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思修》第四讲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945285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思修》第四讲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文学]《思修》第四讲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文学]《思修》第四讲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文学]《思修》第四讲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文学]《思修》第四讲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思修》第四讲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思修》第四讲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四讲第四讲继承爱国传统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问题为什么要爱国?爱国对个人而言的意义是 什么?第一节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 主义 的科 学内 涵爱国 主义 的优 良传 统爱国 主义 的时 代价 值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是关于爱国的一种 集观点、情感和行动为一体的复 合体,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 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 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 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 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 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 范,也是民

2、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灿烂的文化爱自己的国家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把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 统一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 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 的认同,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 厚感情,紧紧和人民群众站在 一起。 爱祖国灿烂的文化认真学习和 真正了解祖国的历 史,深入理解祖国 优良的历史文化传 统。视频:中华文 化渊源流长爱自己的国家每个人都应认识到个人的发 展都是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紧 密联系在一起的,爱祖国就要 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要 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天下兴亡、匹夫

3、有责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名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 有真进步。鲁迅做人最大的事情是爱国。 孙中山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 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险; 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也。 鲁迅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 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毛泽东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 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 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

4、可耻。 邓小平名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

5、和民族团结的纽带。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如何理解“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在法律层面上,是对于宪法精神的阐述。危 害祖国不仅是一种羞耻,而且也是一种犯罪 。热爱祖国既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每个 公民的义务。在道德层面上,是在召唤人们的良心,让良 心看守自己的言行。不仅继承了传统道德, 如历史上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而且也包 括了现代道德,如与国际主义一致的爱国主 义,丰富和发展了人类道德的基本内容。同 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放映了社 会主义道德基本要求。在信念层面上,表面祖国是我们神圣不可侵 犯的家园,是我们生命的所来之处,

6、也是我 们生命的所归之处。为了祖国的 利益,可以 牺牲个人的利益。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爱国主 义与爱 社会主 义和拥 护祖国 统一爱国 主义 与经 济全 球化Your Text Here爱国 主义 与弘 扬民 族精 神爱国 主义 与弘 扬时 代精 神“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 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 ,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 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理 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 斗拼搏,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尽情展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 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胡锦涛在庆祝中

7、国共产党成 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 主义的一致性。在 当代中国,爱国主 义首先体现在对社 会主义中国的热爱 上,这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每一个公民 必须坚持的立场和 态度。爱国主义与 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是中国历史发展的 必然结果。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 致性。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的 统一性,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 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 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 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 。在这个问题上,爱国与否是 最基本的政治原则。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针 对有人提出的爱国可以不爱社会主义的观 点尖锐指出:“有人说不爱社会主

8、义不等 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 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爱什么呢? 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 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 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 呢?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下的每一 个公民,每一个青年,我们的要求当然要 更高一些。”邓小平文选,第2卷, 39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这个词,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 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 经济相互交织、相互

9、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 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 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 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 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 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 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 整体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 织形式。 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的最 强大的独立主体。 国家是促使经济全球化正常发 展的最具实力的制约力量。 面对西方发达国家政治和文化 的挑战必须维护本国、本民族 的利益。 如何看待情绪高涨的网络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

10、与民族主义)主题讨论视频:开卷八分钟 在全球化时代 的中国民族主义大学生应着重树立这样一些观念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 祖国之心不应有区别祖国之心不应有区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 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主题讨论结合“第三波移民”思考经济全球化 形势下的爱国主义。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 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 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 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 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 、道德规范、精神气质 的总和。它集中体现了 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

11、 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 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 ,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 理特征、文化传统、精 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 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 柱。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团结统一中华民族具有高度一 致的整体感、责任感 和忠实于国家民族整 体利益的价值取向, 以及各民族之间和睦 相处、友好相待、共 赴国难、共渡难关的 优良传统。 爱好和平指中华民族各兄 弟民族之间以和 为贵、携手共进 ,同时与世界上 其他民族友好交 往、休戚与共。勤劳勇敢指一个民族为了自身的存在 和发展,在改造客观世界的 实践中,勤勤恳恳,努力不 懈,勇于拼搏,敢于斗争的 精神。在中华民族的思想

12、传 统中,勤劳一直被认为是一 切事业成功的保证,是兴家 的传家宝,是兴国立政之本 ,也是众德之首、万善之源 。勇敢也是中华民族所崇尚 的高尚品格。中国人民向来 是“勇者不惧”的,不屈不挠 、愈挫愈勇已经成为我们宝 贵的民族性格。 自强不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 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 精神。自强不息也是中华民 族最可宝贵的民族性格。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 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 以厚德载物。”礼记中 也有“苟日新,日日新,又 日新”的思想主张。许许多 多的神话故事,如“精卫填 海”、“夸父逐日”、“愚 公移山”,以及张载“为天 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 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的直抒

13、情怀等,无不表达着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008:汶川 中国2008:汶川 中国2008:汶川 中国材料 新加坡联合早报:四川地震与中国民族精神的再现, 2008-5-20四川大地震再次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 的焦点。世界在关切中国,中国在感 动整个世界。感动世界的不是地震本 身,而是中国人在面临灾难时所显现 的民族精神,是赈灾过程中不同的角 色所写下的一个个有关人的故事。这 些故事正在形成一个大写的“人”字。 正是这个“人”字,体现出中华民族的 精神核心。四川地震使得中国民族精神重新展现 。在被商业大潮冲击了数十年之后, 中国人再次感觉到了生命之脆弱和人 的价值之重要。全球在关注中国,国 际

14、社会得到一个新的机会重新审视中 国,审视中国的制度,审视中国人的 精神。讨 论抗震救灾精神是什么?为什么说抗震救灾 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新高度?必须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本要求 ,反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 也必须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批判地吸取 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弘扬近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形成的民族 精神。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 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如:自强不息的民 族尊严;厚德载物的民族胸怀;勤劳务实的民 族性格;团结统一的民族凝聚力等。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

15、神弘扬和培育弘扬和培育 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指在新的历史条 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 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 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 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联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 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 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 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时代精神的内涵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 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 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

16、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 论创新、制度创 新、科技创新、 文化创新、以及 其他各方面的创 新。自觉投身于改 革创新的伟大 实践,这是对 当代大学生成 长成才的基 本要求。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自觉 维护 国家 利益促进 民族 团结 和祖 国统 一Your Text Here增强 国防 观念以振 兴中 华为 己任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就要承担起对国家应 尽的义务;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 定的大局;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 和自豪感。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当代大学生是促进民 族团结、完成祖国统 一大业的主力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 促进各民族的发展具 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 祖国完全统一,是中 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