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18《莫高窟》与西单北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93976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上18《莫高窟》与西单北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五上18《莫高窟》与西单北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五上18《莫高窟》与西单北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五上18《莫高窟》与西单北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五上18《莫高窟》与西单北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上18《莫高窟》与西单北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上18《莫高窟》与西单北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18莫高窟【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精妙绝伦” “宏伟瑰丽”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各自然段的段意。3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章“总写分写特写 总写”的构段方式。积累语言,并使学生受到祖国文化的熏陶,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二】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并根据段落提纲,复述课文。在朗读中感悟敦煌文化的辉煌,感知课文写法。【三】教学评价设计:1通过检查学生预习、针对学困加强指导训练方式落实字词、读书的教学目标。2在读书感悟中,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背诵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2、3初步学习总分总的构段方式和习作方法。【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1通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搜集介绍莫高窟的文字和图片。2完成预习单教师:1教学课件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五】教学课时:2 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引出话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课文:黄山奇松 黄果树瀑布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祖国各地”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莫高窟。(结合本地特色:如台儿庄古城运河。薛城铁道游击队、峄城万亩石榴园等,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聚焦课题质疑。通过预习,同学们了解到“莫高窟”是中国西北一个文明遗产所在地,可

3、不一样的是,作者把“莫高窟 ”当作是一个文本来介绍敦煌艺术宝库,那这是什么题材的课文呢?生讨论交流。师小结:莫高窟是一篇带有拼凑气息的说明性文字。这是一种介绍、说明性的文本,是比较宽泛的说明文;与之同类相似的,是兵马俑 ,宽泛地讲,也包括九寨沟这样的风景点介绍的文本。 (意在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我们可以对这个文本略加简单分析)(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识写情况。(1 )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要注意左右结构字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写这类字的规律。(2 )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3 )检查词语的识读和理解应用。慈眉目善 威风凛凛 惟妙惟肖 啧啧

4、赞叹精妙绝伦 宏伟瑰丽 漫天遨游 腐败无能不同形式读词(自由读、同位交流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正音。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如:A 慈眉目善慈爱善良的样子。 (教师出示一些菩萨形象,并补充:在佛教壁画或塑像中,菩萨的形象总是慈眉目善的)B 威风凛凛气势或声势使人敬畏。 (教师出示四大天王的塑像,并补充:在很多寺庙里的天王塑像总给人这样的感觉,让人一见就产生敬畏之情。 )C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形象逼真。 (可以引导学生创设情境,利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比如:小刚模仿的赵本山真是惟妙惟肖。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始终做到词不离句,使学生在反复朗读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中的过程中逐

5、步理解词语。 )检查朗读课文。A同位两人为一组,每人一段接读课文,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B重点检查指导 2、3 、4 自然段。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脉。(1 )交流初读理解:课文围绕哪一句话来写?(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中心句中的关键词语是哪几个?(板书: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人民智慧的结晶)齐读这句话。(2 )快速找出“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与文章中的哪一句相呼应。指一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句子,文中说到(出示句子: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6、)齐读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画出表示莫高窟地理位置和概貌的词语,理解后,读出莫高窟的壮美。重点引导交流:结合课文插图,读好这些词语:如“一颗明珠” 、 “不满沙丘” 、 “断崖绝壁” 、 “蜂窝似的” 小结:小结提升:通过理解首尾两个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莫高窟是我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作者先从总的方面简介莫高窟;最后又总结全文,说到莫高窟还是一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向人们展示了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你看,读书就要仔仔细细,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这样,学习的收获就更多了。 (3 )围绕这两个词语,作者选取哪些内容,又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给课文编写段落提纲,小组内交流。引导学生将课文分为 3 段,用简

7、洁的语言写出 3 段段意。 (如第一段:写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概貌;第二段: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第三段:写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课文的第二段有三个自然段,即三层意思,每个自然段都可以再用一句话概括大意。(如第二自然段:莫高窟保存两千多尊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第三自然段:莫高窟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第四自然段:藏经洞有六万多件珍贵文物)小结提升:把段和自然段的段意依次排列起来就是段落提纲。 (段落提纲是课后题 3的练习,目的就是训练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以培养句式整合、归纳概括能力。 )3快速浏览全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文按照 顺序,分别写了 ,把莫高窟这一

8、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眼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 。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精读感悟,走进“彩塑” ,感悟莫高窟的精妙绝伦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看一看可以用什么成语来概括你读到的这些彩塑?(引导学生交流:还有哪些成语?)(板书: 惟妙惟肖 借助课文内容理解)2认识中心句。这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就概括了这些彩塑的特点,那就是,那这句话就是这一自然段的(围绕中心句进行写作是本文一个特色,这种写作方法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渗透,让学生有个初步的认识、了解)3两千多尊彩塑要在短短的一篇文章里一一写来是不可能的,作者把镜头对准了哪些佛像?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用笔圈画出来。(1 )

9、重点学习:菩萨 天王 力士教师今天带来了三幅画片,请大家看一看:哪幅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哪幅是威风凛凛的天王?哪幅是强壮勇猛的力士?你的依据是什么?指导读好这几个词,如何读出它们的形象。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化的思维为主。出示了几张形象生动的图片,把“慈眉善目” 、“威风凛凛” 、 “强壮勇猛”等抽象的词语通过具体图片形象化。这样,形象化的思维占据了学生的头脑,让学生从抽象的文字中体验到了可感的形象实体,为学生准确把握文本,有感情的朗读奠定下了基础。 )(2 ) (出示“卧佛”图片) ,谁能不看课本向我们介绍一下这尊卧佛?(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教师就不再多讲,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会主动学习。 )(3

10、 )请欣赏画面。 (彩塑视频)也许你会觉得这些彩塑的色彩已不够鲜艳,但如果想到这些彩塑跨过了 1600 多年的历史长河,历经了大自然的风蚀雨侵,逃过了盗贼们的巧取豪夺保存下来,我想你们的心中定会生出异样的情感。 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获取、感知语言文字所反映的那精妙绝伦的彩塑,为下一环节的说积累情感基础,学生便会有感而发。(4 )我们来看看游人的反应。指读“看到这这一尊尊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假如你就是游人,会发出怎样的赞叹?4引导积累,指导背诵。文章的语言真是太生动了,如果不把这些优美生动的词语留在记忆的深处实在是太可惜了。谁能介绍你将如何背诵。(1 )出示关键词语,列出背诵提纲, (2

11、)出示图片,图文结合,指导背诵。 (背诵要讲究方法,适当的方法指导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纠正指导弦、录的书写。2齐读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 (即中心句)(二)精读感悟,走进壁画,感受壁画的宏伟瑰丽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告诉老师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生汇报 )那壁画有什么特点?理解词语“宏伟瑰丽” ,师板书。2请同学们仿照学习“彩塑 ”的方法自学课文第三自然段,出示自学要求:(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能体现壁画“宏伟瑰丽”语句。(2 )反复诵读这些语句,圈出令你感受最深的词语在旁边写出

12、你的感受。(3 )小组交流汇报围绕“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宏伟” ,出示:“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A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过渡句) 感知过渡句的作用围绕“丰富多彩” ,结合语句“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感受壁画的宏伟瑰丽B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领略敦煌壁画的神奇魅力吧!(出示课件,教师解说)补充资料:420 窟.445 窟.C指导朗读 ,读出赞叹之情。瑰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补充资料:飞天 (出示课件)A不仅莫高窟的壁画美,壁画上的飞天更美,

13、作者把飞天描写的多美呀,指名读出示句子:B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C朗读体会,想像画面。师分别评价D你想用哪些词语形容你看到的飞天?(美轮美奂、千姿百态、形态各异.)用文中的词语那就是:瑰丽E理解省略号,仿照文中的排比句式写一写飞天。出示:壁画上的飞天,有的 , ;有的 , ;4.看到这飞天,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作者又是怎么赞叹的?5难怪作者说,引读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三)精读感悟,走进藏经洞1.敦煌彩塑神态各异,敦煌壁画宏伟瑰丽。游览莫高窟,有一个洞窟是必须要去的,这就是面积不大的藏经洞。 (出示第 4 节)2请大家默读课文第 4 小节,边读边动笔,划出文中的哪些词语、句子与你的心灵、情感发生了

14、碰撞,在行间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体会,然后我们再交流一下。(1 )生默读,动笔批注。学生自主交流,从这一段的学习中你懂得了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2 )重点引导交流:“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 ”可以看出莫高窟内的文物不仅品种多,而且数量也很多。 (板书:藏品丰富)第二句中的一个“曾”字说明了以前莫高窟内有很多文物,但现在都没有了。体会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第 3 句话中的“大量”和第 4 句话中的“仅存”对比非常强烈,这两个词语充分说明了莫高窟内的损失非常惨重。从第 3 句话中的“掠”字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分子的野蛮和无耻。3让我们来看看藏经洞中曾经藏有的一些珍贵的文物吧

15、。 (出示图片)4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 (出示 )补充资料:1905 年 10 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 年 5 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 24 大箱经卷、5 箱织绢和绘画;1908 年 7 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 10 大车、 6000 多卷写本和画卷;1911年 10 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 300 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 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 5 大箱、 600 多卷经卷;.(1 )看了这个资料,你想说什么?师:莫高窟虽然经过千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它仍是世界上现有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人类艺术的殿堂” 。生齐读: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2 ) 1987 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 “世界文化遗产”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豪地说生齐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智慧的结晶。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四)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五)总结全文,重申写法1、最后一自然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呢?(作者在开头用总起,然后分别来叙述,最后以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