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圆梦中华征文:铭记历史,警示后人.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1912268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征文:铭记历史,警示后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征文:铭记历史,警示后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征文:铭记历史,警示后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征文:铭记历史,警示后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征文:铭记历史,警示后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征文:铭记历史,警示后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铭记历史圆梦中华征文:铭记历史,警示后人.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铭记历史圆梦中华征文:铭记历史,警铭记历史圆梦中华征文:铭记历史,警 示后人示后人第一篇:铭记历史,警示后人XX 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北京平谷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密云古北口长城抗战纪念馆、顺义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门头沟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这些纪念馆重回我的记忆,心境不觉有些苍凉。京郊大地上除了西方列强的烧杀掳掠,还有近邻日本的肆意横行,这春天里的脚步,竟然如此的沉重19 世纪中叶,中日两国都是在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下,被迫打开国门,但是,到了世纪末叶,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了因循守旧的中国,并在其后的半个世纪里,对中国的侵略扩张愈演愈烈。时至今日,日本都在模糊历

2、史,篡改教科书,不断挑衅,中日关系由水到冰、由冰到水、政冷经热、忽冷忽热。“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这过往逐步厘清的过程,就是对未来战略走向进行研判的基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殖民地危机进一步加深的现状,引起了“一衣带水”的幕府的关注,他们来华考察,敏锐地发现了中国存在的问题和危机:“到上海兵营见其兵卒,士兵敝衣、垢面、徒跣、露头、无刀。皆如乞食,未见一人有勇者,如此我一人可敌其五人。若率一万骑兵而征之,可纵横清国。 ”他们认为,其原因是“清国本是文学无双之国,却无以治国之论。因此近世之风则是有志者无一不是为己者,一味贪求中举。为中举煞费苦心于制科时文,成为虚鹜徒劳的弊端。既是尊从

3、优雅艺文,又何必耗资如此巨大,将自己陷入到虚文卑弱的地步,照此下去岂能治理国家,以致被长匪苦害,外来夷狄控制。清国危如累卵,实在可怜” , “如此,以上海一处而推十八省,可知其大概” , “外面洋夷猖獗,内有长毛贼煽起动乱,灾难并至。即使有善人,又该如何收拾此局面?我等到清国看到的景象是,对外出借土地,开放五个港口,唉!殷鉴不远。近在一水之外,真叫人可怕” 。鸦片战争使中国发生了“数千年一大变局” ,而日本“以鸦片战争为契机转换了历史大方向” ,因为他们看到了中国军备松弛的现状, “思考支那为何如此衰微,毕竟在于其不知将外夷防止于海外之道。不能制造凌驾万里海涛之军舰运用船及防敌于数十里外之大炮

4、等即为据,彼邦志士所译海国图志等也绝版,徒然以僻陋秉性而倡导固陋之说,因循苟且,虚度岁月” ,可以说,这两次鸦片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日本人心中传统的中国形象,仰慕中华的意识消失殆尽。“毫无疑问,支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但国民的老衰症候与国家的古老相伴。数千年来,由于相对说来国民不与其他民族混杂,且几乎未与其他国家竞争而经受磨砺,因此像荒野中的大树一样自由生长,充分发展而未受到外部伤害。但是,树木到了寿命,树身就会枯干,支那即是此种状态。支那是长期孤立的国家,其内部产生的弊病使其逐渐衰竭,似此老衰是不能依靠树木自身活力的,拯救它的办法只能依靠外力遏制其腐败,或剪掉其寄生的枝条。 ”内藤湖南,为

5、日本的殖民扩张找到了理论依据,那就是“外力刺激”以保持中国这棵古老的大树“存活” 。日本在中国开始了一场又一场的大屠杀,这不仅是我们民族的悲剧,更是我们国家的耻辱,我们在提醒日本勿忘侵略史的同时,也更应该自己警醒的是,我们为什么总是成为被侵略这一历史悲剧的主角呢?正如一位军人所言:“如同美国人反复研究越战一样,我们也应该反复研究北洋海军史” ,我们不仅要祭奠在历次民族灾难中丧生的同胞,更要缅怀和追思那些为了国家安全和民族大义而英勇奋战至牺牲的先烈们,他们为中华民族挺起了脊梁,如果没有他们的浴血抗争,那么,就不会有我们今天凤凰涅盘式的浴火重生!一个无知的民族没有未来,而滥用“知识”的民族葬送的不

6、仅是未来,还有当下。一个无知的学者误人子弟,而失去良知的学者却会误国误民。内藤的侵华国策,不仅带给中国人民深重的灾难,也摧毁了日本的近代化成果,在军国主义铁蹄践踏其他国民的生命的同时,日本带给自己的也是民族的悲哀,因为无视别国的国家安全和蔑视别国的国民素质的后果,就等于为自己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原子弹腾起的蘑菇云,就是这种子生长的结果。1945 年 9 月 2 日 9 时许,日本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与所有同盟国一起,将邪恶势力终结,为人类赢得了持久的和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

7、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人民为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和民族牺牲。XX 年,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遗骸和滇缅抗战远征军烈士遗骸回国,获得慰藉的不仅是烈士的忠魂,安慰的还有他们的遗属那期盼了几十年的心!历史,又来到了一个崭新的起点。今天的中国人民,站在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圆梦起点上。这一祭奠,是为实现国富民强奠基,也是为今日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魂奠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XX 年 10 月

8、25 日,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我来到鸭绿江边,与官兵们一道祭拜先烈,在中国军网记者频道推出了视频专题鸭绿江边忆战史,军歌嘹亮铸军魂 ,以此缅怀那些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最可爱的人”;XX 年 11 月 8 日,记者节。我来到香格里拉,采访参加边境作战的藏族老兵、因蹲猫耳洞得类风湿瘫痪 20 多年的龚曲吹扎,先后写了心的海拔:高含氧的幸福 藏地净土红雪莲 岁月的沉重与凝望 巍巍扣林山,悠悠鱼水情 香格里拉的约定 送你一枚小弹壳等文章。不忘老山精神和扣林魂,就是对“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的理解与尊崇;XX 年 9 月 3 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 月13 日,我来到宛平城的卢沟桥,走进抗日战争

9、纪念馆,撰写了沉重的记忆,永恒的思念走进抗日战争纪念馆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两篇文章。痛定思痛,追忆往昔那段峥嵘岁月,记忆带血,思念带殇;XX 年 9 月 30 日,中国烈士纪念日。我来到北京西山森林公园无名烈士纪念碑广场,祭拜无名烈士,拍摄了祭拜先烈的视频,并为国庆节撰写了寻找幸福的起点一文,回顾了那些倒在新中国前夜、没能看到五星红旗在山城升起的关押在渣滓洞和白公馆里的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和他们用生命映照的红岩精神;XX 年 2 月底,中国决定将 12 月 13 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7 月 6 日, “国家公祭网”正式上线。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

10、的国家祭日。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原爆纪念馆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XX 年 6 月,我第一次走进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用中英日三国文字镌刻的“遇难者 300000”的石壁,刺痛了我的双眼。张纯如撰写的南京浩劫 、拉贝写的拉贝日记 、东史郎记录的东史郎日记 ,揭开了日本侵华的那段血染的历史。这一纪念日,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走过的百年屈辱,而且也把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和压迫的顽强抗争,都镌刻在战争史册上,这为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铭记历史、警

11、示后人、珍爱和平,留下了丰厚的战略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位学者在 XX 年 12 月 13 日国家的亡灵一文中写道:“悲痛如果不化作力量,眼泪就是最无用的化妆品。国家公祭日,除了祭奠那些屈死的同胞之外,更应该祭奠那些曾经奋起抗争的英雄。而在祭奠之外,我们这个民族更应该扪心自问:为什么曾经如此屈辱?如何避免再度屈辱?这一天,让我们也有一个给自己的英雄们下跪的地方!”当我们走进烈士陵园,走向烈士纪念碑,站在烈士墓前,与他们的灵魂对话,我们能从他们的牺牲中,深刻认识胜利来之不易,和平来之不易,幸福来之不易!第二篇:铭记历史 崇尚和平巍巍雪峰山,南起于湘桂边境,尾翼倾伏于洞庭湖区,绵亘 300 余公

12、里,横跨 80 至 120 公里。这里是中国第二级阶梯地势的南端转折带。1945 年 6 月,它最终成为数万日军万劫不复之地。发生在雪峰山下、邵阳大地的规模宏大的雪峰山战役(即湘西会战),见证了中华儿女八年抗战最后的胜利与光荣。时下,一本反映二战时期埋葬日军最后一战的长篇报告文学血战雪峰 ,成为当地不少干部群众的热门读物。血战雪峰洋洋洒洒 30 万余字,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填补了“湘西会战(即雪峰山战役)”一直“不成书”的空白。该书以翔实的史料、广阔的视野、真实的记述和生动的文笔等引起海内外广大读者的浓厚兴趣,深受好评。XX 年出版后,次年又进行了再版。血战雪峰 ,一本真实记录中国军民抗击日

13、本侵略者的诚意之作,是邵阳市本土作者献给祖国母亲的珍贵礼物。主创者是一位叫刘柏生的血性汉子。刘柏生是洞口县人,大学毕业,作为选调生选派至邵阳绥宁县工作,历任副乡长、县团委书记、镇党委书记、常务副县长、邵阳市公路管理局局长、局党委书记等职,XX 年当选湖南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工作勤勉尽职、踏石留印,致力为百姓谋福祉。热爱学习,尤喜文史,在繁忙工作之余,坚持读书、笔耕不辍。有 80 多篇文章见诸中央、省级报刊。答:我生于雪峰山下,成长过程中,经常听到长辈乡邻对侵略者破坏家园进行控诉,我满爷爷正是被日本人残忍杀害。尊重历史,铭记历史,激励全民奋发自强,是写作本书最大的动因。当然,还有一个原因,记得省

14、军区一位首长曾经在闲聊时,不无感慨地说, “雪峰山会战彻底埋葬日本鬼子的最后一战还没有成书,中国抗日战争整个的历史纪实就不算完整。 ”这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加之自身浓厚的故乡情结,于是这种内心的写作激情被焕发出来。可以说此书承载着我对被残杀的同胞和为抗战流血牺牲的先烈们迟到的祭奠。答:这本书围绕雪峰山战役即湘西会战,主要从世界反法西斯背景出发,讲述战前中日双方的态势,战争中双方战略战术、排兵布阵,战后的伤亡情况以及对时局的影响等,力求用真实的战争场景、全面的分析、客观的评价来让读者理解战争的本质、战争的残酷以及今日和平之可贵。由于平时对雪峰山战役进行了大量资料的查阅,写作前头脑里就有清晰的思路

15、,用什么样的结构、写到什么规模、挖掘到什么程度,事前都比较明确。写得时候,我也没怎么想,就拿着一个普通的笔记本,装在包里面,一有空闲就写。我把撰写血战雪峰作为一件严肃的事情对待,尽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休息时间,加之还有两位志同道合的合作者协助,因此写作总体上还算顺利。答:血战雪峰是中国抗日战争纪实丛书,完成此书花费了几年时间调研和写作,文中素材的全面性和真实性是最大的难题,这不能靠思维雀跃、天马行空来闭门造车。每一个事例,都需要有历史依据,需要翻阅大量的历史文献,走访当年战场,采访幸存当事人,这些与文字同样珍贵,或者甚而有之的是本书数十幅图片,这些图片在书中的存在更好地还原了历史的真实。由于

16、那个时代客观条件的限制,能留下来的图片少之又少。这些来自民间、来自基层的照片已经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的侵蚀,读者从这些图片中,完全可以更好地触摸那段历史。因此,最大限度地贴近真相,体现生活本身的真实,以及心态的真实是血战雪峰的重要特征。答:在写作血战雪峰的过程中,我尽力做到一条,就是确保语言起码要干净,当然全篇还可以更精湛、更优美,但以目前的水平很难做到了。因为知道做不到,我宁肯干净地写。生动有趣的、鲜活的语言,才能够让人记住,成为人们心中的话语。一句话,报告文学是文学的报告,既是报告的也是文学的。所以在追求艺术的同时,我也积极采用生活中受深刻影响的话语,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在生活中就创造了先天的文学。我在采访中注意保留群众原汁原味的叙述和语言。答:文中披露了在抗战期间许多真实的、百姓被日军残害的镜头缩影,比如张一婆之子陈顺手,被逼求生而逃,以及武阳姐弟惨死魔掌等等,这应该是普通读者平时难以看到的。当然,要说明的是在 XX 年出版第一版时,其实没有那么多的史料图片,后来为满足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