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奶案例分析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2146842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5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子奶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太子奶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太子奶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太子奶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太子奶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子奶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子奶案例分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子奶股权争夺分析一、引言自太子奶集团资金链断裂,深陷财务困境之后,利益相关各方围绕着控股权展开了激烈的明争暗斗。由此引出的品牌存亡与产业安全问题发人深省。2二、背景分析1、雀巢: 1984年即进入中国市场的老牌跨国企业 2006年,雀巢在黑龙江双城建立起自己在中国的奶制品基地。是最早实现奶源本土生产的跨国奶粉企业之一 立足中国本土,已经成为雀巢公司在中国的一个中长期战略 雀巢在中国的短板,主要在二三线城市的销售网络没有铺开,生产渠道也并不顺畅 3二、背景分析2、太子奶集团: 曾经辉煌 1997年,以8888万元中标中央电视台广告,成为当时的标王企业 2002年开始,先后投资三十多亿元,在湖南

2、株洲、北京密云、湖北黄冈、江苏昆山、四川成都兴建了五大乳酸菌奶生产基地。 在全国30多个省市、3000多个县建立起来的100个营销大区,包括3000多个一级经销商和10多万个二级批发商, 销售额从2001年的5000万元开始,已连续5年翻番,到2006年达到15.3亿元。市场份额高达70%以上。4二、背景分析2、太子奶集团: 深陷财务困境 经过非理性的快速扩张之后,终于在2008年年中,太子奶集团爆出资金链断裂的消息根据2008年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尽职调查报告显示:太子奶总资产为26亿元,债务为25.4亿元,其中,包括花旗、建行、招行等在内的银行债务13.6亿元,经销商约4亿元,供应商约3

3、亿元,建筑工程款3.7亿元,内部集资款超过0.9亿元等,共有债权人超过7300人。而据李途纯负责的债务清算组6月份提交的报告,太子奶的债务总额为25.4亿元,其中银行债务13.5亿元。 太子奶债务过于复杂,不仅债权人数量庞大,而且,其资产均已经抵押或者重复抵押,无法分割出售或者出租,必须和所有债权人达成和解才能对资产进行处置. 5二、背景分析3、李途纯其人其事其言 其人其事 李途纯做过国有企业的干部,然后下海印过挂历、开过书店、酒店、录像厅,也给别人打过工、卖过粮油, 李途纯于1996年创立太子奶,以中国乳酸菌饮料市场的“启蒙者和推广者”自居 李途纯为人非常强势,也非常讲义气。 其言 “在股权

4、上我还是最大股东,这一点没变;在管理上我依然愿意去关注细节,这一点也没变。” “淡化家族企业色彩没错,但从股权结构上看,我决不会放弃大股东的地位。” 他(李途纯)甚至表示“太子奶有十大元老,百位终生员工,不管犯什么错误,只要不触动太子奶根基都不会追究。”6三、故事1、李途纯的战斗历程 2006年下半年,雀巢表示要收购太子奶集团51%的股份,遭到李途纯断然拒绝。 2007年1月,为解资金困境和尽快实现上市,太子奶集团引进英联、摩根士丹利、高盛等风险投资7300万美元,并成立“中国太子奶(开曼)控股有限公司”。同时,双方还签了一份对赌协议:在收到7300万美元注资后的前3年,如果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

5、超过50%,就可调整(降低)对方股权;如完不成30%的业绩增长,李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 2007年9月,太子奶获得花旗银行、比利时联合银行、香港华商银行、马来西亚大众银行等六大国际财团提供的5亿元无抵押、无担保、低息三年期信用贷款。 2008年11月,由于财务危机,李途纯将超过六成的太子奶集团股份以4.5亿元转让给三大投行。作为代价,三大投行将在一个月内支付近5亿人民币,以挽救太子奶。后因三大投行无法兑现承诺的追加投资,李途纯的控股权失而复得。 2008年12月株洲政府组建高科奶业,托管太子奶集团,托管期一年。根据协议李途纯手中持有的接近70%的股份全部抵押给高科奶业,李途纯名义上拥有这部分股

6、份,但是却没有权限处置。7三、故事 2009年7月,高科奶业有意引进雀巢作为战略投资者。然而雀巢版收购计划遭到李途纯的强烈反对,在“避免民族品牌被外资收购”的旗号下,已经签订的合作框架协议最终夭折。 2009年10月底,高科奶业再次发出招标书吸引有意向的战略投资者,截至12月,五家参与竞购的企业,分别是方正集团、新希望集团、河南白象集团、海航食品集团和澳优乳业的控股股东湖南新大新集团。此次招标再次遭到李途纯的反对,李途纯认为,根据太子奶集团与高科奶业签订的租赁协议,高科奶业今年的销售业绩必须达到12亿-14亿元后,才能牵头引进战略投资者,然而,目前销售业绩仅有5.4亿元的高科无权引入战略投资者

7、。 2009年12月14日,李途纯立下承诺“保证12月22日前带回3000万元的原材料,恢 复生产”,得以重掌太子奶。但他却再度让太子奶和湖南省相关部门失望。3000万元原材料未能到位。 2009年12月23日,“相关方面”召开会议决定高科奶业重新接管太子奶,并于当天傍晚将决定下达至太子奶和高科奶业。 2009年12月31日,由于未得到方正集团、新希望集团等3家企业的积极回应,原定的“5进3”太子奶重组第二轮细节性谈判最终未能举行。 8三、故事2、博弈各方的动机与行为分析潜在的并购方:雀巢: 接盘太子奶优质的营销网络可弥补雀巢在中国的短板,有助于雀巢向中国乳品业第一阵营迈进。 雀巢在此过程中采

8、取欲擒故纵的策略,一直若隐若现、不急不缓,似乎胜券在握。方正集团: 据一位接近李途纯的人士称,方正集团是李途纯引荐过来的,也是与有关方面接触最早、谈得最久的潜在投资者。 方正集团作为IT企业与乳品行业格格不入,但是他们对投资太子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方正集图是否有能力扮演白衣骑士的角色?9三、故事2、博弈各方的动机与行为分析潜在的并购方:新希望: 此前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新希望乳业执行总裁李成云表示不会满足仅限于乳业第二梯队,也不会主打常温奶。 如果能将太子奶纳入怀中,对于拥有众多地方小品牌,重视牧场建设的新希望乳业是锦上添花。 但是,新希望先后在全国范围内收购了11家企业,花了一年时

9、间才基本理顺关系。2009年的净利润最多只有几千万,很难背起26亿元的巨额债务。澳优乳业: 作为中国高端奶粉市场五强,澳优乳业看重的是太子奶在二、三线城市强大的销售渠道。 澳优10月份在香港上市,募资12亿港元,并购底气充足。 但是乳业专家王丁棉认为,相比太子奶的债务,澳优乳业自建厂房成本更低些。10三、故事被并购方:太子奶集团(李途纯): 李途纯的目标是要保持自己在太子奶的控股地位。 目的在于引进纯粹的财务投资者,化解财务困境。 所谓的“民族品牌”或许只是李途纯手中的一张牌而已。风险投资方(英联、摩根、高盛) 作为风险投资者,他们的目的在于推动公司上市后,套现获利。 曾经有机会以5亿元的代价

10、,换得李途纯所有的股份,但最终放弃,为何?或许是太子奶的财务黑洞让他们止步。 他们的背后是否有雀巢的身影?11三、故事利益相关方:株洲市政府: 作为地方政府他们最关心的是稳定、就业与税收问题。不稳定因素主要来自于长期被拖欠工资的太子奶员工和拿不到货款的债权人-经销商与供应商。 株洲市政府与李途纯的关系非同一般,希望能尽力帮助他。但是,太子奶债务过于复杂以及之前李途纯家族式运作等,都让政府方面头痛不已。 借助雀巢的品牌优势可以稳定各方人心,因此,株洲市政府乐意和雀巢方面合作。但是,由于受到“民族品牌”的社会舆论压力而显得举棋不定。12四、结局猜想太子奶最终命运会是如何?被卖、破产清算还是李途纯化

11、解了财务困境重掌太子奶集团? 最有可能的结局是被卖。一是面对太子奶危机的久拖不决,株洲市政府维稳的压力越来越大。二是如果破产清算,风险投资方前期7300万美元的投入极有可能收不回来。 当然,最理想的结果是李途纯找到白衣骑士,化解财务困境后重掌太子奶。虽然方正集团是李途纯引荐的,但是,方正能否背负太子奶26亿元的财务黑洞,却是个很大的疑问。13五、案例思考 民族品牌与产业安全何者为重? 个人认为所谓民族品牌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品牌更多的是市场化的产物,是现代营销的结果。品牌的存亡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其实,真正强大的品牌往往是世界性的。一个品牌如果消亡了,可以通过营销手段再造一个。虽然可能要花费巨大的财力,但这取于市场竞争。 而产业安全则关乎国家的经济安全,因此,不得不重视。14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