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和谐发展示范区概念规划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51912017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5.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和谐发展示范区概念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杭州和谐发展示范区概念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杭州和谐发展示范区概念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杭州和谐发展示范区概念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杭州和谐发展示范区概念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州和谐发展示范区概念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和谐发展示范区概念规划(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杭州市和谐发展示范区概念规划CONCETPTUAL PLANNING OF THE SAMPLE UNIT, CHENGXI,HANGZHOU2005.5任务解读为政府战略决策提供创新思维和规划支撑本次规划必须完成的几个核心任务: 探索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杭州城市发展的新思路 通过城西示范区寻求土地利用和建设的新模式 为城西示范区的发展提供策略和空间的新平台技术路线以目标为导向,强化策略、空间和行动之间的关联 宏观背景研究 核心发展目标 空间布局结构 五大发展策略 近期行动计划工作内容杭州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坐标 杭州古称钱塘、临安,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杭州以美丽的西湖著称于世

2、,是一座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经典城市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 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感受杭州人居天堂:历史上和谐社会的典范 千年传统文化的缩影和江南文化的集大成者 一种自然和人文搭建的无比巧妙的生态环境 一种淡泊安定、和谐优雅的生活方式和情结杭州给予的感受:杭州在新时期应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杭州具备的核心优势: 优越的综合区位和得天独厚的资源 深厚的文化沉淀和宽广的国际知名度 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突出的城市竞争力在新的发展时期,杭州有理由、有条件能成为中国城市发 展的先锋和典范,杭州应期待更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3、西湖时代”步入“钱塘江时代”:杭州空间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城市发展的三步曲:圈层式分散组团带型扩展城市总体规划结构:一主三副、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发展、 跨江发展圈层式分散组团带型扩展大城市的共性困惑中国快速城市化中遭遇的迷失 “住”外围化,高房价; “行”车行化,距离远; “游”外地化,单一型; “学”封闭化,割裂型;经历了高速城市化的中国大城市,在GDP取得辉煌战绩的同时,也暴露 了许多突出问题: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利用粗放、社会矛盾凸显、 生活成本攀升,我们的城市越来越陌生,逐渐迷失了自己大城市面临的问题属于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阶段性的问

4、题。 概念规划不能仅仅着眼于空间形态,必须紧扣总体战略、策略和行动。杭州模式科学发展观带来的思考和要求 尊重自然生态环境,改变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掠夺式开发; 关注社会生态环境,兼顾社会各阶层利益和发展愿望; 提升综合人文环境,建构物质和精神文明发达的和谐社会;杭州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有条件探索建构和谐社会的道路, 探索和谐发展的“杭州模式”,既是确定杭州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 又是落实中国新发展观的有益探索。科学发展观决定未来中国发展的主线杭州模式建构和谐社会的典范城西示范区承载载城市和谐发谐发 展的新梦想 西溪湿地保护工程实施和浙江大学新校区的建设,极大地提升杭州城西 片区的整体形象,城

5、西具备区位交通、资源丰富、发展动力充足等优势规划分为三个层次:核心规划区:规划区 域的内部核心圈层,规 划面积约31.2平方公里 协调发展区:规划核 心区西侧,原三类控制 区部分区域,总面积约 64.7平方公里 规划影响区:包括西 北生态带、余杭、良渚 组团,总规划面积约 188平方公里。基地分析现状土地利用与建设基地分析现状主要水系分布基地分析现状面临问题城西片区具备建设和谐发展示范区的资源和条件,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 到面临的客观问题和困难: 产业发展的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较弱; 由于高速公路的分割,空间结构松散呈点状布局; 随着城市化纵深推进,村民安置和就业的社会问题突出; 涉及到

6、西湖区、余杭区与主城区三区,规划管理需要统筹协调;城西片区成为承载城市和谐发展新梦想的舞台,目标无疑是高远的。但要实现城西的高品质发展,必须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工作内容 宏观背景研究 核心发展目标 空间布局结构 五大发展策略 近期行动计划核心目标:建构和谐发展的示范区CONSTRUCT A HARMONIOUSLY DEVEIOPMENTED OF THE SAPPLE UNIT 营造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生态环境 安居乐业与安全公正的社会环境 具有示范意义的高标准城市环境发展目标Planning Object目标之一:营造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生态环境西溪湿地和浙江大学作 为自然和人文代表,为 城西示

7、范区增添了魅力 色彩,也为设计留下精 彩发挥的空间。规划将 紧扣自然与人文主题, 着眼于建设高标准生态 城区目标。目标之二:安居乐业与安全公正的社会环境 实现内涵式发展,切实 解决当地居民的就业、 居住和社会保障,建设 安全、公正、公平的和 谐社会,为杭州营造一 个安居乐业的示范区。目标之三:具有示范意义的高标准城市环境探索新的土地利用和建 设模式,建设“城绿交 融”、具有传统风骨和 现代精神的城市环境。工作内容 宏观背景研究 核心发展目标 空间布局结构 五大发展策略 近期行动计划“珠联璧合”完善城市结构 城西示范区与城市主导发展方向 城西示范区将完善城市整体结构 城西良渚余杭西北生态带 探索

8、新的发展模式实现城市目标城西示范区的战略意义:珍视西部生态环境,强调“大湿地 系统”主题,围绕西北生态绿廊建 构“U”型结构,并赋予西北生态带 休闲、旅游等功能。城西示范区将 整合西部空间,成为联系主城区、 良渚、余杭组团的功能主体。西部整体空间格局山、水、城、湿地以西溪湿地公园的开发为起点,构建城西 大湿地系统,使山、水、城、湿地构成绿 色交响曲,形成水网密布、绿脉纵横的生 态发展新格局,并与周边功能组团交融。城西大交通体系规划:快速交通对外联系、内部交通人性化服务 以高速公路 及轨道交通为骨 架的快速交通体 系将城西与周边 地区拉近; 人性化的内 部交通体系具有 生态化及景观性 的双重特色

9、。城西旅游资源整合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结构双轴推动、组团递进、绿化渗透 一条纵向景观轴线:由南向北贯穿 西湖风景区、西溪湿地、浙大、三 墩科技园。 一条横向发展轴线:文华路由东向 西联系主城区、西溪湿地、浙大、 仓前高校园区。西溪湿地和浙大紫金港校区成为西 部地区发展的“触媒”和“动力源”,通过两条轴线的带动,两侧地块呈 组团布局。示范区总体结构双轴推动、组团递进、绿化渗透 “四在杭州”理念的落实: 学在杭州:概念浙大 游在杭州:休闲之都 住在杭州:新水乡概念 创业在杭州:生态园区核心区:开放性城区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公共设施的开放性“交融”与“共享”理念核心区:集中体现示范区价值美丽西溪新水乡

10、住区魅力新浙大活力科技园“水”是灵魂:串起精彩的乐章,湿 地景观渗透到功能组团内部,穿梭 在水网中的小游船既是交通工具, 又是城区一景工作内容 宏观背景研究 核心发展目标 空间布局结构 五大发展策略 近期行动计划一.环环境保护护策略:“大湿地系统统”的整体保护护 湿地保护区对湿地核心敏感区域的保护 。 外围保护区对核心区外围湿地的保护。 周边控制区对湿地保护区周边生态景观 的控制区域。 整体协调区对整个西部湿地系统的水体 、绿化、景观、环境、开发 等方面的统一协调区域。提高环境稳定性:保持生物多样性并分级保护湿地资源 几种湿地类型的剖面示意 湿地物种分布示意 湿地开发项目示意 湿地的景观特色二

11、.社会经济发展策略:打造和谐繁荣的新城区发挥浙大联动效应,营造学习型社会,发展知识经济效应 名城名校强强联合:建立全面、长远、特殊的战略伙伴关系,打造浙大 成为中国的“斯坦福”,力争使市校合作成为全国地方和大学合作的典范。 优势资源的价值最大化:通过浙大新校区将教育、研发、高科技产业有 机串联起来,形成杭州的教育产业群和高科技含量的园区。 承担部分公共中心职能:通过浙大新校区的开放整合资源,承担城西的 部分公共中心职能,形成具有活力的新型大学园区。 打造学习型社会:利用浙江大学的影响和带动,提高社会的文明素质, 使杭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型社会”。二.社会经济发展策略:打造和谐繁荣的新城区整合

12、提升旅游资源,城市旅游化方向 整合提升旅游资源:通过西溪湿地整合西部的旅游资源,突出休闲主题 ,打造杭州成为“东方休闲之都”,形成“观光旅游、休闲旅游、会展旅游” 为一体的旅游新格局。 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融入休闲旅游中,既丰富了 旅游内涵,又解决当地居民的就业和生活保障。 城市旅游化发展方向:将城市景观和观光旅游融为一体,使整个杭州成 为一个旅游城,吸引全球目光,实现国际旅游名城的辉煌目标。二.社会经济发展策略:打造和谐繁荣的新城区保障当地居民居住,高标准建设安置区 首先保障当地居民的居住需求:安居乐业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面 向中低收入阶层,实现“杭州主人”居者有其屋的梦

13、想; 高标准建设居民安置区:将安置区建成拆迁安置的示范工程,无论是 设计特色还是建设水平,都必须体现高标准,切实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防止城西的房地产炒作:采取政策措施有效控制城西土地资源,防止 城西成为房地产商追逐利润的乐土,保障当地居民和普通市民的居住。二.社会经济发展策略:打造和谐繁荣的新城区 为达到高标准生态环境目标,需要 各方协调控制工业用地比例,核心区 工业用地总量控制在7.5平方公里以 内; 设置入园门槛,限制低端产业入园 ,提升工业园区的档次和水平。控制一定的工业比例,建设新型工业区三.城市特色研究:人文与自然,再创创和谐经谐经 典 塑造富有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的特色风貌 以自然为

14、“本底”,建筑点化自然 两种建筑风格为主导:江南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简约建筑风格蓝绿交织的大地景观:湿地+新水乡+大学园 将湿地渗透到生活中: 体现“湿”的魅力 新水乡景观:江南水乡意境重现 浙大新校园:交流共享的人文平台四.开发模式研究:全新的生态开发理念 现有开发模式解读:对生态湿地体系的破坏强行介入生态环境密集开发包围环境湿地的本底条件现状两种 开发模式城西示范区开发模式选择:嵌入模式针对匀质水网地区的和谐开发以主水道或主要景观通道为中心内核,开发地块嵌入基地本底中来,沿中心内核顺次包裹生长。概念示意图结构示意图交通分析图强调围绕公共绿化带发展组团式社区,将绿化主干作为 社区的主要景观轴,

15、并向周边渗透,形成次一级的绿化 核心,并围绕着一核心构件社会住宅、综合开发商业区 。运用一系列“生态学”策略,建筑物的能源使用、交通能 源消耗和废气排放、植被生态规划、水循环计划、采光 和自然通风的要求共同决定了整个规划布局。生态开发模式案例:法国北部生态化社区开发方案主要以植被和水系形成公共带状绿化,这一带状绿化 空间系统作为一个结构元素与周边每个社区组团融为一体 ,这些社区组团包括多层住宅区、高层住宅区、滨水高级 别墅区以及各总各种配套公共设施和集中办公区。 生态开发模式案例:北京东方阳光城生态社区杭州城西示范区开发模式:嵌入模式针对匀质水网地区的开发针对规划区内密布的水系和湿地,改变原有

16、以人工设施为中心的做法,在梳理水系的基础上, 划定需要保留和保护的自然资源,围绕这些簇群的生态斑块布局建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生态之岛概念五.管理与控制:谨慎开发与严格控制 (一)围绕“可示范”建立新型管理模式 更严格的生态标准:制定一套生态建设标准并严格执行 更规范的管理程序:透明高效的管理保障示范区的有序开发 更高水平的项目建设:示范区的每一个项目都应该是示范项目生态建设的三个主要环节:生态规划 Eco-planning绿色建筑设计 Green Building Design生态化的城市设计 Ecological Urban Planning(二)生态建设原则指导生态建设标准1.生态建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