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财务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1879023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票财务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股票财务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股票财务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股票财务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股票财务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股票财务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票财务分析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股票财务分析报告股票财务分析报告XX 年度,在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型调整期、面临多重困难的背景下,沪市公司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主力军,积极应对挑战,改善经营,不断做优做强,总体业绩增幅较大,盈利质量稳步提升。以上证 50 和上证 180 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公司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头角崭露,展现出蓬勃活力。同时,沪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行业结构有待调整完善,抗周期经营能力有待加强,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部分公司经营风险较大等情况。为此,有必要因势利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新国九条”的要求,引导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推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壮大活跃蓝筹股市场,以不断提高沪市

2、公司质量,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沪市上市公司(以下简称“沪市公司”)是国家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对沪市公司年报进行分析和总结,不仅可以了解公司发展的整体概貌,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当前经济总体运行情况。截至 XX 年 4 月 30 日,沪市 959 家上市公司中,除博汇纸业和 ST 成城外,其余 957 家上市公司均已按期对外披露 XX 年年报。本报告对沪市公司 XX 年年报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归纳总结了沪市公司的总体情况、发展特征以及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沪市公司发展,提升沪市公司质量的建议。一、沪市公司整体表现XX 年,在宏观经

3、济结构调整、债务规模居高不下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多重压力下,中国经济进入了增速下滑的阵痛期和发展转型调整期。在此背景下,XX 年沪市公司积极应对,改善经营,主动依托资本市场,通过并购重组、资产整合、投融资等不断做优做强,整体表现稳中向好。(一)整体业绩增幅较大,盈利质量稳步提升从整体看,沪市公司业绩增幅较大,多项财务指标创近年新高(见图 1).XX 年,沪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万亿元,同比增长%,经营规模继续稳步扩张;实现净利润万亿元,同比增长%,不仅走出了 XX 年盈利低谷,而且创近三年新高;净资产收益率达到%,同比增长%,盈利能力稳步增强。同时,共计有 514 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

4、 149家公司增长 50%以上,明显高于以往年度。从非金融类企业情况看,实体经济稳中向好,关键指标三年来首次出现正增长。XX 年非金融类企业实现营业收入万亿元,同比增长%,占沪市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是国民经济的创收主力;实现净利润万亿元,同比增长%,摆脱了前两年增收不增利的低迷局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共计万亿元,同比增长%,经营质量向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近三年来首次出现正增长,同比分别增长%和%,实体经济盈利能力企稳回升。从利润来源看,主营业务是推动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沪市公司%的利润来源于主营业务,各项成本费用与营业收入相比增长均衡。统计表明,沪市公司营业成

5、本总体上涨,毛利率水平有所下降,但营业收入规模有较大增长,营业利润同比增长了%。销售、管理和财务等三项费用总体同比增长%,与营业收入增长基本相符。从资产负债表看,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率%,与上年的%相比略有上涨;非金融企业存货较去年同期增长%,高于同期营业收入增长率,未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去库存压力。(二)并购重组迭创新高,跨境并购日趋活跃为淘汰落后产能,解决相关行业产能过剩,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工信部、国资委、证监会等部委联合出台政策大力支持、推进并购重组。在此背景下,沪市并购重组十分活跃,交易金额屡创新高,交易模式创新层出不穷。据统计,XX 年和 XX 年,共有 737 家次启动了重大或非重大

6、的资产重组和吸收合并事项,合计交易金额达 6,560 亿元。其中,XX 年,涉及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司 116 家,其中实施完毕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司 36 家。按购买资产交易金额口径计算,36 家公司的重组交易金额合计达 1,128 亿元,另有5 家公司重组完成后市值跃升到百亿级以上。在 XX 年发生的并购重组案例中,涌现出部分在 A 股市场极具创新意义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仅为市场上面临类似问题的公司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也对未来的制度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角度。例如,浙能电力吸收合并东电 B 股,实现首家 B 股转 A 股上市,为解决 B 股历史问题探索了全新的路径;广州药业跨市场吸收合并白云山,成为第

7、一家跨市场吸收合并深市公司的沪市 A+H 公司。此外,在自身发展内生动力的推动下,许多沪市公司选择通过跨境并购收购海外优质资产,以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公司价值,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打破市场的技术壁垒,推进全球化战略,实现多元化资产配置。XX 年和XX 年,有 12 家沪市公司收购海外资产(其中 XX 年有 7 家),涉及交易金额近 500 亿元,比较典型的有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机械巨头普茨迈斯特公司、中信证券收购法国里昂证券、建设银行收购巴西工商银行、洛阳钼业收购澳洲铜矿等。同时,境外投资者收购境内上市公司也时有出现,如嘉士伯收购重庆啤酒、帝亚吉欧收购水井坊等。(三)现金分红再创新高,蓝筹股投

8、资价值凸显总体来看,XX 年沪市公司派现公司家数继续增长,派现金额创历史新高,分红比例继续保持历史高水平,蓝筹股仍是现金分红的主要来源(见图 2)。经统计,已披露 XX年年报的 957 家沪市公司中,674 家公司提出派现方案,超过 XX 年的 653 家,占公司总数的%。合计拟分配现金红利达 6,707 亿元,超过 XX 年的 5,959 亿元。整体分红比例(即股利支付率)为%,相比 XX 年的%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历史高位水平。各板块中,上证 50 公司和上证 180 公司的派现公司家数占比分别达到%和%,拟分派现金红利总额分别为 4,025 亿元和 6,058 亿元,分别占沪市公司拟分派现

9、金红利总额的%和%;“四大商业银行”及中石油、中石化合计拟分派现金红利 3,655 亿元,占沪市公司拟分派现金红利总额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沪市高比例派现公司数量继续增长,高股息公司群体效应开始显现,投资价值凸显。XX 年分红比例超过 30%的公司家数达 538 家,超过 XX 年的513 家。派现规模达到 10 亿元以上的公司有 64 家,超过XX 年的 56 家。以 XX 年 4 月 30 日的收盘价计算,沪市公司股息率超过 3%的公司达 100 家,超过 5%的公司达 39 家。沪市已经涌现出一批分红稳定可预期的高回报蓝筹公司。进一步分析,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稳定性提高,可预期性加强。

10、XX 年连续 3 年派发现金红利的公司达 490 家,与XX 年的 391 家相比,数量大幅增加,其中 185 家公司连续3 年的分红比例超过 30%。同时,在公司章程中明确高分红比例的公司数量有所增长,包括长江电力等在内的 40 余家公司在章程中均明确规定了超过 30%的现金分红比例,稳定了高分红预期。(四)创新发展能力提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巨大沪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加大了创新力度。XX 年,沪市公司研发支出平均每家公司达亿元,同比增长%,提升了创新动力。与此同时,在创新产业发展上,沪市一批企业,特别是新兴产业借助资本市场平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XX年,与新兴产业有关的公司市值合计达到

11、万亿,同比增长24%,占沪市总市值的比重由上一年的%上涨到%,这些公司逐渐成为国民经济运行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和成长优势的企业群体。沪市公司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在税收、就业、投资等方面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税收方面,现金流量表反映沪市公司所支付的各项税费共计万亿元,同比增长%;就业方面,沪市公司创造了 1,178 万个就业岗位,同比增加 100 多万就业人数,合计支付职工薪酬万亿元,同比增加 1,702 亿元,促进了就业和国民收入增长;投资方面,沪市公司固定资产投资万亿元,与 XX 年投资水平相当,但是在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交通运输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国

12、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点领域有明显增长,有效助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资产分析(1)首先公司资产总额达到 530 多亿,规模很大,比 XX年增加了约 11%,XX 年比 XX 年约增加 2%,这与华能 XX 年的一系列收购活动有关从中也可以看出企业加快了扩张的步伐。其中绝大部分的资产为固定资产,这与该行业的特征有关:从会计报表附注可以看出固定资产当中发电设施的比重相当高,约占固定资产%。(2)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却没有提取坏账准备,不符合谨慎性原则。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公司对其他应收款的坏账准备的记提采用按照其他应收款余额的 3%记提,账龄分析表明占其他应收款 42%的部分是属于两年以上没有收回的

13、账款,根据我国的税法规定,外商投资企业两年以上未收回的应收款项可以作为坏账损失处理,这部分应收款的可回收性值得怀疑,应此仍然按照 3%的比例记提坏账不太符合公司的资产现状,2 年以上的其他应收款共计 87893852 元,坏账准备记提过低。(3)无形资产为负,报表附注中显示主要是因为负商誉的缘故,华能国际从其母公司华能集团手中大规模的进行收购电厂的活动,将大量的优质资产纳入囊中,华能国际在这些收购活动中收获颇丰。华能国际 1994 年 10 月在纽约上市时止只拥有大连电厂、上安电厂、南通电厂、福州电厂和汕头燃机电厂这五座电厂,经过 9 年的发展,华能国际已经通过收购华能集团的电厂,扩大了自己的

14、规模。但由于收购当中的关联交易的影响,使得华能国际可以低于公允价值的价格收购华能集团的资产,因此而产生了负商誉,这是由于关联方交易所产生的,因此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应该剔除这一因素的影响。(4)长期投资。我们注意到公司 XX 年长期股权投资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这主要是因为 XX 年 4 月华能收购深能25%的股权以及深圳能源集团和日照发电厂投资收益的增加。2、 负债与权益分析华能国际在流动负债方面比 XX 年底有显著下降,主要是由于偿还了部分到期借款。华能国际的长期借款主要到期日集中在 XX 年和 XX 年以后,在这两年左右公司的还款压力较大,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需要保持较高的流动性,以应付到期

15、债务,这就要求公司对于资金的筹措做好及时的安排。其中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有 2799487209 元,公司现有货币资金1957970492 元,因此存在一定的还款压力。华能国际为在三地上市的公司,在国内发行 A 股亿股,其中向大股东定向配售 1 亿股法人股,这部分股票是以市价向华能国电配售的,虽然意向书有这样一句话:“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已书面承诺按照本次公开发行确定的价格全额认购,该部分股份在国家出台关于国有股和法人股流通的新规定以前,暂不上市流通。 ”但是考虑到该部分股票的特殊性质,流通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华能国际的这种筹资模式,在 1998 年 3 月增发外资股的时候也曾经使用过,在这

16、种模式下,一方面,华能国际向大股东买发电厂,而另一方面,大股东又从华能国际买股票,实际上双方都没有付出太大的成本,仅通过这个手法,华能国际就完成了资产重组的任务,同时还能保证大股东的控制地位没有动摇。3、 收入与费用分析(1)华能国际的主要收入来自于通过各个地方或省电力公司为最终用户生产和输送电力而收取的扣除增值税后的电费收入。根据每月月底按照实际上网电量或售电量的记录在向各电力公司控制与拥有的电网输电之时发出账单并确认收入。应此,电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华能国际的收入情况。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电价由原来的计划价格逐步向“厂网分开,竞价上网”过渡,电力行业的垄断地位也将被打破,因此再想获得垄断利润就很难了。国内电力行业目前形成了电监会、五大发电集团和两大电网的新格局,五大发电集团将原来的国家电力公司的发电资产划分成了五份,在各个地区平均持有,现在在全国每个地区五大集团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均大约在 20%左右。华能国际作为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华能国际的旗舰,通过不断的收购母公司所属电厂,增大发电量抢占市场份额,从而形成规模优势。(2)由于华能国际属于外商投资企业,享受国家的优惠税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