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榜样观后感精选.docx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1860557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师榜样观后感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老师榜样观后感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老师榜样观后感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老师榜样观后感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老师榜样观后感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师榜样观后感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师榜样观后感精选.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师榜样观后感精选老师榜样观后感精选导读: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由中组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两优一先” “两学一做”特别节目榜样于昨晚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老师榜样观后感一: 专题节目“榜样”今晚在央视频道播出,以“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为主线,通过典型访谈、老党员现场讲述、先进事迹再现等形式,生动了诠释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忠诚担当的精神风采,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人都应该向榜样看齐,砥砺自身,做一名合格党员。坚定信仰,始终心怀担当。寻找榜样的共性,我们能轻易的找到这个共同点:他们的心中必定有着自己的信仰,并且矢志不渝。唯有信

2、仰,才可以让一个人蹈死不顾,这是他们人生的方向,也是他们的力量之源。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断强调,理想信念是根。我们学习榜样,要特别注意看到他们身上信仰的力量,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将其化为自身的一种力量,是我们永远的课题。我们要不断的强化理论学习,夯实自己的党性根基,进一步坚定信仰,也要学会释放信仰的力量,忠诚于党,忠诚于党的事业,怀揣一颗爱民之心,朝着中国梦的方向不断努力。增强本领,干出一番事业。担当体现在行动上,不光要守好自身本分,坚守一个党员的底线,更要追求事业,为党为民开创一番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不断增强自身本领。我们学习榜样,要学习他们的本领,他们成功的经验,有我们可取的地方,要找到

3、一条适合自己施展本领的路,并进一步增强专业能力,增强自身本领。同时,我们还要学习他们拼搏于事业所展现的精神,诸如长征中红军体现的不怕苦、不怕死,无数党员在事业中永不言弃、咬牙苦干的精神,等等,这些精神同样是一份本领。看齐榜样,争做合格党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就是一个标杆。这些生动的例子,既能让奋进的人更加坚定于自己的事业,也能给萎缩的人的敲一个警钟:合格党员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这只是对党员最低的要求,一个优秀的党员,可以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可以成为一个榜样。历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榜样,这份力量并不是断裂的,是一脉相承的,榜样的力量,激起了更多党员奋起,凸显出更多可贵光辉的先进人物和先进

4、事迹。学习榜样,就要向他们看齐,要通过学习实践,让自身成我坚定信念、忠诚担当生动诠释。老师榜样观后感二: 践行誓言,不忘初心,10 个动人故事讲述榜样的力量。26 日晚 8 时,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两优一先” “两学一做”特别节目榜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该专题节目时长近 2 个小时,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以“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为主线,邀请 10 位今年受表彰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到场,通过典型访谈、老党员现场讲述、先进事迹再现等形式,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风采。其中,有被誉为“工人

5、院士”的中国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级技师李万君、让乡亲们荷包里有钱的“退休县官”罗官章、94 岁还奋战在手术台前的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甘愿牺牲奉献的固始县驻北京党工委书记苗振水、在深山播撒希望的支教老师支月英“这么难,您为什么不离开?”当主持人问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支月英时,支月英坦言也曾动摇过,但大山里的孩子怎么办?支月英坚守 36 年,教出了一千多名学生,带出了整整两代人。原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官章,退休 19 年来,扎根五峰牛庄,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一身土家传统服装的罗官章在节目中说:“我党龄 60 年,认真回顾,我没有辜负党对我的期望。

6、”老师榜样观后感三: 每一个誓言都能看到你的初心,每一道掌纹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专题节目榜样的播出,传递出一种力量,震撼人心。优秀党员们的事迹,是镌刻进我生命里的感动。罗官章:握住奉献,攥住信念他从深山老林走来,带着板壁岩般的坚守;从贫困户中走来,带着重燃希望的火焰。他是罗官章,土家族人,曾任蒿坪区党委书记,牛庄乡党委书记等,1956 年入党,1975 年到牛庄公社担任革委会主任,1997 年退休后回到牛庄村居住。返乡 19 年,他苦苦探寻产业扶贫“拔穷根”路子,带领和指导 1500 多个农户种烟草、药材、蔬菜,累计为

7、当地增收亿元。新的长征路上,他坚持党的领导,无私奉献作为,实干担当为民。终于,他在耄耋之年,帮助山区群众搬走了那座贫困的大山。罗官章,奉献的人生最丰厚!支月英:只有坚守,才有希望36 年如一日,她的青春岁月洒在这片大山里,艰苦的环境中,她坚守清贫,并且甘之如饴。36 年前,19 岁的城里姑娘支月英走进大山,做了一名山区教师。她为孩子们带去了知识的海洋,也带去了浓浓的母爱。时光荏苒,从“支姐姐”到“支妈妈”再到现在的“支奶奶” ,她无怨无悔。她今年 55 岁,本可以退休去颐养天年,却依然选择了留下,发挥自已的余热。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如果再来一次,这也将是她不变的选择。正如支月英所说, “不是因为

8、有希望,我才坚守在那里;而只有我坚守了,才有希望。 ”李万君:工人院士,独具匠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让创新挺起“中国制造”的脊梁,身为大国工匠,他的梦想是为中国梦提速。飘散的烟尘里,刺眼的蓝光中,带上电焊帽,李万君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电焊工人,从 1987 年到 XX 年,他从一名普通焊工成长为我国高铁焊接专家,获得了“中华技能大奖”以及多项发明创新奖项,成为工人中的杰出代表。小岗位成就大事业,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当代工人的呼声“给我一个杠杆,就能撬动整个地球!”李万君如今依然手握焊枪活跃在生产一线,用精湛的技术打造最安全可靠的、中国制造的高速列车。 “技能报国”是他一生的追求,也是他的无上荣光

9、!苗振水:让流动的党旗分外红飘扬的党旗下,他是充满着爱的家的屋檐,他为流动党员搭建一个温暖的家。他是苗振水,作为正师级干部从第二炮兵政治部副秘书长的岗位退休后,被家乡固始县委任命为固始县驻京党工委书记。在工作中他任劳任怨,不要报酬,不计得失,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民工队伍的党建工作。在工作中他充分发挥驻外党工委的政治优势,积极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救助弱势群体,成为 20 余万固始籍在京农民工信得过的领头人。苗振水说:“作为共产党员,没有休息的时间,只要生命还在,奋斗就不能停止。 ”诚然,在苗振水的带领下,流动的党旗分外红!李贝:救过人、卧过底、毙过匪她把整个青春奉献给了公安事业,用坚韧和顽强挑起了

10、匡扶正义的重担,用赤胆和忠诚撑起群众平安的天空。她是娄底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巡逻处警大队大队长,李贝。她是一名好警察,用行动诠释了一名人民警察的公仆本色,她无惧生死、高空救人;出于信任,她亲手逮捕的毒贩将所有的身后事全部委托给了她然而对自己的家庭,她却亏欠了太多,连答应陪女儿年三十在自家楼顶看烟花这样小小的承诺,却 9 年未曾兑现。 “救过人、卧过底、毙过匪”这九字简介的背后,是忠诚担当、英勇无畏;是百炼成钢、不让须眉;是铿锵柔情、崇尚敬业。王恩东:国之所需,心之所向云计算、大数据我们生活的一切都在互联网化,却不得不面临网络的安全问题,而他却一直在和“安全”较劲,他就是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工

11、程院院士王恩东。多年来发表论文 22 篇、出版专著 3 部,授权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 26 项。当计算机服务器被西方国家垄断时,他锲而不舍,凭借心中的信念造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高端服务器。当核心信息系统长期被国外产品掌控,严重威胁我国战略层面的安全时,他带领团队迎难而上,攻坚高端容错计算机。与此同时,他心怀责任,坚守共产党员的信念和担当,牢记李克强总理的嘱托“希望你们争当中国云计算、大数据的弄潮儿,勇做民族信息化的领跑者。 ”琼沙三号:党支部掌舵“琼沙三号”轮“在三沙,出海就是出征,安家就是卫国,工作和生活就是奉献。 ”王金山同志曾说到。琼沙三号,这是一艘三沙市负责交通和后勤补给的政府公务船,船上

12、共有船员 36人,党员 8 人,承担着给岛上军民补给淡水和生活物资以及人员上下岛的重任,是名副其实的“生命之舟。 ”琼沙 3号运行 8 年来,从未发生过航行事故,共完成 234 个航次,航行 91390 海里,为岛上运送物资 45476 吨,接送上下岛人员 115331 人次,补给岛上燃油 2350 吨一个个巨大数字的背后,是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体现,是党员们过硬的的技术和思想作风的体现!风里来浪里去,琼沙三号无愧于“生命之舟”的称号!榜样中,还有 104 岁的老红军秦华礼、方志敏的独女方梅、原晋察冀日报社社长邓拓之女邓小岚、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的现场讲述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共产党员是什么?是飘扬的红旗,挺立的树,是老百姓的主心骨,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蜡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身为共产党员,我们要坚守一份信念,撑起一片天空,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