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1932135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第三节环境人口容量知识要点:1、环境人口容量概念简述: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在可预见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制约因素资源(首要因素,其他因素均通过影响它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科技发展水平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后两者均通过影响资源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难点解析一:为什么说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资源的数量决定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数,科技发展水平将影响资源的利用程度,可以使相同数量的资源能供养更多的人口

2、,人口文化和消费水平的高低将影响一个人对资源数量的最低生存要求。所以说资源是直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而科技水平和人口文化消费水平则是通过影响资源来间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3、环境人口容量特性:.(长期的)不确定性:资源总数不确定,科技发展水平、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在不断变化,因此不确定.(短期的)相对确定性: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相对稳定,因此相对确定8难点解析二:为简便,在实际中,通常以一种或几种资源所能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4、关于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三种看法悲观:已经大大超过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并已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乐观:考虑到新资源的开发

3、和资源利用程度的加深,认为地球不会达到它的环境人口容量介于两种看法之间: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100 亿左右,目前人与环境之间已经有了很多尖锐的矛盾1972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公布报告: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110 亿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为 16 亿,7 亿是我国的适度人口值我国目前人口与环境之间的主要矛盾为:.人均耕地少解决措施: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现有耕地 .人口与淡水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 第一单元第四节人口素质与环境 知识要点: 1、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因素有:(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起作用,环境反过来影响人口身体素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经济环境因素是影响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

4、自然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也有重要影响)9难点解析一: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影响能力的变化自然环境因素曾经是影响人口素质的决定性因素,但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度在不断加强,所以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力逐渐减弱。人口身体素质越来越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因素。难点解析二:对人口身体素质起作用的自然环境主要有两种:原生环境因素(未受人类影响的自然环境,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有:缺硒导致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硒过剩导致地方性硒中毒;碘异常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次生环境因素(受人类影响的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有:物理方面,噪声影响听力、神经系统、

5、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化学方面,化学物质会致癌变、致病变;生物方面,病毒、病菌、寄生虫卵使蚊子大量繁殖,引起疟疾、乙型脑炎等疾病的流行)难点解析三:社会经济因素范围比经济因素广,经济因素从属于社会经济因素。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文化素质高,资源观(资源利用充分、同时开发新的资源)、环境观(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环 保)、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念)先进,人口、环境、经济得以协调发展,呈现一种良性循环。文化素质低,资源观(资源利用程度低,只能依靠现有资源,大量开采,必然造成资源压力)、环境观(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淡薄,对环境造成破坏)、发展观(不可持续发展)落后,人口激增、环境恶化、经济落后,呈

6、现一种恶性循环。例题分析: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答: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导致人类对环境大量索取资源,又大量排放废弃物,造成环境问题的恶化;.人口素质的低下,使得人口的环境意识淡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注意环保。难点解析: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人口素质提高,生生育率必然下降,人口数量就能得到控制,环保实现人口素质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实现第一单元第五节人口迁移与环境知识要点:1、人口迁移的概念 包括两个方面: 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 这种空间移动必须是永久性或长期的 2、分类分类标准:地理范围、迁移方向地理范围: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7、(小范围的有省际迁移、县际迁移)迁移方向:城市至城市、乡村至乡村、城市至乡村(逆城市化过程、知青下乡)、乡村至城市(城市化过程)难点解析一 知青下乡的原因:政策因素,为解决城市劳动力过剩的问题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的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难点解析:自发性迁移主要是由于哪些因素引发的?答案: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战争难点解析:环境对人口迁移影响的变化原始社会:为食物农业社会:为土地工业社会:为优化劳动力配置4、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对迁入地:改善综合经济环境;加剧生态环境问题对迁出地:加强与外界的联系;缓解人地矛盾;保护自然环境;在局部地区可能造成人才流失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