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秘密读后感3000.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1839264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300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300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300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300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300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300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童年的秘密读后感3000.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童年的秘密读后感 30003000童年的秘密一书是著名意大利蒙台梭利于 1936 年7 月第五届蒙台梭利会议在英国牛津举行之际出版的,该书是蒙台梭利对“幼儿之谜”的探索和解答,集中地阐述了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观。以下是小编为各位收集整理提供的童年的秘密读后感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童年的秘密读后感 3000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意大利当代教育史上最伟大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玛利亚.蒙台索利撰写的,本书蒙台索利深刻地揭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秘密,说明成人对儿童的阻碍和压抑是导致儿童出现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并通过自己在“儿童之家”的教育实践

2、指出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疗救之方。通过对本书的阅读,给我留下很深的启示。“精神分析揭示出儿童所遭受的痛苦源于成人权威对儿童自发性活动的压抑,”这是童年的秘密第一章今日儿童中的一句话,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中回荡,无法忘却。让我反思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是否运用教师的权威压制了孩子自发性的活动?蒙台梭利还从七个方面讨论了儿童的发展以及成人是如何阻碍儿童的发展的。首先:成人为了自己的方便而强迫儿童长时间睡觉。蒙台索利指出,如果我们要为儿童的个性发展提供帮助,鉴于儿童是一个弱者,那么有着更强个性的成人在指导儿童的时候必须控制自己。第二:蒙台索利认为,儿童并非守株待兔般地等待行走能力的发展,而是通过练习获得

3、的,因此,成人必须调整自己以帮助儿童享受行走的乐趣。第三:蒙台索利表示,当我们评价儿童的心理发展时,我们应该根据言语的出现以及从工作中激发出的手部动作的出现来考虑幼儿的心理发展。第四:蒙台索利批评成人并不是从儿童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出发去帮助儿童,而是取代儿童完成了所有他们想要自己独立完成的活动。第五:蒙台索利指出,成人用自己的行动取代儿童的行动不仅表现在行动方式上,还表现为通过暗示把自己的意识渗透到儿童的意识中,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儿童。第六:蒙台索利认为,由于成人不理解运动对于儿童的重要性,所以他们阻止儿童的身体活动。而一个“失去肉体自由”的人要比聋子和盲人承受的痛苦更悲惨也更严重。第七:蒙台索

4、利独辟蹊径地提出,儿童具有天赋的特殊的“爱心智力” ,这种爱赋予了儿童观察的能力,儿童以一种热情的、注意细节的方式赋予了儿童观察的能力,儿童以一种热情的、注意细节的方式观察他们周围环境中的一切,包括成人。正是由于儿童对我们成人的爱,我们的精神世界才被唤醒。如果没有儿童帮助成人振奋精神,那么人类就会颓废。看本书时。让我想起赵岭老师在课堂上说起儿童享有的权利这是儿童权利公约赋予与规定的。1.有生存权每个儿童都有其固有的生命权和健康权;2.受保护的权利不受危害自身发展影响,被保护的权利3.发展权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儿童有权接受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以及儿童有权享有促进身体、心理、精神道德、

5、智能的权利。4.参与权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儿童最佳利益的原则尊重儿童尊严的原则尊重儿童的观点与意见的原则无歧视原则给我的启示:面对儿童的成长,我们应该像蒙台梭利那样,学会观察、学会引导、学会等待,用“有准备的”适宜环境导引儿童的内在生命力,并耐心的等待儿童完成其内在的心理变化,而不是用我们成人自以为是的“对儿童的帮助”去打扰其破茧而出的过程,造成人所皆知的“拔苗助长”的严重后果。童年的秘密读后感 3000 童年的秘密一书是著名意大利蒙台梭利于 1936 年 7 月第五届蒙台梭利会议在英国牛津举行之际出版的,该书是蒙台梭利对“幼儿之谜”的探索和解答,集中地阐述了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观。

6、最近,在学习之余较系统的读了一遍童年的秘密 。读完此书,使自己受益匪浅,进一步提升了自己在儿童教育方面的知识,并且使得自己较为凌乱的儿童教育观念得到系统的梳理,并使得自己原有知识架构中的错误的观念及错误的知识建构,得到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下面我将自己读童年的秘密的心得体会,做一整理。读完童年的秘密一书,我的归纳主要是从四个纬度来进行整理,即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幼儿的教育原则及环境;幼儿的心理歧变。第一:幼儿生理和心里的发展。从事物是始终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角度来看,蒙台梭利指出,儿童期是人的一生发展中最重要的时期。在不断地生长和发展变化过程中,幼儿的发展包括了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这种发展

7、是一种儿童个体生理和心理“实体化”的过程。通过这一章节的阅读及自己在日常的幼儿教育实践中,自己坚定地认为幼儿在生理和心理不断变化发展中,最突出的两大特性是主动发展性和多元智力发展关键期。在传统教育中,往往将儿童处于在教师主导地位下的被动发展地位,即使有的学者强调教师只是处在主导地位,儿童才是主体,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发展自己,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实际上演变成教师控制教育环节的各个过程,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甚至是直接将自己的知识体系不加修改的复制到一个处在由“空白板”向“丰富板”发展儿童的思维体系中。在阅读童年的秘密一书时,我对蒙台梭利的观点十分认

8、同,我认为儿童本身拥有一种探求外界的冲动和本能,这种主动性赋予了儿童积极发展的生命力,儿童正是通过主动地探索来使自己在各方面适应由复杂的因素构成的环境,由此我认为此阶段的教师不应将环境加以人为改变或安排,而是将儿童放在其所处的任意自然环境中,因为每一个环境都是由不同的因素组成,不同因素组成的环境,都会对处于此环境中的个体提出一定的适应要求,也就是每个个体都会针对相应环境发展相应的适应能力,当然了,此时教师应该作为一个外围观察者和辅导者,主要是对儿童的适应动力予以保持和强化及儿童出现的各种困难予以帮助,以保证儿童在此环境中形成一定自己能够凭借主观能动性他驾驭的能力。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在“关键期”

9、内,发展儿童所能够发展的各种智力。第二:幼儿教育的原则及环境。蒙台梭利认为,为了促使幼儿的心理发展,儿童的教育应开始于儿童诞生之时,同时,幼儿教育应该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重复。在儿童对外界事物处在敏感期内,正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由此,如果幼儿能得到满足其内心需要的活动(蒙台梭利称之为“工作”)时,他们就能聚精会神的不断地反复的练习这一行为,直至这一行为达到其所处的年龄得承受范围内甚至对于一些天才儿童这种发展会超越几个年龄发展阶段。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想告诉我们的幼儿教育者,幼儿的好奇心会驱使着儿童不断周围的事物发生了解的兴趣,由此教育者,不应该限制儿童感知的范围,而是尽可能的多为其提供环境,

10、这样幼儿就会获得更多的感兴趣的事物,儿童通过对一个个感兴趣的事物不断地重复练习,就会为儿童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的空间,即使由敏感性形成的个体能力,在今后的发展中,并未有什么格外的突出发展,但对儿童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是会有帮助的。总之,教师要尽可多的为儿童提供能够使儿童重复练习的环境。二是自由选择。幼儿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心理需要来选择所要感知的事物。因此,作为幼儿教育者始重要牢记不要限制儿童的自由选择性,需要做的是尽可能多的为幼儿提供发展环境,以满足儿童的自由选择。第三:幼儿心理歧变的分析。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一个充满敌意和不相容的环境,加上成人的盲目指导与压制及不和幼儿心理发展的不正

11、确的干涉,会引起儿童心理发展歧变。蒙台梭利总结出幼儿心理歧变主要有八种表现:心灵的神游、心理障碍、依附、占有欲、权力欲、自卑感、恐惧、说谎。在幼儿身上,这些心理歧变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因此,一个幼儿有可能同时拥有几种心理歧变。心理歧变作为一种功能性的失调,会使幼儿的心理处于紊乱的的状态。由此,作为幼儿教育者必须及早的发现这些问题,同时要及时的运用各种有针对性的手段和措施,较及时,较快速的解决存在的心理歧变的问题。当然了,对于这些心理歧变,由于复合的形式不同,也就要求教育者应用不同的解决方案。所以要求教育者,要在实践中充分的积累各个方面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手段,以便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

12、践能力。第四:成人与儿童冲突的克服。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尽管成人为儿童做了他们所能做的一切,甚至为了儿童的成长采取了各种手段和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一定能够发展的很好,因为成人只是从他的角度出发来认为儿童应该怎样发展,怎样发展会更好。这样成人就使儿童用“自己的身体,别人的大脑”在发展,而并非是儿童利用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大脑并辅之成人的帮助来发展。当然,家长也不希望自己的付出会给孩子的发展其副作用,只是因为他们的无意识行为会影响儿童在其自身发展规律支配下的正常发展。以上便是我读童年的秘密的心得体会。童年的秘密读后感 3000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们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但要给爱下一个定义却

13、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每个人对爱的理解不尽相同,蒙台梭利关于爱的理解是:爱不是原因,而是结果,它的动力就是本能,是生命的创造力量,在创造过程中,他产生了爱,这种爱充满了儿童的意识,并影响着儿童的自我实现。读到爱的智慧这一章时,给我的触动是非常大的,书中列举的孩子与父母的例子如此的熟悉,因为在我和女儿之间也经常有这种情形。例如:星期天,本想好好地睡一觉,可一大早就被孩子叫醒了,你是不是也会觉得很讨厌呢?我们来听听蒙台梭利是怎么说的:早晨,儿童进入父母的房间唤醒他们,这是件令父母极讨厌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是爱,还有什么东西会使一个小家伙一醒来就去寻找他的父母呢?黎明,当一个儿童去找他的父母时似乎是

14、要说:“天已经亮了!是早晨了!”但是,孩子走到父母跟前,不是为了去教导他们,而只是去看他所爱的那些人。看到这些文字,你是不是心里有一种温暖的东西在涌动?蒙特梭利对儿童的细微观察和心理探究真的是让人佩服。也让人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一些固有的观念,我们是否真的了解儿童,是否知道他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们真该适时的转换一下角色进行思考,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好地理解儿童的世界,了解童年的秘密。由此再引申到我与班级里的孩子,仔细想想一些孩子平时的表现,在当时可能会觉得不耐烦,但现在再好好想想,就会知道那是孩子一种爱的表现了。感谢蒙台梭利告诉了我们这种爱的重要价值,今后我要向孩子们学习,学习这种爱的智慧。-童年

15、的秘密读后感暑假我品读了一本童年的秘密 ,其中一段是这么说的:人们对儿童心理上的创伤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伤痕大多数是由成人无意识地烙上去的。这些创伤,几乎全部都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儿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们自以为是为了孩子好,但其实却造成了相反的后果。好心办坏事的例子,太多了。而童年的秘密里,或者指出常识性做法的谬误,或者提出了一些我们未曾想到过的地方,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本非常颠覆性的书籍。其实有一个敏感期我们大家是都知道的,就是儿童的语言天赋。在儿童的某个阶段,学语言是非常惊人的,所有的人都是他们的老师,他们只是沉默的聆听,直到某一天说出他们的第一个字。这点成人体会最深,学外语现在对我也是一件

16、头大的事情,无论是听力还是单词,都是需要持续的下苦功才可以。但是除此之外,儿童的敏感期还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敏感期,就是对秩序的敏感。一个很重要和神秘的时期是儿童对秩序有极端敏感的时期。这种敏感在儿童出生后第一年就出现,并一直持续到第二年。蒙台梭利说,这种敏感期的存在也许更清楚地表现在儿童所遇到的障碍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发脾气很可能都是由于这种敏感性秩序感在于认识到每样物品在它的环境中所处的位置,记住每件东西应该放在哪里。这意味着一个人能够适应自己的环境,在所有的细节方面都能支配它。心灵的适宜环境是这样的:一个人能闭着眼睛到处走动,只要伸手就能拿到他所要的任何东西。这样的环境是平静和快乐所不可少的。很明显,儿童对秩序的热爱不同于成人对秩序的热爱。秩序给成人某种外在的快乐。但对幼儿来讲就完全不同了。它好像动物漫步的大地,或鱼儿游憩的水。不过这一点,再深入想一想,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我们新到了一个环境,也是会经历很不适应的时期,所谓的水土不服,但是儿童却更加的敏感,敏感到桌子上放了一把没见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