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课后后五首古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062426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8.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课后后五首古诗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八年级下册课后后五首古诗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八年级下册课后后五首古诗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八年级下册课后后五首古诗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八年级下册课后后五首古诗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课后后五首古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课后后五首古诗(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古诗(后五首)韩韩愈(768842),字退之,唐代大文学家,中 唐文章革新运动动的主将。他的文章最受后人推崇 ,常和杜甫的诗诗相提并论论;他的诗诗,想象奇特, 气势势雄伟伟,追求散文化的语语言风风格。韩韩愈还还以爱爱 护护人才著名,诗诗人李贺贺、贾岛贾岛,都受过过他的赏识赏识 和教益。 译文l京城的街道上,有淅淅沥沥 的小雨,滋润如酥。远远地 看去,仿佛有一点儿小草的 绿意,可走近才发现没有什 么绿意。这是一年中最美的 季节,远远胜过绿柳布满京 城的春末。 写作背景l此诗作于公元823年(长庆三年)早春。当 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这是他一 生所做最大的官。虽然时间不长(他57岁 就

2、病逝了),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 ,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 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 。穆宗皇帝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任 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 名大振。同时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 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 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 天。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 ,以“润如酥”来 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 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 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 色。以远看似青 ,近看却无 ,描画出 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

3、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三、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这两 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 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 城的衰落晚春景色。为什么早春的草色要比皇城的处处烟柳 好呢?因为春草蕴涵着大地春回、万物更新 的勃勃生机。将初春草色与满城“烟柳 ”做对比,更突出作者对早春的喜爱。l l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 ,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 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 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 难描摹的色彩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一种淡素

4、的、 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 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 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 术美。术美。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在爱情生活方面,诗人也屡遭不幸。青年时 期,他先后与女道士宋真人、洛阳商人少女柳枝 相爱,均以悲剧告终。与王茂元之女结婚后,夫 妻感情甚好,幸福生活不过十余年,妻子因病亡 故。政治和爱情上的双重不幸,使诗人的诗作常 寄予着深沉的身世之感。李商隐(约813858年),字

5、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晚 唐诗人,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 ”。一生与晚唐四十多年的牛李党争相始末。初以文采为牛党人 令狐楚所赏识。25岁时举进士后。次年,李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 元也爱其才,任为书记,并把女儿嫁给他。但当时的牛(僧孺) 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 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绹指责为“忘家 恩,放利偷合”而受牛党排挤。此后李商隐卷进两党纷争,既和 他们都有交往,又反对两党争权夺利。牛党主持朝政以后,他遂 受冷遇、排斥,以致漂泊四方,最后李商隐满怀报国之志,在悲 愤寂寞中死去。终年四十六岁。译文l 见面的

6、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 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 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 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 油才能滴干。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 丰盛如云,乌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 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 月侵人。对方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 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 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 传递消息。 题目理解l就诗而论,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 爱情诗。然而历来颇多认为或许有人事关 系上的隐托。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 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 言多姿,落笔非凡。颔联以春蚕绛蜡作比 ,十分精彩,

7、既缠缅沉痛,又坚贞不渝。 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 ;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相劝自 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 入微,可谓千回百转,神情燕婉。最终末 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 花明,真是终境逢生,别有洞天。春蚕两 句,千秋佳绝、传诵千古。 首联: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1概括首联内容:惜别之苦。 2比较揣摩两个“难”字有何不同?3理解“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境。前者为前者为“困难困难”,写出情人相见之苦;,写出情人相见之苦; 后者为后者为“痛苦、难受痛苦、难受”,写出离别之苦,写出离别之苦 。点明分离的季节(点明分离的季节(暮春暮春)及环境(

8、)及环境(百花凋谢百花凋谢),用),用 “东风无力东风无力”和和“百花残百花残”营造了离别的悲伤营造了离别的悲伤 凄凉的意境,借景抒情,凄凉的意境,借景抒情,以暮春衰残景物映衬以暮春衰残景物映衬 别离之情别离之情,倍增哀怨。融情于景,达到了情景,倍增哀怨。融情于景,达到了情景 交融的效果。交融的效果。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l l这两句,可以看作是诗人对恋人的海誓这两句,可以看作是诗人对恋人的海誓 山盟,巧妙地运用了山盟,巧妙地运用了“双关双关”的修辞,的修辞,“春春 蚕到死丝方尽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中的“丝丝”字与字与“思思”谐音谐音 ,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

9、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 蚕吐丝,到死方休。蚕吐丝,到死方休。“春蚕春蚕” 这一形象具有这一形象具有 多种比喻的意义,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多种比喻的意义,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 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 吐丝到吐丝到“死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 不渝。不渝。“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是比喻自己为不 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 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以蜡烛为喻,并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以蜡烛为喻,并 非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

10、是进一步以非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进一步以“ 成灰始干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要想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要想 不相思,要想止住伤心,除非自己死去。诗不相思,要想止住伤心,除非自己死去。诗 人为了这份爱情,宁愿把自己的一生交付给人为了这份爱情,宁愿把自己的一生交付给 无尽的的思念和伤心,这是何等执著的爱情无尽的的思念和伤心,这是何等执著的爱情 ! 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l l两句诗以春蚕和蜡烛为喻,表现了两句诗以春蚕和蜡烛为喻,表现了 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和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和 无穷无尽的思念,并且在动人的形无穷无尽的思念,并且在动人的形 象

11、中隐含着象征的意义,使得它已象中隐含着象征的意义,使得它已 经超越了爱情,具有了歌颂执著人经超越了爱情,具有了歌颂执著人 生的永恒意义。生的永恒意义。也正因为如此,这也正因为如此,这 一联成为李商隐诗中几乎家喻户晓一联成为李商隐诗中几乎家喻户晓 的名句。人们常用这两句诗来表达的名句。人们常用这两句诗来表达 对爱情的坚贞态度。同时,春蚕和对爱情的坚贞态度。同时,春蚕和 蜡烛的至死不渝的执著精神,引发蜡烛的至死不渝的执著精神,引发 了人们对这两句诗的多角度联想,了人们对这两句诗的多角度联想, 现在也常用来形容对事业无限忠诚现在也常用来形容对事业无限忠诚 的奉献精神。的奉献精神。 颈联:“晓镜但愁云

12、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上面两句写的是诗人自己,下面两句就转到对方女 主人公身上了,想象她别离后的生活。此联在写法上 有何特点?2“但愁云鬓改”怎样理解?“夜吟应觉月光寒”传 达出情人怎样的心境?虚写。设想情人对自己的思念之苦。从“应”字 可见。“但愁云鬓改”,早晨起来,因为思念的愁苦, 连头发也散乱渐白,形象表达了主人公的离愁之 深。“夜吟应觉月光寒”是诗人想象姑娘感到月 光的凄清和寒冷,传达出女主人公孤寂凄凉的心 境。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理解典故 见课后注释。2表意作用 。尾联用神话传说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以传说尾联用神话传说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以传说 中

13、的仙山中的仙山-蓬莱山蓬莱山 作为对方居处的象征,以王母作为对方居处的象征,以王母 驾下的青鸟使者代为打探她的下落。驾下的青鸟使者代为打探她的下落。既表达了对心爱之人的劝慰之情,也倾诉了自己既表达了对心爱之人的劝慰之情,也倾诉了自己 绝对没有放弃再次相见的一线希望的恒心与决心绝对没有放弃再次相见的一线希望的恒心与决心 ,但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但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相 见时难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 途依旧渺茫。诗写完了,这场悲剧的结局如何,途依旧渺茫。诗写完了,这场悲剧的结局如何, 我们无法知晓,或许抒情主人

14、公的痛苦与追求还我们无法知晓,或许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 将继续下去。将继续下去。kn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 婉、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诗人婉、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诗人 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 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 苦。苦。“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 灰泪始干灰泪始干” ”体现了爱情的坚贞,体现了爱情的坚贞, 意境新奇,诗味隽永,已成千古意境新奇,诗味隽永,已成千古 传诵的名句。传诵的名句。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 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般 滋

15、味在心头。相见欢李煜李煜(937-978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钟隐 ,又号莲峰居士。南唐中主第六子。彭城(今,又号莲峰居士。南唐中主第六子。彭城(今江苏江苏 徐州)人。徐州)人。宋建隆二年(宋建隆二年(961961年)在金陵即位,在年)在金陵即位,在 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 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974年)年) ,宋太祖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 ,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

16、主肉袒出,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 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 郡公。太平兴国三年(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岁年)七夕是他四十二岁 生日,宋太宗恨他有生日,宋太宗恨他有“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之词,之词, 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洛 阳邙山阳邙山。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温庭筠、韦庄韦庄 等等花间词花间词人的传统,又受了人的传统,又受了李璟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冯延巳等的影响 ,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译文l l默默无言,独自一人登上空空默默无言,独自一人登上空空 的的西楼西楼,抬头望天,明亮的月亮如,抬头望天,明亮的月亮如 同钩子一样。低头望去,只见梧桐同钩子一样。低头望去,只见梧桐 树寂寞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