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系统的设计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2063369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X 页数:76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伺服系统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伺服系统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伺服系统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伺服系统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伺服系统的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伺服系统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伺服系统的设计(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伺服系统的设计3.1 伺服系统方案设计n 在进行系统方案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方 面的问题:n1 .系统闭环与否的确定 n 当系统负载不大,精度要求不高时,可考 虑开环控制;反之,当系统精度要求较高或 负载较大时,开环系统往往满足不了控制要 求,这时要采用闭环或半闭环控制系统。n 一般情况下,开环系统的稳定性不会有问 题,设计时通常仅需考虑满足精度方面的要 求即可,并通过合理的结构参数匹配,使系 统具有尽可能好的动态响应特性。n2. 执行元件的选择 n 选择执行元件时应综合考虑负载能力、调 速范围、控制精度、可控性、可靠性,以及 体积、成本等多方面因数。一般来讲,对于 开环系统可考虑采用

2、步进电动机、对于中小 型的闭环系统可考虑采用直流伺服电动机、 交流伺服电动机,而负载较大的闭环伺服系 统还可考虑选用伺服阀控制的液压马达等。n 目前,随着交流伺服技术的不断发展,其 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在直流/交流伺服选择方 面,越来越多的选择了交流伺服系统。 n3. 传动机构方案的选择 n 传动机构是执行元件与执行机构之间的一 个连接装置,用来进行运动和力的变换与传 递。在伺服系统中,执行元件以输出旋转运 动和转矩为主,执行机构有时为旋转运动, 而有时为直线运动。n 旋转运动传动主要是使用齿轮传动机构。n 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的传动机 构主要有齿轮齿条和丝杠螺母等。前者可获 得较大的传

3、动比和较高的传动效率,所能传 递的力也较大,但高精度的齿轮齿条制造较 为困难,且为消除传动间隙而使结构变得较 为复杂;后者因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而得到 广泛应用。n4. 控制系统组成方案的选择 n 控制系统组成方案的选择包括控制器、伺 服电机控制方式、驱动电路/驱动器等的选 择。由于对于普通使用者来讲,通常选择伺 服电机与配套的驱动器产品配合的形式,所 以控制系统组成方案选择主要是控制器和执 行元件的选择。n 系统方案确定后,应进行方案实施的具体 化设计,即各环节设计,通常称为稳态设 计。内容主要包括执行元件规格的确定、系 统结构的设计、系统惯量参数的计算以及信 号检测、转换、放大等环节的设计与

4、计算。3.2 伺服系统的稳态设计n 伺服系统稳态设计的内容包括:对控制对 象进行运动与动力学分析、负载分析与计 算、执行电动机及传动装置的确定、测量元 件的选择、放大装置/驱动器的选择与设计。n 伺服系统稳态设计的目的是确定系统的基 本不变部分的结构,稳态设计的结果确定了 系统的控制能力。n 稳态设计应满足力矩匹配、惯量匹配、功 率匹配、速度匹配、精度匹配等要求。n 3.2.1 负载的等效换算n 为了便于系统运动学、动力学的分析与计算 ,可将负载运动部件的转动惯量等效地变换到 执行元件的输出轴上,并计算输出轴承受的转 矩(回转运动)或力(直线运动)。例如:FiMiViJj、Tjndd(nd)n

5、jn如图所示系统中,由m个移动部件和n个转动 部件组成。Mi、Vi和Fi分别为移动部件的质量 (kg)、运动速度(m/s)和所承受的负载力(N);Jj 、nj和Tj分别为转动部件的转动惯量(kgm2) 、转速(r/min或rad/s)和所承受负载力矩(Nm)。n(1) 系统负载的等效转动惯量JL的计算n系统运动部件动能的总和为: n设等效到执行元件输出轴上的总动能为:n式中:d为执行元件输出轴的转速(rad/s) n JL为系统负载的等效转动惯量n根据动能不变的原则,即Edx=E ,则系统负 载的等效转动惯量为:n(2) 等效负载转矩的计算n 设上述系统在t 时间内克服负载所作的功的 总和为:

6、n而执行元件输出轴在t 时间内的转角为:d = d t ,则执行元件所作的功为:n由于Wd = W ,所以执行元件输出轴所承受的 负载转矩为:n3.2.2 系统执行元件的惯量匹配n惯量对伺服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动态响应 都有影响。若伺服电机转子的转动惯量为JM ,换算到电机轴上的负载转动惯量为JL,则 系统总惯量J= JL + JM ,其惯量比为JL / JM。 通常,为得到良好的动态相应特性,应使惯 量比小一些。n惯量匹配常以惯量比来确定,需依据机械系 统和电机特性来设计。通常,惯量比在几倍 几十倍之间,即应保证JL / JM小于一定的倍 数。(相关内容可参考传动系统设计和电机 选型手册。)

7、n3.2.3 系统执行元件的转矩匹配n 设伺服系统所采用电机的额定转速n (r/min)是所需最大转速,其额定转矩T ( Nm ) 应大于所需要的最大转矩,即应大于等效到 电机输出轴上的负载转矩Td 与克服惯性负载 所需要的转矩Tg =JL d (d 为电机加减速时 的角加速度,rad/s2)之和。n 即电机轴上的总负载力矩为:n 考虑机械传动效率(),则n对于频繁工作在变负荷工况的系统可采用有 效转矩(即均方根转矩)来确定系统的等效 转矩,并保证电机的额定转矩大于该有效转 矩。n有效转矩计算:n3.2.4 执行元件功率的匹配n 在计算等效负载力矩和等效负载惯量时,需 知道电机的某些参数。在选

8、择电机时,常先进 行预选,然后再进行必要的验算。n预选电机的估算功率P可由下式确定:n式中:max电机的最高角速度(rad/s);nmax 电机的最高转速(r/min);(max= 2nmax/60 )np 考虑电机的功率富裕系数,一般可取p 1.22,对于小功率伺服系统可到2.5。n3.2.5 减速器传动比的计算及分配n 减速器传动比应满足驱动部件与负载之间 的位移、转速和转矩的关系。不但要求传动 构件要有足够的强度,且还要求其转动惯量 尽量小,以便在获得同一加速度时所需转矩 小,即在同一驱动功率时,其加速度响应为 最大。n n 以步进电动机为例,其传动比可按下式计算:n式中:为步进电动机步

9、距角; P为丝杠导程( mm/转);p为工作台运动的脉冲当量(mm/脉 冲)。n 如果计算出的值较小,可采用同步齿形带或 一级齿轮传动,否则应采用多级齿轮传动。 n选择齿轮传动级数时,一方面应使齿轮总转动 惯量与电动机轴上主动齿轮的转动惯量的比值 较小,另一方面还要避免因级数过多而使结构 复杂。传动级数一般可按下图来选择。n齿轮传动级数确定之后,为了紧凑传动结构以 及提高传动精度和动态特性,通常是根据重量 最轻或等效转动惯量最小或输出轴转角误差最 小的原则进行各级传动比的分配。一般可按下 图来分配各级传动比,且应使各级传动比按传 动顺序逐级增加。n3.2.6 检测、转换放大和电源等装置的选择与

10、设计n 执行元件与传动系统确定之后,要考虑信号 检测、转换和放大装置以及校正补偿装置的选 择与设计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相邻环节的连 接、信号的有效传递、输入与输出的阻抗匹配 等,以保证各个环节在各种条件下协调工作, 系统整体上达到设计指标。n 概括起来,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n(1)检测传感装置的精度、灵敏度、反应时 间等性能参数要合适,这是保证系统整体精度 的前提条件;n(2)信号转换接口电路尽量选用商品化的产 品,要有足够的输入输出通道,与传感器输 出阻抗和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要匹配; n(3) 放大器应具有足够的放大倍数和线性范 围,其特性应稳定可靠;n(4)功率输出级的技术参数要满足

11、执行元件 的要求; n(5)电源的设计,一是要考虑到放大器各放 大级的不同需要,二是要考虑到动力电源稳 定性能和抗干扰性能。步进电机步距角的确定示例:n 若要求由步进电机控制的工作台的分辨率 为0.01mm/步,丝杠的螺距为4mm(采用直连 方式),则步进电机的分辨率应为多少?应 采用何类型的步进电机?若要求移动速度为 10mm/s,那么所需的脉冲频率为多大?n每步对应的丝杠转角为:360*0.01/4=0.9n采用直接连接方式时,步进电机的分辨率应 为0.9/步。n应采用小步距角步进电机。n脉冲频率f = 10/4*360/0.9=1000(Hz)伺服电机容量选择示例1:滚珠丝杠系统n1、基

12、本数据:n2、运转模式n3、主要计算公式n转动惯量计算公式: n滚珠丝杠机构移动转矩计算公式:n有效转矩计算公式:n4、选择步骤m/转伺服电机容量选择示例2:(皮带轮系统 )、机构基本数据n2、运转模式n3、主要计算公式n转动惯量计算公式: n皮带轮机构移动转矩计算公式:直径n有效转矩计算公式:n、选择步骤(推荐的惯量比小于20倍)带轮周长为0.7330.7940.7330.6723.3 伺服系统的动态设计n3.3.1 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概述n 分析、设计伺服系统的方法主要包括时域法 和频域法,n 在时间领域中,利用解微分方程和根轨迹法 来研究控制系统性能的方法,称为时域法。n 频率响应(频

13、率特性)是系统在受到不同频率 的正弦信号作用时,描述系统的稳态输出和输 入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它即能反映系统的稳态 性能,同时也包含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其优点 是不需要把输出量变化全过程计算出来,就能 分析系统中各个参量与系统性能的关系。n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n令s = j代入上式,可得系统的频率特性:n写成实部与虚部的形式:n G( j) = u()+jv() = |G( j)|ej()n其中,n已知系统的频率特性,当系统的输入为正弦 信号时,n可求得输出为:幅频特性相频特性n3.3.2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Bode图)n Bode图包括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和对数相频 特性曲线,两者的横坐标,即频率坐

14、标是按 频率的对数(以10为底)进行分度的,所以 对频率来讲,横坐标是不均匀的。在横坐标 上,角频率变化倍数常用频程表示。所谓频 程是指高频与低频频率比的对数,因lg10=1 ,因此角频率变化10倍,在横坐标上的距离 相差1个单位,即横坐标上的每等分格叫做一 个10倍频程,以dec(decade)表示。n 对数幅频特性曲线的纵坐标以值表示,其定 义为:n L() = 20lg| G(j)| (单位:dB 分贝)n 对数相频特性的纵坐标是相角的度数,n 取不同的,求得L()和()后做出的图即 为Bode图。(单位: 度 )n3.3.3 稳定性判据与稳定裕量n 对数频率稳定性判据是用开环频率特性曲

15、 线来判断系统闭环的稳定性,这在实际工程 中是很有实用价值的。闭环系统的结构如下 图所示:n则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 H(s)。n 此时频率特性曲线为:L()=G(j) H(j)H(s)G(s)R(s)+-C(s)n(1) 对数频率稳定判据n依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用开环频率特性判别 系统闭环稳定的条件为:n ()= -180,n L() -180n (此时的频率为幅值穿越频率 c)稳定不稳定n(2) 稳定性裕量n 在系统开环频率特性中引入一个稳定性裕量 来衡量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n相位裕量: n = (c) (-180) = 180 + (c)n (工程中一般取30 60 )n增益裕量:n Kg = 1/| G(jg) H(jg)| n则在对数坐标图上为:n Kg(dB) = 20lg Kg = -20lg| G(jg) H(jg)|n (工程中一般取6dB)n3.3.4 系统的校正n 按照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联接方法,可把 校正分为串联校正和并联校正。n(1) 串联校正n 校正装置串联在前向通道中称为串联校 正。如图所示,串联校正装置一般都放在前 向通道的前端,以减小功率消耗。Gc(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水利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