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杀猪 古代有个曾子,为人老实有一天, 他妻子要上街买东西,孩子闹着也要跟着 去,曾子的妻子只好说:“你在家里玩,我 回家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妻子上街回来后 ,看见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连忙劝阻 说:“我只是哄哄孩子,你不必当真曾 子说:“怎么能说谎呢?”就把猪给杀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导入新课• “诚信”是做人的准则,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 是一个崇尚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干多年 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许多多的像“曾子 杀猪”这样的诚信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撷 取其中的两朵小浪花,伴随着古人的足迹 ,去寻访诚信的真谛吧!刘义庆•简介作家作品作者刘义庆,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武帝刘裕的 宗亲,袭封临川王,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务,任荆州刺 史等职,有政绩为人简素,爱好文学身边聚集了 不少文人学士《世说新语》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 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全文分德行、言 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 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阶层的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 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 三步习读法认读:辨读字词,朗读课文;品读:理解文意,推究主旨;创读:审美评价,延伸创造 期 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 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 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 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 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认读期:(古义)约定过:超过舍:放弃去:离开 尊君在不( fǒu ) 现在写作 : 否 表示 不委:丢下、抛弃顾:回头看《期行》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在中午,中午过了没 有到,太丘放弃等他走了,走后不久,那朋友就 到了陈太丘的儿子元方当时年龄是七岁,正在 门外嬉戏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回答说 :“等您很久不到,已经走了友人便怒道:“真 不是人!跟人约了同行,弃我而走元方说:“ 您和我父亲约的是中午中午不到,就是没有信 用;对着儿子吗父亲,就是无礼友人惭愧,下 车牵他的手,元方进门不理睬 品 读• 1.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讨论,理清故事情节 3.同桌互述故事,推荐优秀者上讲台表演 (要求表演的学生注意语气、神态,力求绘声绘色 ,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后认真点评) 4.探究主旨: • 《期行》让人明白一个怎样的道理了 告诉人们诚信是立世之本,要人们做一个守信的 人创 读•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期行》这篇文言小说短小精悍,全文 不足150字,但故事情节完整,人物性格刻 画得栩栩如生,你能否就文中一两个人物 的言行,谈谈自己的看法?你在本文悟到一个什么做 人的道理?结合你的生活实际 ,请说说我们是怎样做,才是 一个受欢迎的人。
拓展延伸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 ,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之,王欲舍所携之人歆曰:“本所 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 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 之优劣 字词探究• 翻译加粗的词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幸尚宽 王欲舍所携人翻译句子•(1)幸尚宽,何为不可(2)本所以疑,正为此耳(3)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4)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乘船》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同躲避灾难,有一个人想和他 们同乘一条船,华歆就为难他,(不让他上船), 王朗(对华歆)说:“船还有位置,为什么不给他 上呢?”后面的敌人(向那人)追了过来.(这时) 王朗就想抛下带着的那个人.华歆说:“我之所 以怀疑正是因为这样啊.既然已经答应他让 他上船,怎么可以现在抛下他呢?”因此,就当 什么事都没有发生那样.世人就以这件事来 平定华歆、王朗的(品质)好坏. 课文探讨•(1)作者创作这个故事,目的是让人们明白 一个怎样的道理呢?(2)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 价?拓展作业• 《世说新语》的故事篇幅都很短小,但能 通过人物的片言只语或行为细节表现人物 的性格特征,鲜明生动。
《期行》中的(友 人)“下车引之”、“元方人门不顾”,《乘船》 中的一人求助的动作描写,简直像几幅漫 画,你能根据故事的内容用笔画出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