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题综合练习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52105809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大题综合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历史大题综合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历史大题综合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历史大题综合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历史大题综合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大题综合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大题综合练习(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次作业.(2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 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 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 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第一次大革命”是指什么? 指出其对中国历史发 展产生的影响。(6分) (2)请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评价“第二次大革命”?(8 分) (3)第三次大革命后,新政权建立初期面临怎样的困境 ?如何应对?(12分)(1)“第一次大革命”是指什么? 指出其对 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1

2、)(6分)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 集权的封建国家。(2分) 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 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 要影响。(每点2分,答两点即可得满 分,满分为4分)(2)请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评价“第二次大革命”?(8分 ) (2)(8分)(每点2分,满分为8分) 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清王朝,结束 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 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 面

3、存在局限性。(3)第三次大革命后,新政权建立初期面临怎样的困境?如 何应对?(12分) (3)(12分)困境:政治上受到国内外反动势 力威胁,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孤立和封锁中国 ;(2分) 经济上国民经济崩溃,百废待兴;(2分) 应对: 政治上:通过清除国民党残余势力、抗美援朝、 肃清反革命等措施巩固新政权;(3分) 经济上:恢复国民经济,实行一五计划,完成 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3分) 外交上: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答“一 边倒”的方针也可)。(2分) 第二次作业(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思想市场指的是思想有自由表达的环境,百家争鸣,执 政者不但不禁锢思想

4、,反而着力创造思想自由的氛围, 鼓励思想论争,自己则对救时主张择善而从。我国历史 上曾两次出现了思想市场春秋战国时代和民国初年 五四时期。改革需要新思维,需要新的理论、新的 思想、新的见解,需要各方人士为改革出谋献策。 中国的改革发展需要“思想市场”。 袁刚: 思想市场会使中国更有前途,人民论坛2012年 11月【上】 (1)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市场被谁所终结?明末清初出现思想 活跃的局面,但并未形成思想市场,试分析其原因。(8分) (2)1718世纪欧洲逐渐形成思想市场,其标志性的历史事件 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6分) (3)民国初年五四时期思想市场的情形可以用蔡元培的哪个主 张来概

5、括?结合史实说明五四思想市场形成的原因。(8分) (4)中国的改革发展需要“思想市场”。概述今天我国形成思 想市场的良好条件。(6分)1)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市场被谁所终结?明末清初出现思想 活跃的局面,但并未形成思想市场,试分析其原因。(8分) (1)秦始皇。(2分) 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高度强化; 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稀疏出现,自然经 济仍占统治地位; 思想上,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统治者制 造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进步思想难于 传播; 外交上,闭关锁国。(6分,每个要点2分 )(2)1718世纪欧洲逐渐形成思想市场,其标志性的历史事 件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6分) (2)事件:启

6、蒙运动(2分) 影响: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自由、平等、 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为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和舆论准备,对北美的独立战争和法国大 革命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人 类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4分)(3)民国初年五四时期思想市场的情形可以用蔡元培的哪个 主张来概括?结合史实说明五四思想市场形成的原因。(8分 ) (3)主张:兼容并包,思想自由。(2分)原因 : 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颁布 临时约法; 经济上,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春天(或者进一 步发展); 文化教育上,西学东渐,科举制废除,新式学堂 兴办,新型知识分子群体形成; 国际上,欧洲列

7、强忙于一战,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6分,每个要点2分)(4)中国的改革发展需要“思想市场”。概述今天我国形成 思想市场的良好条件。(6分) (4)条件:综合实力增强,成为世界第二 大经济体;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法治建设逐 步完善(人大、政协制度完善,依法治国 写于宪法);“一国两制”方针实行;“ 双百”方针指引 第三次作业(26分)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元, 它既是一个生活组织,也是一个经济组织,它还 曾经是一个权力组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 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凡是拉 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在乡下,家庭可以 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

8、可以大到 像个小国(注:指规模大且具有权力组织特点) 。 费孝通乡土中国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乡下,家庭很小的 经济因素是什么?(4分)中国古代一些家庭规模大且具 有权力组织的特点,请结合古代政治史分析其制度根源。 (4分)材料二:16世纪一位英国面包师的家庭(家庭手工作坊)构成 (单位:人)男主人女主人孩子帮工学徒女仆113422(2)现代家庭是亲人居住、消费和情感寄托的 单位。根据材料二指出16世纪的英国家庭还有哪 些更宽泛的功能?结合所学知识,阐明这些功能 在现代家庭中衰退的原因。(6分) 材料三:在英国至少从1530年开始,他们已不再认为独身 是一种美德,相反,他

9、们认为婚姻是由上帝创立的他 们主张把宗教和家庭联系起来,过一种理想的宗教家庭生 活,也就是说,宗教信徒除了去教堂礼拜与圣餐外,在家 中也进行祈祷与阅读圣经。 引自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04期( 作者:蔡骐)(3)材料三中的“他们”指哪类人?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宗教家 庭生活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6分)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 等特殊家庭,试分析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6分) (1)经济因素: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或具体 描述小农经济的形态);(2分)经济条件有限。(2分 )制度根源:西周实行宗法制,(2分)将血缘和政治 权力相结合,形

10、成宗族(家族)观念(2分)。(考生 答“封建制度”给1分) (2)功能:生产单位(或经济功能);(1分)技能培 训(1分)。衰退原因:工业革命(3分);大机器生产 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制取代手工作坊;学校教育发展。 (考生答出后三点任意1点给1分) (3)指:新教徒(2分)。(或清教徒,或加尔文教徒 ,或路德教徒同等给2分,若答新兴资产阶级只给1分) 原因:宗教改革(或亨利八世改革)(2分);形成人 文主义宗教观(或宣扬“因信称义”)(2分)。 (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使城市化进程加快 ;农民进城务工成为趋势;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人 口自由流动加快。(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满分

11、6分。如只写改革开放给1分) 第四次作业.(26分)“认同”在辞海的解释是“承认同一 ”,如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阶级认同等,因此它既 是一个心理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并 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者, 中国人之中国, 孰为中国人? 汉人种( 族)是也!”革命派报纸警钟日报1904 年7 月14 日 材料二:辛亥革命之后, 种族认同因内在的局限被剥离出去, 政 治上的主权在民的共和观念成为新的认同基础, 并最终上升到法 理的高度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国成为中华民族(指中国境内 各民族)共同的政治认同符号。 许小青辛亥革命与近代民族国家认同 (1)材料一与材料二在民族国

12、家的认同上有何差异?结合历史 背景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以来欧洲各国在政治制度 、经济体制以及精神文化方面有何共同点?欧洲在“政治传统、法 律传统、文化遗产”方面存在集体记忆,请结合古希腊罗马史谈谈 你的理解。(6分) 材料三:迄今为止的欧洲一体化历史表明,欧洲似乎已经 “在政治传统、法律传统、文化遗产和象征主义等方面的 历史中,有希望找到把欧洲作为一个共同体而与世界其他 地区区分开来的整体经历和集体记忆,找到为欧洲各民族 提供了共同参照的东西。” 朗东尼史密斯国家认 同与欧洲统一观念 材料四:全世界无产者(指“无产阶级”)联合 起来!共产党宣言

13、 (3)材料四的认同观是什么?与材料一、二、三 的认同观相比有何特点?对1949年以后的中国以 及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什么影响?(8分)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人对 本民族、国家、文化的认同日渐迷失,请 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1)差异:材料一认为中国人就是指汉人,材料二认为是指中 华民族(或中国境内各民族)(2分);材料一建立在种族认同 的基础上,材料二建立在主权在民(或民主共和)的基础上(2 分)。(若学生答前者属种族认同,后者属政治认同或国家认同 ,同等给2分) 原因:早期革命派为推翻满洲贵族(或清朝)的专制统治,故强 调反满兴汉(2分)。(如答“早期革命纲领驱除鞑虏

14、,恢复中 华”也给2分)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故强调民族平等、民 主共和(2分)。(如答“强调国家统一”也给2分) (2)共同点:政治制度: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1分); 经济体制:都属于市场经济体制(1分);精神文化:都受启蒙 思想影响(答基督教文化也可)(1分)。 理解:政治传统指雅典民主政治(1分);法律传统指罗马法(1 分);文化遗产指人文精神(1分)。 (3)阶级认同(2分)。特点:超越民族、国家与文化(2 分)。对中国影响: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社会主义制度 的建立;以阶级斗争为纲;文化大革命。(每点1分,答出任意2 点即可得满分2分)。对世界格局:形成两极格局(或两大阵 营对峙,或社会主义阵营壮大)(2分)。 (4)原因:经济全球化成为历史潮流;人口跨国迁移日趋频繁 ;民族融合加剧;文化交流频繁。(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 得满分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