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1938890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3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2017年整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2017年整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2017年整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2017年整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培训安排1.修订过程 2.修订的基本思路和 原则 3.修订之处 4.新要求和新提法 5.摒弃之处 6.教学实践上午(8:3011:40)下午(12:3015:30 )1.教学常规解读 2.案例观摩 3.骨干教师教学设 计评比相关要求稳定回归2011版1010年年三维目标心理地图视角重视四基地理表象最低标准规范规范评价标准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为指导,巩固和深化新课程改革理念;根据地理课程的特点,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能力为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地控制课程容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修订工作的基

2、本思路实验区的调查结果表明课程标准编制的指导思想、设计思路、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选择、表述方式等基本正确,因而此次修订的基本思路是:保持原来课程标准基本设计的“几个不变”: 课程标准文本的框架结构保持不变;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保持不变;内容标准呈现方式和表述方式不变;修订策略侧重于课标的时代性、准确性、可行性。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原则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原则维持教学的基本稳定,内容框架、设计思路 不变。充分吸收各方意见,并就实验反馈对课程内容 做适当调整和语言修饰。规范文本内容的表述(根据统一要求)。反映时代的发展变化。坚持改革方向,适当考虑教学实际。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文本的框架结构保

3、持不变,仍然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四大部分组成,各部分内部的内容结构、体例结构也基本保持不变。(只是 “实施建议”部分的“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和“四、教材编写建议”的位置进行了互换。)课程标准文本的框架结构保持不变第一部分 前 言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地球与地图等4大块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建议 课程标准文本的框架结构保持不变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保持不变,仍然由“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等四

4、大块组成。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框图稍作调整,使之更加清晰、醒目(框图的位置也由“内容标准”移至“设计思路”部分)。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保持不变地球与地图世 界 地 理中 国 地 理概 况认识区域概 况认识区域海洋与陆地气 候居 民地域发展差异疆域与人口环境与资源经济与文化地域差异认识大洲认识地区认识国家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乡 土 地 理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不变“内容标准”以表格和条目为主的呈现方式不变。“内容标准”以行为动词(以学生为主体)的表述方式也不变。部分“内容标准”的文字表述和行为动词作进一步的修饰(对照实验区的意见,逐条审核所有“内容标准”)。内容标准呈现方式和表述方式不变标 准活

5、 动 建 议2.地球仪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例如,观察不同季节(或一天内)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的变化;用乒乓球或其他材料制作简易地球仪模型。(一)地球和地球仪内容标准呈现方式和表述方式不变提升“前言”部分和“课程目标”部分的时代性、前瞻性;增强“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的明确性、可操作性;强调“实施建议”部分的适应性、实用性。 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策略侧重于:文本内容的修订文本内容的修订课程性质从中学地理课程角度重写。课程目的细化斟酌,不提三维目标。课程理念简化,突出重点。课程设计思路作文字调整。实施建议重写。1.对“前言”部分进行

6、修改和调整。“课程性质”重新进行改写,对“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进行精简或归并。2.对课程目标进行调整、精简。新增“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等意识养成的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主要修改的方面3.对一些教师认为表述得不够清晰的课程内容标准加以修订,对部分课程内容标准的文字表述以及行为动词的选用作必要修饰。适当补充和增加学生生活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新成果和国家最新发展战略的新内容。课程标准主要修改的方面4.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出发,删除或调整部分过难、过繁的课程内容标准。对“活动建议”进行删减,重新调整表述方法。5.对乡土地理部分的内容

7、标准和活动建议进行梳理和重新调整。6.删除所有的教学案例和评价案例,对“评价建议”部分重新调整进行改写。课程标准主要修改的方面二、“前言”和“课程目标”部分的修订“前言”部分的修订“前言”的导入语阐述了地理课程改革的背景及地理课程的价值功能,修订时进行了改写,增强了它的时代性和前瞻性。导入语第一个自然段阐述现代社会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提出的挑战。第二个自然段阐述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对义务教 育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

8、。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这将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前言”部分的修订“前言”中“一、课程性质”这部分的文字表述作了调整和改写。原先这部分内容分为两个自然段,第一段阐述地理(科)学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文字量较多;第二段阐述初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只有一句话,有头重脚轻的感觉。修订前 一、课程性质

9、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 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所构成, 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 。因此,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 科学。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 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 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是一门 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 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

10、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 科的性质。“课程性质”部分的修订“课程性质”部分原先主要着力表述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地域性(差异性),实际上阐述的是地理学(地理科学)的特质,而对基础教育的地理课程(地理学科)性质的阐述相对薄弱。“学科”与“科学”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科”虽然取材于“科学”,但学科区别于科学在于两个特点:一是基础性,二是教育性。“课程性质”部分的修订修订以后,课程标准首先指出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这一独特的特点。接着,分别用5个小标题醒目地阐明了地理课程的特点。不仅突出了地理课程的区域性、综合性这两个独特的特征,

11、而且也强调了地理课程的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等特征。修订后一、课程性质 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区域性 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 2.综合性 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系统。课程初步揭示自然环境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地理环境的综合性。3.思想性 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 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 、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富含热爱家乡、热 爱祖国、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内

12、容 。4.生活性 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 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5.实践性 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 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课程基本理念”的修订“前言”中的第二个标题“基本理念”部分,除 了标题修订为“课程基本理念”以外,将原来的 6条 理念精简为 3条。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 用的地理”理念的表述,比以前阐述得更为简洁、明 晰:提出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提升生活品味 ,增强生存能力;倡导从地理视角思考问题,具备地

13、理素养。“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则强调重视校内外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展学习空间,鼓励自主、合 作、探究等多样的学习方式。“课程基本理念”的修订删减的“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等 3条理念的有关观点,分别归并、融入本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之中进行阐述。“课程设计思路”的修订“前言”中的第三个标题“设计思路”现改为“课程设计思路”,“思路”也由原来的5条减为3条,内容基本没变,只是将原来的第一、二、三条的内容加以归并,并删去了两段“例如”的文字,这样使阐述更为紧凑。此外

14、,此处增加了“地理课程内容的基本结构框图”。原图置于“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移至“设计思路”后在画面和文字上作了修饰。地球与地图世 界 地 理中 国 地 理概 况认识区域概 况认识区域海洋与陆地气 候居 民地域发展差异疆域与人口环境与资源经济与文化地域差异认识大洲认识地区认识国家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乡 土 地 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体系结构示意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总目标的文字表述作了精简,从原来的 7句 114个字减少为 5句 54个字。并增添了一小段说明文字:“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这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总目标是一个

15、宏观的、综合的目标,不能机械、教条地加以肢解。修改后的课程目标在体例上也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保持衔接和一致。“课程目标”的修订“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文字进行了合并、精简和调整:将原来的第一和第二条目标合并;从初中学生心理年龄特征考虑,删去了原第二条目标中的认识人口、经济、文化“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的内容,以降低教学要求;并将原来第一条目标中有关技能的内容分离出去单独列为第四条,从知识到技能,阐述条理更趋清楚。“课程目标”的修订“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要是一些文字上的修饰,如将“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改为“分析、归纳”,将“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改为“增强民族自尊心、

16、自信心和自豪感”等等。“过程与方法”目标提出期望学生能够“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善于发现地理问题,收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课程目标”的修订此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第四条目标中,增加了“知道因地制宜的意义,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的内容。这次在义务教育阶段区域地理教学中补充这一条目标,而且是属于“价值观”领域的目标,体现了对“因地制宜”原则和“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意识的重视。“课程目标”的修订三、“课程内容”部分的修订“课程内容”(原“内容标准”)部分是地理课程标准的主体,它不仅是编写教材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这部分的修订主 要分为三种情况:第一,对一些要求不够明确或不够全面的内容标准进行修订或补充,并在文字表述方面进行精炼和润饰;第二,降低部分内容标准的要求,调整( 删除或新增)部分内容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