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常见故障诊断与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944594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井常见故障诊断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油井常见故障诊断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油井常见故障诊断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油井常见故障诊断与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油井常见故障诊断与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井常见故障诊断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井常见故障诊断与分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水井诊断与分析2014年5月7日目的和意义(略)工作中,经常碰到油水井动态发生异常变化,如果对其变化原因分析不清,往往会对生产带来较大的被动,因此对油水井动态变化进行诊断与分析,对于保持平稳生产、油田合理开发、下步对策等多方面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实际依据。思路和方法油井产液量 变化注水压力、 水量变化地层:注水效果、地层供液地面:计量误差、流程(管线 、分离器、流量计)等井筒:泵况差、管柱问题、套 管问题、出砂、结蜡等可能存 在原因油井含水变 化可能存 在原因 地层:可能套损、边低水、注 入水突进、作业质量不合格等化验:技术规程执行不严等取样:取样不标准、未在规定 地点取样可能存 在原因计量:压

2、力表、水表问题,计 量不及时,未计量井筒:套管坏、水嘴漏、分注 失效、闸门、流程等原因地层:单层突进、储层改造后 形成窜流等原因一、油井诊断与分析1、油井产液量增加,可能计量问题(重新计量)、工作制度改变、套管问题(水分析)、作业时卡层失效,高出液层参加生产等,落实后找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2、油井产液量下降,首先落实地面流程、计量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然后对井筒、泵况进行分析与诊断;最后从地层方面分析,找出原因。在原因落实后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下面主要通过示功图、憋压方法对油井进行诊断与分析深井泵工作原理:高压区低压区油套环空高压区低压区油套环空下行:排液过程上行:吸入过程示功图分析:(典型示功

3、图)高 压 区低 压 区油套环空高 压 区低 压 区油套环空上行下行A:下死点;AB:加载线;B:吸入点BB1:油管和油杆弹性形变,冲程损失;sKNADCB正常示功图B1PP1C:上死点;CD:卸载线D:排出点P:油杆在液中的重量P1:活塞上液柱重量相关计算:sKNADCBB1光杆行程(BB1+BC)减程比活塞冲程BC 减程比活塞有效冲程AD 减程比冲程损失BB1/(BB1+BC) 100%充满系数AD/BC 100%泵效AD/(BB1+BC) 100%高 压 区低 压 区油套环空高 压 区低 压 区油套环空上行下行游动凡尔漏失sKNADCBB1:吸入滞后高 压 区低 压 区油套环空高 压 区

4、低 压 区油套环空上行下行固定凡尔漏失sKNADCBD1:排出滞后高 压 区低 压 区油套环空高 压 区低 压 区油套环空上行下行液供不足、气体影响高 压 区低 压 区油套环空高 压 区低 压 区油套环空上行下行断脱sKNhL(h c)/g杆L:断点位置C:力比(KN/mm)g杆:每米抽油杆在液体中的重量(KN/m)sKN连抽带喷、游动凡尔失灵sK N固定凡尔失灵高 压 区低 压 区油套环空高 压 区低 压 区油套环空上行下行活塞在泵筒中被卡sKN高 压 区低 压 区油套环空高 压 区低 压 区油套环空上行下行活塞脱出工作筒高 压 区低 压 区油套环空高 压 区低 压 区油套环空上行下行稠油s

5、KNADCB实测示功图分析sKNsKN周20-2井:供液不足沙36井:结蜡憋压法1、了解本井基本情况,如产液量、示功图诊断情况、供液情况、出砂、结蜡等情况;2、选取合适量程的压力表(2.5、4MPa);3、高液量井憋压时,防止垫子刺漏;4、我厂油井采油树一般耐压40MPa以上,故憋压时压力不要太低。一般要求憋到2MPa以上。5、憋压前要检查井口采油树、闸门,不得有漏失现象,部位油井装有防盗丝堵等单流阀,应卸掉后再憋压。注意:1、固定凡尔漏2、游动凡尔漏3、油 管 漏4、供液不足井憋压5、漏失严重井憋压6、高液量井憋压分析:实际上,油井产液量下降是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并不是单一的油管、凡尔漏失,可

6、能是多种原因的综合,应通过多种方法综合分析,抓住主要因素。1、泵漏:先碰泵、再洗井、最后作业2、油管漏:检泵3、气体影响:控制套管气4、结蜡:加药、热洗(加药量、洗井压力)5、出砂:控制生产压差,生产平稳6、供液不足:小泵深抽,长冲程、慢冲次1、要清楚油井正常产液量2、及时了解油井产液量变化情况,确定变化是否合理3、对液量变化油井进行诊断与分析4、对检泵周期长,低泵效井,结合示功图,动液面资料,进行泵效对比,提 出增产建议。工作中:常用的处理方法:含水异常:1、含水上升是否符合含水上升规律?2、是否注水见效,注入水突进?-加强分注、控制注水。3、是否生产压差过大,边低水突进?-控制生产压差4、

7、是否套管漏?-水全分析、产液量变化5、是否作业质量不合格?或主出水层未卡住?-重新卡封二、注水井诊断与分析注水井常见故障大部份是井下工具,如封隔器失效、配水器故障、油管刺漏及地面仪表故障等。1、封隔器失效。封隔器胶皮筒变形或破裂使封器无法密封;配水器弹簧失灵,管柱未端球与球座不密封或阀上钢球未关严等。1.1、第一级封隔器密封性判断。正注时发现套压上升。严重时找开套压阀放溢流,如发现溢流量随注入量的变化而变化,说明第一级分离器不密封。1.2、多级封隔器密封性判断。第一级以下各级封隔器若有一级不密封,则油压下降,套压不变,油管注入量上升。如封隔器失效,则封隔器以上层段吸水指数偏大,下部层段吸水指数

8、偏小,注水量下降。2、配水故障。2.2、水嘴刺大。在指示曲线上可以看到吸水指数逐步变大,指示曲线逐步向注水量轴偏移。更换水嘴。2.1、配水器水嘴堵塞。全井注不进水或注水量下降,吸水指数下降,指示曲线向压力轴偏移。通过反洗井措施解除。2.3、水嘴掉。配水器水嘴掉后,注水量突然上升,层段指示曲线向注水量轴偏移。2.4、配水器滤网堵。全井及该层段注水量下降,与水嘴堵不同的是,滤网堵时注水量逐渐递减,指示曲线向压力轴偏移。2.5、球与球座不密封。球与球座不密封,使注入水从油管未端进入油套环空,造成封隔器不密封,水量上升,油压下降,指示曲线向水量轴偏移。3、管外水泥窜槽。套管外若出现水泥窜槽,全井注水量会逐步上升,指示曲线与封隔器失效相似,层段指示曲线集中地平等排列,而相邻层段指示曲线重合。4、管柱脱节或刺漏。全井注水量明显大增,层段注水量等于全井注水量。注水压力注水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