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配置(building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1907700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配置(building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建筑配置(building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建筑配置(building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建筑配置(building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建筑配置(building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配置(building》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配置(building(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築配置(Building Layout) 基地配置計劃(Site Plan)何謂建築配置 係指建築物在建築基地上安排之狀況。敷地計劃 (Site Planning) 交通與運輸計劃 配置計劃 整地計劃 排水計劃 建築配置之目的 在求適應建築基地之地形,周圍環境條件 ,創造符合使用需要優美舒適之建築。影響建築配置之因素 主要為基地之大小、形狀、地形(如基地夠 大時)、日照方位、風向、及建築法規之要 求等。建築法規要求 建蔽率、容積率、鄰棟間隔、退縮深度、 後院及側院之寬度、採光及日照條件等。 都市之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 建築技術規則 國民住宅規劃及設計規範分區種類及密度管制 都市的分區一般可歸

2、納為住宅區、商業區 、工業區及遊憩區四大類。另外也有因特 殊目的而設立的分區如農業區、行政區、 學校用地、機關用地、市場用地、道路等 等。 密度管制可使土地的發展受到良好的控制 ,密度設置的標準可依分區的類別而訂定 。台北市土地使用強度規劃標準使用別細分人口淨密度 (人/公頃)建蔽率 (%)容積率 (%)備註住宅區一 二 三 四150 400 900 150030 40 50 6060 120 225 300商業區一 二 三 四 600 700 525 40060 70 70 80360 630 560 800住宅用容積率180 280 210 160工業區一 二 三20050 50 6015

3、0 200 300容積率 每層(不包括地下層)樓地板面積之和與 基地面積之比。 對建築物垂直發展有明顯的控制,促進 都市合理發展。 控制人口密度上限 有效的土地利用 改善居住環境 增進都市景觀 整體規劃開發 維護數建築物安全、舒適、便利台北市規定容積率之上限 住宅區: 300%。各等級分別為60%、120%、225%、300% 商業區: 800% 。各等級分別為360%、630%、560%、800% 工業區: 300% 。各等級分別為150%、200%、300% 文教區: 240% 。建蔽率 建築面積與建築基地面積之比。 只侷限在平面關係,強調建築物應保留的 空地面積。 主要使建築物合理配置於

4、基地內,並可保 留適當的戶外活動空間,配合容積及建築 物高度限制,達到人口密度管制之目的, 增加採光、通風、日照及防火之效能。台北市規定建蔽率之上限 住宅區: 6/10。各等級分別為(3,4,5,6)/10 商業區: 8/10。各等級分別為(6,7,7,8)/10 工業區: 6/10。各等級分別為(5,5,6)/10 文教區: 4/10。 其他使用分區,或未規劃區、上限不得超過 7/10。高度限制及前後院深 建築物之高度限制,主要係對建築型態、 都市景觀及通風採光之規定,以建設諧調 的都市環境。 前後院深度有一定之限制,係基於生活戶 外空間及建築物配置的考量,避免畸形及 住宅過度擁擠狀況發生。

5、建築物高之限制 基本規定:建築物高度不超過面前路寬之1.5 倍加6公尺。 基地面臨永久空地之規定:建築物高度不得 超過永久空地深與相鄰道路之1.5倍,或以該 基地面臨較寬道路之2倍加6公尺為限。 住宅區高度之一般限制:住宅區建築物高度 不得超過21公尺及7層樓。 未實施容積管制地區之高度限制:未實施容 積管制地區,建築物高度不得超過36公尺及 12層樓。前後院深度標準使用別細分前院深 (m)後院深 (m)深度比 (%)前後院間格 (m)住宅區一二三四6 5 3 23 3 2.5 2.560 55 45 406 6 5 5商業區一二三四3 3 3 2.520 20 20 10工業區一二三四3 3

6、 36 3 3200 100 40基地面積限制 主要指基地面積最小之限制及避免過細土 地分割,過分狹長之建築物,可能產生不 適居住之狀況,故有基地最小面積限制。建築基地寬度、深度及最小面積 標準使用別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一二三 寬度(m) 深度(m)12 2010 208 164.8 145 155 185 185 185 508 205 15面積(m2)24020012867.27590909075016075通風、採光、日照及防火 建築物、通風、採光、日照及防火等最低 標準之限制,旨在確保居住環境品質,維 護生命財產安全。 因有關建築物相鄰間隔及空間配置,亦對 土地使用強度管

7、制具有相當的影響效果。基地是坡地 視野 山坡地是否需要較佳之視野 建築物是否配置於開闊地形 遠端之視野(樹林) 近程之視野(花香,鳥語) 之視野預防導入建築物內部。 排水 有效利用自然排水 整地 盡量座落於挖方 盡量勿座落於填方 風向 不良之東北季風利用樹林阻擋 地形風自然導流 海洋季風處理。 大地 邊坡穩定設計考量 尊貴化 人性化 精緻化 國際化 智慧化 節能化 安全化 舒適化 現代化 數位化設計位置 重劃區 住宅用地 使用分區為第二種住宅區 建蔽率 容積率 樓高限制 一塊平緩、無明顯起伏之基地 。 設計範圍 基地面積 基地位置圖:記載基地位置、方位、都市 計畫土地使用分區,或是區域計畫土地

8、使 用編定及比例尺。 設計流程圖 自然環境調查與分析地質 大致以何種土層為主,夾帶何種土層。 是否具有較軟弱、不穩定的特性 。 鑽探報告上須注意其地耐力和地下水位。 自然環境調查與分析氣候 溫度多在幾度,年平均值約幾度。 相對溼度。 年雨量。 自然環境調查與分析風向 基地的何種方向季風比較顯著。 考慮地形風。自然環境調查與分析日照 自然環境調查與分析景觀 自然環境調查與分析植栽 基地內有無現存植栽。 基地周邊有無植栽規劃。人文及社經環境調查與分析區位分 析 社區人口素質高。 社區整體規劃完善。 交通動線佳。 景觀視野好。 生活機能完善。人文及社經環境調查與分析市場調 查 區內產品規劃大多為幾坪

9、。 中古屋、預售及新成屋每坪單價約在幾萬 元。 目前最受歡迎的格局大約是幾房,總價在 多少萬元間的物件。 加強磚造或鋼筋混凝土造之建築物造價 表 單位:新台幣元/坪 地上 樓層數台北市台北縣/桃園縣 基隆市/外 島苗栗/新竹 台中/雲林/彰化 南投/嘉義宜蘭/台南 高雄/屏東 花蓮/台東 152,000 49,000 44,000 43,000 46,000 255,000 52,000 47,000 46,000 49,000 359,000 56,000 51,000 50,000 53,000 4-562,000 60,000 53,000 50,000 53,000 6-874,000

10、 69,000 61,000 60,000 62,000 9-1078,000 72,000 64,000 62,000 65,000 11-1284,000 78,000 69,000 68,000 71,000 13-1486,000 80,000 72,000 71,000 73,000 15-1696,000 90,000 81,000 80,000 83,000 17-18108,000 102,000 92,000 91,000 94,000 19-20119,000 112,000 103,000 102,000 104,000 21以上132,000 119,000 110,0

11、00 108,000 111,000 製表單位: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建築物造價 鋼骨造建築依上表每坪單價另加 16 計算。 磚、木、石及金屬構造每坪單價 25,000 元。 特殊或其他構造之建築物另行約定。 交通運輸不便地區應酌增單價。 人文及社經環境調查與分析週邊環 境 大範圍人文及社經環境調查與分析週邊環 境 小範圍人文及社經環境調查與分析鄰地建 物 人文及社經環境調查與分析交通動 線 大範圍 人文及社經環境調查與分析交通動 線 小範圍人文及社經環境調查與分析生活便 利性 人文及社經環境調查與分析噪 音 相關法規調查與分析基地 土地使用分區 法定建蔽率 法定容積率 地下層開挖率相關

12、法規調查與分析基地地盤面供住宅單位使用部份,自建築物外牆起算2公尺內之公共開放 空間應為保障居住私密性之景觀處理,但其景觀設計不得阻隔為住 戶私人用。 基地內留設之公共開放空間,建築基地臨12公尺道路面需留設帶狀 公共空間,其深度不得小於4公尺。 建築基地指定留設之帶狀式公共開放空間及無遮簷人行道地坪應高 於相臨道路邊界處十公分至十五公分,並應向道路境界線作四十分 之一之洩水坡度。 帶狀式公共開放空間及無遮簷人行道應為連續性舖面,且應與相鄰 基地地坪高程齊平,車道穿越時,其舖面仍應連續,且應為防滑材 質。 圍牆高2公尺以下,基座不得高於45公分,透空部分不應少於70% 。 垃圾儲存空間,建築物

13、總樓地板面積達三千平方公尺以上之建築基 地, 應設置集中式垃圾儲存空間 。 每滿150平方公尺設一輛汽車之停車空間(5824/15039輛)。 每滿100平方公尺設一輛汽車之停車空間(5824/10058輛)。相關法規調查與分析基地 建築物高度不超過30公尺。 建築物水平投影面積之最大對角線長度,不得大於45公 尺。 住宅區同一基地內建築二座以上建築時,建築物前後之 鄰棟間隔6公尺,建築物兩端之鄰棟間隔5公尺。 建築物造型,本區四層以下建築物之頂層及屋頂突出物 應設置斜屋頂,以形成本地區之特殊建築風格。 建築物色彩,為塑造本地區特殊風貌,建築物外牆之顏 色應與地區山水景緻及鄰近建築物協調配合,

14、以中、高 明度集中、低彩度之色彩為原則, 不應以單一顏色為整 體色彩。 最小前院深度5公尺、最小後院深度3公尺、最小後院深 度比0.55、最小側院寬度2公尺。設計構想與說明 設計概念說明 開發目標 立面規劃 景觀規劃 永續規劃 開發目標 配合政府對於基地所屬的特定計劃區之都市計畫 管制條例,規劃設計出理想的建築配置、量體和 天際線,除了融入周遭環境之外,更希望能達成 整合都市涵構的長遠目標。 詳盡評估基地的地域因素、物理環境,參考綠 建築九大指標作為規劃的基礎,全案搭載適當 的智慧型各項設備系統,期打造低耗能、低負荷 的環保建築生活環境,邁向永續。 立面規劃 對稱原則 均衡原則 虛實原則 統一

15、原則 對比原則 期能透過建築量體本身的變化而帶來豐富的立面表情; 故開窗講究比例合宜且符合室內生活空間機能,不再加 以零碎的裝飾或造型。 利用建築量體本身的變化來打造層次感豐富的建築造型 ,外牆材料將採用象徵永恆的石材為主,再輔以金屬、 玻璃等現代化元素點綴,期能開創出一種溫和但蘊藏力 量的建築型態。 景觀規劃 一座讓小動物可以棲息、大樹可以深植、呈現絕對自然 生態的小森林,且基於綠建築的生態環保觀點,將回收 開挖地下室所產生的廢土,創造這座住私人養身林的豐 富的三度空間之動線及視覺變化。 擬透過低建蔽率的規劃以促進基地的全區綠化,以自 然、野生、有機開創自我區域特色。 以適量的水造景來活化全區的綠化意象。 透過植栽和水規劃基地內天然特色,並藉此維 護社區居民的生活私密性。 利用部分的一樓開挖,打造採光罩為地下停車場採自然 光,除跳脫傳統地下停車場的封閉感之外,更可達節能 低耗之目的。 永續規劃 詳盡評估基地物理環境,參考綠建築九大指標 為規劃基礎,配合適當的智慧型各項設備系統 和種種生態工法的運用,打造低耗能、低負荷的 環保建築生活環境。 石材可以說是時間的產物,故視為雋永、長久 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