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区·社会――上海老人的三重社会支持架构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2067227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社区·社会――上海老人的三重社会支持架构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家庭·社区·社会――上海老人的三重社会支持架构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家庭·社区·社会――上海老人的三重社会支持架构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家庭·社区·社会――上海老人的三重社会支持架构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家庭·社区·社会――上海老人的三重社会支持架构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社区·社会――上海老人的三重社会支持架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社区·社会――上海老人的三重社会支持架构(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社区社会上海老人的三重社会支持架构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张 乐天教授一、老龄化:一个不可阻挡的趋 势l上海市2003年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254.67万 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18.89%。70岁以上 老年人口138.64万,占总人口的10.33%。 l上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对于上海人口老龄化 的预测更让人感受到上海所面临的“白发浪潮” 冲击。预测把上海老龄化的发展区分为三个时 期。2002年到2010年为快速增长期,在这10 年中,上海的户籍总人口可以控制在1400万 人以内,但是,6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将从 2001年的246.61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325.63 万,

2、年均增加8.78万人,户籍老龄化指数从 18.58%上升到23.29%。l上海老龄化的第二个时期从2011年到2030年,为迅猛 增长期。这20年中,上海户籍人口始终在1400万人左 右徘徊,但是,6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到2030年将 猛增到561.26万人,户籍人口的老龄化指数将高达 40.28%。其中,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将有101.30 万人,比2001年增长3倍。l第三个时期为2031年到2050年,为缓慢增长期。这一 时期的户籍老龄人口开始下降,但是,由于上一阶段 后期人口出生率的负增长,老龄化指数仍略有上升, 到达了41.63%!二、家庭:需求与功能的不对称l1,老人的居住情况

3、l据上海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上海60岁以 上独居老人户数为217,700个,占同龄老人 总户数的比重为13%。值得注意的是,与第四 次人口普查资料相比,上海独居老人的增加幅 度高达45.04%,而同期上海总人口的增长率 仅为2.98%。 2,老人与子女共同吃饭的情况3,家庭成员是否倾听老人讲心事l在宝山区的一份调查显示,即使配偶,也只有 61.8%的人愿意倾听“讲心事”。儿子或媳妇、 女儿或女婿分别只有52.2%和53.2%的人愿意 倾听老人说心事。 l今天的老人们像以前一样需要家庭的照顾与支 持,但是,家庭功能的弱化却使老人们的很多 需求难以在家庭中得到实现,出现了老人需求 与家庭功能之

4、间的不对称。从一定意义上说, 近十多年来,城市中开展的社区建设任务之一 就是希望为老人们提供超家庭的社会支持。三、社区:难以承受之重l上海社区为老服务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 家庭养老的最重要的补充。1,上海老人社区服务概况l其一,上海为老服务机构完备,初步形成了为老服务 的社区网络。l在街道(乡镇)、居(村)委会二个层面,各地还建立了 社区为老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社会救助事务管理所、社区助老服务社、老年学校 、退休职工活动室、老年日间护理中心、老年医院、 老年护理院、老年食堂等机构。为老服务机构以及服 务活动已经实现“全覆盖”,上海的为老服务社区网 已经形成。 其二,社

5、区为老服务项目齐全。l我们考察了各个街道(乡镇)和居(村)委会提供的社区 服务内容,主要有家政服务、家电维修、家居维修、 交通服务、旅游服务、医疗保险、社会福利、教育咨 询等等,这些服务的对象是全体居民,但老年人是主 要的服务群体。另一方面,社区中也有不少专门的老 年服务机构与项目,如敬老院、老干部活动中心、老 年医院、养老服务、老年护理、老年援助中心、老年 爱心基地、老年活动室、老年茶室、老年谈心室、老 年食堂、老年浴室等等。 其三,广泛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l社区居家养老区别于福利机构的老年照顾,也区别于 家庭老年照顾,是一种社区照顾养老服务模式。这种 新的社区照顾从英美传入我国以后,很

6、快被政府和社 会所接受,在各地迅速推广。上海市政府于本世纪初 开始推行居家养老,现在,各个街镇都建立了居家养 老服务中心。居家服务的人员要经过严格的“护理服 务技能、家政服务技能、职业道德”等培训考核后才 能持证上岗。2003年,上海市政府开始试点推出“居 家养老服务券”制度,鼓励老年人购买社区为老服务 ,同时,政府为部分有特别贡献的老人买单,给部分 经济确实十分困难的人提供补贴。上海的居家养老服 务已经受到老年人的欢迎其四,一些区推出了适合本地特 点的老年服务项目。l2003年,浦东新区开始对独居老人实施“五星助老网 ”工程。“五星助老网”旨在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发 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培育为

7、老服务志愿队伍,逐步 形成一个集政府部门主导、社团组织合作、社区单位 参与、志愿者奉献、家庭履行义务的居家养老新模式l普陀区开展了帮助纯老年人家庭的“守望工程”。区 老龄委发动干部和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做“守望相助 网”的编织工作,开展结对帮助。他们提出,守望结 对做到六个一:建立一人一挡;每天一声问候;每周 一次探望;每半月一次购物服务;每月一次助浴服务 和理发服务;每季度上门打扫卫生一次。到2004年的 下半年,全区已经有74%的独居老人落实了结对。 其五,上海一些地区创造了形式 多样的为老服务活动l 江苏路街道办起了“幸福家庭俱乐部”,他们把身边 无子女的老人家庭、孤老组织起来,合成一个老

8、有所 乐、互帮互助的快乐大家庭,开展各种各样的参观访 问、休闲娱乐和服务活动。提篮桥街道的晋阳居委会 试行了“储存时间式”为老人服务,这种服务有四个 特点:一是结对形式上强调自愿、就近、方便;二是 服务思想上强调奉献为主;三是在服务内容上强调解 难救急,力所能及;四是服务形式多样化,有形的家 政服务和无形的精神慰藉相结合。金陵东路街道主动 上街与一家家单位讨论为老服务,组织沿街单位开设 特色项目,优先、优质、优惠地为老服务,创造了“ 为老服务一条街”。彭浦镇社区服务中心千方百计创 造特色服务,其中老年书场最受到老年人的欢迎,社 区中心也因此成为了老人的乐园,有一老人做诗:“ 彭浦踏青线,早茶复

9、午餐,弹词听一曲,佳节尽君欢 。”2,上海老人对社区老人服务的需 求l由于生理、心理的原因,老年人需要帮助,年纪越大 ,这种需求也越多。一项有关浦东新区的调查显示, 63.3%的老人需要家政服务,13.3%需要购物服务, 16.4%需要聊天服务,6.5%需要修理家电服务,2.5% 需要陪伴外出服务,3.8%需要家庭病床服务,5.4% 需要简易门诊服务,2.6%需要康复健身服务,等等。 来自卢湾和松江的一份老人需求清单有点不同,其中 ,41.3%的老人需要做饭服务,45.8%需要洗衣服务 ,50.2%需要打扫卫生服务,16.6%需要购物服务, 等等。老人的服务需求很多,有些服务还需要一定的 专业

10、水平,如聊天服务,但是,社区主要还只是一个 居住区,如何可能提供这些服务? 3,上海老人对于社区服务的支付能 力有限l调查结果显示,老人们的支付能力是十分低下 的。在浦东新区,32.6%的老人完全没有支付 服务费用的能力,每月支出不能超过50元的占 14.4%,50-100元的占16.4%,100-200元的 占15.1%,200-300元的占14.4%,300元以上 的仅6.7%。在卢湾和松江,每月支付服务费 用低于50元的老人的比例竟超过了50%!由此 可见,上海老人支付服务费用的能力十分低下 ,谁能为老人们埋单? 四、社会:单位弱化以后的一个 支点l在单位逐渐退出以后,上海市政府通过财政

11、拨 款、项目倡导以及鼓励民资的介入,使社会逐 渐成为老年事业的一个支点。1,社会的老年服务设施l1996年,为适应上海老年化的需要,在市建委批准的 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定中列入了老年 设施项目。规定要求在一个相当于街道范围的居 住区中建设一个老年敬老院,用地面积3200平方米, 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在一个相当于居委会的居住区 中要有一个老年康复室,用地面积100平方米,建筑 面积90平方米。由于这一规定作为小区建设的配套来 落实,有力地推动了上海老年设施的建设。2,面向全社会的社会福利院l2001年上海又颁布了关于加快实现本市社 会福利社会化意见,为社会力量兴办社区老 年设施创造了良

12、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社 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蓬勃发展。l到2004年底,全市经过一些调整,全市共有 养老机构444家,床位3.8万张。由社会投资开 办的养老机构151家,床位1.41万张。社会办 的养老机构的比例为29.60%,床位数为 37.10%, 3,尊老社会服务一条龙l1998年,市人大常委会把尊老社会服务一条 龙服务列入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 极大地促进了尊老社会服务一条龙服务的发展 。尊老社会一条龙服务项目从整体上提高了上 海老年服务的社会参与面和社会化水平,形成 了上海老年服务的特色。五、余论l上海解决老人问题的实践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反思 上海的实践,可以发现具有拓展潜

13、力的路径。l其一,老龄事业社会化。上海在十五规划中提出了老 龄事业社会化的理念,强调“要依靠社会力量,推进老 龄事业的社会化进程。要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价格 体系多元化、运作方式市场化、专业队伍多样化的途 径,大力扶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 企业单位以及个人参加老年福利事业。”这一老年事业 发展理念具有前瞻性。l其二,让老人们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由于中 国的特殊的退休制度,很多人早早地就离开了 工作岗位,过起了用退休金养老的生活。他们 中的许多人身体健康,还想做些工作。这些老 人是解决老人问题的宝贵力量,如果把这批人 动员组织起来,老人问题就能得到解决。l其三,社区居家养老是可能选择的最佳养老模 式。这一模式既契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又有溶 入现代元素的足够的空间;这一模式既能使政 府的资源得到有效的运用,又能充分整合社区 的各种其他资源;这一模式既能调动老人本身 的潜能,又能运用老人的与社区的社会资本。l 综上所述,上海的老人有三重社会支持: 家庭、社区与社会,现在的问题是,这三重社 会支持都只是芦苇杆不牢!我们的任务是 ,把芦苇杆打造成钢筋水泥杆,是为老年人构 建更好的、更人性化的社会支持与社会服务体 系。这是一个历史使命,让我们共同努力!l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