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速递”与速递市场的发展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889 上传时间:2016-11-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速递”与速递市场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黑速递”与速递市场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黑速递”与速递市场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黑速递”与速递市场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速递”与速递市场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速递”与速递市场的发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黑速递”与速递市场的发展(2003章级别:1 点击:376 次) 摘要:随着社会对速递需求的急剧增长,仅以盈利为目的,具有违法行为的“黑速递” 开始出现并不断扩张,主要原因一方面,速递业的兴起满足了日益增加的社会需求,增加了社会福利;另一方面,打击“黑速递” 成为邮政部门单纯维护自己利益的行动,没有得到全社会的呼应;而且在打击“黑速递”中也出现了矫枉过正,涉嫌保护垄断,保护用户权益等问题;为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速递市场,应修改邮政法,颁布物流法,建立普遍服务基金,逐渐放开邮政市场。 关键词:速递;黑速递;专营权 一、速递市场的“

2、黑速递 ”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对速递的需求急剧增长。据有关方面较保守的估计,国内速递市场大约每年以 50 亿元产值的速度增加。由于速递这块蛋糕变得越来越大,各种速递公司应运而生,分而食之在所难免。但由于速递公司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大量“黑速递” 的存在使速递成为用户“不放心的行业”之一。 所谓“黑速递”,主要是指那些擅自经营邮政专营信件和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 “随意分拣、随意运输、随意投递,仅以盈利为目的,严重威胁着人们的通信安全和自由,具有违法行为”的速递公司。“ 黑速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递”的主要违法行为是超范围经营信

3、件和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邮政法第八条规定:“ 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物品的寄递业务由邮政专营”。邮政法附则对信件作了明确的界定:“ 信件指信函和明信片”。邮政法实施细则第四条进一步指出:“未经邮政企业委托,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经营信函、明信片或者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业务,但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信函是指以套封形式传递的缄封的信息的载体。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是指以符号、图像、音响等方式传递的信息的载体。”因此,“ 黑速递”主要包括以下两类公司:其一是擅自经营信件和具有信件性质物品的违法速递公司;其二是不能很好履行承诺合同的速递公司,如速递变成慢递,投递物品丢失后,索赔没有结果等。 由于

4、“黑速递”的违法行为和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一些媒体提出依法打击 “黑速递”问题,邮政部门在打击“黑速递”方面更是不遗余力。近年来各地邮政部门多次组织了专门打击 “黑速递”行动,去年仅北京邮政行政管理部门就进行执法检查 1600 多次,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360 多次。但是“黑速递” 却几乎总能劫后余生,而且通过改头换面后,还能不断发展壮大。 二、“黑速递”不断发展扩张的原因 (一) 速递业的兴起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也大大增加了社会福利 1速递为用户提供自由选择的空间,增加了消费者剩余。速递市场快速增长,特别是进入今年以来,随着非典型性肺炎的流行,为减少人员接触,社会对速递的需求更是急剧增大

5、。对于速递公司,用户的关注焦点是完成速递委托是否安全可靠和及时,以及价格是否实惠,至于速递者的黑与白,根本无需辨明。因此,从用户角度来看,只要速递公司能够在确定的时间将所委托的物品用低廉的价格送到确定的地点并交付给指定的收件人手中,就是一个好的速递公司,它们不但没有损害自己的权益,反而由于价格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的低廉而增大了消费者剩余。此外,由于众多速递公司的存在,也为用户提供了多重选择的权利和自由,并使速递公司在竞争的压力下,不断改善服务质量,降低速递成本。 2速递成为生产者第三利润的来源。从生产者角度看,由于速递是第三方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6、,速递是第三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在生产领域中由于降低物质消耗而增加的利润称为“第一利润” ;因节约活劳动消耗而增加的利润称为“第二利润” ;在流通领域中由于节约物流费用而增加的利润称为 “第三利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第一利润”和“ 第二利润”可供挖掘的潜力已经越来越小。因此目前各国都纷纷开始挖掘第三利润,称“物流是节约费用的广阔领域 ”,物流的潜力是 “一块经济界的黑色大陆”。这里的物流潜力主要是指第三方物流。所以,速递给生产者带来的时间价值的提升和成本的节约,增加了生产者的利润。 3速递使闲置的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由于许多速递公司或者与其他运输公司合作,或者大量利用社会现有的实

7、物,运递网,包括机场、航线、货舱、铁路、码头等,既为自己获得了利润,也为其他部门创造了获得收入的机会,使大量的闲置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从而实现了多赢。 (二) 打击“ 黑速递”成为邮政部门单纯维护自己利益的行动,没有得到全社会的呼应 关于速递市场的黑与白问题,其主要判断依据是速递公司是否未经授权而擅自经营邮政专营的信函问题。因而,问题的症结是邮政的专营问题。而邮政实行专营的主要理由在于保障通信安全和承担普遍服务。 1关于保障邮政通信安全问题。在那些邮政专营权逐步取消,并已实行部分开放或全部开放的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国家里,原来由国家邮政来维系的通信安

8、全问题,己转变为通过国家立法来保障的问题。假如一个国家通过法律程序都难以保障通信安全,那么,通过设立邮政业务专营权来保障通信安全就更没有任何保障可言了。事实上,以法律形式保护邮政通信的安全,是市场经济的通行做法,法律赋予邮政通信安全以完全的刚性,使邮政通信安全不会因为经营企业的改变而受到丝毫的削弱。目前,邮政的专营权受到邮政法的保护,邮政部门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是当然的权利,也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2关于承担普遍服务义务问题。以往普遍服务机制的致命弱点是依靠企业内部的交叉补贴,通过设立专营权加以实现,普遍服务机制的基础是垄断经营体制。当国内外速递公司纷纷涉足利润丰厚的速递领

9、域后,虽然速递业不是邮政的专营业务,但当新的竞争者主要在利润丰厚的业务及地区进行经营的“撇奶油”策略进攻下,中国邮政 场份额迅速下降,通过盈利业务补贴由于承担普遍服务所带来的亏损的交叉补贴已难以为继。因此,通过打击“黑速递” 来收复速递市场的一部分失地也是中国邮政的无奈之举。 三、打击“黑速递”中出现的问题 (一) 矫枉过正问题 对于“黑速递”的打击,往往矫枉过正。可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倘若能够履行速递职责,本身又具有合法的商业注册,严格在经营范围内从业,它将是守法的速递公司。还有一些是介于守法与违法之间的速递公司,这些速递公司往往能严格按照承诺时限满足用户需要,但也偶尔收到一些只能由邮政企

10、业专营的信函和具有信函性质的寄递物品。对于专营的信函,速递公司处于两难的境地:拒收,增加了消费者的交易成本,速递公司自己也失去了获得收入的机会;一切照单俱收,就会触犯邮政法。这种触犯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恐怕发生在所有的信件由邮政专营的国家里。例如,根据日本邮政法的规定,信函由邮政专营,非邮政公司在章程中也声明不经营信函业务。但“宅配便” 业务中却出现大量的信函,公司解释说,所谓不经营信函,可理解为不主动收寄,但不是不可以被动收寄,因为客户有选择的权利。但在打击“黑速递” 中,这些速递公司均在打击之列。 (二) 涉嫌保护垄断问题 以护法运动的形式打击“

11、黑速递” ,总免不了有保护垄断的嫌疑。一方面,中国邮政实行的仍是独家垄断条件下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国家邮政局作为管理邮政行业的行政机构,同时也是公用企业。在独家垄断的前提下,这种管理体制或许还能维持。然而,当市场中呈现多元主体竞争的局面时,这种“裁判员兼运动员”的管制模式很难创造出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国邮政拥有可以将竞争对手置于死地的委托权。一旦形势不对,邮政就可拿起邮政法实施细则所赋予的对邮政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解释权,开始强化业务垄断范围。例如,中国最大的国际快递服务供应商中外运股份公司在 2002 年计划上市时,它的三个合资伙伴 其他快递巨头 道向中国邮政总局递交了委托申请手续,“承认”中国邮

12、政的委托。而此前,没有接受委托的代价是,中外运在各地的子公司和 四川等地的公司都曾被邮政部门强行查处。 保护垄断极大地削弱了中国速递公司的竞争实力,使跨国公司坐收渔翁之利。由于速递业务是邮政的增值业务,并非为邮政垄断经营,国外速递公司早已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从 1995 年起,中国邮政特快专递 垄断地位就开始受到挑战。国外速递公司拥有自己的飞机、机场、车队、处理中心和大型业务跟踪查询系统。当日递、次日递水平较高,查询迅速,答复准确。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国际快递市场已经被全球四大快递公司敦豪快运(联邦快递(联合包裹公司(、天地快运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

13、国际速递公司垄断,业务量占到总数的 80以上,业务增速都在 30左右,而同期中国邮政增长不足 14。市场份额以每年 4的速度衰退,由最高峰的 97跌至目前的 40左右。按照有关 议,中国加入 4 年内,将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设立外资独资子公司,届时中国速递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三) 保护用户权益问题 对不能完全履行速递职责的“黑速递” 的打击的确起到了维护通信安全的作用,使用户的权益得到了暂时的、强制的保护。但从长期来看,但凡进行管制的地方,不但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考核成为政府的责任,而且市场的黑与白,也成为行政问题甚至政治问题。政府为了社会利益控制服务质量,总比不上彼此竞争的速递企业为了自己

14、的利益控制交易和服务的质量。因此,基于专营权保护而对“黑速递” 的打击,不但加大了社会的交易成本,而且也加大了速递市场的不确定性,实际上可能使用产权益受到更大的侵害。而对介于守法与违法之间速递公司的打击,则会造成速递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一方面,在整个社会对速递需求急剧增加的情况下,丰厚的利润必然使不能完全履行速递职责的“黑速递” 不断转移地点和变换面目,其短期行为和对用户权益的侵害会愈演愈烈。另一方面,由于用户很难对不断翻新的速递公司判断其黑与白问题,最后只能作出两种选择:要么接受价格较高的中国邮政 么冒巨大的风险选择其他的速递公司。而当整个社会对民间速递公司的不信任程度越来越大时,便开始摒弃

15、整个民间速递市场,速递市场的黑与白问题将变得不再重要了,那时留给用户的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中国邮政的 般来说,依靠市场本身的淘汰机制,可以形成较规范的速递市场。美国当年不起眼的“梧桐树协议” 标志着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诞生,而这完全是交易者自发选择的结果。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自发的市场竞争可以形成秩序和结构,规范和规制或许可以加快秩序的形成,但与自发秩序为敌的规范几乎没有胜算的机会。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 四、建立规范有序的速递市场 以上的分析表明,要真正保护用户的权益不受侵害,建立规范有序的速递市场,并不是靠垄断专营权的强化和打击“黑速递”所能成就的。倘若将法律责任、通信安全、普遍服务等作为行政垄断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物流与供应链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