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职语文统练试题(吴秋华)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196405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高职语文统练试题(吴秋华)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08年高职语文统练试题(吴秋华)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08年高职语文统练试题(吴秋华)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08年高职语文统练试题(吴秋华)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08年高职语文统练试题(吴秋华)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高职语文统练试题(吴秋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高职语文统练试题(吴秋华)(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找家教,到阳光 阳光家教网 全国最大家教平台http:/ 家教网 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高三 12008 年高职语文统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试题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班级 姓名 成绩 第卷(选择题 共 42 分)一、(30 分,每小题 3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摒弃(bn) 滇池(din) 草长莺飞(zhn)沁人心脾(p)B. 巷道(hn) 骸骨(hi) 供不应求(n) 处心积虑(ch)C. 奇葩(p) 装祯(zhn) 吐故纳新(t) 强人所难(qin)D. 胡诌(zu) 谒见(y) 光风霁月(q) 宵衣旰食(n)

2、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叶暗花残 曲尽其妙 行踪诡秘 俯拾既是B. 冥思苦想 另辟蹊径 气喘吁吁 顷刻之间C. 幅原辽阔 摇曳声姿 惊涛骇浪 玩事不恭D. 迷天大罪 浮光掠影 销赃灭迹 原气大伤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前提。我们有了全国通用的交际工具“汉字” ,但人们的交际还受某些地区方言的 。人们还用当地方言。当前国际国内经济交流、文化交流越来越 ,只有汉字统一,而缺少语言统一,不但给人们造成不便,甚至造成 。A. 约束 习惯 繁杂 损失 B. 约束 惯常 繁杂 流失C. 制约

3、惯常 频繁 流失 D. 制约 习惯 频繁 损失找家教,到阳光 阳光家教网 全国最大家教平台http:/ 家教网 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高三 24.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关自己的身世,他从来没有说过,就是别人问起来,他也是讳莫如深。B这栋楼房本已年久失修,昨夜经历了这场暴风雨的袭击后更是岌岌可危。C现在想想,当时我们的确进退两难,不但天快黑了,雨还下个不停,前面的桥梁已完全被大水冲毁了。 D只有我们多读书,勤思考,善积累,就能随心所欲地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他非常好学,又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所以很快就完成了任务。B. 不但他不知进

4、取,还一再打击要求进步的同学。C. 三个老师一起走进教室看见自己的学生都很高兴。D 文学描写中的心理描写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6.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B苏东坡游赤壁,用了八个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 (后赤壁赋 )总结了赤壁的风景。 C “如果你一定要和我一起去, ”他停顿了一下,又说:“你就得保证不节外生枝。” D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实力,拼搏也只能是无本之木。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5、,记载了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之间三千年的历史。共 130 篇,分为本纪 12 篇,世家 30 篇,列传 70 篇,表 10 篇,书8 篇。为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创作树立了典范。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B施耐庵,明末清初小说家。他创作的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教材选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话剧龙须沟 、 茶馆等。D. 席勒是英国杰出的剧作家和诗人,代表作是剧本阴谋与爱情 。找家教,到阳光 阳光家教网 全国最大家教平台http:/ 家教网 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高三 3阅

6、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89 题清 明杜牧清明时节 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 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8. 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状写清明节蒙蒙细雨纷纷而降的春景,描摹出一种凄美而又迷蒙的境界。B第二句直接抒发离乡旅行在外的人,于赶路途中喜逢春雨的欢悦心绪。C诗的第三句在前两句“起”和“承”的基础上一“转” ,提出了摆脱迷茫心境的办法:向人问路,寻酒消愁。D第四句最为精妙隽永,只写到 “遥指杏花村”即戛然而止,余下的问讯而喜,加快赶路,饮酒消愁等一概不说,付与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9.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起句明写春雨,实则暗衬雨中路人

7、孤独、迷惘的心情。B “断魂”二字勾画出离乡旅人在蒙蒙春雨中更添心事,愈发凄迷纷乱的心境。C诗人通过选取典型题材,精巧谋思,抒写了在清明节这一特定环境中行人的细腻的心理变化。D这首诗语言精雕细琢,清新自然,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尽”的艺术境界。10. 默写填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想当年,金戈铁马,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114 小题(12 分,每小题 3 分) 。亚马孙丛 林中的雄性 蓝蝶带有彩虹般的蓝色光辉,半公里外就能看到。其光辉如此强烈,有的竞能反射 70的蓝色光线, 远远超过蓝 色涂料的反射率。蓝蝶耀眼的光辉,原是一种警号,使 别的雄性蓝蝶在远处就能知所趋避。蓝光越强,

8、示警作用越显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亿万年的自然选择,使亚马孙蓝蝶翅膀有了如此奇妙的性能。 这种性能,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被人发现,但其奥秘直到最近才被揭开。原来找家教,到阳光 阳光家教网 全国最大家教平台http:/ 家教网 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高三 4蓝蝶翅膀上覆盖着许多微小鳞片(就是触摸蝴蝶翅膀时会沾手的粉) ,其表面有 许多平行的脊状突起物。观察脊的截面,会发现其中包含着许多平行排列的羽状物。 “羽毛”的主干两边生出若干分支,分支的长度沿主干从根到梢逐渐变短,其结构类似于人造的多层介质反射镜。人造多 层介质反射镜的反射光有很 强的方向性:对接近垂直入射的单色光线反射率极高,但 对斜入射光线的

9、反射率很低。令科学家们大吃一惊的是:蓝蝶翅膀的反光却是广角的,可以在很大范围内看到。这种奇妙性能缘于那些羽状物的分支并非完全位于同一平面内,而是各具略为不同的倾斜角,使反光的视角大为增加。蓝蝶的翅膀 还具有颜色选择性。其羽状物的尺寸恰好能增强蓝光的反射,而且其分支越多,反光就越强。一种仅有 6 到 8 个分支的蓝蝶翅膀,仍比蓝色涂料的反光率高出一倍以上。蓝蝶翅膀的反射光颜 色随不同的视角略有变化,从蓝色到紫色,一直延伸到人眼看不 见但蓝蝶能看见的紫外 线。目前人 们正在研究蓝蝶的反光机理,想仿造 应用。比如改善公路上的路标,改善电脑的液晶显示器。军事部 门感兴趣的是仿蓝蝶翅膀的反光 结构,将之

10、用于可随环境变换色彩的新型迷彩伪装;服装公司则设想,仿 蓝蝶翅膀做出的具有特殊反光性能的衣料,将使时装展示台上更加异彩 纷呈。最重要的应用当然是有价证券的防伪,因为再先进的复印机也无法印造出具有精 细立体结 构的蓝蝶翅膀来。纽约州立大学的一位昆虫学家说:“蓝蝶做到了工程师们试着做却未能成功的事。 ” 的确,正在研究中的人造模仿物,在光学性能上仍无法与蓝蝶的翅膀相比。11通观全文,准确说明蓝蝶翅膀独特的光学性能的一项是( )A反射 70以上的蓝光,远远超过蓝色涂料的反射率。B光线反射率极高,反射光具有广角性和颜色选择性。C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对于垂直入射光的反射率极高。D反射光耀眼生辉,对半公里以

11、外的雄蝶有示警作用。12对“蓝蝶翅膀的反光却是广角的”一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羽状物的分支各具不同的倾斜角,所以可以反射来自各个方向的蓝色光线。B因为蓝蝶翅膀的反光是广角的,所以在蓝蝶周围很多角度都可以看到蓝蝶翅膀的反光。C翅膀结构是多层的、立体的,因此反光具有很强的方向性。D羽状物的分支各具不同的倾斜角,所以反光是广角的。13对有关蓝蝶的仿生研究,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找家教,到阳光 阳光家教网 全国最大家教平台http:/ 家教网 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高三 5A在蓝蝶仿生的各类应用研究中,证券防伪的研究最有成效。B翅膀上羽状物的构造和尺寸,为仿生学家们研究各种光线的反射提供了可能。C

12、可随环境变换色彩的新型的迷彩服,可能将与蓝蝶翅膀的反光原理的研究有关。D对蓝蝶翅膀反光机理的应用研究,目前尚处在研究之中。14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亚马孙丛林的蓝蝶能发出强烈的蓝色光辉,能使别的雄性蓝蝶在远处就能知所趋避。B人造的多层介质反射镜,其反射光不够强烈,是因光线射入的角度无法保持垂直入射。C亚马孙丛林中美丽的蓝蝶,可能成为制造假钞罪犯的“克星” 。D亚马孙丛林中的雄性蓝蝶,其翅膀蓝色光线的反射率远远高于蓝色图料的反射率,是自然进化的结果。第卷 (共 108 分)三、 (12 分)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 1518 题莫 高 窟(节选)余秋雨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

13、,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 闹的背景,在 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 戏。纷杂的衣饰使我们眼花缭乱,呼呼的旌旗使我 们满耳轰鸣。在 别的地方,你可以蹲下来细细玩索一块碎石、一条土埂,在这里完全不行,你也被裹卷着,身不自主,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在这 儿,一个人的感官很不 够用,那干脆就丢弃自己,让无数双艺术巨手把你碎成轻尘。色流猛地一下涡旋卷涌,当然是到了唐代。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但又喷得一点儿也不

14、野,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 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章。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苏醒,人们的每一缕找家教,到阳光 阳光家教网 全国最大家教平台http:/ 家教网 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高三 6筋肉都想跳腾。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华都裹卷成图案,为这个天地欢呼。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 这 里的每一个场面,都非双眼能够看尽,而每一个角落,都够你流连长久。这里没有重复。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这里什么都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到别的洞窟还能思忖片刻,而这里,一进入就让你燥热,让你失态, 让你只想双足腾空。15第段划曲线句子“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深刻含义是什么?(2 分)16第段“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句中“这”指代什么?(2 分)17第段划直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2 分)18依据文章内容,概括出唐代洞窟艺术创作的三个特点(15 字以内) 。 (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