占分20% n授课方式:授课以课件、投影仪教学为主,观看 相关视频资料为辅,深入浅出的说明教学内容。n授课内容:4大部分18个主题内容教材说明n科学技术概论,胡显章、曾国屏主编 高 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面向21世纪教

6、材)n现代科学技术导论,宗占国等编,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3版参考文献n1.全球的变化与我国未来的生存环境 气象出版社 符淙斌编 1996n2科学技术发展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士舫等编 2005n3.自然科学技术简明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 钱如竹等编 2002n4.天文知识选讲 科学出版社 叶壬癸编 2002n5生物技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谈家桢编 1996n6.现代生物技术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瞿礼嘉等编 1998n7.混沌生物学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张建树编 1998n8.信息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杨钧锡编 1994n9.新材料技术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张杏奎编 1992n

7、10.激光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杨立忠编 1994n11.能源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黄毅成编 1997n12.海洋开发技术 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 曾呈奎编 1996n13.教育技术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何克抗等编 2002主要内容n导论n第一编 近代科学技术(第1-4章)n第二编 现代科学技术(第5-10章)n第三编 当代高新技术(第11-15章)n第四编 科学技术与社会(第16-18章)导论n“科学” 的解析n“技术” 的解析n科学与技术的关系n汤浅光朝的“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学说n李约瑟和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n建国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现状、远景n科学与伪科学的主要区别 “科学”

8、的解析n科学一词,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 为scientin,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 ,英文为 science,其本意是知识。n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 译为“科学”。 n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n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 用“科学”二字。 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n1543年在科学史上是极为重要的一年,哥白尼 的天体运行论出版, “太阳中心说”的诞 生,标志着天文学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 来,自然科学从此获得新生,这是在近代科学 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大事。n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9、, 标志着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加快了步伐。在牛顿力学基础上 机械自然观人们应用机械论的观点解释自然,解释动物与人等 生命体,解释社会的结构。具有代表意义的观点: 18世纪 法 拉布拉斯机械决定论 18世纪 法 笛卡尔、拉美里特 人是机器 18世纪中 美 斯宾塞 社会静力学总体上,当时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没有体现出来,科学与社会 经济发展没有多少直接联系,人们对科学的理解没有超出科 学的本意,没有超出“知识”的范畴。特点n人们应用机械论的观点解释自然,解释动 物与人等生命体,解释社会的结构。n总体上,当时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没有体现 出来,科学与社会经济发展没有多少直接 联系,人们对科学的理解没有超出科学的

10、 本意,没有超出“知识”的范畴。19世纪牛顿力学大厦的危机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天空的乌云爱因斯坦 狭义相对论和广 义相对论普朗克,爱因斯坦,波尔,海森伯, 薛定谔等在30年探讨基础上形成的量 子力学体系。20世纪自然科学的两根理论支柱时间,空间,物质,运动的本质统一性波粒二象性,不确定关系,概率波等辩证唯物主义微观粒子认识,天体物理,宇宙模型 现代化学,分子生物学,生命科学 原子技术,核技术,克隆技术 电子技术,信息技术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分形学等 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社会学特点n科学从自然科学进入到各个领域,并取得 重大突破。n科学产生的新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的

11、推 动作用,科学体系的形成,科学技术事业 的规模化,国家化,国际化。n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的在伦理学、哲学层 次的反思。“技术” 的解析n技术(technology)的原意是木匠。木匠能 按照人们的需求与意图把木料加工、组合 ,制成物品。n亚里士多德称“技术”是制造的智慧。三次产业技术革命18世纪 英 约翰.凯伊 飞梭n瓦特 蒸汽机 第一次产业革命n内燃机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产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 电动机和发电机问世n20世纪中叶以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 空间技术 第三次产业革命n技术:是指人类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 过程中通过创新所积累的经验,知识,技 巧以及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工具和

12、 规则体系,这一体系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技术与科学的内在联系与区别n自然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它的最终成果表 现为关于自然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n技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n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重要因素,其发展同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相关。汤浅光朝的“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学说n科学和技术一开始是相对独立发展的,科 学和技术的充分结合乃是近代以来的事情 。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从培根和笛卡尔时代 开始。但一般认为哥白尼吹响了科学的第 一号角。n历史上科学中心有过多次转移。n科学技术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匀性 ,也同社会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性紧密相关。n英国 贝尔纳 科学中心在世界范

13、围内流动n日本 汤浅光朝 “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学说n所谓科学中心是指这样的国家或地区,其 科学成果超过当时世界科学成果的总数的 1/4。n这样的国家或地区维持这一比例的时期称 之为“科学兴隆期”。近代科学中心的转移1 意大利 1540- 1610佛罗伦萨 ,威尼斯,帕多瓦2 英国1660- 1730伦敦3 法国1770- 1830巴黎4 德国1870- 1920柏林5 美国1920-至 今加利福尼亚,硅谷等n这一科学中心说的理论,客观的说反映了 自14世纪以来中国的科学技术,甚至中国文 明落后西方国家的现实。n同时,也明显带有“欧洲中心论”的偏见。n20世纪中叶以前,绝大多西方学者对中国古 代

14、文明一无所知。n认为中国只有发达的人文学传统而缺乏科 学技术传统。爱因斯坦的一封信:“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 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 逻辑体系(在欧几米得的几何学中)以及 (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 可能找出的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中国的 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 。要是这些发现果然都做出了,那倒是令 人惊奇的事。”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许良英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574李约瑟和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n:“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 同时代的欧洲,尤其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 此。”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果n数学n天文n地学n农学n医学nn建国

15、初,中国科技状况n全国科技人员低于5万人n其中,自然科学研究人员不超过500人n专门研究机构仅有30多个建国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现状、远景n50年代中期“向科学进军”n核技术,导弹,航天航空技术的重大突破n文化大革命,两弹一星n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n1985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n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n神州卫星5、6,嫦娥计划n南极探测n科学与伪科学的主要区别n科学知识来源于实践,虽大量运用假设,但决 不武断,并不断接受实践检验,尽可能排除主观 臆想;而伪科学大量使用主观臆想,将不同的现 象之间乱联系。n科学是系统的知识,即知识与知识之间强调相 互联系,尽可能形成严密地逻辑关系(当代大统 一理论是其中的典型);而伪科学的体系是乱拼 凑的,经不起推敲,并不敢面对事实的证伪。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