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单元康复护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844195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6.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单元康复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13单元康复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13单元康复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13单元康复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13单元康复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单元康复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单元康复护理(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单元 康复护理讲 授蒋万冰第一节 康复医学的概念与发展一、康复医学的概念社会老年人口、残疾人、功能障碍患者的 康复需求的增加,医学领域中产生了一门新兴 的综合性学科 康复医学康复医学,它,它 是社会经济、是社会经济、 精神文明、医精神文明、医 学科学发展的学科学发展的 产物。产物。康复的定义康复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医学、社会、教育、职业康复的措施,对患者进行训练,尽可能提高其生活能力,减少病伤残者的社会功能障碍,使病伤残者能重新恢复健康。 二、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医学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残疾人、术后恢复者。随着许多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康复成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不可缺少

2、的部分。现在,康复不仅针对病残者、老年人,而且还服务于健康和亚健康人群。第二节 康复疗法及护理一、体育疗法医疗体育是利用锻炼来防治疾病、促进康复的方法。主要采用3种医疗运动,加强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的调节,提高运动、心血管、呼吸系统的功能,达到强身和康复作用。1医疗体操分为徒手体操和器械体操。运动性质、操作部位、运动量可根据残伤特点 和功能损害的范围及程度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 专门性训练,如肌力训练、平衡和协调训练以及多 种呼吸操训练等。2耐力运动指步行、慢跑、蹬踏固定自行车、游泳等,采 取大肌群进行持续性、周期性运动,并调节运动速 度,使其控制在中等强度的能量代谢,对增强心肺 功

3、能有明显效果。3拳术与气功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练功十八法、气功 等。注重运动与意念活动结合,注意运动和呼吸配 合,改善肌体的反应性,调节肌体代谢水平,改善 精神心理状态。二、作业疗法是组织及指导病人从事有理论、有实用价值的活动锻炼,以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的方法。目的 是在器官功能受损的情况下,尽可能恢复生活活动能力、对外界适应能力以及恢复社会活动能力。内容 为体力性、精神性、室内、室外性活动,维持生活必需的基本活动,消遣性活动,以及能够创造劳动价值或增长知识的活动。方式 多种多样,常用的有家务活动训练,如烹调配餐、清洁室内卫生、使用家庭电器设备或装拆等;日常活动训练,如床上活动、穿脱衣服、个人

4、卫生、进食用餐、行走活动等;工艺作业,如编织工艺品、泥塑、刺绣、美 术等; 园艺作业,种花植树、整修草坪、栽盆景;文艺疗法,参加多种文娱活动、智力游戏等;矫形支具和假肢训练,指导残疾病人选择合适的装置及教会他们正确的使用方法,假肢穿戴后的活动训练,为重新就业做准备。三、言语疗法言语疗法是对言语障碍者进行矫治,恢复或改善言语能力的治疗方法。言语障碍分为先天性、后天获得性、器质性和功能性等,根据情况选择言语治疗的方法。如发音器官练习、构音练习、朗读练习、会话练习。四、康复营养康复营养是给急性伤病恢复期或残疾者在康复治疗中的合理营养。它是康复医疗在康复过程中促进功能康复、预防继发残疾、增进肌体健康的

5、重要措施。五、康复护理康复护理是根据康复医疗计划,围绕全面康复(躯体、社会、职业)的目标,通过与康复医师等康复专业人员密切配合,努力发展残疾人心理上、躯体上的自立能力,为回归社会做准备。康复护理过程中,针对残疾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生理、社会诸方面的整体康复指导。使其自觉坚持康复锻炼,对身心康复都有积极作用。康复护工的基本职责:保存生命、减轻病痛和促进康复三方面。1任务制定康复护理计划;为达到身心健康提供直接护理,保证康复医疗计划完成;通过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创造舒适安全的环境;指导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再训练;观察护理情况、个人需求、治疗反应等,及时、准确地记录;对患者及其家属进

6、行必要的康复知识宣教和训练;协助制定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护理计划。2内容 做好三方面的常规工作。(1)预防畸形和并发症1)更换体位 仰卧位、侧卧位和俯卧位交替 更换。通过改变体位,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 、肌肉萎缩、褥疮、肢体水肿,促进肺部活动, 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2)预防褥疮 按预防褥疮护理(5单元)。3)功能锻炼 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直、变 形等功能障碍的训练。训练越早,效果越好。训练方法:按摩、关节活动训练、保持良 好的体位、体疗运动。注意事项a.做肢体被动运动时,从大关节开始,逐渐 到小关节。b.幅度从小到大,以不引起疼痛为限度。做肢体被动运动56次/日,1020min/次。c.上肢

7、体被动活动的同时,进行肌肉按、揉、搓,使肌肉受到充分活动。d.尽量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如静卧时足与小腿保持90角,以防止足下垂。e.鼓励患者主动配合活动。用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进行活动。体疗运动 协助体疗师对残疾患者进行体疗运动。例如:被动运动主动运动、主动阻力运动、抗阻力运动等,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和疼痛顾虑,并向家属宣传,协助病人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恢复肢体正常功能的。训练应循序渐进:翻身坐起坐位平衡坐到站立站立平衡步行。a.床上训练 包括:翻身、左右移动身体及交换体位;上肢活动、下肢活动;洗漱、进食、使用便器等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b.坐起训练 应尽早进行,预防坠积性肺炎和脏器功能减弱。先从

8、半坐卧位3050开始,逐渐增加角度,时间由短到长,并增加训练次数;从仰卧位床边坐位,能坐稳后椅子上坐;坐位平衡训练,从静态平衡自动平衡动态平衡,即有一定外力推动下仍能保持平衡。c.从坐到站起训练 要点是掌握重心的移动,要求“患肢负重”,体重不着重在健肢上,而是平均分配。站起时先双足后移,上身向前倾斜,然后慢慢站起。站稳后,身体尽量站直。坐下时,先上身向前倾斜,然后屈膝缓缓坐下。d.站立平衡训练 可先做站立的准备活动,如坐位提腿踏步、双下肢蹬圆木等训练,以增强下肢肌力。开始站立时,应扶持病人,以后让病人在床尾一手拉着床架站立,最后能徒手站立。e.步行训练 使病人维持整体健康,争取生活 自立的重要

9、环节。步行训练程序:扶持站立,患侧 下肢前后摆动、踏步、屈膝、伸展髋部,然后健侧 下肢向前一步或向后一步移动,使患侧下肢负重, 并保持平衡;扶持步行扶杖步行徒步步行;改善步态训练,开始时患侧呈划圈步态,通过训练得以纠正;上下台阶训练,要按“健侧先上,患侧先下”的原则进行;协调运动训练,如绕圈走、耐力走、踏固定自行车等。f.上肢及手功能训练 恢复上肢和手 的功能,对提高生活自立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肩关节和韧带的训练,仰卧位时上举手 臂,用手摸前额、摸枕头;坐位时可直臂前举、外展、后伸及上举,目的是训练肩关节的控制能力和防止肩痛等不适。肘关节的活动训练,肘关节的伸屈和前臂的 前后旋。腕关节的活动训

10、练,对掌、对指、抓拳 、松拳、拍球、接球、梳理头发、用筷、用匙等 。g.呼吸训练 呼吸系统疾病、心肺手术后的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可改善肺功能,防止胸膜粘连,促进血液回流,减轻心脏负担,预防肺部并发症。普通的呼吸训练是自然呼吸和深呼吸,以吸气短、呼气长为特点。训练方法:腹式呼吸、吹哨式呼吸。1)腹式呼吸 训练时先纠正胸式呼吸,因为胸式呼吸浅而快,而且费力,却不能改变低氧状态。正确地腹式呼吸是吸气鼓腹,呼气缓慢收腹,增大横膈膜的活动范围,进行深而慢的呼吸。2)吹哨式呼吸 鼻吸气,口呼气,呼气时口唇缩成吹哨状,可防止支气管的过早萎缩。训练时可采用的体位和方法:仰卧位,全身放松,左手置胸前,右手置上腹,

11、用鼻深吸气隆腹,左手感胸部不活动,吹哨时缓缓呼气,右手将腹部向内上方推,以协助呼气动作;吸气23秒钟,呼气46秒钟。(2)促进日常生活行动能力的恢复1)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训练程序:卧位坐 位平衡;训练穿衣、裤、袜、鞋等;训练下床 、梳理、上厕所、整理床铺;指导患者参加户外活动,从搀扶下步行走出室外及上下楼梯逐步过渡到监视下缓慢步行;训练患者学会洗澡及使用辅助器擦背。根据患者不同情况,为患者制定有关动作的 训练计划,加强肌力和耐力的锻炼,提出每次训 练的注意事项,鼓励患者尽最大可能完成每次动 作,达到训练效果。2)肠道护理 指导残疾者或患者合理饮食,增加纤维食物,多饮水。训练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尽量保持大便通畅。指导患者在晨起空腹时饮用热饮料,促进肠蠕动以协助排便,必要时要给予缓泻剂或戴肛套帮助患者被动地排出粪便。有腹泻者,应及时清洁肛部,涂以油膏,保护肛周皮肤。对结肠造口术的患者,教会他们自己进行正确清洁造口处理,或使用假肛袋等。3)膀胱护理 尿潴留或尿失禁的瘫痪病人训练排尿是康复护理的重要内容,常用按压下腹部的方法协助排尿,每34小时一次;用流水冲洗会阴部诱导排尿;针刺穴位三阴交促使排尿。留置导尿管的护理,要定期更换尿管,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清洗尿道口,预防感染。碘酒消毒碘酒消毒 导尿管口导尿管口及及周围周围 酒精消毒。酒精消毒。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