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发展主要集中的方向和我国新阶段电子政务发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122854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127 大小: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政务发展主要集中的方向和我国新阶段电子政务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电子政务发展主要集中的方向和我国新阶段电子政务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电子政务发展主要集中的方向和我国新阶段电子政务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电子政务发展主要集中的方向和我国新阶段电子政务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电子政务发展主要集中的方向和我国新阶段电子政务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发展主要集中的方向和我国新阶段电子政务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发展主要集中的方向和我国新阶段电子政务发展..(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政务发展主要集 中的方向和我国新阶 段电子政务发展战略(一)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主要集中的方向(二)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 要瓶颈和难点(三)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分析(四)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新阶段的特点(五)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新阶段建设的宗旨、 战略目标、关键要素和切入点内 容 提 要内 容 提 要(六)强化国家、省、地、市层面的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和顶层设计是实施新阶段电子政 务发展战略的“抓手”(七)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中关键架构设计的原则和相互之间的关联(八)知识管理和知识系统工程方法论最近,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领导同 志提出了今后一个阶段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 点任务是抓好电子

2、政务的总体框架设计和顶层 设计。这一任务的提出,明确了当前阻碍中国 电子政务向纵深发展的瓶颈到底是什么?准确 地提出了解决电子政务建设难点的途径,并确 定了如何提高电子政务建设绩效的导向。电子 政务总体框架设计和顶层设计的成果将产生中 国电子政务建设急需的一系列指导文件、管理 规范和前瞻性的与组织变革同步的技术标准, 从而使中国电子政务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走 向精细化的轨道。以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设计和顶层设计做为“抓手”,强化中国电子政务各个层面的结构设计和整体的组织,将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体化的电子政务结构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正步入“深水区”,不和体制改革紧密结合

3、,不进行各个层面的总体框架设计和顶层设计,将陷入“两难”的境地。目前全球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出 现的主要难点之一电子政府业务架构建立和总体结构设计滞后于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要求导致这个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错误地认为,电子政务就是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不需要对传统的政府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进行根本的改造,误认为电子政府就是工业时代传统政府形态在数字世界的映射。世界上众多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践已经证明,在这种“模拟”理论指导下做出的结果只能形成一个个计算机化了的政府业务流的信息孤岛。政务信息化建设中的政务信息化建设中的“ “信息孤岛信息孤岛” ”现象现象市长 计委经委人事工商农委

4、财政 科委税务水利计划项目产业合作政策市长 人事工商计委经委财政税务水利农委 科委政府 信息资源 管理中心计划项目产业合作政策危害:政务信息资源跨部门共享困难,做不到“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 ,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 。电子政务不是现有政务活动的 计算机化简单地将政务活动计算机化,回避政务流程重组、优 化、规范的许多矛盾,实质上背离了电子政务的基本 目标。政府的核心业务流往往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因此,任 何电子政务工程项目都应以审视和研究现有的业务流 程为起点,以改造和优化现有的业务流程为重点。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再设计是电子政务工程项目中最困 难、最有意义、最耗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政 务系统成

5、功的关键在这里。在政务流程梳理、优化、再设计 的基础上建立业务架构和模型已 进入决战阶段据国信办对各省、市电子政务建设基本情况调查结 果显示:按照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五个发展阶段来评价, 只有北京市、上海市、哈尔滨市、大连市、青岛市及厦 门市共6个“门户网站”正在从双向互动阶段向在线处理 阶段迈进,而吉林省、陕西省、浙江省和江苏省共4个“ 门户网站”正进入双向互动阶段。其余大部分的“门户网 站”基本处于单向在线服务阶段或向双向互动阶段迈进 的过渡过程中。从整体上看,地级市级“门户网站”功能 普遍较弱,绝大多数处于单向在线服务阶段。制约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加快发展的 主要瓶颈缺乏用科学方法论和 工具

6、建立相应的业务架构和模型分析调查结果可知,制约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加快发展的主要瓶颈在于,缺乏用科学的方法论和工具对企业和居民提供服务的业务域、核心业务线的分析、梳理和业务流程的再设计,这需要各级政府在进行顶层设计时对业务进行统筹考虑,打破部门限制,建立相应的业务架构和模型。电子政务的发展要求政务流程优化传统政府业务部门的设置是按职能划分的,如财务、 计划、工商、税务等。公务的办理也是由当事人到每个部 门逐一申办。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也习惯于这样一套规范的 行政方式。而电子政务要求以事务为中心,进行“一站式” 的服务,所以,实施电子政务必然会对传统的政府行政方 式带来挑战。例如,美国电子政务特别工

7、作组对28项政府业务(如 消费者保护、税收、保险、采购、物流等)进行的调查发 现,平均有19个政府部门(共考察了30个政府部门)在处 理同一项业务,如果一个社区要申请经济发展许可证,那 就需要填写多个政府部门的1000多个表格,每个表格都包 含类似的内容,给居民、企业和公务员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因此,缺乏政府组织架构的统一规划是成功实施电子政 务的主要障碍。“一站式”服务需要建立面向流 程的组织管理模式电子政务要提供“一站式”服务,必须对内进行基于 价值链的流程再造,建立面向流程的组织管理模式。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各地由于在规划之后缺乏对省 、市层面的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和顶层设计,特别是有些 决策

8、领导缺乏对建立业务架构意义的认识,更多地是看 重那些能够立竿见影显示政绩的具体应用“亮点”项目。 同时,由于复合型电子政务人才奇缺,许多政府部门只 好借用“外脑”,而“外脑”通常又是IT公司的技术人员, 他们往往以本公司的所谓电子政务解决方案将现行的政 府业务“模拟”到数字世界和互联网上。这是设计出一批 信息孤岛的重要原因。电子政务规划和统一架构总体 设计的区别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规划和战略框架,主 要是目标和任务的设计制订,在规划与试点 项目/工程项目之间,缺少了整整一个层次 的工作,即总体框架设计和顶层设计工作。正确合理的工作流程应该是在电子政务规 划之后,完成总体框架设计和顶层设计工作 ,

9、并以总体框架设计和顶层设计的成果,指 导试点项目和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特点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战略工程;电子政务是宏观与微观、全面与局部的综合统 一体;电子政务是一项需要进行战略信息资源管理的 知识系统工程;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和顶层设计需要科学的信 息化理论作指导。从决定经济增长的三个变量看 电子政务的驱动力要素成本、组织制度成本、要素质量是决定经 济增长的三个主要变量。大幅度降低组织的成本是新经济快速增长的需 求。例如,1992年美国开始电子政府计划正是 新经济蓬勃兴起的时候,至1996年,联邦政府 的开支减少了1180亿美元。同时,政府信息化 在20世纪的持续发展

10、为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快 速发展准备了条件。政府信息化在政府信息化在2020世纪的发展与世纪的发展与 美国新经济的关系美国新经济的关系政府内部政府外部1950年1990年涉及 范围业务流 计算机化业务流 重新设计政府重构1950年1980年1990年指导 思想为90年代美国新经济 的出现和发展准备了条件知识管理计算机处理内容的重点演变过程计算机处理内容的重点演变过程数据管理信息管理1950年1970年1980年机构改造业务流重新设计1990年计算机在政府中的应用,经历了主机、微机加局 域网、互联网三个阶段,处理内容的重点已由数 据管理、信息管理正快速走向知识管理。电子政务中知识管理的目标定位电

11、子政务中知识管理的目标定位互联网是进行知识管理的重要支撑环境,应用 了互联网,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 任何信息或与任何人进行数据通讯成为可能。知识管理实质上就是对一个组织集体的知识与 技能的捕获,然后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 够帮助组织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过程。知识管理战略的目标就是利用互联网,保证能 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递给最需 要的人。美国联邦组织架构服务参考模型美国联邦组织架构服务参考模型 中对知识管理的具体功能定位中对知识管理的具体功能定位 数字资产服务的核心任务数字资产服务的核心任务知识管理定义了一组功能,支持文档、报告及其他 资源的确认、收集、并转换为有意义

12、的信息。知识工程技术定义了一组功能,支持将专家的知识 转换为一个专家系统的知识基础。知识的获取定义了一组功能,帮助数据和信息的收 集。知识发现定义了一组功能,帮助从数据中确定有用 信息。知识分布和传递定义了一组功能,将知识送到目标 用户。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发展的 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起步阶段政府信息网上发布第二阶段:政府向用户(企业和居民)提供单向在线服务第三阶段: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第四阶段:在线事务处理,即以电子的方式完全地完成各 项政府业务的处理。第五阶段:无缝集成阶段,这是电子政府追求的理想目标 和最终方向。社会资源的无缝隙整合、组织的趋于零成本 运行,服务个性化和即时反应将是衡量信息社

13、会文明发展 阶段中任何一个政府组织信息化程度的四项主要标志。电子政务发展主要集中的方向电子政务发展主要集中的方向提高事务处理的程度(围绕政府、企业、居 民三个行为主体之间的紧密互动展开)提高数字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共享的程 度提高知识利用的程度提高一体化的程度提高政府信息资源的无缝集成程度提高对公众服务的个性化、即时反应程度美国政府信息化中的问题美国政府信息化中的问题信息系统满足 了特定的业务需求,但不是面向政 府整体业务优化的,同时,在关键政府业务领域中 ,存在大量的重复、交叉、空白的系统建设。死板笨拙的系统。没有正确反映业务运作的结构和流程,对错误的东 西作了自动化。重复建设,总是从头开

14、始。孤立的系统,各个系统之间无法共享数据,并依赖 于昂贵的、定制的接口系统去交换数据。信息孤岛。缺乏各个层面的电子政务总体架缺乏各个层面的电子政务总体架 构设计是实现跨地区、跨部门、构设计是实现跨地区、跨部门、 跨系统进行综合应用的最大障碍跨系统进行综合应用的最大障碍美国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OMB)于2001年7月 18日成立了“电子政务特别工作小组”,该小组由来自 46个政府机构的成员组成。该小组从全国350多个候选 项目中选取了24项电子政务项目,作为联邦电子政务 建设的重点。但是,很快发现,联邦政府缺乏统一的电子政府 结构体系是推进这24项重点项目建设的最大障碍。于 此,OMB于200

15、2年6月成立了由其直接领导的“联邦组 织架构管理办公室”(FEA PMO),主要负责建立联 邦政府统一的电子政府结构体系“联邦组织架构” (简称FEA)。美国电子政务新战略2002年2月27日,美国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公布了美国政府 新的电子政务战略:(1)指导原则三大原则是满足政府与企业和居民实现互 动的关键因素以公众为中心(不是以政府为中心)注重结果效用(不是注重形式)以市场为基础(不是以政府机构为基础)(2)战略目标从“以信息技术为中心”转变为“以公民为中 心”方便公众与政府实现互动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改善其绩效改善政府对公民的反馈能力美国电子政务新战略(3)建立联邦电子政府总体框架“联

16、邦组织架构”( 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4)收集和分析与建立“联邦组织架构”有关的政府业务 和数据信息,以便建立相应的关键要素架构和模型,进而 建立总体框架模型(5)用总体框架模型详细描述联邦政府与公众互动的过 程、政府需要履行的各种法定功能和各类业务及关键的业 务流程(6)整合和共享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的数据,改善 对信息系统的应用(7)通过在高效信息技术环境中优化其核心业务流的方 法,选择完成政府机构使命的路径,从而不断提升信息技 术的战略价值。FEAFEA(The Federal Enterprise The 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Architecture)的核心价值的核心价值FEA是以业务为中心,跨部门整合资源 ,对政府进行整体改进,以期形成一体化 电子政府的结构框架。FEA是描述、分析、改进政府对公众服 务的新机制,以期有效实施美国电子政务 新战略。FEA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