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文阅读公开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974994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科文文阅读公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社科文文阅读公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社科文文阅读公开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社科文文阅读公开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社科文文阅读公开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科文文阅读公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科文文阅读公开课(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社科文考什么?(2)要注意的问题。(3)做题应养成的习惯。1、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义;2、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3、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的信息;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考什么做题步骤1、粗读全文,了解大意。2、对照题干精读,找有效区间 。3、筛选信息,加以整合、推理 、判断。1、第4节中“但既令如此,也要保持高度严 整,而不允许采取折中主义的态度”中的“ 如此”指代的是 A、在发挥自己力量的同时,又研究自己的 局限性,从不担心否定自己,而是不断反 思、不断批判自己,并且以此开辟自己前 进的道路。 B、它不断致力于分析自己的概念,分析自 己的逻辑结构。 C、它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概念、自己

2、的方 法能走多远? D、希腊人甚至不讲数,使希腊数学与其他 民族相比呈现了缺点。n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D2、第5节中“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数学是无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 的。 风调雨顺是人类物质生活不可少的,可是巫师 的祈雨 不也是满足需要的“手段”之一吗?”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应该去探索宇宙最深层次的内在秩序,以此来满足人的物 质需要。B、数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是人类理性智慧的结晶,巫术的弄虚 作假决定了它对人类生活没有益处。C、不能从功利的角度对待数学,数学对人类的贡献是间接的D、“风调雨顺”是人类的物质生活不可少的,巫师的祈雨一定程度 上也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也是有效的。理解文

3、中重要的句子故意歪曲原句D按信息进行推理 、判断3、下列选项可作为全文最后一句“一个不掌握数 学作为一种文化的民族也是注定要衰落”的最本质 原因的一项是: A、数学是现代文化的核心和基石,始终处于中 心地位,从而影响到人类知识的一切部门。 B、因为数学是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 精神,离开了这种精神,人类的物质需要就不能满 足。 C、数学在文化中处于中心地位,这一地位不可 移易,且日益加强。 D、数学的永恒的主题是:认识宇宙,也认识人 类自己。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B看清题目4、根据原文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 是: A、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只指在欧几里 得平面中。B、人类知识中没有

4、哪个部门应用公理方法 得到的如数学那样的成功。C、数学的三大特点,其他学科也一定有, 但与受数学的影响是分不开的。D、数学贡献于文化最突出的功绩是伟大 的理性探索。绕弯子,将信息重新搭配让限制条件残缺扩大事实将文中之意抛弃一部分A筛选信息进行判断高考题干设置方法(1)以偏概全 。具体是指题干 故意让材料与观点不一致。 或将文中之意抛弃一部分, 或把文中一个要点或部分要 点当作全文要点。(2)故意拔高,或题干中的内容 是无中生有的,是将文中没有 之意强加给作者的 (3)故意歪曲原句。也就是选取文 中一些句子或事实材料,或者是 让一些限制条件残缺,或者是将 原句中某个部分内容的修饰与相 关概念弄错

5、,或者扩大或缩小文 中的事实材料,或者是将空间颠 倒调换。以此考查学生阅读原文 进行辨析的能力。 (4)偷换概念。即抓住社科文中 的知识概念设计题干,设计时 故意换掉概念或混淆概念,以 此考查学生对知识概念的认知 及辨析能力。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现代科学之所以成为现代科学,第一个 决定性的步骤是使自己数学化。B、在中学所学的各门自然科学课程中,数 学的逻辑方法是最突出的。C、对于数学研究而言,世界上的任何事物 ,都可以用数学来描述。D、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是人类理性发展 的最高成就之一。偷换概念(5)绕一个弯。也就是对文中一 些论断,设计题干时绕一个弯 来表达,看似不对,实质正确

6、 ,以此考查你对句子的理解能 力。 (6)将语言信息进行搭配,或与题 目指令不符,或是搭配不当,以 此考查你的综合判断能力。请同学们看下面的 题目!阅读熵:一种新的世界观1、第1节中对“你不可能不劳而获”、“覆水难收”“天网 恢恢,疏而不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任何收获总是要消耗一定的能量的,没有付出就 不会有收获。而被消耗的能量,就不能再用来做功了 。要想重新做功,就要消耗新的能量,所以“熵”总是 持续增加的。B、事物处于凝聚状态,就有了势能;一旦分散开来 ,就再也不能自动回到凝聚状态。C、自然界虽然广大无边,但也从不疏漏,“每当能量 从一种状态转化到另一种状态时”,“我们损失了能在 将来

7、用于做某种功的一定能量。这就是所谓的熵”。D、这三句话形象地说明了热力学第一定律。D偷换概念。根据文章内 容进行推断 和想像2、下列选项对“熵”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熵”是我们在能量从一种状态转化到另一 种状态是得到的一定的惩罚。B、鲁道尔夫克劳修斯第一次发现的不能再 被转化做功的能量总和的测定单位。C、“熵”的同义词是污染,是某一系统中存在 的由有效能量转化的不再做功的一定单位的无 效能量。D、“熵”值达到最大的状态,就不再有任何能 量来做功,专家们把这种状态叫能量平均状态 。B将原句中某个部分内容的修饰与相关概念弄错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太阳能虽然每秒钟都在递减,但却

8、是用之不尽的。 地球上的可再生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上不可再生资源 也是有限的。B、在统计数字上,消散了的金属分子又回到聚集的状 态是有道理的,但实际上这对人类毫无用处。C、“熵”的提出,要求人类树立新的世界观,即地球的 能源是有限的,应尽量减少有效能量物质的耗散,降低 能量的污染,节约有效的能源,降低熵的总值的增加。D、本文运用日常生活的事实来举例说明,取得好的效 果,值得我们在写作是借鉴。 A无中生有信息筛选、推理、判断4、下列说法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宇宙中的能量总和永远是固定的,以前没人 能创造过,将来也不会有。B、“太阳底下没有新鲜的东西”,我们吸进去的 是柏拉图曾经吸进的5000万个分子。以此证明 能量只是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C、冷却了的铁钳和平面上的水只要重新加热、 用水桶从坝底提到坝顶再让水落下来,就又做 了有用的功,就不能说是处于能量平均状态。D、物质可以循环再生,但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最后趋向于“热寂” C歪曲原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