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急救及预防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904914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暑急救及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暑急救及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暑急救及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暑急救及预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暑急救及预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暑急救及预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暑急救及预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 暑 定义:中暑是由高温环境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 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或)水、电解质丢 失过量所致疾病。 我国南京市1994年高温期间救治的中暑病人达 3000余例。南京市1988、1994、1995年热浪袭 击期间分别发生重症中暑411、103、49例,病死 率分别为30.2%、7.8%、6.1%。上海市医疗急救 中心1991年1995年期间共院前救治987例重症 中暑病人,其中73.2%发生在7月份。中暑分为3 型: 1.1 热射病: 是因高温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 碍、热平衡失调使体内热蓄积,临床上以高热、 无汗、昏迷为主要症状。 1.2 热痉挛: 是由于失水、失盐引起肌肉痉挛。

2、1.3 热衰竭: 主要因周围循环不足,引起虚脱或 短暂晕厥。 2 诊 断 诊断 据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将中暑分为以 下3级: 2.1 先兆中暑 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定时间后 ,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 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 常或略有升高。 2.2 轻症中暑 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外,出现面 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 温升高至38.5以上。 2.3 重症中暑 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3种类型。 3 急救处理 3.1 先兆与轻症中暑 立即将病人移至阴凉通 风处或电扇下,最好移至空调室,以增加辐射散 热。给予清凉含盐饮料;可选服仁丹、十滴水、 开胸顺

3、气丸、藿香正气片等,用一心油、风油精 涂擦太阳穴、合谷等穴;体温高者给予冷敷或酒 精擦浴。必要时可静脉滴注含5%葡萄糖生理盐水 10002000mL。经上述处理后30分钟到数小时 内即可恢复。 3.2.热射病 预后严重,病死率可 达30%。现场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物理降温:将患者浸浴在4水 中,并按摩四肢皮肤,加速血液循 环,促进散热;每隔15分钟测肛温 一次,肛温降至38.5时停止降温 ,移至空调室观察。将年老体弱及 心血管病患者移至空调室酒精擦浴 。用空调车转运。 4 预 防对中暑进行积极的预防可收到良好效果,主要 措施有:进行预防中暑的卫生宣传;热适应锻炼;补充含盐清凉饮料与营养;改善劳动环境与居住条件;执行有关高温作业禁忌证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