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测验2树木测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994926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136 大小:1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格测验2树木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人格测验2树木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人格测验2树木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人格测验2树木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人格测验2树木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格测验2树木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测验2树木测试(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人格测验一.人格的内涵人格是个体固有的特质的总和,是比较一致而稳定的个人形态,是个体的一种“格式”,人格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人格理论是测验的基础。关于人格的理论研究有很多的分歧,一种理论往往可以发展出适合的人格测验方法。如:1.人格特质理论。以阿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为代表。认为人格是由许多特质组成的完整结构,特质体现了人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它使一个人对不同的事物以相同的方式来反映,使每个人具有独特的行为一致性;也是特质使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反应方式,表现出人格的千差万别。人 格共同特质:指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 所共有的特质。个人特质首要特质:一个人最典型、最具

2、 概括性的特质中心特质:构成个体独特性的特 质,一般510个次要特质: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 ,往往只在特殊情况下表现出来 。卡特尔发展了阿尔波特的特质说。他认为人虽然有共同特质,但共同特质在各个社会成员身上的强度却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个人身上,不同的时间还是会发生变化的。他进一步提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概念。表面特质是一群看起来似乎聚在一起的特征或行为,即可以观察到的各种行为表现,根源特质是行为的最终根源和原因。一个根源特质控制着一簇表面特质,透过对许多表面特质的因素分析便可以找到它们所代表的根源特质。根源特质是人格的内在基本因素,它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一个人行为的内部根源。卡特尔推断所

3、有的个体都具有相同的根源特质,但每个人的程度不同,在特定个体身上,这种根源特质的强度将影响这个人的很多表面特质。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编制了卡特尔16中人格因素测验1. 因221. 因素A(乐群性):高分者外向、热情;低分者缄默、孤独、 内向。2 因素B(聪慧性):高分者聪明、富有才识;低分者迟钝、学识 浅薄。3 因素C(稳定性):高分者情绪稳定而成熟;低分者情绪激动不 稳定。4 因素E(恃强性):高分者好强固执、支配攻击;低分者谦虚顺 从。5 因素F(兴奋性):高分者轻松兴奋、逍遥放纵;低分者严肃审 慎、沉默寡言。6 因素G(有恒性):高分者有恒负责、

4、重良心;低分者权宜敷衍 、原则性差。7 因素H(敢为性):高分者冒险敢为、少有顾忌、主动性强;低 分者害羞、畏缩、退却。8 因素I(敏感性):高分者细心、敏感、好感情用事;低分者粗 心、理智、着重实际。9 因素L(怀疑性):高分者怀疑、刚愎、固执己见;低分者真诚、合作、宽容 、信赖随和。10因素M(幻想性):高分者富于想象、狂放不羁;低分者现实、脚踏实地、合 乎常规。11因素N(世故性):高分者精明、圆滑、世故、人情练达、善于处世;低分者 坦诚、直率、天真。12因素O(忧虑性):高分者忧虑抑郁、沮丧悲观、自责、缺乏自信;低分者安 详、沉着、有自信心。13因素Q1(实验性):高分者自由开放、批评

5、激进;低分者保守、循规蹈矩、尊 重传统。14因素Q2(独立性):高分者自主、当机立断;低分者依赖、随群、附众。15因素Q3(自律性):高分者知己知彼、自律谨严;低分者不善自制、不守纪律 、自我矛盾、松懈、随心所欲。16因素Q4(紧张性):高分者紧张、有挫折感、常缺乏耐心、心神不定,时常感 到疲乏;低分者心平气和、镇静自若、知足长乐。自陈量表的反应偏差受测者有意无意地“扭曲”其对测验项目的反应,从而塑造出一种其内心中所期望显现的现象,而这一现象并不代表他自己。如,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有的被试可能会在鉴定是否有精神障碍的问卷作答中假装“不正常”;在职业招聘中,被试在自陈量表中的作答尽可能表现自己更利

6、于工作岗位要求的“优良品质”。被试在对测验内容的反应上有按社会期望进行反应的“社会赞许取向”,使其获得好的社会评价。对大多数人格自陈量表的项目来说,被试都比较容易从其内容上来判断如何作出对自己有利的反应。2.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以弗洛伊德为代表。认为人格分为三 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的理论源自临床上治疗精神病的实践,认为无意识是造成心理障碍和正常人的异常行为的原因。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了较为被人忽视的无意识,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弗洛伊德认为,如果从层次上划分,人的精神世界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7、即意识(conscious)、前意识(preconscious)和潜意识(subconscious)。前意识和潜意识共同构成了人的无意识(unconscious)。第一个层次为意识,指可觉察到的心理活动。这是传统心理学集中研究的领域,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意识的作用微乎其微,其在人类心理领域中仅占极少的部分。第二个层次为前意识。前意识是指通过集中注意或回忆、联想而能浮现于意识领域的心理事件、过程和内容,是无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前意识是指那些能轻易进入意识系统的心理事件,至于潜意识中的内容,只有在克服压抑作用后才能进入前意识。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皆可互通,但潜意识中的内容只有经过前意识的检查才能达

8、到意识。由此可以看出,前意识的功能主要是对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起压抑和监督作用,以保证各种不能见诸于社会的欲望和冲动不至于大量涌入意识领域。第三个层次为潜意识,指的是意识层面以外所有的心理活动。从描述性的观点来看,潜意识包括了任一时间内不存在于意识层面的所有心理事件。从动态的观点来看,潜意识包括了个人无法接受的原始冲动、本能欲望。它们具有动力的性质,可以成为行为的推动力量,虽然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这种动力的存在。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动与个体所处的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法律是相互冲突的,为社会所不容,因而被排斥到意识的阈限以下。因此,虽然我们意识不到这些事件和内容,但是的确是存在的。它就像一个大仓库,其中

9、储存着本能的能量和被压抑的欲望。本我:指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 结构部分,是由一切遗传的本能冲动所组成 ,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指人格中的意识结构部分,自我代 表理智,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按照现实原 则行事。超我:指人格中最文明最道德的部分,代 表良心、自我理想,处于人格的最高层,按 照至善原则行事。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 投射技术的基本假设:(1)人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都是有原因的且可以预测的,而不是偶然发生的;(2)个人的反应固然取决于当时的刺激和情境,但个人的心理状况、已有的经验、对未来的企望,对当时的知觉与反应的性质和方向都发生了很大作用;(3)人格结构大部分处于潜意识中,个人无法凭意

10、识说明自己,而当个人面对一种不明的刺激情境时,却常可以使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需求、动机、冲突等泄露出来,即把一个反映其人格特点的结构加到刺激上。典型的投射测验: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画树测验画人测验画房测验完成句子测验逆境对话测验二.人格测验的的种类从方法上归类,人格测验可以分为两类:(1)自陈量表。一种自我报告式的问卷,即对拟测量的人格特征编制许多问题,要求受试者做出是否符合自己情况的回答,从其答案来衡量人格特征。(2)投射测验。所用的刺激多为意义不明确的各种图形,墨迹或数字,或直接让受试者作画,让其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地作出反应,通过对反应结果的分析来推断其人格。画树测验瑞士在很久

11、以前就开始在心理诊断中使用树木人格测试。瑞士人Koch于1952年对树木人格 测试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和Koch几乎同时,美 国心理学家Buck开发了Home-Tree-Person Test。Buck(1948)对树木画很重视,他说“树木画其实是一幅自画像,相对于人物画,树 木画更加容易联想,并且自我防卫低,是一种 很好的投射法。”树木人格测试是投射测试的一种。投射法主要用于测试被测的人格特征、内面的潜在愿望、感情和情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需要设定一个被测者不能从表面上简单回答的课题。因此投射法的刺激材料需要具有多义性、不完全和暧昧等特征,让被测根据自己的判断、想象等能力来完成。于是投射

12、法的反应中包含了被测的很多性格倾向,愿望和情结。指导语 关于树木人格测试的指导语,我们统一使用了“请画一棵树。”材料是A4的画纸和4B的软芯铅笔。在本研究中我们没 有使用Koch的“请画一棵果树。”Koch在瑞士等欧洲等地使 用树木人格测试时,如果不说明是“果树”,被测很容易画 成当地最普遍的松树等树种,而在日本和中国等地,日常生 活中所谓的“树”,一般是指果树等树种。反过来说,如果 在日本,中国等地仍然沿用Koch的“果树”的话,很容易让 被测误解成一定要画果树的果实。另外,在测试中可以适当 地告诉来访者:“我们不是为了测试画画技术的好坏。”“ 不是写生,请按照自己的想法画。”“请尽量认真地

13、画。 ”“没有时间限制。”树木人格测试的分析基准 由于树木人格测试是非言语以及印象表现型的投 射法,所以在分析判断时需要有一定的分析指标。 主要根据形态分析和空间象征。把握随着发展年龄,树的形态变化。树木的各个部分的解释基准。了解空间象征理论,建立一定的解释基准。树木人格测试的解释1.焦虑指标(紧张感,焦躁感,阴暗感),2.扭曲指标(形状的崩溃,迷乱,奇妙,不平均,不对称) 3.贫困指标(丰满度,茂盛度)树冠、茂盛度、树枝、树叶、树干、树基、树根、地面和附属物九个指标来对被试的人格进行分析。画纸的空间区分 画纸的空间区分 画纸上的位置和树木的尺寸 倾斜的方向 树木三个部分的均衡空间和树木 精神

14、领域,情绪领域,本能领域 未来,现在,过去 树木的部分 画纸的象征性精神领领域 心 知性 想象力 自我开发发 认识认识情绪领绪领 域 被意识识到的反应应 社会的被接纳态纳态 度 情绪绪与感觉觉的经验经验 否定的态态度 原始的反应应 被隐隐藏的情感本能领领域 性 幼年期的附带带条件 被压压抑的经验经验 个人无意识识 集体无意识识画纸上的位置和树木的尺寸1 中间 2 左右3 上下 4 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5 非常小的树木6 溢出画纸边缘的树7 横向画纸左侧描画的树 左 母亲右 父亲上 空想下 不适应左上 母亲的支配性 影响 左下 抑郁和低调的 自我形象 右上父亲的支配 右下自我不适应感 自己不

15、重要的情绪 ,在广阔世界被压 倒的自我,对自己 以及自己的成绩极 端的不满足感,对 自我力量的过度关 心,以及孤独感 。 树冠 精力旺盛,抱着对 未来的期待 树根全体,树干 有意拒绝本能领域和 性领域 树冠全体,三处 病态的自我中心倾向, 或者周期性的暴躁状态 强烈的母亲支配 母亲过度的支持 为发展而努力,却期待过大回报 傲慢,优越感 父亲的强烈影响 要求非常严格 倾斜的方向1向右倾斜的树冠 2向左倾斜的树冠3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 树冠 4从右下方向左上方倾斜的 树冠5整体从左向右倾斜的树 6整体从右向左倾斜的树具有批判精神 能够找到人生的方向, 踏实地实际努力 对神秘事物、历史、 艺术以及

16、侍奉的向往 受到过去的强烈影响 感情型 对梦想的消极逃避,摆脱 实际世界的严酷制约,积 极地追求自由 在儿童时期受到母亲的 影响 ,渐渐地男性原理 变得重要 接受女性,和女性性的同一化 感受性的人,关心艺术、音乐和 神秘主义 树木三个部分的均衡1树根,树干和树冠普通的 均衡 2树根的强调 3树干的强调 4支配性树冠的树 感情反映肤浅,理性 思维能力被局限 情绪的不成熟 欠缺自我控制能力 对自己的关心, 过度评价自己 树的类型1树木的整体构造和基调的性质2种类所决定的树木形态 写实的树写实的落叶树写实的针叶树抽象的树抽象的落叶树抽象的针叶树幻想的树树树木的整体构造和基调调的性质质种类所决定的树木形态/写实的树 现实的落叶树1有叶子的果树2树叶很多的开放型树木3冬季的枯树 4枯树5柳树6白杨树 7椰子树1现实的落叶树/有叶子的果树自我肯定的感情 女性,果实也代表孩子 现实现实的落叶树树/树叶很多的开放型树木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秩 序的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