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智能化管理概论第01章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1960287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业智能化管理概论第01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物业智能化管理概论第01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物业智能化管理概论第01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物业智能化管理概论第01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物业智能化管理概论第01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业智能化管理概论第01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业智能化管理概论第01章(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1章 概 述 学习目标主要内容本章小结知识结构图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智能建筑的产生、现状和 发展趋势熟悉智能建筑的主要特点、分类方法及技术基础.掌握智能建筑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功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内容1.1:智能建筑的概念与功能1.2:智能建筑的产生与发展 1.3:智能建筑的分类与特点 1.4: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1:智能建筑的概念与功能n1.1.1、智能建筑的概念n1.1.2、智能建筑的基本构成n1.1.3、智能建筑的基本功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2、国家级规划教材 1.1.1:智能建筑的概念n 无论是智能大厦还是智能小区,国外 和国内的专家所阐述的概念虽然文字各异 ,但都从方法、功能、目的三个层面叙述 了智能建筑的基本内涵,即:运用现代高 科技与现代建筑艺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 安全、便利、舒适、快捷的基本功能,达 到服务于人的最终目的。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1.2:智能建筑的基本构成n 基本构成:建筑物本体、各类管道、各类设 备、各子系统、中央控制室及系统集成、综合 布线、各类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n 如果把智能建筑比作一个具有思维能力的“ 人”,则建筑物本体是这个人的“身躯”;各智能 化系统是这个人的“四肢”;种

3、类繁多的设备是这 个人的“手足”;林林种种的管道是这个人的“血 管”;综合布线是这个人的“神经系统”;各类传 感器、执行器是这个人的“感官”;而中央控制室 和系统集成就是这个人的“大脑”。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1.3:智能建筑的基本功能1.安全功能: 周界防卫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巡更系统、 门禁对讲系统、室内安全防范系统。2.通信功能:除了传统的电视网络和电话网络外, Internet通信接入网是智能建筑和智能小区必 不可少的设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管理功能:可以分为:楼宇设备自控系统 车库出入口管理系统 广播音响系统 灯光控制系统 远程抄表系统 家

4、电远程控制系统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2节:智能建筑的产生与发 展 n1.2.1、智能建筑的产生 n1.2.2、智能建筑的发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2.1:智能建筑的产生n世界公认的第一幢智能建筑诞生于1984年 。当时,美国的经济不景气,普通写字楼 过剩,出租率很低,康涅狄格州( Connecticut State)的哈德福特市( Hartford City)将一幢38层的旧楼进行改建 ,称为都市大厦(City place)。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智能建筑的产生背景1.社会背景:建筑智能化是社会进入信息时 代,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 2.技

5、术背景:建筑智能化是电子信息技术发 展的结果。 3.经济背景:建筑智能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 的必然需求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2.2 智能建筑的发展经历1. 国外智能建筑的发展经历 (1)智能化综合楼第一阶段(19601970年):对各类设备只能一对一 单线连接进行分别监控;第二阶段(1980年前后):一对信号线可以传送多种 信号,同时监控多种设备,但各系统基本独立,仅仅 是“孤岛式”控制;第三阶段(1990年以后):通过一体化系统集成实施 所有设备、系统的统一管理,智能建筑成为信息高速 公路中的一个“智能岛”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智能化住宅小区第一阶段(

6、19701980初):住宅电气化阶段第二阶段(19801990初):住宅自动化阶段第三阶段(1990中 后 期 ):家居智能化阶段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 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历程:上世纪90年代,智能建筑在我国开始 起步并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得到了 迅速的发展,目前的发展速度居世界前列。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建成与在建的楼 宇中,带有“智能建筑”色彩的约有数千幢。 这些工程投资在智能化系统的费用一般占总 投资的3%-8%。国内已建成的100m以上的建 筑,都具有比较完善的智能化功能。全国用 于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投资高达800亿元左右 。由此可见,我国智能建筑的建设规模是

7、相 当惊人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2.3 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 智能建筑的外延发展趋势1).多元化2).综合化3).网络化4).大型化智能建筑的内涵发展趋势1).标准化2).集成化3).人性化4).生态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3 智能建筑的分类与特点n1.3.1、智能建筑的分类n1.3.2、智能建筑的特点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3.1:智能建筑的分类n 智能建筑按性质可分成两大类:n 一类以居住为主要目的智能化住宅小 区(含智能家居),n 另一类以商务活动为主要目的智能化 综合楼(含办公楼、商务楼、公共建筑等 )。 图11 智能化住宅小区系

8、统简图图12 智能化综合楼系统简图 中央控制室小区安全防范系统小区综合管理系统小区信息通信系统系统集成 IBMS综合布线 PDS通信自动化系统 CAS楼宇自动化系统 BMS办公自动化系统 OAS消防自动化系统 FAS安保自动化系统 SAS设备自动化系统 BAS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3.2:智能建筑的特点n1.高效: 在信息时代,时间就是金钱。智能系统 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n2.节能: 在满足使用者对环境要求的前提下,智 能大厦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n3.灵活: 智能建筑的建筑结构设计具有智能功能 ,是开放式框架剪力墙结构,允许用户迅速而 方便地改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或重

9、新规划建筑 平面。室内办公所必需的通信与电力供应也具 有极大的灵活性。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n4.舒适: 智能建筑有全套安保、消防、各 类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这些为人们带来 了更加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 境。n5.经济: 依靠智能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功 能,可降低机电设备的维护成本,同时由 于系统的高度集成,系统的操作和管理也 高度集中,人员安排更合理,使得人工成 本大大降低。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4节: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n1.4.1、现代计算机技术n1.4.2、现代通信技术 n1.4.3、现代控制技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4.1:现

10、代计算机技术n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n 1.微处理器技术n 2.软件技术n 3.多媒体技术n 4.信息安全技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4.2:现代通信技术n 现代通信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信 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紧密结合。 n 通信系统所传输的信息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就其特性来说,可以把他们分为两 类:连续信息和离散信息。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n 连续信息是指其状态为连续变化型的 信息,如强弱连续变化的语音、亮度连续 变化的图像等。 n 离散信息是指其状态为可数型或离散 型的信息,如符号、文字和数据等。 n 现在人们又常把连续信息称为模拟

11、信息, 把离散信息称为数字信息。根据信道中传 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通信分为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大类。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 模拟通信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息, 如普通的电话、广播、电视都属于模拟通 信。按传送模拟信号而设计的通信系统统 称为模拟通信系统 。信源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宿噪声图13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简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 若信息源发出的是模拟信号,经过取样 、量化和编码数字化处理后,以数字信号 形式传送, 这种通信方式叫数字通信 。信源信源 编码信道 编码调制 器解调 器信道 译码信源 译码信宿发端定时同 步信道噪声收端定时同 步图14

12、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简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数字通信系统与模拟通信系统相比的优点u抗干扰能力强u容易实现高质量的远距离通信。u便于实现综合数字用户网络(XDSL)。 u便于加密 u适于集成化、智能化。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4.3:现代控制技术n 计算机控制技术主要有操作指导控制 技术、直接数字控制技术、监督计算机技 术、集散型控制技术和现场总线控制技术 。在智能建筑内最常用的是集散型控制技 术和现场总线控制技术。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集散型控制技术集散型控制系统基本思路是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级管理、 分而自治、配置灵活、组态方便,

13、自下而上分为若干层,分别完成控制、监督和管理的功能。 管理计算机中央站现场 控制器现场 控制器现场 控制器现 场 设 备监 控 级现 场 控 制 级管 理 级10Mb/s以太网TCP/IP9.676.8kb/s RS-485图15 集散型控制系统结构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现场总线控制技术n现场总线是应用在生产现场和微机化测量 控制设备之间实现双向串行多节点数字通 信的系统,也被称为开放式、数字化、多 点通信的底层控制网络。 n 在家居智能化系统中,为了对家庭内各 类防灾、防盗、家用电器、环境设备、通 信设备进行统一监控和管理,多采用现场 总线控制技术。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14、”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章小结n智能建筑的基本概念:将高科技技术与建筑艺 术有机结合,实现安全、舒适、高效、快捷并 高度人性化的现代建筑。n智能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物楼宇设备智 能化系统系统集成(中控室)综合布线 各类管道各类传感器、执行器。n智能建筑的基本功能:安全功能、通信功能、 管理功能。n智能建筑产生的背景:n社会背景 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 ;n技术背景 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n经济背景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n智能建筑的分类(按功能):1、智能化住宅小区(含公寓、别墅等);2、智能化综合楼(含办公楼、商务楼、公共建筑等 )。n智能建筑的特点:高效、节能、灵活、舒适、经济。n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3CA”技术(即现代计算机 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现代建筑技术 )。n智能建筑的起源:第一幢世界公认的智能大厦都 市大厦诞生于1984年美国的哈德福特市。n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n外延发展:多元化、综合化、网络化、大型化;n内涵发展:标准化、集成化、人性化、生态化。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知识结构图智能建筑概述智能建筑的基本概念智能建筑的构成要素智能建筑的基本功能智能建筑的分类智能建筑的特点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智能建筑的起源以及发展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