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800.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1921242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80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80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80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80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80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80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800.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静的顿河读后感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800800米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俄罗斯作家,其作品主要反映顿河地区哥萨克人民的生活。在苏联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1965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静静的顿河 、 被开垦的处女地 、 一个人的遭遇 。下面是小编整理给大家的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800,以供查阅,快来看看吧!如果说,历史是一条长河,那么这条长河就是鲜血染红的河,滚滚而来,滚滚而去。每一种杀戮,都被赋予一种名义,一种理由。但事实上,所有杀戮,其实都没有理由。杀戮,只是我们人性中疯狂的一面,是人类嗜血的本性。虚伪、欲望,才是我们的真面目。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各个朝代,都有所谓政权稳固

2、为由的镇压,有打着解放民众的起义,有对外的侵略,在抵抗所谓外族的屠杀,有民族和血统间的争权残杀,有不同阶级的互相报复。有时候阅读历史,会陷入一种苦闷:人类历史莫非就是长期的非理智向理智的短暂回归?人类为何那么多残杀和流血?静静的顿河里面,不满沙皇征兵的哥萨克,怀着挣脱沙皇控制的欲望加入了苏维埃赤卫军,却演变成暴徒,对经过的村庄打杀、强奸、烧抢。葛利高里看到顿河苏维埃人民委员会主席波乔尔科夫未经审判就枪杀了阿塔曼斯基团军官,心中的希望就破灭了。苏维埃无非就如此,打着正义的旗帜,行不正义之行。葛对“不经审判杀死被俘的那些军官,既不能宽恕,也不能忘却” 。不少原来倒向苏维埃的人,要么逃回老家,要么又

3、倒回原来的沙皇。如果革命是如此肮脏,并不能改善当下生活,人们宁愿要原来的旧政权。此时就变成苏维埃分子遭殃了。在一次进攻中,村子组成的自卫队将赤卫军一队给俘虏了,本来说投降不杀。愤怒的人民,还是作出了裁决,将他们处以死刑。一排排俘虏被押去刑场枪杀,一排排人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各种呻吟尖叫蠕动,使到本来兴致勃勃围观的人也吓跑了。这群沾满鲜血的赤卫军,现在同样被人杀掉。而且这种所谓审判,是不是又是正义呢?剥除意识形态,其实就是一部分人报复另一部分人,被报复的人又翻过来报复,没完没了,杀的还是“自己人” 。在死亡前,人会有各种形态,有的吓得屁滚尿流,有的装作毫不畏惧英勇就义,有的不顾自尊地求饶,有的

4、一声不吭,有的在尖叫就如萨特的墙一样,在动荡时期,人是很脆弱的,常常会被莫名其妙的理由逮捕,又糊里糊涂地被杀掉。各个派别都心虚地认为,要铲除对方的根,宁杀错不放过。个人是很脆弱的,就像卡夫卡的审判里的主人公,无处说,说也说不清。个人必须抱团,顺应时势去一时做杀手,一时做绵羊。但谁能预测最终的结果?我常常想,我们如何去判断我国经历过的历史,又如何评断别国的历史?人性是恶多于善的,连我自己也说不肯定,在某个特定情况下,我会不会行恶,会不会杀人或放任杀戮的发生。我们所知道的真相太少,又或者我们不想去了解。就如教科书上说的 XX 英勇就义,会不会如波乔尔科夫那样,只不过是杀人者被杀?又例如什么”红军经

5、过村庄不杀不抢,还不偷老百姓的西瓜“,是不是假的,会不会作出如同南京大屠杀那样的事情?当然,这只是我的疑问,并没有答案,我只觉得,对于历史,特别是我们身处不远的历史,永远不能全信,要打个问号。理解历史,要先理解人性,包括人性中的善,和那种不受道德约束的恶。如果不肯承认人性恶,人是永远无法理解历史的荒唐,而这种荒唐并不是独立的、偶然的。人们喜欢将当下政权跟国家概念分来谈论,好像党派发生的所有事情,并不玷污国家。但有没有想过,党派的产生和成功,乃是某个时代,某个机遇下,人民欲望力量的结果,是国家以往历史浪潮推动下的结果?而且党派的执政,正在、也将会影响未来历史的发展。以后的历史,必定会带着过去发生

6、的事情的印记,国家未来的样子,也是与现在的政权息息相关。强要将国家分开来谈论,就像溺水的人紧紧抓住一棵稻草,否认自己在下沉的事实,以为事情过去后,一起会还原到清净安稳的原来面貌。每个国家的命运都不一样,而每一个国家现在的状态,则是各种因素博弈的结果。我想,大概人类一直以来都不知道怎样的模式才是一个国家应有的模式。无论一个人多么有智慧,要组织起来,人数多了,似乎就不受个人控制,群体形成的体制彷如一头小兽,自己在长大,很难去控制。人类如果知道如何组织国家,那么就不会有国家覆灭又兴起了。每一个政权的建立和维护,都仿佛是人类又一次无益的尝试。人在大环境下,大多是随波逐流的。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好人还是

7、坏人,最终的平等,就是死亡。或者说,人在死亡一刻,才站在一起,杀戮、竞争、无意义的流血才会停止。“他们的生命就要像断梗的树叶一样脱落了。 ”如果没有一次大战和后来的俄国内战,葛里高利很可能会在沙皇的军队里平静的服役,退役后如先辈一般耕耘着自己那些田地、放牧着自己那些牲畜。最大的冒险也许就是和阿克妮西亚私奔到他乡过逍遥的日子。可是命运往往事与愿违,他手上的一切都在被短暂地给予之后而又残酷地剥夺。和那些平凡的或是战死沙场或是死于疫病的哥萨克不同,葛里高利仿佛有一副铁身板,无论敌人的刀枪还是病魔的摧残,丝毫不能把他压垮,他总会一次次地从病床上站起来,重新骑到马背上,挥舞战刀,破阵杀敌。可越是这般英勇

8、不凡的斗士,越要经历更多的不幸,越要承受更多命运的打击。岳父、哥哥、妻子、嫂子、父母、女儿公墓里一座座新坟见证了这个家庭的一次次不幸,绽放的矢车菊只能让人更加悲哀葛里高利最大的悲哀也许就源自他的骑墙。在战场上和情场上,是最容易滋生骑墙者的地方。葛里高利就是这样的骑墙者。在战场上,他加入过红军,后又加入叛军,如此反复。乃至有人说他亦正亦邪,殊不知,这样的人物命运才最有看头,一如碧血剑里的金蛇郎君。不过葛里高利本性是善良的,即便他在最后加入了福明的匪帮,也依旧希望禁止抢劫的发生。从一战时候驻军波兰希望阻止同袍强奸波兰妇女,到后来加入红军时希望挡住对被俘白卫军的屠杀。之所以说希望,因为那一切终究还是

9、无可避免地发生了。葛里高利的努力,就像一个苍白的手势,于事无补。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人只有变得愈发残忍,愈发抛弃良知才能生存,更好地生存。但真正的善良终究无法从这个曾经朴实的人身上完全泯灭,即使在他担任叛军师长,为了哥哥的遇害而报复性屠杀红军俘虏之际,也曾经莫名的良心发现,也许是本性的善良让他找到了对放下武器的敌人仁慈的理由。但刀锋之上,想要安稳地骑墙,终究不是个容易的事情,红军、白军双方都会戴上有色眼镜,不断从背后眯起眼睛,小心地仔细审视这样的“叛徒” ,没有人会去关心你为何会“反正” ,大家关心的,只是你“反正”了那么回事,这就是“污点” 。就像很多刑满释放的人员,在暴露了自己的服刑经历之

10、后,依旧会遭到很多人的歧视。情场之上,骑墙同样会付出巨大代价。葛里高利和已婚阿克西妮亚有了私情,他可以不畏惧情人丈夫司捷潘的拳头和冷枪,却依旧无法违背父母订下的媒妁。在两个女人中间骑墙,对于葛里高利这样的粗线条的人来说,恐怕比在红军和白军之间骑墙更加为难,毕竟一面是爱情,一面是亲情。当新婚的葛里高利对着他的发妻娜塔莉亚说出“我不爱你”的时候,娜塔莉亚默默地望着夜空,此时的沉默胜过万语千言,更让人感到无尽的苦涩。娜塔莉亚是个内敛贤惠的女人,却也如此痴情,她不惜为了葛里高利这负心汉殉情自杀,最后甚至为了他的婚外情堕胎而死。这便是骑墙的恶果之一了。而阿克西妮亚终究也未能和他双宿双飞,逃亡途中中弹死在

11、了这个心碎男人的怀里。都想保住的结果往往是都保不住。骑墙者为什么要骑墙?很多时候也是处于无奈,或是出于良心的谴责,或是出于情感的爆发,或是出于求生的渴望。有时候,骑墙者一样很可怜,就像那棵风中摇曳的墙头草,不知何时,就会被狂风连根拔起。葛里高利的骑墙就是如此,更多时候是出于无奈,是出于被命运的捉弄之后的无奈。那么不骑墙的所谓“坚定”的人又是如何呢?米什卡.科舍沃伊和米吉卡.科尔舒诺夫不就是很好的例子么,在作者的笔下,他们杀人的理由看似不同。实质上二人并无多大差异,都是剪除异己、杀人放火的机器。相比他们,同样毙敌不少的骑墙者葛里高利更像个人,至少他还不会堕落到对老人和妇女下手,也会时常对缴械的敌

12、人报以恻隐之心。然而他的一次次善意并不能换取同等的回报。也许是因为他手上沾了太多红军士卒的血,不但在战场上,即使面对已经转化为平民的葛里高利,红军官兵甚至是他的亲妹夫科舍沃伊都依旧很难放过他。讽刺的是,相比红军的一次次追杀,似乎白军和匪帮对他更为友善一些。也许葛里高利手中锋利的马刀能够一次次准确地削掉敌人的头颅,却终究无法挡住命运的逆流,抽刀断水水更流。他就像一叶扁舟,总想逆流而上,到头来为了不致倾覆,却不得不随波逐流,被逆流裹挟被逆流裹挟就能摆脱倾覆的命运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从他反对屠杀俘虏,脱离波乔尔科夫的红军队伍那一刻起,他的悲剧命运便已然注定。而后的道路,加入红军即便不会被白军杀掉,

13、也会被肃反委员会清洗;加入叛军或者匪帮迟早会被占压倒优势的红军镇压,被肉体消灭不过是个时间问题。而葛里高利偏偏不信命,他一次次走上战场,与其说是和敌人厮杀,不如说是和命运厮杀,不但厮杀是抗争,他从福明的队伍开小差一样是对命运的一种抗争。他,这个无数次摆脱死神追捕的人,不甘心就这么窝囊地束手就擒,换言之,他只想活下去。遗憾的是,就算这么简单的要求,命运也不能满足他,他像一只掉入陷阱里的犹斗的困兽,无论怎样挣扎,也难逃最终的宿命,那逆流而后倾覆的宿命,那所有的挣扎和努力,在事后看来,无异于一个个苍白的手势。战乱和疫病都没有摧垮的勇士,最终还是要授首于这逆流的命运。比战乱和疫病更残酷的,是被逆流的命运裹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