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培训讲座幻灯片

上传人:m****5 文档编号:51939094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80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培训讲座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护理培训讲座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护理培训讲座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护理培训讲座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护理培训讲座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培训讲座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培训讲座幻灯片(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吸系统监测呼吸系统监测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SICUSICU) 阿不力克木阿不力克木一般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一般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 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 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 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 引起一系列生理和代谢紊乱的引起一系列生理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临床综合 症症。 一、呼吸衰竭一、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respiratory failure)的定义的

2、定义n n通常血气诊断:通常血气诊断:海平面、静息状态及呼吸空气的情况下海平面、静息状态及呼吸空气的情况下, ,动动 脉血氧分压脉血氧分压(PaO(PaO2 2) )60mmHg60mmHg和和( (或或) )动脉血动脉血 二氧化碳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aCO(PaCO2 2) )50mmHg50mmHg气体交换(一)通气需求-通气供给气体交换(二)弥散膜的完整性恰当的气血比例恰当的气血比例气体交换(三)二、呼吸衰竭的分类二、呼吸衰竭的分类呼吸衰竭的临床分型,目前尚无完呼吸衰竭的临床分型,目前尚无完 全统一意见。大致可归纳为:全统一意见。大致可归纳为: 1 1、按病情分为急性和慢性;、按病情分为

3、急性和慢性; 2 2、按病理生理改变分为肺衰竭(典型血气、按病理生理改变分为肺衰竭(典型血气 改变为低氧血症)和通气泵衰竭(典型改变为低氧血症)和通气泵衰竭(典型 血气改变低氧伴高碳酸血症)血气改变低氧伴高碳酸血症) 3 3、按动脉血气改变分为、按动脉血气改变分为型(低氧血症型型(低氧血症型 )和)和型(高碳酸型(高碳酸低氧血症型)低氧血症型) 4 4、按病变部位分为中枢型和周围型。、按病变部位分为中枢型和周围型。 n n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上述几种分法可以交叉使用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上述几种分法可以交叉使用 ,但是为了便于指导临床治疗、动态地观测疗效,但是为了便于指导临床治疗、动态地观测疗效 ,

4、以及提供判断预后的客观指标,多数学者认为,以及提供判断预后的客观指标,多数学者认为 ,按动脉血气分析改变分型或按病理生理分型具,按动脉血气分析改变分型或按病理生理分型具 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有重要的实际意义。n n型呼吸衰竭:型呼吸衰竭:PaOPaO2 260mmHg60mmHg,PaCOPaCO2 2正常正常或下降(低氧性呼吸衰竭)或下降(低氧性呼吸衰竭)n n型呼吸衰竭:型呼吸衰竭:PaOPaO2 250mmHg50mmHg(高碳酸(高碳酸 低氧性呼吸衰竭)低氧性呼吸衰竭) 三、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三、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呼吸衰竭的各种病因导致下列变化:呼吸衰竭的各种病因导致下列变化:n n通气

5、功能衰竭通气功能衰竭n n弥散功能衰竭弥散功能衰竭n n通气通气/ /灌流比例失调灌流比例失调n n肺内动肺内动- -静脉解剖分流静脉解剖分流n n机体氧耗增加机体氧耗增加四、呼吸衰竭的病因及诱因四、呼吸衰竭的病因及诱因(一)、呼吸衰竭的病因(一)、呼吸衰竭的病因呼衰的病因分类繁多,根据呼衰的病理呼衰的病因分类繁多,根据呼衰的病理 生理,其病因可分为三类生理,其病因可分为三类: :n n通气功能衰竭通气功能衰竭n n弥散功能衰竭弥散功能衰竭n n通气通气/ /灌流比例失调灌流比例失调1 1通气功能衰竭的病因通气功能衰竭的病因中枢中枢NN损害损害神经肌肉损害神经肌肉损害支气管支气管肺、胸廓病变肺

6、、胸廓病变 2 2弥散功能衰竭的病因弥散功能衰竭的病因肺纤维变性、肺间质纤维化、肺纤维变性、肺间质纤维化、纤纤 维性肺泡炎、肺水肿等。维性肺泡炎、肺水肿等。肺组织的解剖性损失肺组织的解剖性损失 3 3通气通气/ /血流比例失调的病因血流比例失调的病因(V(VA A/Q=0.84)/Q=0.84)通气通气/ /血流血流 正常:正常:引起肺有效循环血量减少,造引起肺有效循环血量减少,造成无效通气。成无效通气。. . 通气通气/ /血流血流 正常:正常:形成无效血流或分流样血流。形成无效血流或分流样血流。 (二)、呼吸衰竭的诱因(二)、呼吸衰竭的诱因在肺功能已有损害的基础上或存在着在肺功能已有损害的

7、基础上或存在着 慢性呼吸衰竭时,常因某种诱因而导致急慢性呼吸衰竭时,常因某种诱因而导致急 性加重,出现呼吸衰竭或慢性呼衰急性加性加重,出现呼吸衰竭或慢性呼衰急性加 重。重。 n n常见的诱因有:常见的诱因有: 1 1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为支气管树的感染、空气污染;其次为为支气管树的感染、空气污染;其次为 肺炎、肺栓塞、气胸、肋骨骨折和胸部外肺炎、肺栓塞、气胸、肋骨骨折和胸部外 伤。伤。2 2医源性:医源性:不适当使用镇静剂、麻醉剂、止痛剂、不适当使用镇静剂、麻醉剂、止痛剂、 利尿剂和利尿剂和 2 2- -受体阻滞剂、不适当吸氧和补受体阻滞剂、不适当吸氧和补 液过多,尤其是输

8、入大量的晶体液。液过多,尤其是输入大量的晶体液。3 3合并其它系统疾病:合并其它系统疾病:左、右心衰及心律失常、呼吸肌疲劳和左、右心衰及心律失常、呼吸肌疲劳和 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水电解质紊乱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水电解质紊乱 、胃肠道出血、营养不良)等。、胃肠道出血、营养不良)等。4 4基础代谢率突然增加:基础代谢率突然增加:如高热、甲亢、情绪激动和手术创伤等如高热、甲亢、情绪激动和手术创伤等 。 五、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五、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呼吸衰竭时发生的呼吸衰竭时发生的低氧血症和高碳低氧血症和高碳 酸血症,影响全身各系统器官的代谢、酸血症,影响全身各系统器官的代谢、 功能甚至使组织

9、结构发生变化功能甚至使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早期发。早期发 生一系列代偿反应,当严重呼衰时,则生一系列代偿反应,当严重呼衰时,则 出现失代偿。出现失代偿。n n呼吸衰竭时肺泡通气低下、气体弥散障碍呼吸衰竭时肺泡通气低下、气体弥散障碍 和通气和通气/ /血流比例失调,形成呼吸衰竭的病血流比例失调,形成呼吸衰竭的病 理生理基础:理生理基础:缺氧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二氧化碳潴留缺氧时机体进行无氧代谢,而且形成大缺氧时机体进行无氧代谢,而且形成大 量酸性物质而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对机量酸性物质而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对机 体产生严重影响。决定其危害程度因素体产生严重影响。决定其危害程度因素 :n n与缺氧程度与缺氧

10、程度n n发生速度发生速度n n持续时间的长短持续时间的长短 (一)缺氧对机体的影响(一)缺氧对机体的影响n n机体对缺氧的主要代偿作用有:机体对缺氧的主要代偿作用有: 增加通气量;增加通气量; 增加心搏出量;增加心搏出量; 增加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加儿茶酚胺的分泌; 增加血红蛋白浓度。增加血红蛋白浓度。 1 1缺氧对中枢神经的影响缺氧对中枢神经的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十分敏感,其影响主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十分敏感,其影响主 要表现在对脑实质细胞及脑血管方面。要表现在对脑实质细胞及脑血管方面。 缺缺OO2 2及无氧代射产物直接损害脑细胞,及无氧代射产物直接损害脑细胞,改变的顺序是:内阻抑减弱改变

11、的顺序是:内阻抑减弱兴奋兴奋抑抑制;制; 缺缺OO2 2后的脑血管扩张是的机体的一种代偿后的脑血管扩张是的机体的一种代偿 作用,早期可增加脑组织的血流灌注量,血管作用,早期可增加脑组织的血流灌注量,血管 通透性增加,则发生脑水肿,颅内压增高。通透性增加,则发生脑水肿,颅内压增高。2 2缺氧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缺氧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缺缺OO2 2对心脏的影响:对心脏的影响:先兴奋后抑制早期先兴奋后抑制早期 缺氧对血管的影响,在各组织反映有所不同:缺氧对血管的影响,在各组织反映有所不同:皮肤、肺等内脏血管收缩皮肤、肺等内脏血管收缩脑血管和冠状动脉血管则扩张脑血管和冠状动脉血管则扩张 (3). (3

12、). 缺氧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缺氧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3 3缺氧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缺氧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慢性缺氧可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红慢性缺氧可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红 细胞反应性增生和肥大,细胞反应性增生和肥大,HBHB升高。升高。4 4缺氧对呼吸系统的影响:缺氧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缺氧反射性地增加通气量,缺氧减轻。缺氧缺氧反射性地增加通气量,缺氧减轻。缺氧 的改善降低了缺氧对呼吸中枢的刺激作用,在一的改善降低了缺氧对呼吸中枢的刺激作用,在一 定程度上抑制呼吸中枢。定程度上抑制呼吸中枢。缺氧可使支气管粘膜的分泌介质,而引起支缺氧可使支气管粘膜的分泌介质,而引起支 气管痉挛;严重缺氧可使表面活性

13、物质分泌减少气管痉挛;严重缺氧可使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减少 而引起肺不张,导致动静脉分流;同时也可损害而引起肺不张,导致动静脉分流;同时也可损害 肺泡上皮和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肺水肿。肺泡上皮和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肺水肿。 5 5缺氧对肾脏的影响:缺氧对肾脏的影响:n n肾小球滤过率减低,可出现少尿或无尿,肾小球滤过率减低,可出现少尿或无尿,6 6缺氧对消化系统的影响:缺氧对消化系统的影响:n n消化道溃疡与出血消化道溃疡与出血n n肝细胞出现肝细胞水肿、变性甚至坏死。患肝细胞出现肝细胞水肿、变性甚至坏死。患 者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和黄疸。者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和黄疸。 (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二)

14、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n nPaCOPaCO2 2升高对机体的危害程度的决定因素:升高对机体的危害程度的决定因素:n n与与PaCOPaCO2 2的绝对值相关的绝对值相关n n主要与主要与PaCOPaCO2 2增高的速度相关增高的速度相关1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脑水肿,颅内酸中毒。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脑水肿,颅内酸中毒。先兴奋,后抑制先兴奋,后抑制2 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对循环系统的影响:n n血管阻力轻度下降、心率增快、心输出量血管阻力轻度下降、心率增快、心输出量 增加、血压轻微上升。增加、血压轻微上升。n n二氧化碳潴留对脑血管、冠状血管、四肢二氧化

15、碳潴留对脑血管、冠状血管、四肢 末梢血管产生扩张作用,血流量增加;对末梢血管产生扩张作用,血流量增加;对 肺、肾、腹腔脏器血管产生收缩作用,血肺、肾、腹腔脏器血管产生收缩作用,血 流量减少。流量减少。 3 3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二氧化碳是强有力的呼吸中枢兴奋剂,二氧化碳是强有力的呼吸中枢兴奋剂, PaCOPaCO2 2升高兴奋呼吸中枢,增加通气量。但升高兴奋呼吸中枢,增加通气量。但 是在慢性呼吸衰竭时,由于存在着慢性二是在慢性呼吸衰竭时,由于存在着慢性二 氧化碳潴留,中枢对二氧化碳敏感性下降氧化碳潴留,中枢对二氧化碳敏感性下降 。当。当PaCOPaCO2 2升高升高80mmHg80mmHg以上时,反而抑制以上时,反而抑制 呼吸中枢,加重了二氧化碳潴留。呼吸中枢,加重了二氧化碳潴留。 5 5对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的影响:对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的影响:二氧化碳潴留超过机体的代偿能力时,二氧化碳潴留超过机体的代偿能力时, 产生呼吸性酸中毒。酸中毒时钠、氢离子产生呼吸性酸中毒。酸中毒时钠、氢离子 进入细胞内,钾离子转到细胞外,可导致进入细胞内,钾离子转到细胞外,可导致 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六、六、 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及诊断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包括:n n原发病的症状原发病的症状n n主要表现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