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1)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1906766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力学(1)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工程力学(1)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工程力学(1)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工程力学(1)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工程力学(1)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力学(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力学(1)(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力学(1)直播课堂教师:姚志刚Date1工程力学(1)(2)课程 一体化设计方案介绍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工程力学电视 大学开放教育“水利 水电工程专业 ”学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Date2它包含理论力学(静力学部分)、材 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部分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 初步对工程问题 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分 析与计算能力,是学习有关后继课 程和 从事专业 技术工作的基础。Date3本课程按两学期开设。工程力学 (1)学习内容为该 教材的前十章, 并辅以“应用力学仿真试验 ”课件 完成试验 。工程力学(2)学习内容 为教材的后五章。 Date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 握物体的受

2、力分析、平衡条件及熟 练掌握平衡方程的应用;掌握基本 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 的 分析和计算;掌握平面杆件结构内 力和位移的计算方法。 Date5二、先修课要求 它以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为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Date6工程力学(1) 1、掌握刚体平衡方程的应用。 2、掌握基本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 性问题 的分析。 3、了解杆件结构的基本组成规则 。 4、掌握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的计算 方法 Date7工程力学(2) 1、掌握静定结构的位移的计算方法。 2、掌握简单超静定结构内力的计算方法 。 3、掌握基本构件稳定性问题 的分析。 Date81、该课程实践性较强,需要学员多作练习

3、。 2、辅导教师需要有比较熟练的教学经验, 多讲例题、习题。 3、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参见教学网页), 重点复习。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Date9按中央电大要求,课程教学总学时数 为144学时,8学分,其中工程力学(1) 72学时工程力学(2)72学时。工程力学 (1)含实验4学时;具体安排时,课程教 学总学时数为 72学时,4学分,其中课内 学时68(面授辅导36学时,期中考试3学时 ,小组讨论12学时,习题课11学时网上答 疑6学时),实验学时4。五、学时分配Date10工程力学(2)具体安排时,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 72学时,4学 分,其中课内学时72(面授辅导36学 时,期中考试3学

4、时,小组讨论12学 时,习题课12学时,网上答疑9学时 )。Date11面授、网上答疑、期末复习(共 87学时)由省校统一实施,小组讨论 、习题课、实验由分校或教学班实施 。工程力学(1)、(2)录像各6 学时可在小组讨论、习题课中播放。 期中考试(各3学时)由省校命题(网 上发布),分校阅卷(试题答案与省 校联系)。Date122002-2003年第一学期首先 从工程力学(1)开始实施 。全程直播。Date131、作业及实验:作业、期中考试及实 验成绩作为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 总成绩的20%,形成性考核成绩不及格 者不得参加考试。七、考核Date142、考试形式:卷面100分,占课 程总成

5、绩的80%。 (1)试题类 型及结构:试题类 型 主要为计 算题,选择题 ,填空题。 (2)试题 内容不超出中央电大复 习提要的范围。 (3)期末笔试:学生自带钢 笔、 铅笔、三角板、计算器等工具。Date15八、责任教师 1.中央电大课程主讲教师:涂令康 2.中央电大课程主持教师:联系人:王 圻、郭 鸿 电话:010-66412233- 0906Email: 3.安徽电大课程责任教师:姚志刚 电话 :0551-3638362 Email:Date16九、学习资源(文字教材、CAI课件、音频视频、网上 资源) 文字教材:本课程的文字教材选用李前 程、安学敏编著的建筑力学,由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出版。 音像媒体:工程力学(1)、(2)各6讲 录像课。Date17Date18十、主要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分面授、习题课(作业辅导 )及录像课三种形式。 作业要求(每章结束布置作业或参见 作业要求)。 实验4学时。Date19Date20十一、学习方法 工程力学是水工类各专业必修的 技术基础课。直播课堂只能讲解重点 内容,并布置一些重点习题。同学们 应在系统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尽可能作 较多习题,才能熟练掌握本课程的知 识。 Date21 希望同学们应 以学习教材为主 ,作简单 笔记,在学习理论、概念 的同时,一定要作相当数量的习题 ,通过手算的方法和技巧来掌握力 学的概念以及分析和计算的方法。D

7、ate22第一章 绪论绪论本章讨论 了建筑力学的主要任务、内 容和一些基本概念。 一、本章知识识点: 1杆系结结构杆系结构建筑物中的骨架主要由杆件 组成,工程(建筑)力学主要研究平面杆 件结构,在计算简同中用其轴线 表示;Date232计计算模型:刚刚体、变变形体计算模型刚体、变形体其中 刚体是受力不变形的物体,当我们 讨论 的问题 与变形无关或影响很小 时可以使问题简 化;Date243.变变形基本形式 变形体是物体变形不可忽略时的 讨论 ,但也要有连续 、均匀及各 向同性的假设。 包括拉压、剪切、扭转、弯曲, 这四种基本的变形形式是日常生 活中常见的,在本课程的学习中 ,应注意产生变形的力

8、和力偶与 相应的变形的对应 关系。Date254建筑力学的内容和任务务 (1)结构由杆件组成,如何组成 才能成为一个结构是我们首先 要研究的问题 ; (2)结构是要承受荷载的,这里 讨论 最简单 的结构(静定结构 )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杆 件视为刚 体)Date26(3)结构稳定性要求 (4)研究单个杆件在基本变形形式 下的受力情况,及其相应的变形以 及受力与变形之间关系(变形体) (5)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与位移Date27(6)超定结构的内力(位移)三个 经典方法 (7)直杆受压的稳定问题5集中荷载载、均布荷载载主要讨论 集中荷载、均布荷载 问题 ,其它荷载在其他课程讨论 。D

9、ate281结结构与构件 (P1) (1)理解结构的概念; (2)了解结构按其几何特征的三种分 类。二、基本内容及要求Date292刚刚体、变变形体及其基本假设设(P1- 2) (1)了解建筑力学中物体的概念; (2)掌握在建筑力学中将物体抽象化 为两种计算模型,以及刚体、理想 变形固体的概念及其主要区别。 (3)掌握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的概 念。Date303杆件变变形的基本形式(P2-3)掌握轴向变形或压缩 、剪切、扭 转、弯曲四种基本变形的变形特点 。Date314建筑力学的任务务和内容(P3-4) (1)了解建筑力学的任务、目的, 结构正常工作必须满 足的要求; (2)掌握强度、刚度、稳

10、定性的概 念; (3)了解建筑力学的内容。Date325荷载载的分类类(P4-5) (1)掌握荷载的概念; (2)了解按荷载作用范围的分类及 分布荷载、集中荷载的概念;Date33(3)了解按荷载作用时间 的分类及 恒荷载、活荷载的概念; (4)了解按荷载作用性质的分类及 静荷载、动荷载的概念及动荷载作 用的基本特点。Date34第二章 计计算简图简图 、受力分析本章知识点: 1约束与约束反力 2结构计算简图 3平面杆系结构分类 4物体受力分析Date35本章的几个重点问题:1约束与约束反力 2结构计算简图 3物体受力分析Date36 一般所说的支座或支承;约束是相对的,a 对b有一方向的约束

11、,则b对a就有同一方向 相反的约束与约束相对应 的约束力也是相 对的。 一物体(例为一刚性杆件)在平面内确定其 位置需要两个垂直方向的坐标(一般取水平 x,竖直y)和杆件的转角。 因此对应 的约 束力是两个力与一个力偶。一约约束与约约束反力Date37 根据约束(限制)的位移与相应的约 束力可以将7种约束形式归纳为 以下 4类: (1)一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反力 (2)两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反力 (3)三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反力 (4)一个位移及一个转角的约束及 约束反力Date38Date39 柔索约束:由软绳 构成的约束。绳 索悬挂重物,物体只能受绳子对其 向上的拉力;P6 光滑面约束:由两个物

12、体光滑接触 构成的约束。物体在光滑地面上, 只受地面对其向上的压力;1一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反 力Date40 滚动铰 支座:将杆件用铰链约 束 连接在支座上,支座用滚轴 支持 在光滑面上,这样 的支座称为滚 动铰 支座。表示物体在竖直方向 受到约束。Date41 链杆约束:链杆是两端用光滑铰链 与其它物体连接,不计自重且中间 不受力作用的杆件。物体在竖直方 向受到约束,约束力可向上,可向 下。Date42 这部分重点要求: 根据约束形式、熟练确定其约束性 质,并正确画出约束力。约束力的 方向可根据判断确定一个正方向; 不易判断的可以任意确定一个正方 向。Date432两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反力(

13、 固定) 铰支座:分为固定铰支座和滚动铰 支座。固定铰支座是将铰链约 束与 地面相连接的支座;固定铰支座是 将杆件用铰链约 束连接在支座上, 支座用滚轴 支持在光滑面上。Date443三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反 力 固定端:使杆件既不能发生移动也 不能发生转动 的约束;Date454一个位移及一个转角的约 束及约束反力 定向支座:将杆件用两根相邻的等 长、平行链杆与地面相连接的支座 。Date46二、结结构计计算简图简图 计算简图 是实际结 构的简化模型。 选用原则是:反映实际结 构的主要 性能;同时便于分析和计算。 计算简图 的选用需要较深厚的力学 概念,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以及 实践的检验 。

14、 本课程只讨论 (典型)计算简图 。Date471支座形式及反力: 支座的形式有:链杆支座、铰支 座、固定支座及定向支座。Date48Date49 支座约束要注意: (1)链杆支座的约束反力必定沿着 两铰链 中心的连线 作用在物体上 。准确地说应为约 束的位移方向 。如:表示为滚轴 支座和可动铰 支座形式,则约 束反力应为竖 直 方向,Date50二力杆的杆件只通过两端铰链 受力作用,链杆只在两端铰链 外受 力作用,因此又称二杆。 Date51(2)铰支座及反力,这里的铰支座 是固定铰支座:约束杆端的轴向、 切向位移;相应的约束反力是一个 轴力和一个剪力。可以用两个垂直 分力表示。Date52

15、(3)固定支座:约束杆端的轴向 、切向位移及转动 ;相应的固定 端约束反力是一个轴力、一个剪 力和一个力偶。Date53(4)定向支座:约束杆端的轴向 位移及转动 ;相应的约束反力是 沿链杆方向的力和定向支座:约 束杆端的轴向位移及转动 ;相应 的约束反力是沿链杆方向的力和 一个力偶。Date542结点形式及作用力结构中杆件的交点称为结 点。结构计算简图 中的结点有:铰结 点、刚结 点、组合结点等三种。Date55(1)铰结 点铰结 点上的各杆用铰链 相连接。相 互约束杆端的水平及竖向位移;其 约束反力用两对垂直的,互为作用 与反作用的分力表示。杆件受荷载 作用产生变形时,铰结 点上各杆件 端

16、部的夹角发生改变,即可以有相 对转动 。Date56(2)刚结 点 刚结 点上各杆件刚性连接。杆件受荷 载作用产生变形时,结点上各杆件端 部的夹角不发生改变。相互约束杆端 的水平及竖向位移及转动 ;其相互的 约束力用互为作用与反作用的两对垂 直的分力及一对力偶表示。Date57(3)组合结点 如果结点上的一些杆件用铰链连 接 ,另一些杆件刚性连接,这种结点 称为组 合结点。Date58三、物体受力分析物体受力分析包含两个步骤:取分 离体,画受力图。P121取分离体:是把所要研究的物体解 除约束,即解除研究对象与其它部分的 联系;Date592画受力图:用相应的约束力代替 解除的约束,画出其简图 受力图。 受力图是画出分离体上所受的全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